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中篇故事精编·人算不如天算

时间:2020-04-02

故事会·中篇故事精编

提示:本文共有 998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0 分钟。

1。 这个客人很诡异 山东、江苏交界处有一座大山,名叫五莲山,山上有座文殊寺,山下有个村子叫龙湾头,龙湾头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村前大道边,有一家“好客客栈”,客栈老板姓蓝,四十刚刚出头,胖胖的身体,大大的脑袋,慈眉善目,一双眼睛笑起来眯成一条缝,让人不由得想起五莲山文殊寺院里的弥勒佛。 这天,客栈里来了一个外地客商,没有车辆行李,没有随从陪侍,操着一腔南方口音,说是要住宿。客人自称姓陈,是个员外,家在五莲山南边的苏北,这次出来主要是游山玩水,寻朋访友的。 可奇怪的是,这位陈员外住下后,每天早晨吃了饭,就自带干粮出去游玩,一直到天黑时再回客栈,回来时灰头土脸、一脸疲倦,像是长途跋涉归来。 客人的异常行迹引起了蓝老板的注意,他暗中叫来伙计阿丁,如此这般吩咐一番。 第二天,陈员外刚刚走出客栈,阿丁随后就跟了上去,一直尾随在陈员外身后,想看看他每天出去到底在做什么。 陈员外一出门,蓝老板悄悄开了陈员外的客房,偷偷进门检查起来。陈员外行李不多,只是在床边角落里孤零零地搁着一个丝绸包袱。蓝老板走上前去,打开包袱一看,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里面竟然包着一个瓦罐,罐里放着满满的骨灰! 出门游玩,带着个骨灰罐干吗?这实在是天下奇闻!蓝老板满腹狐疑,不动声色地退出了房间。 再说阿丁,尾随在后,见那陈员外出了客栈,不上集市,不逛店家,却是直奔五莲山而去,而且只选人迹罕至的地方转悠,每到一处,就四下观望,好像是在寻找什么东西似的。 阿丁接连跟踪了三天,都是如此。到了第四天中午,阿丁正趴在草堆里,偷偷窥视,正在这时,只见陈员外回过身子,大声说道:“朋友,出来见个面吧,一连跟了几天,想必累坏了吧?” 阿丁十分尴尬,慢吞吞地走出来,说他家主人也是为了陈员外的安全,才吩咐他保护员外的。说着,阿丁不解地问道:“在下有一件事想请教陈员外,您天天到这深山老林里来,难道是在寻找什么?” 陈员外没有马上作答,他示意阿丁坐到身边,说:“看你为人实在,我就告诉你事情的缘由吧。” 陈员外说,他的老家就在五莲山脚下。有一年,五莲山一带闹饥荒,陈员外祖上只好携妻带子外出逃荒,后来辗转到了苏北定居,并创下了一份家业。到了他这一代,陈家庄园在苏北已经远近闻名,陈员外的父亲年老以后,把家业交给儿子打理,自己吃斋念经,一心向佛。三年前,老人一病不起,临终留下遗言:“咱老家山东五莲山,人杰地灵,宝刹文殊院千年香火不绝。我死后,你要想尽一切办法,带我回到家乡,把我葬在文殊院附近,让我死后能天天听到文殊院里的钟声,这也是一种慰藉啊!”说完,老人家与世长辞。 陈员外是个孝子,不敢违背老人的遗愿,只好背着父亲的骨灰,千里迢迢而来。可是,把父亲葬在哪里呢?这里的人又怎么会让一个外乡人在山上竖碑建墓?几经思量,陈员外决定找一个天然的墓穴,这才在“好客客栈”住了下来,一岭一岭地寻,一涧一涧地找。 说到这里,陈员外长叹一声,说道:“我几时才能让父亲入土为安啊?” 阿丁被陈员外的孝心打动了,说:“陈员外,您若是有用得到我的时候,尽管吩咐。” 阿丁回到客栈,把陈员外来五莲山的缘故禀告了蓝老板,蓝老板听了,觉得儿子尽孝道,那是人之常情,也就不再多疑了。 