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消费 性与区隔大开眼戒影评

时间:2020-04-21

大开眼戒梦幻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424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1999年,一代电影大师斯坦利·库布里克离世,几乎每部作品都是杰作的他却用一部充满争议的电影为他的艺术人生作结,这部电影就是《大开眼戒》。任何一部电影都不可能用好或者不好这样单一的维度来评价,恰恰相反,如若一部作品能引发讨论甚至是争议,至少说明它的电影文本是丰富、迷人的。《大开眼戒》正是这样的作品,它的惊世骇俗似乎不仅只是因为香艳的画面,更多的可能是体现在影片暧昧、含混的文本指向。库布里克始终认为“不能告诉观众电影究竟有何含义,那会毁掉一部电影”,他在《大开眼戒》中将他的视觉风格发挥到极致,也使得故事所传达的讯息变得更为模糊不清。影片的主演之一妮可·基德曼说,这是一部关于爱与勇气的电影,充满希望,但我恰恰认为这部电影透露出处处绝望的气息,库布里克通过对两性关系的探讨实际上描绘出的是资本主义世界谋杀个体的图景。

评论《大开眼戒》一定要了解施尼茨勒的经典名著《梦幻故事》,不读《梦幻故事》,恐怕无法不带偏见地去理解《大开眼戒》。

施尼茨勒原先是奥地利的一位医生,后来他弃医从文,转而开始创作戏剧和小说。施尼茨勒热衷于用小说与戏剧来探究反传统、非常规的性。出轨、一夜情、性乱……这些市民社会的避而不谈的禁忌频频出现在他的文字里,让施尼茨勒饱受审查之苦。略懂心理学的人都知道,性和人的潜意识紧密相连,因此在施尼茨勒创作的戏剧和小说中他首先关注的是人物的心理活动,深入人的潜意识世界,是施尼茨勒作品的另一个与众不同之处,他是最早把文学带入这一领域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字,像一把精细的手术刀,小心地划开人的意识,理清深藏在下面的复杂结构,并解开一个个微妙的死结。他的好友弗洛伊德称他是自己的“双影人”。弗洛伊德曾致信施尼茨勒:“我通过辛劳的实验所获得的人内心的秘密,你通过日常观察就轻松得到了”,但与弗洛伊德不同的是,施尼茨勒并不将社会的本质揭示为“无意识”,而是反映在主人公内心独白中的“半意识”。但我认为更为关键的是,通过施尼茨勒对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内心世界的描绘,我们能够勾勒出一幅对其施加了影响的社会的图景,这才是不同人和不同阶层为何生发出不同心理及行为的社会根源。

库布里克于1928年出生于纽约,施尼茨勒去世前三年左右。库布里克青年时代的纽约,正如同施尼茨勒青年时的维也纳,是全球文化繁华之都。库布里克也是犹太人,父亲同样是外科医生。不过,库布里克却从未想过当医生。似乎无论从家庭背景还是成长经历,二人都有着十足的亲和力,也可能正因如此,库布里克对施尼茨勒十分推崇。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库布里克读到了施尼茨勒晚年的作品《梦幻故事》,深为着迷,一度将它当作自己的床头书。有一段时间,库布里克每晚睡前都要读一会《梦幻故事》,并且竭力向妻子推荐。很快,库布里克便买下了《梦幻故事》的电影版权,但之后碍于电影审查而将剧本雪藏三十年之久,最终在1999年把它搬上荧幕,也就是充满争议的惊世遗作——《大开眼戒》,完成剪辑后一周,库布里克便与世长辞。

《梦幻故事》是施尼茨勒晚年的作品,写于1926年。虽然今天看来,这部小说并不算太另类,但称它是一部“很现代”、“尺度很大”的小说,应当绰绰有余。它讲述了一名叫费多林的医生与妻子争吵后经历的一场意外的性冒险之旅。一系列神秘、惊悚、荒诞的奇遇令他命悬一线,险些不得脱身。连续几个诡异的夜晚让他感到脱离日常生活的快感,又充满无所适从的空虚。费多林几经内心的炼狱之火,决定摘下私欲和嫉妒的面具,正视自己,真心坦诚谅解地面对自己的爱人。库布里克在承受了《发条橙》的审查之苦后,迫使库布里克不得不担心当时的审查力度,将这部作品拖了三十年才搬上银幕,但是让所有人料想不到的是,《大开眼戒》依旧没有得到一致性的理解,反而引发了更大的争议。这可能确实与《梦幻故事》本身含混、模糊的气质有关,作为一部具有现代性意义的小说,《梦幻故事》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向或含义。它包含许多不同的面,像个三棱镜,每个人都可以读出与自身最相关的意义,但又似乎都没有抓住整体。这种诠释的困难在《大开眼戒》中变得尤为明显。而因为施尼茨勒非常擅长描写人物内心活动、下意识和情感波动,这种意识流的手法也使得电影的改编更加困难的去呈现,电影的形式无法承载小说中那些细腻深入的心理剖析。

