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投递员的故事」刘金莉:读者的认可是工作的动力

时间:2020-04-25

刘金莉说,今天有点晚了,平时还要早20分钟

提示:本文共有 119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11月20日,清晨5时50分,西海都市报发行员刘金莉和穆雪生已在德令哈路与大众街交会处附近,交接了报纸。刘金莉说,今天有点晚了,平时还要早20分钟。以前,给她送来报纸的穆师傅凌晨四点多就到了,后来考虑到女同志的安全问题,就等到路上有了环卫工人,再送来报纸。

今年44岁的刘金莉,在西海都市报干了8年投递员工作,对她所负责的片区非常熟悉。拿到报纸的她,把200多份沉甸甸的报纸,放到红色的小电动车脚踏板上,从中抽出一叠,用笔在报头上方,快速用很小的字写上订报人的姓氏,再放到车筐里。“写上姓氏放到门卫上居民好拿。”她说。

出门早,路上车少、人少,可以送得快一点。“给我,给我。”看到刘金莉的保安说。清晨6时05分,第一份报纸,已送到了大众街一小区的门卫上。

她速度很快,骑着小小的电动车,每到一个点,摘掉右手手套、停车、拔钥匙、拿报纸,一路小跑把报纸送过去,再跑回来骑车出发。在客户比较集中的地方15分钟,就送了7家的报纸。

清晨六点多,餐饮店、商铺、各单位,都没有开门,为防止报纸丢失,她就把报纸塞入门缝中,住户家的报纸则放入报箱或门卫处。

居民楼里比较难投,很多人还在睡梦中,刘金莉要爬楼把报纸投入报箱。她说,老人们早晨起来后很多会出门锻炼,锻炼回来顺手就把报纸带回家了,送晚了他们还要再下一趟楼,不方便。一楼、三楼、六楼……她迅速上楼下楼。

她负责九条街巷200多户订户的报纸投送,跑得路多了,每天送完报纸回家,她的小腿都会肿,休息一晚,才会消肿。

冬天,天亮得晚,有的小道里没有路灯,她却一点儿也不害怕。“我们从这里过,近一点。”在一栋新修的大楼旁,开出一条窄窄的小路,连接大众街与东树林巷,为了尽快将报纸送到读者手中,她毫不犹豫地走进去。

天很冷,她早早就穿起了厚棉衣。“你看,现在我穿着两件棉衣,棉裤也早就穿了,护膝长年戴着。”每年十月中旬,她就开始穿棉衣了,长年在外工作,风吹得膝盖会疼。

遇到刮风、雨雪天气,送报有些困难。十月中旬下雨的一天,路面湿滑,为避让行人,她重重地摔了一跤。

她的坚持和辛苦,读者看在了的眼里。有的读者看到她,会邀请她到家里坐坐,还有的会塞吃的给她,她都一一谢绝。雨雪天,有的老读者对她说,可以缓一天送来,她总说,那怎么可以?一份份报纸在她的手中,每天都会准时送到读者手中。

9时30分,刘金莉送完了一天的报纸,看到电动车的座椅坏了,就赶着去修车。这是她的第三辆电动车。“刹车最容易坏,然后是座椅和脚撑。走走停停,很费刹车,及时修理,才能安全上路。”

对于这份工作,她从不马虎。凌晨4时许,不用闹铃叫醒,就会醒来。“虽然辛苦,但得到读者的理解和信任让我挺开心的。”说起读者的认可,刘金莉的眼里闪着光,脸上洋溢出甜甜的微笑。

西海都市报发行站成立于2001年,为了读者能及时读报,像刘金莉这样的投递员,一直坚守在路上。服务好读者,得到读者的认可,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记者 芦舜 文/图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投递员的故事」刘金莉:读者的认可是工作的动力”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报纸背后的故事:守护一种阅读传统 他们用热心真情留住读者

报纸背后的故事:守护一种阅读传统 他们用热心真情留住读者

报纸,叶其懂,订户,传统,新民晚报,张庆义,分公司,图说,报刊,故事,普陀区,邮政,周华元,告诉记者,小学生,年轻人,投递员,支局,晚报,沈飞,邮递员,公司,服务,不少年,报纸发行,特别多,多大,张通,曹杨路,比以

2016-01-14 #长篇故事

成功女性励志故事

成功女性励志故事

刘海玲,报刊,安阳,报纸,书报亭,市场,批发,投递员,版面,邮局,客户,广州,收入,毛钱,经营,一家,书报,书报摊,发行量,大姐,安阳市,工资,报贩,手下,报亭,沿街叫卖,老板,读者,合作,工作

2020-04-13 #短篇故事

成功女性励志故事

成功女性励志故事

刘海玲,报刊,安阳,报纸,书报亭,市场,批发,投递员,版面,邮局,客户,广州,收入,毛钱,经营,一家,书报,书报摊,发行量,大姐,安阳市,工资,报贩,手下,报亭,沿街叫卖,老板,读者,合作,工作

2020-05-10 #长篇故事

成功女性励志故事

成功女性励志故事

刘海玲,报刊,安阳,报纸,书报亭,市场,批发,投递员,版面,邮局,客户,广州,收入,毛钱,经营,一家,书报,书报摊,发行量,大姐,安阳市,工资,报贩,手下,报亭,沿街叫卖,老板,读者,合作,工作

2015-03-21 #经典故事

读报故事︱跑步爱好者跟着报纸打卡美丽乡村

读报故事︱跑步爱好者跟着报纸打卡美丽乡村

永康,梅晓,日报,报纸,栏目,读者,印刷耗材,美丽乡村,乡村,传统,内容,年龄,打卡,方式,消息,网络,越野跑,越野赛,赛事,变化,工作,宣传,新一年,吕村,徐吉,里多,东城街,道一家,都会,投递员

2007-06-23 #经典故事

一个投递员的故事:从“小乔”到“老乔” 20年用坏60多个邮包

一个投递员的故事:从“小乔”到“老乔” 20年用坏60多个邮包

乔金,潘涛,母亲,邮政,奶粉,电话,商丘市,疫情,女士,商丘,孩子,投递员,收件人,邮件,救命,乔兄,分公司,包裹,孙楼村,电动车,病情,邮费,服务,又安,潘哥,和发,我得,摇篮乳业,爱心路,胜利东路

2008-01-26 #经典故事

春节前包裹堆成山 镇江乡村投递员马不停蹄

春节前包裹堆成山 镇江乡村投递员马不停蹄

投递员,包裹,邮件,邮政,农村,快递公司,任务,中饭,大小,支局,通知,一起吃,快递小哥,这一行,千家万户,金山,各大,多平,曹志芳,方良,李国平,网讯,丹徒区,上级,农家,堆积成山,单位,多面手,声音,客户

2007-10-29 #长篇故事

“因为人民有需要 我们必须义无反顾”这些邮政投递员的战“疫”故事令人动容

“因为人民有需要 我们必须义无反顾”这些邮政投递员的战“疫”故事令人动容

邮政,疫情,谭敏,口罩,李磊,投递员,物资,小纸条,队员们,家人,降压药,宋春梅,消毒用品,人们,医院,医疗,河南省,生活用品,老两口,邮件,防控,宋耀,郭冬,特殊时期,陈大爷,医护人员,东西,亲人,人民,使命

2016-06-25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