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教育教学札记六十四:学生的偷窃行为

时间:2020-04-16

偷窃的教育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751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6 分钟。

导致小学生偷窃的原因很多,有的是非观念差,占有欲强。许多低年级孩子拿别人的东西都属于这种原因。有的孩子的道德发展还停留在最初的阶段,孩子认为自己喜欢的就可以拿走;有的因为嫉妒别人,有的学生偷当事人的东西来报复,以达到心理平衡;还有的是故意捉弄别人…… 一旦班级里有学生钱物丢失,要尽可能及时调查清楚,这时时间是一个关键,越及时越有效。在调查这类事上,有时难度相当大。这时教师不妨学点警察的办案技巧,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蛛丝马迹,用科学合理的逻辑思维找到“破案”的突破口,常会使复杂的案件迎刃而解。在排查过程中,教师可多运用些心理战术,如:换位思考法,顺水推舟法,个别谈心法,反面教育法等。不管运用什么方法,其目的只有一个:动之以情,使他(她)自己露出破绽,或承认错误,但不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当然,也会有一些偷窃事件是永远查不清楚的。 如果确认孩子偷了别人东西怎么办呢? 一、首先应了解孩子小偷小摸的过程和具体原因。是属于不明是非还是出于贪心;是偶尔为之,还是经常为之等,然后才能对症下药,进行教育。如果孩子只是一时糊涂,他们大多在事后会有反思,会为这件事情紧张。对于这样的孩子不必不告诉家长,让影响尽可能小,用事情的结果来惩罚孩子就足够了。所谓事情的结果,就是孩子因为偷拿了别人的东西而受到的一系列的压力和自我谴责,并且可以让孩子悄悄为班级,为学校做一些事情来“赎罪”。有些孩子没有形成道德观念,则主要进行说服教育;如果孩子的偷窃行为给别人带来了伤害,就要通过讲道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对于那些“惯犯”,上面的教育是不够的。实际上这一类孩子中有许多存在着家庭照顾不足,他们更值得我们的同情和怜悯。我们有必要提醒这些家庭给予孩子更多关注,更多的耐心与细心,尽可能不要让孩子受到更多的伤害…… 二、要及时对他们进行教育。孩子偷窃,绝大多数是因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所以要想他们改正缺点必须先从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是非感开始。平时教师多教育班级里的学生不能贪小便宜,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借东西及时归还等;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还可以(或请专搞法制工作的人员)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法规法律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盗窃行为是错误的,甚至是违法的,以增强学生自我约束和防范能力。要客观的看待这些学生的错误,从他的角度多想想,规劝要以说服为主,绝对不要态度粗暴,以免引起逆反心理。对低年级学生,除了说理,还可用讲相关故事(附)的方式去教育他们,让他们认识到偷窃是不正确、不道德的,是要付出代价的。对于心理年龄大一点的学生,可以直接告诉他偷窃是一种可耻的行为,认识到偷窃对社会的危害,树立起牢固的善恶观念,其内心的向善力量会帮助他早日克服坏习惯。如有顽固不化者,学校可以采用适当的惩戒措施,强制其转变。三、教师要对孩子充满爱。有过错行为的学生,由于担心受到或曾经受到指责与嘲笑,他们往往比较敏感、有戒心、敌意,常常认为周围的人是厌弃自己的。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尽可能保守秘密,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更不能讨厌他们,或给他们贴上小偷的标签。