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西游记》中为何最后唐僧孙悟空能成佛 猪八戒沙僧成不了佛

时间:2020-04-20

即:到底佛是什么?首先,看下面两处资料:1李叔同弘一法师在佛法大意中写:佛法以大菩提心为主

提示:本文共有 366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为什么同样跋山涉水,唐僧、孙悟空能成佛,猪八戒、沙和尚成不了佛?这正是吴承恩在《西游》诙谐之中隐藏的正念。即:到底佛是什么?

首先,看下面两处资料:

(1)李叔同(弘一法师)在《佛法大意》中写:“佛法以大菩提心为主。菩提心者,即是利益众生之心。”

也就是说:佛,是有利益众生之心的人。李叔同在《弘律愿文》中写自己的愿望:“我所修持一切功德,悉以回施法界众生;众生所造无量恶业,愿我一身代受众苦。”通俗来说:我所修的善果,愿意全部赠送给世人;世人种下的恶果,愿意全由我一个人来承担。

(2)在 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西藏传统中最慈悲,及其对人类精神最崇高的贡献,就是它对菩萨理想的了解和反覆实践。所谓菩萨,就是承担一切众生苦难的人,他踏上解脱之旅,不只是为了自己,还为了帮助其他众生,他在证得解脱之后,并不就此融入绝对的境界或逃避娑婆世界的痛苦,反而选择一再地回到世间,奉献他的智慧和慈悲,来服务世界。”

大家发现了吗?唯有对众生有仁爱之心、并付诸行动的人,才配得上成佛。

接着,我们来看看唐僧、悟空、八戒、沙和尚在这一点上区别何在?

大家还记得这一回吗?他们师徒路过比丘国,发现国王下令家家户户把小孩子装在门前的鹅笼里,要吃这些小孩的心肝,以求长生不老!

其实这事,一般人看来是很残忍,但毕竟跟自己没关系,是吧!西天路这么漫长,已经经过那么多艰险了,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别给自己找事了!

可是你看书中是怎么写的:

“……单用着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煎汤服药,服后有千年不老之功。……” 唬得个长老骨软筋麻,止不住腮边泪堕,忽失声叫道:“昏君,昏君!为你贪欢爱美,弄出病来,怎么屈伤这许多小儿性命!苦哉,苦哉!痛杀我也!”

八戒近前道:“师父,你是怎的起哩?专把别人棺材抬在自家家里哭!不要烦恼!……他伤的是他的子民,与你何干!且来宽衣服睡觉,莫替古人耽忧。”三藏滴泪道:“徒弟啊,你是一个不慈悯的!我出家人,积功累行,第一要行方便。怎么这昏君一味胡行!从来也不见吃人心肝,可以延寿。这都是无道之事,教我怎不伤悲!”

沙僧道:“师父且莫伤悲,等明早倒换关文,觌面与国王讲过。如若不从,看他是怎么模样的一个国丈。或恐那国丈是个妖精,欲吃人的心肝,故设此法,未可知也。”

行者道:“悟净说得有理。师父,你且睡觉,明日等老孙同你进朝,看国丈的好歹。如若是人,只恐他走了旁门,不知正道,徒以采药为真,待老孙将先天之要旨,化他皈正;若是妖邪,我把他拿住,与这国王看看,教他宽欲养身,断不教他伤了那些孩童性命。”三藏闻言,急躬身反对行者施礼道:“徒弟啊,此论极妙,极妙!……”

大家注意到四人对此事的不同反应吗?

唐僧是真心真意的难过,心痛;

八戒是特别典型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别人家的事,跟我何干;

沙僧是模棱两可,边走边按;

悟空则态度鲜明:“断不教他伤了那些孩童性命”!

