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日本展览 有大量涂抹之处 却是行书第二

时间:2020-04-26

因为这是颜真卿为抗击强敌英勇捐躯的侄儿所书写的祭祀文稿

提示:本文共有 220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文/张屹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近期,台北故宫博物院将颜真卿的《祭侄文稿》送去日本,举办"颜真卿及其时代书法特展",此举引起很多国人的愤慨,其中除了担心这上千年的纸质文物受损外,更多的是这珍宝里面所蕴含着的民族情结。因为这是颜真卿为抗击强敌英勇捐躯的侄儿所书写的祭祀文稿。

《祭侄文稿》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一个草稿,上面有大量涂抹之处,却历来被誉为"行书第二",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媲美。其实自王羲之的这号称"天下第一行书"入土成殉葬品后,《祭侄文稿》成当然的第一行书。

对谁是书家第一历史上争论多多,喜好各异,见仁见智,不是我辈能说得清楚的,不过,在苏东坡眼中,他就认为颜真卿的字最好,他说:"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颜真卿,字清臣,号应方,陕西西安人,颜师古五世从孙 、颜杲卿从弟,唐代名臣、书法家。他是开元年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等职,因得罪权臣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

安史之乱,颜真卿率义军对抗叛军。后至凤翔,被授为宪部尚书。代宗朝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后遭宰相卢杞陷害,遣往叛将李希烈部晓谕被扣押,凛然拒贼,终被缢杀。他遇害后,嗣曹王李皋及三军将士皆为之痛哭。追赠司徒,谥号"文忠"。

时人都知道他是大书法家,我年青时学书法时就知道这"颜筋柳骨",也临摹过不少的颜帖,但对他的生平轨迹就知之甚少。我想,绝大多数人应该同我差不多吧。

颜真卿可以说是书法家中官职最高,成就最大,死得最壮烈之人,他官至太师,一生刚直,不畏权贵,刚而有礼,尤崇忠孝。怒斥贪官,痛骂奸佞,反抗叛军,凌然正气,直至为国捐躯。

说起这颜真卿的家世真是让人羡慕,现在大家所熟知的《颜氏家训》,便是其五世祖颜之推写下的,可谓正宗的诗书世家了。但后来家道中落,更可悲的是他三岁丧父,家中生活都难以为继。

他自幼喜欢写字,用黄泥糊墙上写,旁人问为何不用纸笔,答曰:"家贫,不忍为母亲烦"。颜真卿就是在这黄泥上,生生地练就出了书法功底。后来为更上一层楼,拜"草圣"张旭为师,终成书法大家。

他在26岁时中进士,出仕后无论在何地,都是一生正气,废苛政,黜奸小,除奸诡,进忠良。后来在朝时得罪了权势熏天的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

平原郡的范围大致在今山东德州一带,紧邻安禄山的老巢,当他发现安禄山居心不良时,马上报告朝廷,但那玄宗如何能相信?于是他只好表面装作风花雪夜,暗地时却加紧修城墙、制兵器、揽壮丁、屯粮草,把平原郡打造得牢如铁桶。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禄山果然造反了,铁骑过处,望风而降,打脸的玄宗蜀道上去呤《雨霖铃》去了,可就这平原郡岿然不动安如山,这让一路顺风顺水的安禄山气急败坏,却也束手无策。

不仅如此,颜真卿联合了当时担任常山太守的堂兄颜杲卿共同抗敌,并且联络沦陷的17个郡,组成联盟。颜真卿被推举为盟主,手下人马扩充到20万,横绝燕赵,声威大震,在安禄山的后方对其形成了重大威胁。

但是,安禄山杀回来了,面对久经沙场,训练有素的叛军,这临时召集起来的民众如何能抵档,叛军围攻常山,不久城破,太守颜杲卿和儿子颜季明被捕,安禄山当着颜杲卿的面,砍下了颜季明的头颅,颜杲卿痛骂安禄山,最后被残忍地处死。

安史之乱中,颜氏一门有30余口被害。后来颜真卿派人去常山寻找遗骸,只找到了颜杲卿的头骨和颜季明残缺的一只脚,他悲痛欲绝,写下了这著名《祭侄文稿》,它只是文稿的草稿,虽然正稿无缘存世,但这饱含字字血泪的草稿却流传了下来。

"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字字血泪,它之所以能排天下第二行书,我不知是同王羲之相比,是时间上的原因还是其它原因排名第二,但我觉得这书法本身的高处并不重要,它背后的故事更让人震撼。难怪国人对拿去日本出展忿忿然。

后来颜真卿回到朝廷,继续正身立庙堂,敢于直言,因此被奸臣宰相卢杞视作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

淮南节度使李希烈叛乱,一直在寻找机会的卢杞,终于等来了可置颜真卿于死地的最好借口,当李希烈攻陷汝州,卢杞便向皇帝使坏说:"颜真卿被四方所信任,派他去告谕反贼,可以不劳烦军队。"

李希烈可不是一般的叛军,他是僭越称帝的,国号楚,年号武成,手下几十万叛军,把唐德宗打得都手足无措的,你在这叛军兵锋正健之时,让颜真卿去招降,这不是明明让其去送死嘛,

所有人都在劝颜真卿不要去,但他依然义无反顾,哪怕他明知道是卢杞在搞鬼,哪怕他明知道前面是死路一条,也不退缩,这就是颜真卿,一个铁骨铮铮的血性汉子。

果然,颜真卿前往规劝被扣,历经种种恐吓和威逼后誓不投降,最终被活活缢死,终年77岁。据说,颜真卿就义时"握拳透爪",就是双拳紧握,指甲穿透了手掌!