还要做好其他同学的工作,要他们不能把此事当做传播,更不能鼓励和歧视犯错的孩子。而是要去帮助他,让他知道大家都很爱他,如果他改正了,大家仍然会喜欢他,让孩子有改正错误的动力。有时对那些诚信心改错的学生,教师应该给学生一定的保证,让学生度过心理紧张期,平稳的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四、平时教师要做好预防工作,不给他们犯错误的机会。如要求孩子们学会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品和零花钱,不允许他们单独在教室里活动,集体离开教室要锁门,禁止学生随便进出其他班级的教室等。一旦发现有钱物丢失,应立即查找,或报告老师。一般来说,在矫正小偷小摸行为的初期,适当地控制外部条件,帮助他们避开某些直接诱因是必要的。五、正确面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反复”。事实证明,要从孩子改变一种已经养成的坏习惯,这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出现“反复”是正常的。教师决不能当孩子出现反复就认为他是一段不可雕塑的朽木,更不要翻老帐,损害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自暴自弃。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总结一下前一阶段教育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再次审视眼前的学生,寻找更有效的办法,给他们转变的时间和持久的信任。六、创设情境,锻炼学生与不良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孩子的抗诱惑能力低,容易受外界诱因的干扰而出现反复。因此,在矫正初期,加强管理,让孩子避开某些诱因(游戏房、社会、朋友等)是必要的。但这只是一种消极的方法,成功的教育应该使孩子在难以避免的环境和诱因下,具有抗拒诱惑、坚持正确行为的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除了从思想上耐心教育外,更重要的是要创设新的情境,锻炼其意志力,在锻炼过程中形成和巩固新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当学生已经转变到一定程度时,让他参与中队活动的准备工作,管理一部分活动经费,当好采购员。当学生有进步时,要及时表扬、鼓励、赞赏,增强学生独立抵抗诱惑的能力。 七、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配合。许多孩子的偷窃行为都是家庭教育的失当造成的。归纳起来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1、家长溺爱、放纵或疏于管理是造成小学生偷窃行为2、有些学生家长贪图小便宜,常把公家的东西带回自己家中,不知不觉中给孩子树立了“榜样”3、家庭关系不和睦,缺少家庭温暖孩子容易产生小偷小摸。4、父母对孩子教育和管制出现偏差。如有孩子将零用钱花在上网打游戏上时,家长采取极端的方式:打骂或没收钱财,这种单一教育方式极有可能导致学生到校进行偷窃的。5、家长放钱不慎或者给孩子零花钱太少等都会给孩子造成偷窃的机会。 当孩子出现小偷小摸行为时,教师应及时和家长一起分析问题,找出原因,统一看法,改变不良的家庭教育。既要对孩子严格要求,也要尊重、信任他们,保护和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愿意袒露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真切地了解他们,有效的做好转化工作。 在家里,我要求做父母的在孩子面前尽可能保持良好的形象,如果发现孩子拥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时,一定要追查清楚。父母多与孩子沟通,给孩子足够的关爱,了解孩子的心理动向,在教育和管制方面应该做到以情理为先强制为辅,家长可以适当引导孩子产生在学校学习的乐趣,并督促和培养学生产生对其他更具价值的活动的兴趣,比如画画、体育运动、音乐等。 只有孩子偷盗的原因,因势利导,对症下药,校内校外齐抓共管,才能有效地纠正。