如果说,唐僧是有佛心却无力,悟空就是有佛心且坚定有力,你看他马上做出了下面的举动:

这大圣出得门外,打个唿哨,起在半空,捻了诀,念动真言,叫声“络净法界”,拘得那城隍、土地、社令、真官,并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六丁六甲与护教伽蓝等众,都到空中,对他施礼道:“大圣,夜唤吾等,有何急事?”行者道:“今因路过比丘国,那国王无道,听信妖邪,要取小儿心肝做药引子,指望长生。我师父十分不忍,欲要救生灭怪,故老孙特请列位,各使神通,与我把这城中各街坊人家鹅笼里的小儿,连笼都摄出城外山凹中,或树林深处,收藏一二日,与他些果子食用,不得饿损;再暗的护持,不得使他惊恐啼哭。待我除了邪,治了国,劝正君王,临行时送来还我。”众神听令,即便各使神通,按下云头,满城中阴风滚滚,惨雾漫漫……当夜有三更时分,众神祗把鹅笼摄去各处安藏。

你看悟空的吩咐,多么细致,”与他些果子食用,不得饿损;再暗地护持,不得使他惊恐啼哭”,若非真心实意地关心,怎么会吩咐得这么周到!

再看他回来之后:

三藏道:“救儿之事,却怎么说?”行者道:“已一一救他出去,待我们起身时送还。”长老谢了又谢,方才就寝。(第七十八回)

西天步步遭灾,唐僧不知被悟空解救过多少回,何尝见他为了自己脱难而对悟空“谢了又谢”?

这“谢了又谢”背后,是唐僧深知自己能力的有限,更是感念悟空用当机立断的实际行动实践着自己信仰的佛教理想——利益众生。

大家还记得那一回吗?第九十三回,天竺国公主被月兔精狸猫换太子,唐僧他们是在城外寄宿的寺庙中听一位老僧说起:

老僧道:“旧年今日,弟子正明性月之时,忽闻一阵风响,就有悲怨之声。弟子下榻,到祗园基上看处,乃是一个美貌端正之女。我问他:‘你是谁家女子?为甚到于此地?’那女子道:‘我是天竺国国王的公主。因为月下观花,被风刮来的。’我将他锁在一间敝空房里,将那房砌作个监房模样,门上止留一小孔,仅递得碗过。当日与众僧传道,是个妖邪,被我捆了,但我僧家乃慈悲之人,不肯伤他性命。每日与他两顿粗茶粗饭,吃着度命。那女子也聪明,即解吾意,恐为众僧点污,就装风作怪,尿里眠,屎里卧。白日家说胡话,呆呆邓邓的;到夜静处,却思量父母啼哭。我几番家进城乞化打探公主之事,全然无损。故此坚收紧锁,更不放出。今幸老师来国,万望到了国中,广施法力,辨明辨明,一则救拔良善,二则昭显神通也。”三藏与行者听罢,切切在心。(第九十三回)

这件事,不过是一个来历不明的陌生女子的事,说白了也跟他们师徒无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

但你看,作者这一笔:“三藏与行者听罢,切切在心”。什么叫“切切在心”?那就是跟自己遇上事一样要紧啊。然后就有了下面悟空在天竺国降服月兔精,迎公主回朝的善举。

整本书中,悟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之事,又岂止这两件?不胜枚举。

其实一开始,悟空并没有非常明确的善念佛心,或者说,他一念未明,是唐僧对善近乎迂腐的坚持,启迪了他,我们看下面这段对白很有意思:

(第八十回,老鼠精把自己变成一个女子捆在树上向唐僧呼救)好妖精,不动绳索,把几声善言善语,用一阵顺风,嘤嘤的吹在唐僧耳内。你道叫的什么?他叫道:“师父啊,你放着活人的性命还不救,昧心拜佛取何经?”……唐僧道:“他叫得有理。说道:‘活人性命还不救,昧心拜佛取何经?’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快去救他下来,强似取经拜佛。”

行者笑道:“师父要善将起来,就没药医。你想你离了东土,一路西来,却也过了几重山场,遇着许多妖怪,常把你拿将进洞,老孙来救你,使铁棒,常打死千千万万。今日一个妖精的性命,舍不得,要去救他?”唐僧道:“徒弟呀,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还去救他救罢。”行者道:“师父既然如此,只是这个担儿,老孙却担不起。你要救他,我也不敢苦劝你,劝一会,你又恼了。任你去救。”

这都第八十回了啊!西天都快走到了啊!正如悟空所说”一路西来,遇着许多妖怪,常把你拿将进洞”,现在,“一个妖怪的性命,舍不得,要去救他”?