这头事情刚完,那头事情又来了:农历三月初三,是蓝老板的父亲故去一周年的忌日,这一天,蓝老板请下了文殊院六六三十六位僧人在家中做功德。黄昏时分,只见一位行者先来点烛烧香,打动鼓钹,歌咏赞颂。随后,文殊院的智真长老摇动铃杵,念动真言,发牒请佛……蓝老板和伙计阿丁站在一边,端着点心、茶水伺候。 就在这个时候,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原本在这里做功德的是三十六个僧人,眼睛一眨,居然成了三十七人,多出了一个和尚!因为其他僧人都闭目默念,不看四处,所以全都没有察觉。刚开始时,蓝老板并没有注意到这个和尚,后来看到他了,又见他一个劲地向自己使眼色、打招呼,正愣着,却见那和尚站了起来,朝厅外走去。蓝老板沉吟片刻,便随后跟着,一路走了出去。 这个时候,天色已暗,黑暗之中,两人来到一间屋前,那僧人举手于胸前,说:“阿弥陀佛!施主万勿惊疑,且听贫僧一言相告—当今天下刚定,百废待兴,我受文殊菩萨之命,在五莲山下寻找执莲童子,代菩萨为天下百姓行事,为臣文能治国、武能安邦。今日是令尊一周年祭日,过后就该找个归宿,五莲山文殊院后面的山崖上,有一个水莲洞,水生莲,莲生子,菩萨会让执莲童子转世蓝家的。” 这一番话,说得蓝老板眼睛都直了,心口“扑腾扑腾”跳个不停:什么,眼前这僧人竟然是文殊菩萨派下来的神仙?他要让我父亲的亡灵转世成为菩萨的执莲童子?蓝老板顿时又喜又忧,喜的是他蓝家后代有望成为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的国家栋梁;忧的是该怎样把父亲的骨灰送上山崖?他怯生生地问:“水莲洞有十几丈高,我怎么送父亲上去?” 僧人说道:“只要把骨灰拌上黄泥,做成泥丸,用弹弓弹射上去就可。记住,天机不可泄露。”僧人说毕,飘然而去…… 2。 偷梁换柱 俗话说“隔墙有耳”,谁都没有想到蓝老板和那僧人密谈的地方,正是陈员外的客房。外面和尚念经,声音传来,多少有点打扰,但人家在做佛事,又不好多说,于是陈员外早早熄了灯,上床睡了,但没睡着,这一番执莲童子转世的“天机”,被陈员外听了一耳朵! 第二天中午,陈员外便偷偷请来阿丁,备下好酒好菜,一番觥筹交错之后,陈员外说了执莲童子转世的事情,要阿丁帮忙。 阿丁一听,禁不住打了一个“咯噔”:事情再巧不过了,陈员外正在找地方安置父亲的骨灰,而蓝老板父亲的骨灰至今保存在蓝家祠堂里,近日准备下葬,自己又是蓝老板的心腹,他一定会把下葬水莲洞这事托付给自己,只要使个掉包计,将陈员外父亲的骨灰下葬到水莲洞里,水生莲,莲生子,执莲童子不是转世到陈家了吗? 可是,蓝老板待我毕竟不薄啊,我十几岁死了爹娘,要饭要到好客客栈,是蓝老板收留了我,我哪能忘恩负义、以怨报德?这念头一起,阿丁猛然又想到自己前几天对陈员外说的话—“有用得到我的时候尽管吩咐”,话都这么说了,如何推脱?阿丁左右为难、难以决断,陈员外察言观色,见阿丁犹豫不决,便从枕边拿出一个用红布裹着的小包,轻轻放到阿丁跟前,说:“你年纪不小了,这是一百两银子,你拿去买房娶妻,剩下的当本钱做个买卖。” 陈员外苦苦相求,阿丁最终还是允诺了他的“掉包计”,一切按计划行事。 第二年春天,蓝老板喜从天降,老婆给他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取名叫“蓝田”。这天,正是蓝田的百日大庆,客栈里所有的客商都被蓝老板邀请到客厅喝酒,就在这时,一辆马车远道而来,在“好客客栈”门前停下,从车上下来一个人,正是陈员外。 陈员外来干吗?上次掉包后,过了一些日子,他老婆便生下了一个儿子,这孩子天生失聪,对世间一切全都懵懵懂懂的,陈员外这下可奇怪了:难道这就是转世的“执莲童子”?