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初心不忘 使命在肩 努力讲好残疾人事业的故事

时间:2020-04-22

中国优秀残疾人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308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文 林筱芳

燃起初心,

立足宣传岗位为残疾人做实事

20世纪80年代,我国新时期残疾人事业刚刚起步,我特别幸运地成为较早的直接受益人。1987年我参加全国统一高考,那年的春天,人民日报刊登了一则小消息,说北京大学将向残疾考生敞开大门,大家知道,当时高考需要体检,而我们残疾考生是很难过体检关的,这则小小的消息,对我是个大大的喜讯。我幸运地成为北大当年招录的17名残疾新生之一。后来我才了解到,1985年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就发了一个关于普通高校招收残疾考生的通知,我们后来在校园里见到的凤毛麟角的几位残疾学长,都是这个通知发出之后入校的。在学校过了几年,残疾人保障法颁布实施了,我们到劳动人民文化宫参加第一个全国助残日活动,遇到做儿麻后遗症矫正手术的医生,被劝说做了矫正手术,行走状况也得到明显改善。

毕业以后到中国残疾人杂志社上班。上班第一天,当时《中国残疾人》的陈新民主编给了我一个装满稿件的大纸箱子,告诉我:这全是残疾人的来稿、来信,这两个月你不用做别的,就看这些。我就老老实实看了两个月,每天看,把大纸箱子里的稿件全部看完了。来稿、来信所反映的残疾人的生存状况让我非常震惊。我从小生活在农村,作为一个残疾小孩,也难免会有挫折、委屈、苦闷,但这两个月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一个世界,对于这个世界,我之前可以说完全不了解。一方面觉得自己特别幸运,另一方面,也从内心里希望为这些远没有我幸运的人们做点什么。

不久在主编的支持帮助下,我在《中国残疾人》杂志主持一个栏目,面向残疾人举办了一个“我是怎样活着的”征文。当时残疾人群体中文盲率很高,能够看到我们杂志、提笔给我们投稿的仍然是少数,而这些少数通常是比较积极、勇于抗争的,他们希望与外界沟通,希望被主流社会接纳。他们讲述的很多故事,是超出我的想象的:没有双手的邹开元师傅,可以用脚修理手表;盲人冯根发师傅,仅用两分钟就能拆卸一台缝纫机……这些作者并不哀叹,也不抱怨,我需要从他们的抗争中去读解他们的困顿,从他们的成绩中体会他们的艰辛。因为很显然,没有困难就无须克服,没有困顿又何来抗争。

如果说这几个月的阅读和一次征文让我真切地看到残疾人的“困”,那么我参与的另外两件事情让我看到了残疾人的“放”——绽放。工作后不久,我就有机会参与了“热爱祖国 自强不息”巡回报告演出团的报告稿撰写和报告员培训工作;随后在第二年,参加了在北京怀柔召开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非政府组织论坛中国残联“残疾妇女”论坛组。这两个事件开阔了我的眼界,也让我真切地看到努力可能会产生的效果。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拼搏,很多时候的确创造了奇迹,这种努力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正面影响力。这给了我对残疾人事业的坚定信心,让我相信: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是可以改变社会观念的,人们的集体无意识或者用现在的话说“思想钢印”,是可以被改变的。

汲取力量,

担当职责使命继续前行

出发点总是好的多。但是好的出发点也仅仅是出发点。经过一定的时间,初始的推动力可能会减弱,加上残疾人事业的效果,很多时候并没有那么立竿见影,有时候就会感到有些气馁,这可能就是人们通常说的职业倦怠。

一方面,《中国残疾人》是一本月刊,编辑出版杂志是周期性很强的工作,一期接着一期,很紧凑,有时容易使人产生错觉,好像在不停地重复。杂志对人们的影响,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慢慢地就感受到了这种“职业倦怠”,很担心自己对工作的热情会被这种倦怠消耗掉,所以有一段时间感到非常焦虑。

