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回到古代 你能听懂古人说什么么?

时间:2020-04-22

以至于有些小伙伴们发出疑问,这是中国人吗?古代的人怎么这么讲话,真是活受罪呀!其实这里面有很大的误会,所谓的文言文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先秦时

提示:本文共有 176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小伙伴们学习语文是对古代的文言文度非常的恐惧,那一堆堆不知所云的古文读起来有的时候像外语一样费劲。以至于有些小伙伴们发出疑问,这是中国人吗?古代的人怎么这么讲话,真是活受罪呀!

其实这里面有很大的误会,所谓的文言文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先秦时代并没有文言文这一说法,我们现在所说的文言文本质上书面用语和口语是分开的,但是在先秦时代书面用语基本和口语差不多。

《诗经》里非常有名的篇章,我们现在读起来就非常的费解,但是在春秋时期这就是老百姓当时的大白话,所以你要穿越回去跟先秦的老百姓说你们学过文言文吗?估计他们会一脸懵,啥是文言文啊,能吃么?

回到了西汉,同样是口语一统天下。刘邦和韩信聊天儿,韩信说陛下将兵多多益善,这话其实就是当时人们的口语,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讲这个直接按原文照录了,所以大家如果有梦想穿回到楚汉争霸的时代,提前学一下《史记》基本就是能够和那时候和人交流吧,口语和书面语开始分离出现在西汉中后期,到了东汉基本上就是两码事了,换而言之就是古代人说话是一套语言,写文章是一套。远说话用口语,写作用文言。司马相如,扬雄这些大咖们研究出了汉书,书面语开始追求对仗华丽,也就是那时候开始文言文基本上定型了,大家观察一下从东汉写成的汉书,一直到民国编修的《清史稿》,25史中的24不都是用完全一致的文言文写作的,2000年基本没变,你会觉得这样搞是不是太麻烦了?为什么不能合二为一呢?直接写白话文不好吗?

其实古人早就想到了。之所以设计两套语言,是因为古人发现口语的变化真的好快呀,而且不同地方的口语差别也是很大,那么如何进行跨时空的交流呢?当然设计一套固定不变贯通古今的语言,专门用来写作,然后流传下来,这套语言一旦形成千年不变,于是后世的子孙,只需要将其加以学习便能畅读祖先文章明晓其意,简直是跨越千年的沟通吗?这便是文言文的重要作用。君不见两千多年过去了,你还能读懂司马迁的《史记》,这便要归功于文言文了。假设当年没有文言文全写白话文,那司马迁就等于将口述的历史记录下来,然后就合成一本书,我们拿到手里啥都读不懂了,因为2000年过去了,口语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不信你回忆一下中学时代读鲁迅的文章,是不是感觉到很佶屈聱牙啊。没错,谁让他那批人搞白话文运动的,净写白话,这就是白话的坏处,须知鲁迅距今才百年而已,英语有类似的问题,英语没有文言文写的都是白话,所以莎士比亚戏剧台词中的一些微妙之处连现在的英国人也无法体会了。

没办法,口语的变化实在太快了,古人说的是那个时候的口语,不是我们现在的口语,他们是不可能说文言的,因为文言是写作语言,是可以用在写作上不是用在口头上,而且只有读书人学习之后才可以掌握,一般的老百姓也不可能满嘴之乎者也的,应为他们不会,至于读书人么,说的也是白话,文言写多了难免有些词汇从嘴里蹦出来,读书人的嘴里就会夹杂着一些之乎者也,弄得这也很正常,就像现在你碰见文化人会感觉他说话文绉绉的一样。

文言文变化不大,但是口语一直在变化,总体上来说呢就是越来越简单,越来越直白,三国时候的口语就比西汉的时候容易懂了,曹操发布文告的时候为了让老百姓都能看懂也说得非常直白。南北朝时大量的胡人涌入中原,这些少数民族一下子把汉人的口语又推动了更加直白了,北朝民歌里面有很多的词句很容易懂,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现在北方的一些地方口语仍然对自己的父亲称爷。东魏渤海王高成看不起傀儡皇帝,有一次喝醉了酒就大骂皇帝:“朕朕朕,狗叫朕。”这种骂法和现代人的脏话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了,隋唐和两宋的口语上承南北朝仍然在简易化的道路上继续推进,唐肃宗时大太监李福国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大家但内里做,外事听老奴处分。”意思就是皇上您在宫里待着就行了,外面的事儿由我来处理。