可怎么看都是一个呆子呀!陈员外百思不得其解,就再次来到“好客客栈”,想弄个水落石出,可奇怪的是,到了客栈,以前和蓝老板形影不离的阿丁,突然不见了,陈员外心里不禁一个“咯噔”…… 按照当地风俗,百日酒宴开始前,要举行孩子抓东西的仪式,那形式和“抓周”一样,以此昭示孩子的志向和前程。一块红绒布早就铺在地上,家人准备了胭脂盒、布老虎、弓箭、锄头、毛笔、戥子等众多物件,蓝夫人把孩子放到红绒布上,任他随意抓取。 那场景可热闹了,只见蓝田慢慢朝前爬着,费力地绕开弓箭、老虎,躲开锄头、胭脂,朝着毛笔,急着爬去。一会儿,孩子伸出那稚嫩的小手,一把抓起毛笔,在绒布上来回划着,周围立刻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宾朋中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秀才,他不住地点头,感慨道:“蓝田,蓝田,以后定是前程无量!” 一旁的陈员外,看着眼前的蓝田,长得天庭饱满,地阁方圆,虽然刚刚出生百日,却朝气十足,灵气活现,再想想自己那呆头呆脑的傻儿子,不禁长吁短叹,闷闷不乐。 酒宴结束,客人们陆续离去,陈员外刚回到自己屋里,却有人敲门,一看,竟是蓝老板。 蓝老板一进门,便从身上取出一个红布裹着的小包,放到了桌上,随后双膝落地,长跪不起:“万望陈员外宽恕在下治家不严之罪……” 原来,去年那个中午,阿丁见陈员外可怜,又加上喝了几杯酒,就答应了陈员外要他“掉包”的事。回去以后,阿丁越想越觉得对不起主人,第二天,就想把银子和骨灰罐退回,不料到了客房,陈员外已经离去。陈员外见阿丁办事实在,又收取了一百两银子,心想他一定会把事情办好,为了避嫌,便匆匆离开了客栈。接着,事情的发展果然如陈员外所愿,蓝老板把安葬父亲骨灰的一应事宜都交给阿丁打理,阿丁看到蓝老板对自己这么信任,更觉得对不起主人,于是便把事情的真相全盘供述。 最后,蓝老板说:“我把这一百两银子和令尊的骨灰一直保存在我的内室,时时留意,一刻不敢懈怠,现在终于物归原主了。想想这几年我真糊涂,只顾自己的生意,忘记了阿丁已经长大成人,自从这事发生后,我就给他置办了几亩地,盖了三间房,让他娶了个老婆,自立门户了。” 陈员外听到这里,恼怒不已:怪不得蓝家的孩子聪明伶俐,自家的儿子呆如木鸡,原来骨灰没有掉包,“执莲童子”还是转世到了蓝家啊!他长长地吐出了一口粗气,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说:“蓝老板,你是真爷们,你要是不告诉我,我就一直被蒙在鼓里了!” 当天夜里,据蓝家的仆人禀报,从陈员外的房间里不时地传出一阵阵醉后呕吐的声音,和恨声连连的呻吟:“姓……姓蓝的,我……我一定会回来的……” 3。 两个女人 一晃一年过去,这天,“好客客栈”人来人往,喜气洋洋,少爷蓝田今天周岁大庆,按照习俗,这次该“抓周”了,真是奇了怪啦,那个蓝田,竟然还是抓了那枝毛笔,那玩意儿,一般孩子谁会喜欢?宾客们自然还是说了一箩筐的恭维话,蓝老板喜不自禁,大摆宴席,答谢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 快开宴的时候,一辆竹篷马车从远方徐徐而来,在“好客客栈”门口戛然而止,驾马车的伙计跳下车来,挑开敞篷的布帘,恭敬地说:“客栈到了,请夫人们下车。”说着,他伸出胳膊,小心翼翼地从马车上扶下两位二十多岁的少妇。 蓝老板正在门口恭候那些前来贺喜的客人,他在一旁看见了这两个少妇,眼睛都直了:一个短衫长裙,身材窈窕,好像嫦娥出宫;一个穿红披绿,柳眉杏眼,仿佛七仙下凡。