另一方面,有的时候外出采访,特别是独立外出采访,会觉得不太容易,不由得对自己能真正做好宣传报道工作的信心有些动摇。比如有一次采访遇到泥石流断路,车没法开了,大家只好靠双脚走,还要赶时间,我走路比较慢,而且有些路段很不好走,大家自然要来帮助我,当地残联的一个同事还因此受了伤。我觉得自己拖累了采访组,给当地残联的同事增添了麻烦,还差点耽误了行程,感到非常内疚。这次遇险使我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职业选择:是不是以后在办公室做编辑就好了,不要出去跑了?

遇到瓶颈,就要寻求破局。

在需要寻找支撑的时候,我把目光投向身边的人们:残联系统的同事和我的工作对象。在残联系统工作的,我都看作是同事,中国残联的领导是,社区残协的专职委员也是。工作对象,主要是广大残疾人群众。

我总觉得残疾人事业的拓荒者们身上有种特殊的精神气质。他们有很多特点令人敬佩,比如:他们对工作的热情似乎永远不会消退;他们对残疾人的感情总是那么真挚。我也经常想到在残联系统工作的其他残疾同事,谁没有困难和病痛需要克服呢?这应该比“职业倦怠”之类的情绪性因素更硬核吧。然而就我所见到的,不论职务高低,哪个不是在忍受病痛的同时,神采奕奕、元气满满地投入工作。这对我,真的是一种巨大的鞭策和激励,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不管到哪里,残疾人朋友总是很自然地给我一种亲近感。他们的眼神告诉我,他们信任我,不拿我当“外人”。他们看到一个跟自己差不多的采访者,好像突然就能放下戒备之心。我很感谢他们的信任,因为他们打开心扉,使我的工作进行得相对比较顺利。同时,这种信任也使我感到很有压力,因为这种信任不能辜负。

榜样的力量和信任的力量使我相信,即便不能到达极端条件下的现场,只要坚持,我仍然可以用我的方式为残疾人事业宣传工作出一份力;应该坚持,不能放弃为残疾人做实事的初心。2005年,我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既是党组织对我的认可,也是对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决心以余生的不懈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迎接挑战,

讲好中国残疾人事业的故事

几十年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就连最不容易发生的观念的变化,我们也可以在各种生活的细节中体会到。

我上学的时候,到学校周边办事,常常被认为是教工子女,得知是学生,人家就很吃惊,然后就会追问:“学校照顾你多少分?”现在基本上没有人叫我们“残废人”了,我们开车出去,也不用担心被围观;就算有人心里有点疑惑,一般也不会直接来问。

当然,这些变化,都是改革开放、社会发展的成果,是一代又一代残疾人工作者艰辛付出的回报。但是我们也知道,经济再怎么发展,有些变化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而是需要努力去推动的。正是残疾人事业几十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我们这个社会越来越变成残疾人友好型社会。

1994年5月朴方主席在讲到中国残疾人杂志社的任务时说过:我们国家正在从旧的僵化的体制走出来,寻求一种解放,以便更好地发展经济,使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中华民族重新振兴。在这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的杂志在宣传人道主义和残疾人事业方面发挥了作用。

而在这个宣传的过程中,我作为杂志社的一员,做了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贡献了自己微薄的力量。当变化实实在在地发生在身边,我觉得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残疾人事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然而因为基础弱、起点低,仍然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正如海迪主席在中国残联七代会报告中所指出的,目前还有相当数量的贫困残疾人生活比较困难,他们在医疗康复、教育就业、托养照料、无障碍环境等方面仍然面临很多困难,必须在改革的进程中加以重视和解决。