从施尼茨勒和《梦幻故事》回到库布里克和《大开眼戒》,电影给人的困惑甚至更多,它有一个似乎哗众取宠的题材,那就是“性”,还有令人瞠目结舌的群交场面。影迷对电影的解读彻底分化,众说纷纭,无奇不有,但回归到我在开篇时的落位,结合《梦幻故事》这部小说,电影应当阐释了一幅资本主义世界谋杀个体(尤其是中产阶级)的图景,这幅图景恰恰是才是电影中不同人和不同阶层为何生发出不同心理及行为的社会根源,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大开眼戒》扬长避短,通过更具直观感的镜头呈现出的是社会性的视角。库布里克不仅仅关心个人,他更为关注的是群体、社会、文明和历史。这个视角其实在电影当中有直接的注脚:当主人公比尔·哈佛第一次去妓女家,接到妻子打来的电话,比尔走到书架旁,将音乐的音量调小,然后站在一旁与妻子讲电话。而书架上有一本书,书名就是《社会学导论》,这本书决不是“偶然”和“碰巧”出现在那里。

《大开眼戒》的男主人公医生比尔·哈佛面临的是所有中产阶级都面临的尴尬,他们已经位于社会阶层的中位,却又为一种更加奢华的生活方式而神往;他们大多数是社会的技术代表和知识分子,却又因为这些身份必须对自己的欲望进行管制;他们衣食无忧,却又充满了投机钻营的愿望。正因为这些尴尬和矛盾,比尔所经历的一系列奇遇就很好理解,他对于他所处社会阶层所接触不到的一切都怀有猎奇和艳羡的心理,阶层的区隔使得中产阶级在消费的物品上也受到了限制,这就包括了“性”。人因为拥有不同的财富,教养而被分门别类,他们的行为方式有迹可寻,医生断然不会在公开场合用针管注射可卡因,露出与平常的拘谨正直截然相反的一面的他们也仅仅躲在密室里抽大麻;拥有家世与财富的女人即使真情流露,也仅仅限于脆弱时对医生的一句表白,而渴望被欲望填埋的主妇,也仅仅限于对蓝领的军官来一次性幻想。正如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所言:“浮士德精神”支配下的资本主义世界的中产精英一方面敬业自律,另一方面却追求名望与刺激,“人们白天‘正派规矩’,晚上却‘放浪形骸’”,“享乐主义的世界充斥着时装、摄影、广告、电视和旅行。这是一个虚构的世界,人们在其间过着期望的生活,追求即将出现而非现实存在的东西”,“一方面强调功能理性、专家决策、奖勤罚懒;另一方面强调天启情绪和反理性行为方式”。

因此我们的主角医生,因为妻子的精神出轨而失魂落魄,面对精神上的性无能,他在夜晚首先想到的是进入他更容易消费的下层,他花了几百美元去召妓,但下层公寓的逼仄让他坐立不安,议价与选择服务的方式让他手足无措,他甚至不懂得如何同妓女调情,他就这样在库布里克布置的香艳场景中如同局外人一般手足无措,那种放不下身段放浪形骸的尴尬,正是中产阶级无可救药的秉性。

堕落不成的比尔的兴趣转向了钢琴师口中“大人物”的性聚会,他没有房车,没有请贴,甚至连租单都遗落在口袋中。漏洞百出的他已经被顶层阶级所拒绝,那或鬼或兽的面具群像中,只有他是一名尴尬的“人”,而这次,如果不是那名曾被他救治的选美小姐,他的游戏与生命,都将走向终点。库布里克拍摄这场性聚会并非为了感官目的,这一场上流社会精英们的惊世骇俗的聚会实质上可视作是一次对中下层阶级充满仪式感的集中展示,我们看到的是一群戴着面具的女性裸体在一群穿着黑斗篷、带着面具的男性躯体间被交换和凌辱。面具让妓女们泯灭了姓名,这一场性的聚会将“性”完全非人格化和物品化了,“性”完全成为了一种可交换的象征性消费品。而一旦跨过阶层区隔去触碰这些“性”的禁区,就将会得到阶层的报复,一如比尔妻子身边的面具,一如失魂落魄的比尔看到的钢琴师与女模特的下场,而妓女染上爱滋病的消息无疑也让他感受良多。而倒霉的比尔以及他漂亮妻子的唯一幸运,恐怕是能活下来,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性爱。

在神秘的聚会里,面具甚至都代表了不同阶层,比尔所戴的面具是古时欧洲下等人的象征,这也正是比尔被认出的原因。面具与关于性的消费是表征,但社会阶层的区隔的才是生产出这些表征的动力。阶层是无形的牢笼,它的区隔包括了住所、饮食、交通工具甚至性消费等等,因此比尔才会无力堕入下层但又上位无能。《大开眼戒》只是探及了“性”这一较少被提及的话题,而事实上,这和阶层给予你的居住体验、饮食体验并无区别。女性的身体实际上是作为不同阶层的男性消费品而存在,正如婚姻实际上是女性一方获得权力与地位的手段,而只是给男性带来稳定的性欲望的满足,女人嫁给了谁或生于何家决定了将来作为什么阶层的性对象。