个别学生的这种行为可能会有反复……为人师者,我们应该向他们伸出热情而有力的双手,搀扶他们去跨过成长路上的每一道沟坎儿;让每个学生都朝着健康的、诚实的心灵之路不断迈进。 2018 6耳熟能详的教育故事: 有个小孩在学校里偷了同学一块写字石板,拿回家交给母亲。母亲不但没批评,反而还夸他能干。第二次他偷回家一件大衣,交给母亲,母亲很满意,更加夸奖他……。随着岁月的流逝,小孩长大成小伙子了,便开始去偷更大的东西。有一次,他被当场捉住,反绑着双手,被押送到刽子手那里。他母亲跟在后面,捶胸痛哭。这时,小偷说,他想和母亲贴耳说一句话。他母亲马上走了上去,儿子一下猛地用力咬住她的耳朵,并撕了下来。母亲骂他不孝,犯杀头之罪还不够,还要使母亲致残。儿子说道:“我初次偷石板交给你时,如果你能打我一顿,今天我何至于落到这种可悲的结局,被押去处死呢?”附:网上教师应对学生偷盗的成功案例: 1、学生小玉新买的字典没有了,她说字典背后写了个“玉”字的。我知道后,让小玉先不要张扬,老师帮她找一找。我来到教室说:“昨天老师让你们每人买本字典,让老师看一下,有没有了?”全班学生都拿起来了。在检查中,我发现一个女生的字典的最后一页写了个“璧”字,且笔油有色差,很显然是在原来的“玉”字上面加上去的。这个女生平时品德很好的,我想肯定事出有因。后来我家访了解到她家庭生活困难,购买一本11元的字典对她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自己花钱买了一本字典,描摹了一个“玉”字。然后当着全班同学说“玉的字典找到了,是其他同学捡到的。数年以后,我收到了一封信和11元钱。这女生承认了错误,并衷心感谢了我对她的保护。 分析:出于保护学生的目的,老师适可而止,没有象通常所见的那样非要搞个水落石出,杀鸡儆猴,然后把不准偷别人东西的道理再重复一遍。无疑,老师的举动对这个学生产生了终生难忘的积极影响。包含了浓浓的人情味。 2、一个很内向很乖巧的女孩,居然在一个星期里陆续从父母的钱柜里“偷”走了三百多块钱,这些钱是怎么花的呢?一了解才知道,这些钱都用来买了礼品送给同学们了,有的还干脆送钱。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在多次谈心后,她终于吐出了心里话:她心里很孤独,渴望有好朋友相伴,可是平时不善于交际的她不知如何赢得大家的友谊,于是想出了这样的办法。这样的“偷”是孩子思维不成熟,考虑问题片面造成的。 3、“老师,小丰又偷东西了。”我一愣,以前也曾发生过这类事情,我严厉批评了她一顿了,不是答应与恶习告别了吗?怎么又犯了?我想立马冲到教室,但转念一想:一味责备恐怕还是难以奏效。于是叫她来办公室。她哭着进来了,我压住心中的怒火,递过去一张面巾纸,努力让自己心平气和,甚至还面带微笑,和他进行了交流,不处法她,写了个拿东西时“坏我”和“好我”斗争的说明书。孩子写的很坦诚,以后再没犯过。 分析:学生小偷小摸出现反复是很正常的现象。老师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把握好分寸,注意用词,而是巧妙地采用写拿东西时“心里斗争”的说明书。这样做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使学生收到了深刻的教育。 4、学校要求收10元的教辅用书费用,每个孩子都自己上讲台交10元钱到那个袋子里,我在旁边钩名字。轮到小华,他做了个假动作,根本没往里面放。我问:“钱呢?”他说:“放了,是放进去了!”我提高了嗓门:“里面是12张前12个同学交的,你是第13个,老师手在动,眼睛其实盯着你们的手。”他立马停住了。小华是个再婚家庭孩子,曾有几次给后爸发现拿家中的钱被打过。心病需要心药医,面对他天真、幼稚的举动,真是又好气、又好笑。我跟他耐心谈了他不交这钱的用处,他说父母不给他零用钱,想留在身边花。我让他把10元交了,我再从自己口袋拿出了5元,他不要。我告诉他:没事,只要以后别私自拿钱就行了。下午,我把他妈妈叫到办公室,把他反应的情况与家庭沟通,及有关的危害等。他妈妈承诺要配合我做好他的工作,不把零花钱扣死,适当给他自主用钱的机会。在学校和家庭的积极配合下,他的坏习惯有了改变了。 分析:老师采用主动关爱、问题淡化的教育办法,“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老师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爱心”来激发了学生的内因变化。