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多听故事&会讲故事的孩子 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时间:2020-04-29

孩子每天语音听故事的坏处

提示:本文共有 210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原标题:多听故事&会讲故事的孩子 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01 戏精一样的观察模仿能力

“学猪叫、跳泥坑、跳水坑......" 《小猪佩奇》给孩子们带了一波模仿的节奏,让家长们哭笑不得。

这就是娃娃们天生自带的模仿能力啊。

聪明的家长早已洞察孩子这种天性,她们或者自己引导,当孩子听故事的时候,让孩子揣摩故事角色的动作、神情;或者把孩子交给专业的语言发展教育方面的老师,由老师们指导,让孩子模仿自己喜欢的故事角色,并且刻意练习。

孩子在刻意练习中,不仅学习到了能运用到自己讲故事中的动作、表情,更重要的是小宇宙已经开始形成观察模仿的能力,戏精模式正在绘声绘色地打开。

有一个朋友说过,为了训练家娃娃讲故事的表情能力,她特意找到表情训练的图,一张张打印出来,和孩子一起模仿。

(表情训练图)

02 惊人的理解记忆能力

哈佛大学语言教育学家Catherine Snow说,5岁时会讲故事的孩子,到小学时不仅学业表现会更好,而且理解记忆能力、思维逻辑能力都表现突出。因为讲故事用到的组织能力、词汇、想象力和前后连续性,需要很好的理解记忆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每个孩子都听过故事,但不一定每个孩子都能讲好故事,甚至复述一个简单的故事。

复述故事,需要理解记忆故事的情节,人物关系等,这些对于孩子来说是一项技术活,需要较强的理解记忆能力。

而讲故事反过来能促进理解记忆能力提升。很多故事大赛得奖的孩子家长,几乎无一例外都说:多听、多引导复述,持之以恒,孩子的理解速度大大提升,记忆能力可以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

所以,可别低估了那些会讲故事的孩子们,他们不仅口才好、很能说,还是一个个记忆小能手呢。

03 开挂的想象创造能力

《纽约时报》、《哈佛商业评论》的特约供稿人丹尼尔·平克 ,在《全新思维》一书中写到,随着工具越来越多样化,肢体的功能已经逐步被外包出去,比如汽车是我们腿的延伸,手机是我们感官的延伸,甚至人工智能也在逐步代替我们的逻辑、分析、数学等能力,而为了应对未来,我们最需要培养什么呢?

作者认为,一些更讲究想象创造的能力,比如设计审美、讲故事等,将具备更高的价值,而且它们会很难被人工智能完全替代。

就讲故事而言,为什么有的人讲故事很吸引人,有的人讲故事却很平淡甚至乏味呢?就好比相声,同一个内容,不同人来讲,版本就不一样,有的版本让人捧腹大笑,有的只能让人感觉很无趣。这是因为,在演绎过程中,个人创造性的表现不一样:比如语音语调、神态表情、肢体动作等等,这些就是想象创造能力的体现。

04 远超同龄人的读写能力

孩子还不认识字的时候就能通过听故事、绘本进行阅读活动,因此,听故事让阅读时间提前了好几年,阅读能力也就比同龄不听故事的孩子要培养得更早,更强。

而擅长讲故事的孩子,真是行走的故事机,不只有海量故事的内存,还能随时播放输出。这就为写作积累了大量素材,同时学习了大量可供模仿、改编的思路和结构。

迪士尼动画大片《花木兰》的作者罗伯特·萨恩·索西(RobertS an Souci)曾经分享过自己儿时的故事。

索西是美国知名童书作家,他擅长根据世界各地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来创作新颖奇特、引人入胜的故事,出版过100多部作品。

小索西还不会写字的年纪,非常喜欢听故事。而每次听到喜欢的故事,就会主动讲给自己的朋友听。机智的他讲故事给小伙伴的时候,会去掉一些自己不喜欢的情节,添加一些自己的想法。比如添加一些怪物,让故事更加有趣。改编过的故事不一定有意义,但是他的小伙伴们很喜欢听。

即使现在,索西还是会用这种方式改编,用新的、令人兴奋而又理智的方式来复述民间故事、神话故事或者传说。

在读二年级的时候,小索西写了一个名叫《伟大的雅美酸奶》的故事,是关于一个魔术师的。在妈妈的帮助下,他把这个故事寄给了兰登书屋的一位编辑,因为他觉得自己写的故事非常有趣,足够做成一本书了。