她俩轻移莲步,姗姗而来,走到蓝老板面前,道了个万福,问道:“看来今天是客栈大喜之日?” 蓝老板笑容可掬,连忙说:“今天是犬子周岁,特摆下几桌酒席,凡是今天来住店的客人,一律免费入席,哈哈……”说着,他把两位少妇请进厅堂,邀请入席。驾马车的伙计找到账房先生,为两位少妇办好借宿事宜,就匆匆离去了。 前来“好客客栈”贺喜的女眷不少,两位少妇入席后,很快和一桌上的女客熟悉了,两人告诉大家:她们是苏州的刺绣妹子,一个叫大巧,一个叫小巧,听说山东的剪纸漂亮,就前来学艺,准备把剪纸手艺带回苏州,开一家剪纸店。她们已经在附近几个县城跟随一些民间艺人学了几个月,学会了七八分,听说五莲山景色秀美,她俩就来到这里,准备一边练习技艺,一边看看山水。 两位少妇的来意,蓝老板很快知道了,他垂涎她俩的美色,平日里就在一些生活小事上讨好她们,慢慢的,客栈老板和两个女客之间熟悉了起来,她们这一住就是两个多月,白天出去游山玩水,晚上回来研习剪纸。 有一天晚上,蓝老板走到小巧房间门口,只听到里面有一阵阵水声。房门虚掩着,蓝老板从门缝里一瞧,看见小巧在洗澡,门缝很窄,看不清楚。蓝老板像被钉子钉住了一般挪不动腿,他恨不得把门再推开一点,好看个明白,他正想把脸往门缝上靠,忽然,屋里响起了小巧的声音:“当心门板夹了眼睛!” 蓝老板惊得一下扑在门板上,门被撞开,身体向前冲去,跌跌撞撞,竟滚到了地上,小巧撒着娇说道:“有贼心没贼胆的东西,偷看人家女人洗澡,算什么男人!”一句话把蓝老板挑逗得如百爪挠心,他扑进屋里,一下压在小巧身上,小巧顺势吹灭了屋里的蜡烛…… 从这以后,隔三岔五的,蓝老板就到小巧房里幽会。 这天,五莲山庙会开始了,大巧、小巧赶庙会,走到半路,大巧一下崴了脚,走不了路,只好叫了马车独自回店。这个时候正好大家都去赶庙会了,店里人少,蓝老板就像猫儿闻着了腥,一下闪进了大巧房中,搂着大巧亲热起来…… 就这样,蓝老板把大巧小巧一网打尽,他自以为享尽了艳福,谁想到这人世间的事还真难料,自古强中还有强中手,大巧和小巧这两个女人,她们此番来五莲山,既不是来学剪纸的,也不是来游山玩水的,而是受陈员外之命,别有所图…… 4。 冤家对头 转眼到了秋天,大雁南飞,马车又来,伙计跳下车来,结完账,把两位少妇请上马车,匆匆离开客栈。 陈员外这番苦心设计为的是啥?其实,他为的还是“执莲童子”转世那档子事,既然现在“执莲童子”转世到蓝家去了,那好,他就从蓝家沾点仙气、福气、灵气,于是他纳了两房姨太太,假作苏州的刺绣妹子,稳坐钓鱼台,等蓝老板上钩。 果然,到了来年夏天,陈员外的两房太太分别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大的叫陈东,小的叫陈西。兄弟俩都天资聪颖,饱读诗书,不过从相貌上说,陈东相貌堂堂,陈西却丑陋多了,弟弟虽然长得不济,但文才十分了得,从小到大,出类拔萃,竟在乡试中名列榜首。 兄弟俩长到十八岁的时候,正值京城大比之年,陈员外决定让文才略逊一筹的哥哥陈东前去小试锋芒,他老谋深算,让陈东比别的考子早几天进京,临走之前,他对陈东说:“你的文才比弟弟还差几分,更不用说到了京城,山外青山楼外楼,高手更多,我听说山东有个叫蓝田的,你不要小觑了他。为父教你一个计谋—你到了山东境内,每到一处旅店,离开后务必在墙上留下这样一句话……”说完,他在纸上写下一行字,交给了陈东。 第二天,陈东背起行囊,踏上了赶考的路,晓行夜宿,奔京城而去。没过几天,就进入山东地界,陈东记着父亲的话,每到一处旅店,就在墙壁上留下这样一行字—“天下文人才子多,最怕蓝田小哥哥”,落款“陈东”。 过了几天,全国各地的考子陆续在京城汇集,他们住到了旅店里,很多人都议论纷纷:蓝田是谁?陈东又是谁呢? 