如果老师进行严厉的批评,也许会受到学生情绪上的抵触,更严重的是会在学生的心灵上造成伤害。 5、小萍是班上的一位比较乖巧的女生,可同学都不愿意跟她玩,因为她总是偷偷拿别人的东西。有很多同学提出了“捉贼”计划。我不同意他们的做法,而是告诉他们,每个人都会犯错,重要的是她是否知错就改。她现在最需要的不是大家的排斥,而是宽容与帮助。大家有责任去帮助她,提醒她,让她感受到集体的关怀,而不是让她再一次犯错误。在我的具体建议下。以前与她特别好的这几个同学行动起来了。有的主动陪她回家,有的下课邀请她玩,有的故意在和她一起聊天时谈一些类似事例的危害,却又不点破。经过一段时间,东西不少了。新年的时候,小萍在我送我的卡片中写道:“老师,我曾经犯了错,没有勇气承认。谢谢你和同学们的宽容,让我重新找回了自我。” 分析:蒙上灰尘的心灵需要小心呵护。老师之所以在班级发生多次失窃现象的情况下,没有正面和小萍接触,是因为班主任老师既不能无端怀疑一个学生,也不能简单伤害一个问题学生的自尊。在没有结果的情况下,动员其他同学以宽容的心灵对待这位同学,促使她在宽容和谐的环境中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从而认识自身的缺点,改正不良习惯。 6、有一次晚自习时,老师去班里发现一位女生100元钱不见了。对农村孩子来说,100元是个天文数字!这位老师对班级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后,说“现在,我把灯关了,每个同学都要从讲台那里摸索着走过去,希望拿了钱的同学把钱留下。”说着他关了灯。十分钟后,他打开了灯:桌上什么也没有!老师说再来一次。关灯打开灯后:桌上仍然什么也没有!老师说“请那个同学珍惜最后一次机会……”。当第三次打开了灯:桌上放着一张崭新的百元大钞!老师的泪怎么也控制不住地流下来了。学校为此大大地表扬了他一番,还写了一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评论发表在当地日报上,认为他教育有方,用耐心而智慧的办法让那位“迷途”的孩子找到了“新路”。但故事至此并没完。为什么教师第三次打开灯的时候,看到了一张百元大钞会控制不住流泪了?是感到自己工作方法对头了的激动?是为那位认错的同学感到高兴?都不是。原来,桌上那100元钱是他从刚领到手的工资中自己拿出来的! 分析:这位老师的方法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一个人的成长,是良知和罪恶习气不断做斗争的过程。良知胜利了,他就是一个正派的,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之所以推崇这位不知名老师的做法,就是在于这位老师给犯错的孩子良知留下了一个缓冲的斗争空间。相信如果那个孩子良知还在的话,他一定倍受震动,以后可能会悄悄地把钱还给老师的,毕竟灵魂长期背负着枷锁也不好过。即使长时间地保持着沉默,也不一定排除他以后会改正错误,因为偷盗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承认错误也需要勇气。 7、课间,女生俞同学在操场上检到了一张百元。我一看,是一张崭新又有点折皱的人民币。我立刻表扬了她那拾金不昧的好品质,又托付给她一个任务:“麻烦你去查询一下到底是哪位同学丢的钱。”放学时间到了,可是那100元还是没有人来领,心想,那位丢钱的学生,是不知道还是不敢来领。到了第二天早上,还是俞同学来汇报;“老师,我知道了,那100元是郑同学丢的。”我说:“那他怎么不来拿?你去叫他来。”此时,我心中已产生了种种疑问,学校不是有规定不能带零用钱,而他居然带了这么多钱,凭我第一感觉,这钱肯定有问题。郑同学被叫来了,问其钱是哪来的,却吱吱呜呜说不清,一会儿说有个读中学的同学让他保管的,一会儿说是人家给的。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来路不明!于是,我连忙打电话与其家长联系。果然,钱是家里偷来的!看看问题这么严重,一种强烈的责任感驱使我决定要去家访一次。 我来到其家,还没坐稳,家长就一股脑儿地向我倾诉了他的“德行”。原来,他偷钱不止一次,已经有好几次了,在一年多时间里总数达到上千元,有一次居然拿了600多元,幸好被家长及时发现才挽回了损失。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平时在校很少说话,很少表露,品德表现还不错的他,原来背后还有很不光彩的一面。