兰登书屋的编辑并没有买下和出版他的故事,但是编辑写了一封信给小索西,上面写着:“继续努力,终有一天你的作品会被出版的。”

读三年级的时候,第一个故事被刊登在了加利福尼亚的《奥克兰论坛》的“儿童角”专栏报纸上,小小年纪的他就成了同龄人中少有的发表过作品的小作者。

总之,看似简单的讲故事,需要的是综合的能力与素质。而会讲故事的孩子,也正是在听故事、讲故事过程中,不断解锁成长的技能,打怪升级。

「兔兔嘟嘟讲故事」

帮助孩子成为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会讲故事,首先需要多听故事。

「兔兔嘟嘟讲故事」是一款专注于儿童教育的手机故事软件,这里有海量适合于孩子们的故事,如情商故事、绘本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亲子故事、习惯故事、财商故事、科学故事等。

每日精选推荐,资源不断更新,不同类型的故事,帮助孩子全面发展。

创新的讲故事功能,实现孩子与APP的新鲜互动,通过对传统看图说话形式的的改良,使画面更具想象空间,让孩子在自己创造故事的过程中,提高观察力和语言表达力,成为故事大王!

(本文选自微信公众号“兔兔嘟嘟”)

兔兔嘟嘟讲故事APP:我们每天推出实用、有趣的儿童故事和专业、前沿的育儿资讯。

责任编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多听故事&会讲故事的孩子 究竟有什么不一样?”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多听故事&会讲故事的孩子 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多听故事&会讲故事的孩子 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孩子,能力,讲故事,记忆,故事,听故事,不一样,表情,戏精,究竟有,人工智能,动作,娃娃,时候,版本,角色,训练,创造能力,思维逻辑,有的人,每个孩子,佩奇,尼尔,平克,远超,哈佛大学,好的,专业,人物,个人

2020-05-07 #短篇故事

多听故事&会讲故事的孩子 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多听故事&会讲故事的孩子 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故事,讲故事,能力,孩子,记忆,听故事,兔兔,时候,表情,索西,不一样,戏精,作者,作品,编辑,过程,让孩子,专业,人工智能,动作,功能,同龄人,娃娃,情节,手机,民间故事,版本,海量,角色,训练

2020-04-10 #故事阅读

多听故事&会讲故事的孩子 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多听故事&会讲故事的孩子 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故事,讲故事,能力,孩子,记忆,听故事,兔兔,时候,表情,索西,不一样,戏精,作者,作品,编辑,过程,让孩子,专业,人工智能,动作,功能,同龄人,娃娃,情节,手机,民间故事,版本,海量,角色,训练

2020-04-10 #长篇故事

多听故事&会讲故事的孩子 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多听故事&会讲故事的孩子 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故事,讲故事,能力,孩子,记忆,听故事,兔兔,时候,表情,索西,不一样,戏精,作者,作品,编辑,过程,让孩子,专业,人工智能,动作,功能,同龄人,娃娃,情节,手机,民间故事,版本,海量,角色,训练

2020-04-21 #长篇故事

多听故事&会讲故事的孩子 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多听故事&会讲故事的孩子 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故事,讲故事,能力,孩子,记忆,听故事,兔兔,时候,表情,索西,不一样,戏精,作者,作品,编辑,过程,让孩子,专业,人工智能,动作,功能,同龄人,娃娃,情节,手机,民间故事,版本,海量,角色,训练

2020-04-25 #短篇故事

多听故事&会讲故事的孩子 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多听故事&会讲故事的孩子 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故事,讲故事,能力,孩子,记忆,听故事,兔兔,时候,表情,索西,不一样,戏精,作者,作品,编辑,过程,让孩子,专业,人工智能,动作,功能,同龄人,娃娃,情节,手机,民间故事,版本,海量,角色,训练

2020-05-07 #故事阅读

多听故事&会讲故事的孩子 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多听故事&会讲故事的孩子 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故事,讲故事,能力,孩子,记忆,听故事,兔兔,时候,表情,索西,不一样,戏精,作者,作品,编辑,过程,让孩子,专业,人工智能,动作,功能,同龄人,娃娃,情节,手机,民间故事,版本,海量,角色,训练

2020-05-07 #故事会

多听故事&会讲故事的孩子 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多听故事&会讲故事的孩子 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故事,讲故事,能力,孩子,记忆,听故事,兔兔,时候,表情,索西,不一样,戏精,作者,作品,编辑,过程,让孩子,专业,人工智能,动作,功能,同龄人,娃娃,情节,手机,民间故事,版本,海量,角色,训练

2020-06-02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