其实,蓝田也进京来了,他很快知道了这事,觉得满腹狐疑,四处寻访,终于打探到了陈东住在哪个旅店,可没等他去找陈东,陈东倒先找上来了。 那是开考前一天,陈东找到了蓝田借住的旅店,他一进房间,见了蓝田,纳头便拜,说:“我赶考离家前,家父病危在床,一个化缘的和尚到我家说,要想家父病愈,只有冲喜。所以,我这次考试的成败,关系到父亲的安危,恳请哥哥务必让我一次。” 蓝田被陈东的孝心感动,答应了他的请求,蓝田想了想,说道:“我可以让你,但是其他考子未必会让你呀!” 陈东说:“我只听说蓝田哥哥文才了得,至于别人,我能应付。” 见陈东这么说,蓝田便不再言语了。 到了考试的时候,蓝田执笔在手,面对着铺在眼前的一张白纸,真的是为难了。按理说,如果只是要让陈东,那他也可以得到陈东之后的名次,问题是他的心眼太好了,一心想着帮陈东,但又不知道考到什么样子,才能既帮了陈东、又不至于让自己落第,心中无数,于是一让再让。 那一天,大考揭榜,陈东高中榜首,而蓝田却名落孙山。 蓝田默默地回到家乡,准备三年后再考。蓝老板听儿子说了进京赶考的经过,念叨着“陈东”这个名字,好像回味出点什么了。 三年一晃就过去了,陈员外的小儿子陈西久等的这一天终于盼来了。其实,三年前他就应该去赶考了,可他听从了父母的劝告,把机会让给了哥哥,避免了亲兄弟之间的自相争斗。 这一年,陈西进京了,大比结束,他果然高中榜首,位居第二的,则是三年前落榜的蓝田。 这一年,公主恰逢十八妙龄,要从两名考子中选一人招为驸马。当朝皇帝开明,让女儿自主选婿。 入夜,皇宫内明烛高悬,鼓乐喧天,御厨准备了一桌山珍海味,宫女伺候着玉液琼浆,让陈西和蓝田对桌饮酒。也就在这个时候,窗外出现了两个身影,那是公主和皇后,两人在窗外偷偷向内窥视,正暗中相亲呢。 陈西面目丑陋,身体猥琐,而坐在对面的蓝田,却是一表人才,器宇轩昂,陈西自己觉得不是竞争对手,再看着眼前的一桌子好酒好菜,想到这也许是最后一次在这么好的地方享用这么好的东西了,于是就大吃大喝起来。再说蓝田,看着陈西狼吞虎咽的样子,心头不由升起一丝厌恶,于是就双眉一皱,把头歪到一边……话说细节决定一切,就是这么一个细节,从此改变了蓝田的人生道路! 酒席上,陈西、蓝田各自想着心事,窗户外边,可急坏了皇后和公主娘俩,看看陈西,虎背熊腰,能吃能喝;瞅瞅蓝田,细嚼慢咽,动作迟缓。公主拿不定主意,看脸蛋,还是蓝田顺心;看身体,要算陈西强壮,公主无奈地望着母亲,作不了主。皇后呢,她考虑得则十分实际、实在、实惠,她想的是,长个好模样有什么用?又不好啃两口,即使好啃,咱皇宫里能啃的什么没有?还是身体重要,瞧这蓝田,这么好的饭菜放在面前,还皱眉头、歪脑袋,一看就是胃口不好,胃口不好是不会长寿的,咱家女儿可万万不能守寡! 皇后把自己的想法对公主说了,母女一合计,当即决定选陈西为驸马,于是第二天张贴皇榜告示天下:苏北考生陈西高中状元,招为驸马! 蓝田怎么也想不到公主会看上陈西,回到旅店,又气又恨,吩咐店小二端上酒菜,自斟自饮起来。一壶酒下去,不觉沉醉起来,所有往事猛然涌上心头,愤极伤怀,于是便挥毫在白粉墙上写道— 老天不公平, 公主不长眼。 金枝伴拙夫, 羞煞俺蓝田。 写完,蓝田放下笔,又连饮了几杯,一头倒在床上,酣然大睡。 朝廷那边也还有事呢,为了抚慰蓝田,皇帝派内侍宣召蓝田进宫,钦封蓝田为翰林学士,并赐绸缎一匹,黄金百两。可内侍来到旅店,已经人去室空,看见的只是留在墙上的文字。内侍不敢怠慢,赶紧将墙上的字抄在纸上,回复皇上。皇上看后大怒:“此人恃才孤傲,让他回家好好反省一下也好。” 5。 制定法律 蓝田一气之下回到老家,闭门不出。蓝老板看到儿子岁数已大,就托人给他找了一个贤惠的媳妇,让他安心继承自己的家业。 