所以你如果穿越回去,脑海里总盘旋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还用一些文言文和王勃李白们交流,估计人家会像看动物一样看你,您这是有毛病,舌头捋不直吗?明清时代的口语长什么样呢?相信看过《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的人都能明白。在清朝皇帝的奏折里也留下大量口语的回复,比如雍正帝写到朕知亲切宝贝尔等具好否。不仅是话连篇,肉麻的程度和现在没啥两样,所以文言文在绝大多数的时候都不是通行语言,而是文化人的专利,不仅是你整不明白,连古代的老百姓大多数也整不明白。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回到古代 你能听懂古人说什么么?”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在古代古人是如何说话的?他们说普通话还是文言文?

在古代古人是如何说话的?他们说普通话还是文言文?

竹简,文言,文字,文言文,书面语,出远门,古人,方式,汉语,白话,唐敖,林之洋,朱元璋,古代人,交通,东西,举止,丝绸,先民,人数,人口,人们,人才,内容,农民,卖字,区别,削成,口语,地毯

2007-02-15 #短篇故事

《山海经》在说什么?美国学者:向中国古人鞠躬 原来是这样

《山海经》在说什么?美国学者:向中国古人鞠躬 原来是这样

山海经,这本书,中国,作者,学者,是一本,许多人,中明,莫茨,鲁迅,研究了,世界,奇书,传说,古人,博士,内容,历史,大禹治水,图片,古代人,实地考察,孩子,故事,山系,才能,时候,神话传说,梦想,河流

2015-08-08 #故事会在线阅读

老话说:驴肉香 马肉臭 饿死不吃骡子肉 古人为何不吃骡子肉?

老话说:驴肉香 马肉臭 饿死不吃骡子肉 古人为何不吃骡子肉?

骡子,驴肉,驴肉香,传宗接代,问题,马它,吃什么,两者之间,关键,动物,古代人,肉质,小伙伴们,更重要,这句话,多加,好很多,前段时间,价值,事情,俚语,俗语,优势,优势互补,前提,朋友,历史渊源,历史,办法,命运

2012-04-04 #故事会

古人说龙

古人说龙

在线听,故事网,幼儿,经典,音频,好好听,孩子,睡前故事,专业,国家,原版,儿童,大全,寓言故事,宝宝,故事,播音员,拥有国,来源,节目,结题,资源,项目,于学龄,一包烟,传说故事,小学四年级,幼儿故事,每一天,给孩子

2020-06-25 #故事大全

古人说的“道德”和我们说的“道德”差异在哪里?

古人说的“道德”和我们说的“道德”差异在哪里?

行为,道德经,道德,内涵,个人,概念,特点,结果,规律,名可名,非常名,章第,道可道,非常道,通行本,万事万物,名称,名词,天安门广场,永恒不变,没变,白话文,界限,社会,语言,过程,语言表达,负向,随地吐痰,变化

2020-01-21 #故事会

古人不远——自信源于实力说到古人 你首当其冲想到的可能

古人不远——自信源于实力说到古人 你首当其冲想到的可能

刘翔,实力,韩愈,古人,才能,机会,考官,金牌,比赛,林巧稚,品质,女生,文章,时代,男同学,田径,考题,能力,选手,音符,考试,世界记录,对自己,有实力,没有你,李白,孔子,孙海,孙海平,杰克逊

2020-09-26 #小故事

论语·学而篇——还说古人迂腐?古人的智慧让你望尘莫及!

论语·学而篇——还说古人迂腐?古人的智慧让你望尘莫及!

表面,个人,问题,孔子,这句话,说出来,论语,人生,弯路,方式,什么事,很多人,生活中,遇到问题,斯为美,不一样,伦理思想,东西,原则,儒家,关系,关键,写日记,古今,古人,后果,同龄人,大话,境界,头脑

2014-06-22 #长篇故事

古人说的做学问是什么意思

古人说的做学问是什么意思

做学问,学问,学术研究,百科,智慧,知识,边学边,释义,基本释义,学习知识,很多方法,在里面

2020-06-17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