从这个角度来看,就不难理解这部电影为何引发了如此之大的争议,无需赘述影片中那库式风格的长镜头与艳丽的色调,甚至是别有意味的对话、暗藏玄机的表情,剥开这部电影艳丽的外壳,库布里克在解构的不仅是婚姻、爱情,还有那被教养被财富分野的人们各自集聚、醉生梦死的痴态,更因为它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社会逻辑尤其是阶层区隔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我们才能够在所谓的争议背后发现库布里克通过镜头语言展现出的与施尼茨勒不同之处:理解该片的关键在于其社会化解读,并非多数评论者坚持的心理解读。

探讨性的迷乱并不是影片的最终目的,其背后的社会学因素才是这部影片更要揭示的,这正是库布里克作品的一贯主题之一——社会发展和结构所引起的非人性化的倾向。大开眼界不是仅仅关于“性”,更是关于这个社会和经济结构所导致的不同阶层和性别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库布里克不仅作了深刻的揭示和思考,并再次作了悲观的预言:我们的妻子和女儿也会有成为上层社会性奴的一天(电影最后一个镜头中比尔妻子的“虎”与妓女床上的“虎”一样)。

按照丹尼尔·贝尔的观点,当代西方社会中内部结构的脱节和断裂其实正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文化矛盾的动因。这种内生的无法克服的矛盾也使得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各阶层都必须直面现实与幻想、道德与欲望的撕裂。社会阶层是社会发展因为财富、声望、知识获取不同的必然产物,但无论在东方社会还是西方社会,阶层的固化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流动已经成为奢望。区隔不能被理解和跨越,而这个社会又总是给予我们打破这种区隔的幻觉,我们只能如同西西弗斯一般在幻觉中耗尽心力,这或许才是《大开眼戒》背后最让人绝望的逻辑起点。

大师已逝,悲剧永恒。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消费 性与区隔大开眼戒影评”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消费 性与区隔大开眼戒影评

消费 性与区隔大开眼戒影评

库布里克,施尼茨勒,阶层,电影,大开眼戒,故事,梦幻,比尔,社会,面具,小说,世界,医生,区隔,妻子,作品,争议,妓女,资本主义,图景,影片,心理,社会阶层,财富,弗洛伊德,消费,这部电影,人们,女性,戏剧

2020-06-06 #故事阅读

一个关于不幸福婚姻的故事大开眼戒影评

一个关于不幸福婚姻的故事大开眼戒影评

故事,面具,上流社会,库布里克,道德,女儿,婚姻,美女,在里,精神出轨,本能,电话,真相,身份,电影,猎艳,观众,道德感,镜头,事情,医生,剧中,古罗马,妻子,幻想,模特,男人,顾客,消费,伦斯

2020-04-26 #小故事

第三遍观后感:innermost being大开眼戒影评

第三遍观后感:innermost being大开眼戒影评

库布里克,故事,电影,小说,妻子,梦幻,弗洛伊德,奇遇,形式,意义,表象,在书,看小说,男主角,看电影,内心独白,世界,内心,催化剂,作者,作品,内容,场景,医生,名言,含义,导演,富商,实情,女人

2020-04-21 #小故事

大开眼戒的介绍

大开眼戒的介绍

影片,故事,色情,克鲁斯,妮可·基德曼,威廉,库布里克,施尼茨,斯坦利·库布里克,由斯坦,汤姆·克鲁斯,由汤姆,内科医生,哈佛,友人,改编自,奥地利,天后,小说,导演,妻子,往事,心情,梦幻,电影,隐秘,遗作,镜头,争议,剪辑

2020-04-26 #短篇故事

梦幻故事 豆瓣

梦幻故事 豆瓣

故事,了情,库布里克,原著,东西,好处,激情,独白,理性,神秘主义,精神,经历,表演,19世纪,20世纪,大开眼戒,精神分析学,社会分析,老版本,终究是,转变为

2020-04-21 #故事会在线阅读

梦幻故事 豆瓣

梦幻故事 豆瓣

故事,了情,库布里克,原著,东西,好处,激情,独白,理性,神秘主义,精神,经历,表演,19世纪,20世纪,大开眼戒,精神分析学,社会分析,老版本,终究是,转变为

2020-04-21 #故事大全

梦幻故事 豆瓣

梦幻故事 豆瓣

故事,了情,库布里克,原著,东西,好处,激情,独白,理性,神秘主义,精神,经历,表演,19世纪,20世纪,大开眼戒,精神分析学,社会分析,老版本,终究是,转变为

2020-04-21 #故事会在线阅读

梦幻故事 豆瓣

梦幻故事 豆瓣

故事,了情,库布里克,原著,东西,好处,激情,独白,理性,神秘主义,精神,经历,表演,19世纪,20世纪,大开眼戒,精神分析学,社会分析,老版本,终究是,转变为

2020-04-21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