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明清时期医生与病人的故事——《救命》

时间:2020-04-20

明清时期的小故事200字

提示:本文共有 147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医疗并不是单向、单调、抽象的科学理论,而是双向、丰富、热闹的生活实践。我们熟悉现代医患之间的对话模式,却难以想象传统中国的医患之间会有怎样的故事。诚如作者所言,明清社会的病人不是无知、被动而等待被解救的角色,而可能活跃地主导了医疗过程。

这本小书是“文明小史”系列之一,故作者特意将硕士论文的枯燥写法改换门庭,以叙事的方式,以史料为基础,佐以历史学的想象,为我们创作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我喜欢历史的想象,喜欢天马行空地想象,不受历史理论与规矩的限制,因为我觉得没有想象或者说没有合理的历史推论,历史的本来面目就很难被一步步勾勒出来。历史已经发生,留下的仅仅就只是九牛一毛的痕迹,没有历史的时空想象,历史的丰富多彩必然只剩下支零破碎的瓦砾。作者引用布洛赫的这句话,我觉得是对一个好的历史叙事者最佳的诠释:历史学家这一行业,我认为是在从事找寻、发掘与重构的工作,这是一项美妙的行业,但也是一项困难的行业,要做得好,必须投入相当的工作,拥有许多不同领域的知识,以及具有一项真实的知识力量:好奇、想象、组织能力、清晰的表达,与公正不偏颇的思想,并具有对不同类型的人的感受力。我的体会是,现在存在这样几种情况,占据史料的学者,有些能以清晰的表达等知识的力量为大众带来历史的科普,而有些不占据史料的写手,却在偷偷地想象、杜撰。最佳的情况也许是占据充分的史料,再以文学的叙事,讲述历史的故事,做的比较好的,应该是今天我看的那本《行走大唐》,当然其他的还有很多。

继续说书的内容,作者为我们讲述了明清时期的医生,其实可能是落地的书生,在科举无望的时候被迫选择了从医。医学在传统读书人眼中,不过是“小道”,哪里能和崇高的儒学相提并论。故而,哪怕医者名声很大,很难以建立起对医学的认同感,内心仍然把自己当做读书人——“儒生”,附丽于儒生形象之下,“医是儒家事,儒家未肯兼”。

因为缺乏正式的医学认证机构,似乎在传统医疗市场,人人都可以行医,故出现了非主流的医者形象,如行走江湖的走方医、巫医、女性医疗者(三姑六婆),形形色色的医疗者构成了热闹而复杂的医疗市场。现代其实也是如此,只是这些人合法性不存在。

作为患者的明清时期的病人,似乎医学知识丰富到足以与医生讨论病情。明清时期因为印刷事业的发达,通俗医书的普及,造就了“有知识的病人”,当然或许就像现在喜欢病情的患者。因为没有医学资质的认证,所以“久病成良医”,或者是通过阅读医学典籍而通医的也不少。但病人有知识似乎并不是医生的期待,在医者眼中,自己的权威需要“唯唯诺诺”的病人维持。这是一个真理,最好管理的一群人可能就是没有思想和思考的人。

作为会思考的病人,在面对病情时,或许就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他们会挑选医生,通过人际关系网互相推荐,甚至是通信求医。另一方面,医疗现场,病人、家属、医者三方众声喧哗,似乎是一个常态,故而延伸出换医、多方会医等现象。

热闹的医疗现场,如果出现病人之死,又当如何?一方面医者或许会“择病而医”或直接推辞,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在传统社会这似乎反而是“高明医术”的体现,即扁鹊与蔡桓公的故事。在传统中国,活人生命固然是值得尊敬的善举,但“决人生死”也是医者追求的理想。同时,如果庸医杀人,似乎要付诸法律,但古代却缺乏相关的法律条文,病家只能徇私报仇或者诅咒医者。简而言之,明清的医疗文化既未把负责人视为医者的义务,官方的法律也缺乏惩戒医者过失的机制。

医学的传统与现代,是医学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面向,医学的传统如何成为现代医学的助力,似乎是医学史学者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但其实似乎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明清时期医生与病人的故事——《救命》”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明清时期医生与病人的故事——《救命》

明清时期医生与病人的故事——《救命》

医疗,历史,医者,病人,医学,医生,史料,作者,故事,病情,知识,似乎是,明清时期,在传,好的,医患,传统,儒家,医学史,学者,市场,思想,形象,情况,患者,社会,行业,读书人,工作,布洛赫

2020-04-20 #小故事

明清时期医生与病人的故事——《救命》

明清时期医生与病人的故事——《救命》

医疗,历史,医者,病人,医学,医生,史料,作者,故事,病情,知识,似乎是,明清时期,在传,好的,医患,传统,儒家,医学史,学者,市场,思想,形象,情况,患者,社会,行业,读书人,工作,布洛赫

2020-04-24 #故事大全

明清时期医生与病人的故事——《救命》

明清时期医生与病人的故事——《救命》

医疗,历史,医者,病人,医学,医生,史料,作者,故事,病情,知识,似乎是,明清时期,在传,好的,医患,传统,儒家,医学史,学者,市场,思想,形象,情况,患者,社会,行业,读书人,工作,布洛赫

2020-05-05 #短篇故事

川大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做客央视《开讲啦》 医生把救命视为本能

川大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做客央视《开讲啦》 医生把救命视为本能

李为民,患者,华西医院,医生,疫情,病人,武汉,学生,重症,问题,初心,医院,方案,教授,方面,本部,死亡率,病毒,救治,防控,守护生命,小故事,科技力量,义无反顾,刘瑶,四川在线,冲上,分享了,专家,一线

2016-03-13 #故事阅读

明清时期瓷器上的人物故事

明清时期瓷器上的人物故事

题材,时期,画片,多来,高士图,人们,人物,传统,内容,文学作品,情节,四大名著,时代,绘画,欧洲,瓷器,神话故事,神话,竹林七贤,聊斋,突破,明清瓷器,人物故事,不能不说,人物题材,广州十三行,明清时期,是比较,清末民国,生活场景

2020-04-20 #故事会

明清时期瓷器上的人物故事

明清时期瓷器上的人物故事

题材,时期,画片,多来,高士图,人们,人物,传统,内容,文学作品,情节,四大名著,时代,绘画,欧洲,瓷器,神话故事,神话,竹林七贤,聊斋,突破,明清瓷器,人物故事,不能不说,人物题材,广州十三行,明清时期,是比较,清末民国,生活场景

2020-04-24 #故事会

明清时期瓷器上的人物故事

明清时期瓷器上的人物故事

题材,时期,画片,多来,高士图,人们,人物,传统,内容,文学作品,情节,四大名著,时代,绘画,欧洲,瓷器,神话故事,神话,竹林七贤,聊斋,突破,明清瓷器,人物故事,不能不说,人物题材,广州十三行,明清时期,是比较,清末民国,生活场景

2020-05-26 #短篇故事

明清时期瓷器上的人物故事

明清时期瓷器上的人物故事

题材,时期,画片,多来,高士图,人们,人物,传统,内容,文学作品,情节,四大名著,时代,绘画,欧洲,瓷器,神话故事,神话,竹林七贤,聊斋,突破,明清瓷器,人物故事,不能不说,人物题材,广州十三行,明清时期,是比较,清末民国,生活场景

2020-09-16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