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药王孙思邈治病救人的故事

时间:2020-04-15

药王孙思邈治病救人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74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故事一 药王孙思邈,隋唐时人。有《千金方》传世。民间流传的关于他的神奇故事不胜枚举。 有一天,孙思邈到远处去出诊,当他经过一个村口时,正巧见几个人抬着一副棺材,匆匆地出了村子,后边还跟着几个送葬的人,情景甚是凄凉。孙思邈见棺材抬过来,便站立在路旁观看,当棺材从他身前过去时,他看到棺缝里还在向外滴血,血的颜色鲜红鲜红的。 孙思邈清楚地看到这种血色后,不由地思考起来,他想:人死了,血为什么还这样的鲜红呢?根据他自己的经验判断,这个人可能还没有死。 救人之心驱使着他,不能再作犹豫,他便立刻赶上前去大声问道:“棺材里装的是什么人,死了多长时间啦?”棺材后边一位送葬的青年农民,忽然看见有人来问,便说:“这是我的妻子,半夜里生孩子,头一胎遇到难产,到天明就死了。孩子也没生下来,还问这干啥!” 孙思邈说:“我从棺材缝里流出的血色来看,不像死人的血,你让棺材停一下,叫我看看情况,或许还能够把人抢救过来呢!” 人已经死了,怎么还能够救活?大家都不相信他的话,仍然抬着棺材匆匆地向前地走。后来在孙思邈的再三说服下,青年农民才让抬棺材的人把棺材停在大路旁边。 打开棺盖一看,那位青年妇女的脸色像黄裱一般,没有一点血色,样子显得十分可怕。孙思邈伸出手来,摸摸她的脉搏,果然不出所料,青年妇女的脉搏还在微弱地跳动着。孙思邈很快选好了穴位,给她扎了几针,又从药包里取出一点药,给她灌进了口里。 这时,大家都用怀疑的眼光看着,等待着…… 抬棺材的人蹲下吸了一锅烟的工夫,青年妇女就生下了一个胖娃娃。在婴儿的哭声中,产妇也慢慢睁开了眼睛,苏醒过来了。 大家看到孙思邈根据对血色的判断,救活了两条性命,都感到十分惊奇,说他是神医下凡,非常佩服他。产妇的丈夫看见妻子活了,又安全地生了孩子,于是由悲变喜,紧紧拉着孙思邈的手,半天才说道:“我一家三口人,怎么报答你的恩情呀!” 孙思邈说:“不必谢我了,赶快把人送回去好好调养。”说罢,便大步向前走去,给远村病人看病去了。 人们看着远去的神医的背影,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故事二 一代“药王”、“神医”孙思邈也是信奉道教的人。道家房中术与孙思邈一问中就介绍了孙思邈对房中术的一些见解。 传说,孙思邈自幼聪颖好学,很小就开始读书,七岁便能够每天背诵上千字的文章。幼年的孙思邈看的书主要有老子、庄子等的百家学说,还喜欢看佛典。孙思邈虽然如此聪明伶俐,然而却在幼年的时候遭遇风寒,体弱多病,经常要找当地的医生看病,几乎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孙思邈觉得生病这么辛苦,便在十八岁成年之时立下志向要学习医学。 二十岁的孙思邈已经能侃侃而谈老子、庄子的道家学说,也精通佛家的经典著作,可谓神童,当时的人们称孙思邈为“圣童”。 孙思邈少年时便已看完诸多著作,非常博学多才。隋文帝听闻想要让他进朝担任国子博士,然而受道家思想影响颇深的孙思邈却觉得为官太过事故,无法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无法潜心研究自己热爱的医学,于是便辞谢了朝廷的封赐。 后来,唐太宗即位,召孙思邈进宫。当时的孙思邈已经五十多岁了,唐太宗见到的孙思邈却宛若少年一般,容貌非常年轻,步态轻盈,身形一点也不老态,唐太宗觉得非常不可思议。他感叹地说:“有道之人真是值得尊敬啊!修道之人当真是如神仙人物,在这世界上竟然是真实存在的!”唐太宗见孙思邈如此有道,想要授予他官位,然而,孙思邈又拒绝了。 孙思邈的徒弟卢照邻曾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只有名医才能治愈各种疑难杂症?” 孙思邈说:“一个人若是对天道变化的规律了如指掌,触类旁通,那么对人体的疾病也会有掌控能力。正如道家的阴阳之道,天与人其实是相似的,人的阴阳与自然界其实并没有什么差别。一个人的身体生病了,人体的气血上冲就会发烧,气血不通的话就会感冒,气血蓄结会生出肿瘤,气血奔腾会使人气喘无力,气血枯竭则会导致精神衰竭。人体的各种疾病都会表现出来,人体气血的变化会表现在人体的容貌上。” 孙思邈被称为药王,其医德也非常好。孙思邈用了百草做药,然而他却坚持不用动物入药。认为行医者是济度生命的,人们都说人贵畜贱,但对于行医者来说,人畜其实都一样,都是有生命的。