蓝田不甘心这么默默无闻,当时,国家百废待兴,全国没有健全的法律,社会混乱无序,蓝田决心凭借自己的才华,用自己的心血,为国家制订一部法律。从此,蓝田一头钻进书房,谢绝亲朋好友的来访,闭门研习,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春天过去是夏天,夏天过去是秋天,蓝田忘记了昼夜,忘记了四季。 这天,妻子到蓝田书房送饭,走到院子里,看见邻居家的枣树上结满大枣,红透树枝,一根树枝还伸过了墙头。她想起丈夫从春天钻进书房就没有出来过,不仅感慨万千,她顺手摘了一把大枣,放在蓝田书桌上:“你看看这都什么季节啦?” 蓝田编制法律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他抬头望望妻子,不解地问:“什么季节?” 妻子埋怨道:“你从春天坐到这里,现在都到秋天了。” 蓝田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秋天来了,我的法律也快完成了。”正说着,他忽然看到桌上的红枣,便问妻子:“我家栽过枣树?” 妻子说:“我看你都忘记了时间,刚才看到邻居家的枣树伸过墙头,这才顺手摘了一把,提醒你有多长时间没有出门了!” 突然,蓝田把脸一板,问道:“人家答应你摘他家的枣啦?” 妻子“扑哧”笑了:“一把枣还得人家允许?你真是编法律编傻了,何况是他家的树枝伸到咱家院子里了!” 蓝田没有再说什么,急忙去翻阅自己编写的法律,他翻到了《民事法》,找到第22条,朗声念道:“私自采摘他人作物,戒板脊杖五下。”念完,蓝田不由分说,拿起书桌上的戒板,喝令妻子跪下,随即又撩起妻子的衣服,在她的脊背上狠狠打了五下。打完,他抚摩着妻子的脊背,心疼地说:“我制订了法律,首先就要严以律己,哪怕是面对自己的亲人,也要严格执行。” 妻子眼泪汪汪:“你这是何苦呀?” 第二年的春天,蓝田编制法律的大事终于完工了,他根据现实生活的需要,制订了《赋税法》、《考试法》、《婚姻法》、《青苗法》、《赡养法》、《民事法》、《丧葬法》等多部法律,洋洋洒洒十几万字,内容丰富,包罗了国家职能部门和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 由于劳累过度,蓝田积劳成疾,书写完后一病不起,他觉得在这个世界上的日子不多了,临终前,便请求妻子帮助完成一件大事:把“法”和“律”分开。 妻子听了,懵懂不解,蓝田告诉她:“所谓‘法律’,其实是包含了两个部分。我死后,你要把所有的律条和我的尸身一起放进棺材,埋进坟墓,然后你背着大法进京,在皇宫门前叫卖,一定会有人购买你的大法,所得银两,也能维持你和孩子往后的生活了,如此,我的心愿也就实现了。”说完这些,蓝田双眼一闭,离开了人世…… 6。 京城卖法 按照蓝田的遗愿,妻子处理完后事后,便带着蓝田编制的书,风雨兼程,进京卖法。 那一天,妻子到了京城,她急急赶到皇宫前,把一部部大法摆在路边。妻子触景生情,想起丈夫为了编制这几部法律,呕心沥血,夜以继日,最后撒手西去,不禁声泪俱下,她一声声地叫卖着,如泣如诉。 路人闻声聚集而来,很多人前来围观,也有一些读书人,蹲下身来,翻看这些书,他们一边看,一边赞叹:“这些法,要是被国家利用,那该多好!” 蓝田的妻子进京卖法的事在京城引起了轰动,这消息不久就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 这天,蓝田的妻子被宣入朝,皇帝看了那一部部大法,龙颜大悦,对群臣说:“你们看看,治理国家,多么需要这样的法,你们整天拿着国家的俸禄,却赶不上一个落第文人能为朕解忧!”说完,他对宰相说:“这些法,朝廷全部买下,此女子以后的生活,朝廷全部给与照顾!” 