而唐僧在知道这很可能又是个妖精的情况下,依然秉持着这个信念:“活人性命还不救,昧心拜佛取何经”。你可以说他傻、说他迂腐,但是这不就是杀身饲虎的佛心吗?即使被欺骗千千万万次,依然珍惜、关爱所有的人,依然以“利益众生”为念,甚至觉得救了这个人(哪怕是妖怪)比取经还重要!

这样的人不成佛,什么样的人成佛?

再看悟空,“任你去救”四个字,何等豪迈!这四个字中,有对自己能力的自信(管你什么妖怪老孙不怕),更有对师傅佛心的认可、尊敬与护持。

我们想,假如这西天一路,只是被动地被妖怪抓、除妖怪,对众生苦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固然少许多麻烦,然而真到西天,果然能成佛吗?

假如说,唐僧最珍贵的是心怀无比坚定的佛心善念,那么,悟空最珍贵的,就是他渐渐发自内心地认同了这种佛心,并且以强有力的执行去将之付诸实践。而八戒和沙僧,都还未能到这个境界。

所以我们看最后西天对四人功果的评价:

如来道:“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金蝉子。因为汝不听说法,轻慢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经,甚有功果,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汝因大闹天宫,吾以甚深法力,压在五行山下,幸天灾满足,归于释教,且喜汝隐恶扬善,在途中炼魔降怪有功,全终全始,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斗战胜佛。猪悟能,汝本天河水神,天蓬元帅,为汝蟠桃会上酗酒戏了仙娥,贬汝下界投胎,身如畜类,幸汝记爱人身,在福陵山云栈洞造孽,喜归大教,入吾沙门,保圣僧在路,却又有顽心,色情未泯,因汝挑担有功,加升汝职正果,做净坛使者。……沙悟净,汝本是卷帘大将,先因蟠桃会上打碎玻璃盏,贬汝下界,汝落于流沙河,伤生吃人造孽,幸皈吾教,诚敬迦持、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

你看孙悟空的判词里写的:“喜汝隐恶扬善,在途中炼魔降怪有功,全终全始,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斗战胜佛”!这哪里是如来的评判,这分明是作者吴承恩对寄托了他人格理想的美猴王最大的赞美!

比较之下,八戒只是”挑担有功“,沙僧”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实在是精神境界未能至佛的境界,无法强行封佛。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西游记》中为何最后唐僧孙悟空能成佛 猪八戒沙僧成不了佛”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钩针人偶图解:西游记-孙悟空 唐僧 猪八戒 沙僧

钩针人偶图解:西游记-孙悟空 唐僧 猪八戒 沙僧

中长,短针,长针,吴承恩,唐僧,孙悟空,来吧,西游记,小说家,古典文学,三针,人偶,交流学习,仅限,名著,同行,国粹,商用,猪八戒,沙僧,毛线,毛毛,挂件,摆件,织女,网络平台,钩针,针法,中国人,一针

2013-12-26 #长篇故事

《西游记》唐僧 孙悟空 猪八戒 沙僧故事情节概述各两个。

《西游记》唐僧 孙悟空 猪八戒 沙僧故事情节概述各两个。

唐僧,孙悟空,八戒,猪八戒,妖怪,沙僧,悟空,西游记,师父,徒弟,红色,人参果,妖精,紧箍咒,唐僧师徒,默默无闻,人们,功夫,唐僧肉,师门,师徒,故事,模样,真经,行李,再一次,再回来,占小便宜,我也要,每次都

2020-07-11 #经典故事

《西游记》唐僧斥责孙悟空 怒骂猪八戒 却为何从不对沙僧生气?