药王孙思邈治病救人的故事.doc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全文共1742字]编辑推荐:Word文档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药王孙思邈治病救人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药王孙思邈治病救人的故事

药王孙思邈治病救人的故事

孙思邈,棺材,气血,青年,人体,故事,唐太宗,人们,妇女,药王,神医,道家,庄子,药王孙思邈,产妇,个人,农民,医学,孩子,容貌,房中术,缝里,脉搏,老子,血色,行医者,变化,治病救人,任国子,又安

2007-04-24 #经典故事

药王孙思邈治病救人的故事

药王孙思邈治病救人的故事

孙思邈,棺材,故事,气血,青年,药王孙思邈,人体,唐太宗,治病救人,人们,妇女,药王,神医,道家,庄子,产妇,个人,农民,医学,孩子,容貌,房中术,缝里,脉搏,老子,血色,行医者,变化,任国子,又安

2020-03-28 #短篇故事

药王孙思邈治病救人的故事

药王孙思邈治病救人的故事

孙思邈,棺材,故事,气血,青年,人体,唐太宗,药王孙思邈,人们,妇女,药王,神医,道家,庄子,治病救人,产妇,个人,农民,医学,孩子,房中术,缝里,脉搏,血色,行医者,变化,任国子,又安,卢照邻,才让

2019-08-08 #长篇故事

药王孙思邈治病救人的故事

药王孙思邈治病救人的故事

孙思邈,棺材,青年,人体,气血,唐太宗,故事,人们,妇女,神医,道家,庄子,产妇,个人,农民,医学,孩子,容貌,房中术,文档,缝里,脉搏,老子,药王,血色,行医者,变化,药王孙思邈,任国子,又安

2015-04-05 #故事阅读

药王孙思邈治病救人的故事

药王孙思邈治病救人的故事

孙思邈,棺材,青年,人体,气血,唐太宗,故事,人们,妇女,神医,道家,庄子,产妇,个人,农民,医学,孩子,容貌,房中术,文档,缝里,脉搏,老子,药王,血色,行医者,变化,药王孙思邈,任国子,又安

2011-05-01 #故事会

药王孙思邈治病救人的故事

药王孙思邈治病救人的故事

孙思邈,老伯,评论,面馆,故事,回家,药王孙思邈,治病救人,医学,办法,医道,感觉,时间,病人,神医,膏药,面罩,地瓜叶,想起来,孙家塬,上田,唐新,地拉,大热,孙思,戈戟,好东西,见面吧,那一天,都会

2020-07-17 #短篇故事

药王孙思邈治病救人的故事

药王孙思邈治病救人的故事

孙思邈,老伯,评论,面馆,故事,回家,药王孙思邈,治病救人,医学,办法,医道,感觉,时间,病人,神医,膏药,面罩,地瓜叶,想起来,孙家塬,上田,唐新,地拉,大热,孙思,戈戟,好东西,见面吧,那一天,都会

2015-08-05 #故事大全

药王孙思邈治病救人的故事

药王孙思邈治病救人的故事

孙思邈,老伯,评论,面馆,故事,回家,药王孙思邈,治病救人,医学,办法,医道,感觉,时间,病人,神医,膏药,面罩,地瓜叶,想起来,孙家塬,上田,唐新,地拉,大热,孙思,戈戟,好东西,见面吧,那一天,都会

2008-03-30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