皇帝说着,乐滋滋地打开第一部《赋税法》,细细一看,顿时大吃一惊,里面只有总的条目,没有具体律条,皇帝问道:“这法律怎么只有法没律?” 蓝田的妻子答道:“丈夫临终嘱咐,所有律条都陪葬了。” 皇帝沉吟道:“法律需要健全,只有法没有律条,怎么执行?” 这时,为了讨好皇帝,驸马陈西跪下启奏:“臣愿和此女一起去蓝田的家乡,掘开坟墓,找来律条。” 一听说要打开丈夫坟墓,蓝田妻子号啕大哭:“我宁愿吃糠咽菜,也不许你们惊扰地下的丈夫,这法我不卖了。” 蓝田的妻子这么一嚷,把驸马弄了一个措手不及,皇帝也无言以对,文武百官全都面面相觑。 看到眼前的尴尬局面,有一个人憋不住了,他就是陈西的哥哥陈东,他如今已官至殿前太尉。陈东出班奏道:“山村泼妇,金殿之上竟敢出尔反尔,欺君之罪,岂能饶恕!” 皇帝把头轻轻一摇,说:“看在蓝田制定法律有功的份上,赦此女无罪。” 陈东又奏道:“臣愿带领一班人马押解此女,和驸马一起去找来律条。” 这时的皇帝,急于想把蓝田制定的律条寻来,和“法”相配,成为完整的法律,于是立刻准奏,急令翰林学士草诏一道,命殿前太尉陈东为钦差,陪同驸马前往山东五莲山。 陈东、陈西兄弟俩领了圣旨,辞别皇帝,带了数十人,押着蓝田的妻子,离了京城,取道山东,这一天,终于来到了五莲山脚下。 当地百姓听说皇帝钦派大臣来取蓝田编制的法律,围观的人群如潮涌一般。在陈东、陈西兄弟俩的指挥下,很快,坟墓挖开了,棺椁打开了,取出了所有的律条,连夜进京,进献皇上。 皇帝如获至宝,翻着所有律条,与每部大法一一对应,每部法律内容具体,解释详实,执行方便,皇帝开心呀,不住地夸奖:“多么实用的东西呀,你们看看,蓝田不仅把活人的一切写进了法律,还顾及到了死人的利益……”说着,他打开《丧葬法》,递给站在一边的宰相,“爱卿,给朕读读。” 宰相不敢怠慢,接过《丧葬法》,大声读起来,读了“总则”又读“第一条”,这第一条说的是—“黄泉路上无老少,人死后以入土为安。阴阳两隔,恩怨两清。世人有保证逝者安静的权利和义务。本国境内所有墓群、坟茔以及长眠地下所有逝者均适合本法……” 宰相读着读着,突然疙疙瘩瘩、吞吞吐吐,喉咙口像是被什么塞住了一样,皇帝正眯着眼,津津有味地听着,见宰相如此这般,便睁开眼问道:“怎么啦?” 宰相为难地说:“这个……那个……” 皇帝一拍龙案:“接着读!” 宰相硬着头皮读道:“掘人坟墓、开人棺椁者—死!” 当时,战乱刚刚平息,掘坟盗墓时常发生,皇家陵墓首当其冲,偶尔抓到一些盗墓贼,因为没有法律可依,最后只好释放。皇帝正为这事恼怒着呢,所以听到这里,他一拍龙案,大喝一声:“好!盗墓挖坟,发死人的财,杀!” 就在这个时候,陈东和陈西站不住了,浑身像筛糠一般,蓝田的坟墓,可是他们挖开的呀…… 皇帝刚才一声断喝,也是心情所至,现在看到陈家两兄弟在一旁浑身颤抖,这才想到了麻烦所在,可皇帝金口玉言,当着这么一些大臣的面,哪能改得了口?犹豫再三,斟酌良久,最后还是一声令下,命侍卫把陈东、陈西推出殿外按律行刑。 就这样,陈东、陈西成为蓝田大法的第二个试法人,当然,第一个是蓝田的妻子,她因为摘了邻居的几颗大枣,被戒板脊杖了五下…… 故事说到这儿,再接着开始的话题,读者也能慢慢地回味过来了。其实,所谓的“执莲童子”之说,不过是故事的一个由头罢了,陈员外挖空心思要借蓝家的所谓“风水”,心术不端,手段不正,到最后还是祸及子孙、后患无穷……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篇故事精编·人算不如天算”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篇故事精编·人算不如天算