《西游记》唐僧斥责孙悟空 怒骂猪八戒 却为何从不对沙僧生气?

唐僧,孙悟空,沙僧,猪八戒,西游记,观众,徒弟,生气,保护唐僧,下界,事情,区别,态度,性格,本性,经典,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保唐僧,如来佛,天蓬元帅,石猴,金蝉子,都会,话题,剧中,内心,八戒,内敛,分内之事

2015-07-22 #长篇故事

西游记中 观音为啥找孙悟空 猪八戒 沙僧做唐僧的徒弟?

西游记中 观音为啥找孙悟空 猪八戒 沙僧做唐僧的徒弟?

孙悟空,暴力,唐僧,妖怪,个人,猪八戒,本性,代表,学会,沙僧,大师兄,时候,毛病,人心,中都,事情,情绪,师父,才能,欲望,潜伏着,玉帝,用心,结果,美色,观音,观点,过程,降妖,工作

2014-06-06 #经典故事

《西游记》里的唐僧 孙悟空 猪八戒 沙僧等人物性情特点趣谈

《西游记》里的唐僧 孙悟空 猪八戒 沙僧等人物性情特点趣谈

孙悟空,唐僧,西游记,猪八戒,沙僧,人物,人们,性情,妖魔鬼怪,天蓬元帅,点吧,一面,不安分,个人,丑怪,代表,人物性格,危难,印记,可乐,名著,女色,天庭,声色,天条,嫦娥,害人精,性格,慈悲为怀,本质

2019-10-25 #经典故事

西游记里唐僧 孙悟空 猪八戒 沙僧四人 谁最适合当老公?

西游记里唐僧 孙悟空 猪八戒 沙僧四人 谁最适合当老公?

唐僧,猪八戒,老公,孙悟空,沙僧,西游,作为一个,合当,孙悟,好的,好男人,有一手,里一,任务,人手,东西,团队,大方向,大富大贵,女孩子,师父,小两口,徒弟,手下,惹怒,性格,时候,欢心,看官,缺点

2011-10-15 #小故事

西游记中保护唐僧的只有孙悟空 猪八戒 沙僧3个人吗?

西游记中保护唐僧的只有孙悟空 猪八戒 沙僧3个人吗?

唐僧,孙悟空,团队,猪八戒,五方,四值功曹,六甲,护教,成员,紧箍咒,伽蓝,利益,小白龙,沙僧,保护唐僧,行者道,丁甲,傲娇,各各,唐御弟,孙大圣,子薰,沙悟净,道来,那长老,闻言,使者,向西,好点,金头

2007-01-09 #长篇故事

急求:西游记中概括有关唐僧 孙悟空 猪八戒 沙僧的故事情节

急求:西游记中概括有关唐僧 孙悟空 猪八戒 沙僧的故事情节

孙悟空,唐僧,猪八戒,西天取经,又名,师徒,沙僧,沙和尚,人世,兵器,小说,寺庙,天宫,故事,正果,真经,花果山,西天,高老庄,孙悟空大闹天宫,妖魔鬼怪,中曾,吴承恩,如来佛祖,天蓬元帅,孙行者,封为齐,山下,沙悟净,玄奘

2020-07-12 #小故事

《西游记》的小团体 唐僧 孙悟空 猪八戒 沙僧都适合什么职位

《西游记》的小团体 唐僧 孙悟空 猪八戒 沙僧都适合什么职位

孙悟空,猪八戒,领导,西游记,作用,团队,沙僧,唐僧,这样的人,人物,毛病,八戒,七十二变,团体,本事,缺点,五人组,什么时候,因为他,核心力量,这样一个,吴承恩,各大,天蓬元帅,白龙马,优秀员工,业绩,卫视,内部矛盾,决断

2012-02-29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