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 成为了诗坛大腕 崔颢的励志人生

时间:2020-03-27

不管说多少道理,自然都不如通过这样的实际例子来进行证明,更加的有效

提示:本文共有 163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现在社会总是在讲正能量,企图通过一些很有励志性的人物来作为榜样精神,不得不说这是很有用的,至少对于很多人起到了积极的启发作用。不管说多少道理,自然都不如通过这样的实际例子来进行证明,更加的有效。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之中,有很多的名人,而这些人,自然在成名的道路上也是经历了很多波折和坎坷的,出生于公元704年的河南人崔颢可以说就是一个古代非常励志的人物。

虽然他才华横溢,而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年仅19岁的时候就成为了当朝的进士,而且没过多久就被当时的朝廷给予了重任。众所周知,对于大唐盛世,不但文化处于鼎盛的阶段,而且对于当时的时代也是属于较为开放的,对于我们所熟读的很多唐诗之中,大部分的诗人基本上都是有着一官半职的,毕竟他们不只是单纯的通过创作诗作来单一的作为自己的本职工作。

大部分都是朝廷之中的官员,在闲暇的时间,通过作诗来舒缓自己的情绪。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也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存在,基本上这些人们并没有很好的官声和口碑。反而做的诗句可以千古流传。由此就可以看出将业余爱好发挥到极致,在这些人身上得到很好的诠释。崔颢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延续了他的特殊喜好,基本上将自己做官以外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作诗了。可是对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已经决定了,各种文化界,诗词界的大腕如云。该如何能够将自己的声明打响,并且加入到这样的队伍之中,自然也是这位大才子,最迫切想要得到的。

想要在文化上获得地位,自然只有通过个人的勤奋努力,因此他沉迷于各种娱乐之中寻求灵感,可惜的是始终没有能够拿得出手的作品,在这种情况之下这位古人并没有积累,而是积极的调整自己的思路,重新按照个人的风格创作诗句,由此也让他有了更新的创意,因此自然就有了回报,随着他的努力以及厚积薄发,没过多久,不管是他的黄鹤楼或者是长干曲都让他在诗坛之中有了名声。古人做事自然都是离不开酒的,包括所谓的黄鹤楼这首让他声名远播的诗句,也正是他在游览黄鹤楼的过程之中,因为喝了几口小酒,所以有了灵感,因此才写出了这首千古文明的诗句,可是一开始其实这首诗句的传播力并不大,而且并没有太多的人放在心上。

当然在唐朝时期,由于当时的自然美景很多,所以身为4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自然有很多的文人墨客时常寻访追逐。企图通过这些美景来激发个人的灵感,创作出精彩的诗句。由此,也让崔颢有了更多的机遇。因为李白看到了他的题诗,颇感震惊,而且专门写了两句诗,将他的诗句赞美了一番。有了一代诗仙的认可自然,就相当于打了一波活广告。崔颢自然也就因此获得了名扬天下的机会。

在那个文坛鼎盛的时期,随后自然也就跻身到了名家的行列中。通过这一点你就可以看出,不管是谁,除了要经过持续的努力,才能够获得回报之外,还要有特殊的际遇,才能够有利于让自己能够获得更好的机会。假设当时他的诗句没有受到李白的关注必然,他的成名之路还会遇到更多的波折,甚至还会经历更长的时间。黄鹤楼这首诗受到了诸多推崇,当好诗之人开始品味这首诗句的时候,也开始感受到了,对于作者所抒发出来的特殊意境,可是不管在任何时代之中,成名自然也会意味着招致很多的流言,以及质疑。所以依然有很多人开始在这首诗句之中挑刺。甚至不断的指出,对于诗句之中,有很多的词语持续的重复,根本不符合做事的规范,并且诗句不存在对仗和工整性,这是有了这些不同的声音,也开始让这首诗句得到了更多的传播空间,没过多久便成为了脍炙人口的诗句。

事实上,这正是崔颢个人的风格,通过洒脱并且不拘一格的方式展现出了这首诗做的大气以及超凡脱俗的风格。而后期这首诗也受到了很多文人的认可,甚至被收录在了唐朝七言律诗之中。崔颢终于拿成了个人的人生愿景和目标,可是这所有的一切也体现出了,对于一个人的成就是需要付出颇多的努力的,而此人一生留下了很多的诗作,可是真正流传下来的不过40余首。而真正让他成名的自然就是黄鹤楼了,对于这首诗让他从一个寂寂无名的官场诗人,成为了大唐盛世之中,最有文化地位的诗人这样的一个转变和他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他通过自己的努力 成为了诗坛大腕 崔颢的励志人生”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唐朝诗人崔颢生平简介 崔颢和李白的故事