家长还说在家里总是呆不牢,一放学就到外面跑来跑去,不好好做作业…… 回到学校,我对这位学生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又对其耐心的说服教育,以后每天监督他的一举一动,了解、询问每天家长给了多少零用钱,花了多少零用钱……三个星期以后,我再次登门家访,还没跨进屋,他的奶奶就说:“好多啦,谢谢老师。”他的妈妈说钱现在没有偷了,到外面也少去跑了,家里做做作业,看看电视…… 8、以前我对张园印象很好。她一米五左右的个子,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很讨人喜欢。每次在校园碰到,她都会笑眯眯的上前问声老师好。可后来当了她的班主任我才发现,她有些弱智,身上还有许多坏毛病,如乱扔别人东西或乱藏同学学习用品。同学们都看不起她,不愿跟她同座,有的同学还欺负她。一天,张园的同桌哭着说她的五元钱丢了,我在班上查找时大家都说没见。后来我让同学们写纸条找“小偷”,全班除一人外都写着“张园”。我找张园谈话,她死活不承认是她偷的。我让她掏出自己口袋里的全部东西让我看看,果然有八块多钱,其中有一张面值五元的。我问她钱的来源时,她一会儿说是妈妈给的,一会儿又说是奶奶给的。我立刻打电话询问家长,她母亲说并没给过钱。再问她奶奶时,其奶含糊其词说不清给过几块钱,只是反复问我到底张园手里有多少钱。我感觉她奶奶是想袒护张园。挂断电话,略加思索,我摸着张园的头,温柔地说:“家长都说没给过你那么多钱,你这些钱到底是从哪儿来的,你好好想一想。有错一定要承认,改了就是好孩子,老师依然会喜欢你的。”过了一会儿,她满含泪水向我承认了错误。她还委屈地说,她拿同桌的钱是因为同桌昨天打了她。 9、W学生来报告说他的文具盒不见了。在这之前也有学生反映丢失了铅笔、橡皮等东西。班里出了偷拿别人东西的学生,而且不好确定是谁。前几次我号召学生们给“拿错东西”的同学一个改过的机会,让他悄悄地把东西送还给失主。结果丢失的东西没找到,班上还是有人丢东西。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因此大受影响,长期这样肯定会助长偷东西学生的侥幸心理。认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我决定立即采取行动。快放学时,我就走进教室,声调平和地对学生们说:“是不是谁不小心把W学生的学具盒装错了,快找找自己的书包,兴许就出来了。”听了这话,学生们纷纷打开书包检查,“没有”“没有”的回答声不断传入我耳中。我的思维飞速运转,想着对策。我暗下决心,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再次清清喉咙,把声音提高了:“这事儿我会一查到底,请同学们打开书包我来检查!”刚查了几个学生就听见S学生喊:“老师,我在地上捡到了一个学具盒!”学生们的目光都转移到S学生手中学具盒上,W学生惊喜地说:“这就是我的学具盒”。东西找到了,我悬着的心一下子落了下来。出此下策,只是想给偷拿别人东西的学生一个警告。我从心里不希望是哪个学生“犯的”…… 10、我第一次当上了幼师班的班主任时,班里全是女生。从军训开始,就有同学反映宿舍的财物丢失,随着此类事件的增多,大家把怀疑的目光投向小芳的身上。在一个寒冷的冬日清晨,小芳在偷手机时人赃并获,学校责令她停课反省,但她反省期间,又用钥匙打开其他宿舍盗窃,被在宿舍病休的同学当场抓住。于是我们彻底失望,决定送她回家。小芳的家位于一个贫困村,只能用“一贫如洗”来形容,这个家的贫困深深刺痛了我的心。本来送她回去时有一种送瘟神的轻松,但那一刻我的心情特别沉重,小芳也许从此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而她能引以为戒改掉偷窃的恶习吗?我陷入了沉思。 分析:太宽容了不行,会给那些犯错的孩子一个错误信息提示——只要有本事偷到手就是好事,这样就会害了他。太严了也不行,严厉打击、毫不手软,也许最终后悔的是我们自己。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教育教学札记六十四:学生的偷窃行为”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学生有偷窃行为 老师该如何应对?1个实战例子 5点参考意见