中篇故事精编·人算不如天算

蓝田 陈员外 老板 陈东 阿丁 陈西 妻子 皇帝 客栈 法律 五莲山 父亲 童子 蓝家 骨灰 陈员 律条 事情 京城 山东 孩子 宰相 少妇 旅店 驸马 僧人 公主 坟墓 大法 水莲洞

2020-04-28 #故事会

中篇故事精编·人算不如天算

中篇故事精编·人算不如天算

蓝田 陈员外 老板 陈东 阿丁 陈西 妻子 皇帝 客栈 法律 五莲山 父亲 童子 蓝家 骨灰 陈员 律条 事情 京城 山东 孩子 宰相 少妇 旅店 驸马 僧人 公主 坟墓 大法 水莲洞

2020-05-01 #小故事

中篇故事精编·人算不如天算

中篇故事精编·人算不如天算

蓝田,陈员外,老板,陈东,阿丁,陈西,妻子,皇帝,客栈,法律,五莲山,父亲,童子,蓝家,骨灰,陈员,律条,事情,京城,山东,孩子,宰相,少妇,旅店,驸马,僧人,公主,坟墓,大法,水莲洞

2020-05-12 #经典故事

中篇故事精编·人算不如天算

中篇故事精编·人算不如天算

蓝田,陈员外,老板,陈东,阿丁,陈西,妻子,皇帝,客栈,法律,五莲山,父亲,童子,蓝家,骨灰,陈员,律条,事情,京城,山东,孩子,宰相,少妇,旅店,驸马,僧人,公主,坟墓,大法,水莲洞

2020-07-16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篇故事精编·人算不如天算

中篇故事精编·人算不如天算

蓝田,陈员外,老板,陈东,阿丁,陈西,妻子,皇帝,客栈,法律,五莲山,父亲,童子,蓝家,骨灰,陈员,律条,事情,京城,山东,孩子,宰相,少妇,旅店,驸马,僧人,公主,坟墓,大法,水莲洞

2020-07-16 #经典故事

中篇故事精编·人算不如天算

中篇故事精编·人算不如天算

蓝田,陈员外,老板,陈东,阿丁,陈西,妻子,皇帝,客栈,法律,五莲山,父亲,童子,蓝家,骨灰,陈员,律条,事情,京城,山东,孩子,宰相,少妇,旅店,驸马,僧人,公主,坟墓,大法,水莲洞

2020-09-16 #故事阅读

中篇故事:人算不如天算

中篇故事:人算不如天算

陈员外,阿丁,老板,五莲山,父亲,客栈,僧人,陈员,文殊院,骨灰,事情,客人,童子,苏北,菩萨,安邦,文殊菩萨,水莲洞,一岭,蓝家,龙湾头,伙计,儿子,包袱,和尚,天下,山东,家业,文殊寺,眼睛

2020-07-11 #短篇故事

民间故事:人算不如天算

民间故事:人算不如天算

刘阳,徐半仙,建桥,时候,母子,还不上,故事,丈夫,人们,女人,生意,算命先生,运气,船家,钱财,一打听,当徐,不一样,奇谭,做生意,人精,事情,从这以后,商人,厄运,半仙,善报,善心,图片,外界

2020-07-11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