唐朝诗人崔颢生平简介 崔颢和李白的故事

黄鹤楼,李白,黄鹤,崔颢,仙人,七律,传说,诗人,司勋,员外郎,律诗,崔颢集,无作,天宝中,崔颢题诗在上头,登黄鹤楼,鹦鹉洲,公元,作品,境界,少年,开元,搁笔,愁绪,归正,格律,秉性,登楼,白云,破题

2010-08-06 #小故事

李白为了崔颢一度搁笔?谈谈李白与崔颢的“爱恨情仇”

李白为了崔颢一度搁笔?谈谈李白与崔颢的“爱恨情仇”

李白,黄鹤楼,崔诗,鹦鹉洲,传说,崔颢,方面,登金陵凤凰台,意境,立意,艺术手法,平仄,格律,祢衡,章法,诗仙,韵律,运用了,登黄鹤楼,怀才不遇,还记得,写法,古诗,后世,唐人,哲理,律诗,搁笔,手法,拗体

2020-08-30 #小故事

李白和崔颢 真正的对手 一生的挚友

李白和崔颢 真正的对手 一生的挚友

崔颢,李白,对手,挚友,好的,时候,文字,辈子,这首诗,吴清,木谷实,黄鹤楼,黄鹤,好朋友,双方,傲气,人家,一片空白,事情,例子,伯牙,凤凰,好景,名作,感觉,心灵,惺惺相惜,朋友,民间故事,浮云

2013-02-13 #长篇故事

能让“诗仙”李白赞誉 《黄鹤楼》崔颢 曾是一个浪荡之人

能让“诗仙”李白赞誉 《黄鹤楼》崔颢 曾是一个浪荡之人

崔颢,李白,黄鹤楼,影响,环境,狐朋狗友,作品,博陵,崔氏,这首诗,诗仙,个例,人生,时候,女人,娶妻,幕僚,诗人,行为,邯郸,青楼,创作,再比如,才华横溢,孟浩然,子都,得多,朱者,河绕华,王昌龄

2014-09-20 #故事阅读

李白依和崔颢之登高诗 抄袭还是致敬?

李白依和崔颢之登高诗 抄袭还是致敬?

黄鹤楼,李白,崔颢,黄鹤,登金陵凤凰台,诗人,长江,金陵,有人说,仙人,诗作,一面,人生,凤凰台,后人,文人,整体,景色,乔平,习诗,费文,二水中分白鹭洲,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这首诗,家国,洲上,脍炙人口,七言律诗,古今

2014-01-01 #经典故事

有关崔颢的《黄鹤楼》古诗写作背景介绍 和诗人简介。100字

有关崔颢的《黄鹤楼》古诗写作背景介绍 和诗人简介。100字

黄鹤楼,传说,仙人,唐玄宗,黄鹤,这首诗,天际,开元,晚景,由来,气象,白云,绘画,诗人,近景,远景,创作,色彩缤纷,其诗,子安乘,司勋,士第,崔颢,无作,杜佑,员外郎,太仆,有仙,蛇山,背景

2018-11-02 #小故事

李白与崔颢关于黄鹤楼不得不说的诗/事

李白与崔颢关于黄鹤楼不得不说的诗/事

黄鹤楼,崔颢,李白,七律,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交通,天下,年代,武昌,老友,通讯,小故事,来说说,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白云千载空悠悠,诗一首,这首诗,黄鹤一去不复返,严羽,从益州,孟浩然,孟浩,小一,王勃,范仲淹,中经,倦鸟,...

2018-04-16 #长篇故事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和崔颢的《黄鹤楼》 谁更厉害?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和崔颢的《黄鹤楼》 谁更厉害?

黄鹤楼,崔颢,李白,作品,鹦鹉,沈佺期,黄鹤,律诗,规则,这首诗,登金陵凤凰台,诗仙,意象,文人,鹦鹉洲,七律,大气,格律诗,严羽,事情,七言律诗,乡愁,名声,再加,凤凰台,地位,唐诗,字词,搁笔,戏剧性

2018-04-28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