学生有偷窃行为 老师该如何应对?1个实战例子 5点参考意见

学生,问题,班主任,同学,老师,班级,学校,小偷,错误,教育,事情,想法,机会,行为,监控,笔录,车骑,车棚,过程,认识到,这个事情,这件事,先入为主,个人,事件,内容,办法,君山,建议,情节

2009-11-10 #小故事

面对孩子的偷窃行为 比起“惩与罚” 不如试试“疏和堵”

面对孩子的偷窃行为 比起“惩与罚” 不如试试“疏和堵”

孩子,父母,行为,偷东西,小高,东西,需求,新买,让孩子,小熊,妈妈,事情,事实,小伙伴,玩具,严重性,坏习惯,意识,时候,物权,不理解,不应该,就是这样,没有办法,知道自己,酿成大错,而是要,来让,爱得,爱的

2008-08-24 #经典故事

朋友偷窃帮忙转运掩藏赃物同样获刑

朋友偷窃帮忙转运掩藏赃物同样获刑

所得,陈某,赃物,罗某,犯罪,销售,行为人,行为,帝士,隐瞒犯罪,价值,供述,犯罪事实,徐伟,郝绍,朋友,冬梅,公安机关,刑满释放,刑罚,可予,徒刑,方法,本报记者,法院,案情,来源,法官,盗窃罪,犯罪构成

2020-07-11 #故事会在线阅读

有没有对小学生进行盗窃犯罪教育的故事 案例等

有没有对小学生进行盗窃犯罪教育的故事 案例等

小学生,个人,行为,偷窃行为,教育者,健康成长,作用,原因,品德,外界,学生,环境因素,社会心理学,阴影,内在因素,如果我们,萌芽状态,直接影响,后果严重

2020-04-16 #短篇故事

第二批江西高校音体美大学生赴边远农村小学支教志愿服务试点札记

第二批江西高校音体美大学生赴边远农村小学支教志愿服务试点札记

支教,志愿者,学生,赵明,音体美,学校,老师,支教老师,课程,专业,塘坊,课堂纪律,傅佳欣,黄一凡,教育,省教育厅,大学生,问题,农村小学,孩子们,留守儿童,乡村,志愿,广昌县,小学,江西省,现状,父母,省委,课堂

2010-07-13 #经典故事

关于偷窃的童话故事

关于偷窃的童话故事

麻雀 小北 小猴 包子 大象 宝物 夜明珠 童话故事 龙王 有一天 大伙 时候 父母 龙宫 香味 一定是 小乌龟 森林里 龟丞相 叔叔 实在太 小偷 行为 老板 证据 就不是 真不是 红松鼠 偷东西 大张旗鼓

2020-04-29 #短篇故事

关于偷窃的童话故事

关于偷窃的童话故事

麻雀,小北,小猴,包子,大象,宝物,夜明珠,童话故事,龙王,有一天,大伙,时候,父母,龙宫,香味,一定是,小乌龟,森林里,龟丞相,叔叔,实在太,小偷,行为,老板,证据,就不是,真不是,红松鼠,偷东西,大张旗鼓

2020-07-07 #短篇故事

关于偷窃的童话故事

关于偷窃的童话故事

麻雀,小北,小猴,包子,大象,宝物,夜明珠,童话故事,龙王,有一天,大伙,时候,父母,龙宫,香味,一定是,小乌龟,森林里,龟丞相,叔叔,实在太,小偷,行为,老板,证据,就不是,真不是,红松鼠,偷东西,大张旗鼓

2014-09-27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