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清朝的历史故事

时间:2020-04-08 00:36:05

相关推荐

清朝的历史故事

故事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整理了几则关于清王朝的历史,欢迎阅读! 顾炎武著书立说

目从平定三藩之乱以后,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稳定下来了。但是,还有一点叫康熙帝不大放心,这就是怕有些明朝留下来的文人心里不服。于是,他采用一个办法开“博学鸿词科”,命令各地官员和朝廷大臣,把有学问的文人推荐给朝廷,马上封他做官。这一招果然很灵,不少全国著名的学者、文人应召到京城,做起官来了。

但是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他们是明朝的臣民,到清朝做官是丧失气节的事。他们宁愿冒杀头的危险,也不肯应召。其中有一个是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有人想推荐他应博学鸿词科,他写信回答说:“我这个七十岁的老翁还巴望个什么?欠缺的就是一死,如果一定要逼我应召,我只能一死了事。”

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人,出身江南大族,他的祖父是个很有见识的人,认为读书一定要研究实际。顾炎武受祖父影响,从小喜欢读《资治通鉴》、《史记》和孙吴兵法等书,十分关心时事。后来参加科举,没有考中,就干脆下决心放弃科举,通读历代历史典籍,研究全国各地的地方志和历代名人奏章,开始编写一本重要的历史地理著作《天下郡国利病书》。

正当他用心治学的时候,明朝灭亡,清兵南下,江南各地人民都组织抗清斗争,顾炎武和他的两位好友也参加了保卫昆山的战斗。昆山军民跟清军激战二十一天后,因为兵力悬殊,终于失败。昆山城陷落的时候,顾炎武的生母被清兵斫断了右臂:抚养他成长的婶母也是他的继母,听到清兵攻破常熟,就绝食自杀,临死时嘱咐顾炎武说:“我虽然是个女子,以身殉国也是理所应当的。希望你不要做清朝的臣子,我死后也可以团上眼睛了。”

顾炎武痛哭一场,葬了他的继母,离开了他的家乡。他想渡海去投奔鲁王,还没有去成,鲁王政权已经覆灭了。顾炎武隐姓改名,在长江南北一带奔走,想组织一支抗清义军,但毕竟势孤力单,没能成功。

当时,沿海和太湖一带还有零星的抗清活动,清朝官府防备很严,发现有什么抗清嫌疑的人,就要加上“通海”的罪名,打进监狱。昆山有个官僚地主叶方恒,想吞没顾炎武家的田地,买通顾家的仆人,诬告顾炎武通海。叶方恒还把顾炎武抓起来,私设公堂,逼他自杀。

顾炎武一些朋友为了搭救他,去找在清朝做官的钱谦益帮忙。钱谦益本来是南明弘光政权的礼部尚书,又是个出名的家,清兵下江南的时候,他投降了清朝,名声不好。钱谦益表示,只要顾炎武承认是他的学生,他愿意保顾炎武出狱。那位朋友知道顾炎武不肯那样做,就自作主张,假造了一张顾炎武的名帖,送给钱谦益求助。

这件事让顾炎武知道了,直怪那朋友多事,非要把名帖讨还不可。朋友不肯讨还,他索性在大街上贴告白,声明那张名帖是假的,弄得钱谦益十分尴尬。

经过朋友们的奔走,顾炎武才被释放出来。叶方恒还不肯罢休,派人追踪他。有一天,顾炎武在南京太平门外经过,遭到暴徒袭击,头部受了重伤,幸亏有好心人救护,才脱离危险。顾炎武知道,在江南他是呆不下去了,决心到北方去游历。

顾炎武到北方去,一来想考察各地的地理形势,风俗民情;二来也想找机会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进行抗清活动。他在那长途跋涉的艰苦环境里,并没有放弃学术研究。一路上,他用两匹马、四匹骡子,驮着他的书箱。遇到关塞险要的地方,他就访问当地的退伍老兵,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如果跟他在书本上读到的不一样,就拿出书本核对,这样他的知识就更丰富了。

乾隆帝禁读的书修书

清王朝统一中国后,经过康熙、雍正两朝的经营,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到雍正帝儿子清高宗弘历也叫乾隆帝在位的时候,国力强盛,财政富裕。清朝初期的文治武功也就是文化和武力的统治,在这个时期都达到鼎盛的程度。公元1757年,原来已归服清朝廷的准噶尔贵族阿睦尔撒纳发动叛乱。乾隆帝派兵两路,进攻伊犁,平定了叛乱。准噶尔平定以后,原来被准噶尔俘虏的维吾尔族首领大和卓木又名布那敦、小和卓木又名霍集占兄弟逃回新疆天山南路,起兵反清。乾隆帝又派兵征讨。大小和卓木在当地残酷压迫人民,遭到维吾尔族人民的痛恨,纷纷起来支持清军。清军顺利地平定了大小和卓木的叛乱。公元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天山南北的管理。