初心不忘,使命在肩。作为残疾人事业宣传工作的一名老兵,有责任,有信心,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作为。我定当加倍努力,适应时代发展,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迎接困难挑战,努力在思想上、政治上、能力上、作风上都有新的提升,创作出更多的体现正确导向、反映基层实践、传递残疾人群众心声、满足读者需求、真正有生命力的好作品,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用热情、感情、激情讲好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的故事。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初心不忘 使命在肩 努力讲好残疾人事业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初心不忘 使命在肩 努力讲好残疾人事业的故事

初心不忘 使命在肩 努力讲好残疾人事业的故事

残疾人,工作,残疾,残疾人事业,初心,同事,杂志,残联,使命,中国残联,人们,出发点,力量,故事,考生,系统,职业倦怠,宣传,变化,觉得自己,主席,实事,学校,征文,感情,报告,效果,时候,方面,来稿

2016-10-10 #经典故事

「援鄂英雄战“疫”故事」王国平:使命在肩 初心不变

「援鄂英雄战“疫”故事」王国平:使命在肩 初心不变

王国平,患者,疫情,使命,医疗队,团风,肺炎,人民,初心,医疗,团风县,山东,时候,湖北,病区,队员,咽拭子,永远不会忘记,病房里,医护人员,中药,内心,医生,医院,口罩,山东省,大爷,孩子,心理,故事

2019-08-20 #长篇故事

眉山丹棱:“疫”线检察官——初心如磐 使命在肩

眉山丹棱:“疫”线检察官——初心如磐 使命在肩

疫情,防控,工作,小区,社区,徐文祥,丹棱县,高某,值守,一线,志愿者,检察院,责任,黄莺,张佳丽,信息,党员,共产党员,出入证,同志,居民,电话,阻击战,新型冠状病毒,医护人员,初心,使命,三轮,乡镇,人员

2020-06-27 #小故事

初心如磐 使命在肩——抗击疫情中最温暖的身影

初心如磐 使命在肩——抗击疫情中最温暖的身影

卫生院,洪江市,医护人员,检测,疫情,防控,人员,体温,湖北,车辆,雪峰,工作,新型冠状病毒,余人,包茂,安江,上将,中心卫生院,下高,执法局,怀化,一行,史册,下体,交通,乡镇,人口,人群,内人,值守

2019-05-11 #故事阅读

疫情防控勇担当 责任在肩守初心

疫情防控勇担当 责任在肩守初心

活动,桌椅,物业,服务,教研中心,共同体,中心,会场,会议,全体,单位,后勤保障,顺利完成,合作,布置会场,博研,骨干教师,朝阳区,导师,人员,事情,博士,共同努力,学员,员工,总结会,岗位,教师,更优,项目

2020-06-08 #短篇故事

疫情防控勇担当 责任在肩守初心

疫情防控勇担当 责任在肩守初心

活动,桌椅,物业,服务,教研中心,共同体,中心,会场,会议,全体,单位,后勤保障,顺利完成,合作,布置会场,博研,骨干教师,朝阳区,导师,人员,事情,博士,共同努力,学员,员工,总结会,岗位,教师,更优,项目

2020-09-27 #经典故事

“使命在肩 奋斗有我”主题教育在朝阳教育系统落地开花

“使命在肩 奋斗有我”主题教育在朝阳教育系统落地开花

使命,主题,朝阳区,教师,教育,教育系统,活动,在肩,主题教育活动,故事,大赛,学生原创,朝阳,百姓,疫情,组织,中小学,朝阳区教委,朝阳教育,记者,作品,分校,党员,全区,学校,教学,经历,美术作品,践行,领航

2012-04-21 #长篇故事

李越:因为使命在肩 所以勇往直前

李越:因为使命在肩 所以勇往直前

疫情,精神,英雄,中华民族,防控,钟南山,了一场,人民,人民战争,勋章,品格,奋勇向前,气概,民族,肺炎,斗争,挺身而出,众志成城,艰苦卓绝,张伯礼,施策,陈薇,党中央,和家,新时代,亿万人民,人类,凡人,依靠人民,传统

2012-04-17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