颜真卿死后,这唐德宗才想起这是个大大的忠臣,能臣,于是诏告天下曰:"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属贼臣扰乱,委以存谕,拘肋累岁,死而不挠,稽其盛节,实谓犹生。"。唉,管啥子用噢。

《祭侄文稿》是颜真卿在极度悲愤的情感中书写的,其情绪起伏跌宕,文由情生,书也情生,当我们了解了这旷世极品背后的故事后,是不是对颜真卿的书法艺术有更深刻的理解呢?

颜真卿的魅力不局限于书法,他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与整个家族一起奋抗击叛军,以自己的热血为华夏谱写了一曲壮丽地篇章。就像民族英雄文天祥书写的《正气歌》一样: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日本展览 有大量涂抹之处 却是行书第二”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台湾将颜真卿真迹《祭侄文稿》送往日本展览 其中印“子孙保之”

台湾将颜真卿真迹《祭侄文稿》送往日本展览 其中印“子孙保之”

祭侄文稿,颜真卿,颜杲卿,真迹,日本,历史,头颅,颜季明,东京国立博物馆,两岸,兰亭集序,精神,寒食帖,王羲,苏东坡,一直以来,一家,国宝,书法,价值,俘虏,侄子,作品,作者,印象,后世,历史背景,叛军,台湾当局,呼声

2014-09-01 #故事会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台北故宫借给日本 为什么网友很愤怒?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台北故宫借给日本 为什么网友很愤怒?

颜真卿,祭侄文稿,颜杲卿,手稿,叛军,太守,常山,收藏家,颜氏,柳公权,博物馆,书法家,兰亭序,历代,大唐,国家,文物,日本,珍贵文物,行书,并称为,网友们,史思明,在真,季明,安禄山,欧阳询,王羲之,颜季明,蒙娜丽莎

2020-05-04 #故事阅读

颜真卿《祭侄文稿》 “天下第二行书”?还是皇帝的新衣?

颜真卿《祭侄文稿》 “天下第二行书”?还是皇帝的新衣?

颜真卿,书法,祭侄文稿,作品,天下第二行书,笔法,这幅作品,一行,全篇,时候,楷书,篆隶,祭文,艺术,通篇,风格,皇帝的新衣,很多人,欧阳询,柳公权,安禄山,梵高,欧阳修,法史,赵孟,颜季明,越久越,陈深,颜公,一起玩

2014-02-15 #故事会

颜真卿《祭侄文稿》看似凌乱潦草 为何是天下第二行书?

颜真卿《祭侄文稿》看似凌乱潦草 为何是天下第二行书?

颜真卿,祭侄文稿,平原,情绪,行书,书法,太守,王羲之,颜杲卿,安史之乱,常山,字体,内心,兰亭集序,心境,笔划,季明,柳公权,颜卿,颜季明,颜氏家族,小时候,书体,作品,先祖,山东,感觉,楷书,河北,线条

2017-03-03 #短篇故事

颜真卿《祭侄文稿》外借事件引争议

颜真卿《祭侄文稿》外借事件引争议

祭侄文稿,日本,颜真卿,文物,展览,国宝,书法,国人,事件,中国,人们,作者,文化,艺术,艺术品,南迁,寒食帖,中国艺术,东西,个人,书画,价值,作品,先生,公众,台北,历史,博物馆,命运,情感

2012-03-03 #长篇故事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为何被称作“天下第二行书” 其中啥故事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为何被称作“天下第二行书” 其中啥故事

颜真卿,祭侄文稿,文稿,历史,安史之乱,忠义,节度使,安禄山,作品,作者,军队,奸臣,宦官,文物,真迹,颜体,严正,余人,唐兵,唐玄宗李隆基,安禄,杨国忠,范阳,连贯,颜杲卿,颜鲁公,中经,颜家,一字一句,一大

2015-07-24 #经典故事

颜真卿《祭侄文稿》欣赏 笔法行云流水真美!被称天下第二行书!

颜真卿《祭侄文稿》欣赏 笔法行云流水真美!被称天下第二行书!

颜真卿,书法作品,书法,祭侄文稿,内心,书法文化,天下第二行书,中国,网友,情绪,作品中,都会,代表作,我国,思想,是非,灵魂,结构,艺术美,反应,变化,书法字体,体会到,当我们,天下第一行书,我们从,著名的书法家,融入到,唐乾,扬光大

2019-11-15 #经典故事

颜真卿《祭侄文稿》 号称天下第二行书 背后的故事读来荡气回肠

颜真卿《祭侄文稿》 号称天下第二行书 背后的故事读来荡气回肠

颜真卿,颜杲卿,祭侄文稿,安禄山,颜季明,李希烈,天子,王承业,侄儿,故事,楷书,天下第二行书,书法家,书法,公元,发兵,叛贼,国宝,安史之乱,头颅,常山,宗亲,悼文,行书,节度使,颜体,严正,中多,其美,史思明

2012-06-19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