乾隆帝跟他祖父、父亲一样,除了武功之外,还十分重视文治。他一面继续开博学鸿词科,招收文人学者,编写各种书籍;一面又大兴文字狱,镇压有反清嫌疑的文人,乾隆时期文字狱之多,大大超过了康熙、雍正两朝。

但是,乾隆帝懂得,光靠文字狱来实行文化统治是不彻底的。还有成千上万的书籍,贮藏在民间。如果里面有不利他们统治的内容,该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呢。

他终于想出一个办法,就是集中全国的藏书,来编辑一部规模空前巨大的丛书。这样做一来可以进一步笼络大批知识分子,显示皇帝重视文化;二来借这个机会把民间藏书统统审查一下。可说是一举两得。

公元1773年,乾隆帝正式下令开设四库全书馆。派了一些皇室亲王和大学士担任总裁,那些皇亲国戚大多是挂个名、起监督作用的。真正担任编纂官的都是当时一些有名的学者,像戴震、姚鼐、纪昀音yún等人。那套丛书名称就叫做《四库全书》。

我国古代常把图书分成经、史、子、集四个大类:经部,包括历来儒家的经典著作像《》、《论语》、《孟子》等和研究文字音韵的书;史部,包括各种历史、地理、传记等书;子部,包括古代诸子百家学说和科技著作,像农学、医学、天文、历法、算法、艺术等;集部,包括文学的总集和专集等。

按照四大类集中贮藏起来就叫做“四库”。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清朝的历史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清朝历史故事:清朝历史上最著名的12个后妃

清朝历史故事:清朝历史上最著名的12个后妃

后妃,皇后,清朝历史,弘历,孝庄文皇后,乾隆,孝贤皇后,故事,生母,陵寝,名的,乾隆帝,历史,乌喇那拉氏,董小宛,阿巴亥,最著名,昭陵,皇帝,贵妃,乌喇,其夫,努尔哈赤,福晋,雍正帝,昭西陵,皇后陵,乾隆皇帝,传奇色彩,内容

2020-05-28

清朝历史故事:清朝历史上最著名的12个后妃

清朝历史故事:清朝历史上最著名的12个后妃

后妃,皇后,清朝历史,弘历,孝庄文皇后,乾隆,孝贤皇后,故事,生母,陵寝,名的,乾隆帝,历史,乌喇那拉氏,董小宛,阿巴亥,最著名,昭陵,皇帝,贵妃,乌喇,其夫,努尔哈赤,福晋,雍正帝,昭西陵,皇后陵,乾隆皇帝,传奇色彩,内容

2020-09-03

清朝历史故事:清朝历史上最著名的12个后妃

清朝历史故事:清朝历史上最著名的12个后妃

后妃,皇后,清朝历史,弘历,孝庄文皇后,乾隆,孝贤皇后,故事,生母,陵寝,名的,乾隆帝,历史,乌喇那拉氏,董小宛,阿巴亥,最著名,昭陵,皇帝,贵妃,乌喇,其夫,努尔哈赤,福晋,雍正帝,昭西陵,皇后陵,乾隆皇帝,传奇色彩,内容

2020-09-04

清朝历史故事:清朝历史上最著名的12个后妃

清朝历史故事:清朝历史上最著名的12个后妃

后妃,皇后,清朝历史,弘历,孝庄文皇后,乾隆,孝贤皇后,故事,生母,陵寝,名的,乾隆帝,历史,乌喇那拉氏,董小宛,阿巴亥,最著名,昭陵,皇帝,贵妃,乌喇,其夫,努尔哈赤,福晋,雍正帝,昭西陵,皇后陵,乾隆皇帝,传奇色彩,内容

2020-09-04

清朝历史故事:清朝历史上最著名的12个后妃

清朝历史故事:清朝历史上最著名的12个后妃

后妃,皇后,清朝历史,弘历,孝庄文皇后,乾隆,孝贤皇后,故事,生母,陵寝,名的,乾隆帝,历史,乌喇那拉氏,董小宛,阿巴亥,最著名,昭陵,皇帝,贵妃,乌喇,其夫,努尔哈赤,福晋,雍正帝,昭西陵,皇后陵,乾隆皇帝,传奇色彩,内容

20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