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小学生美德故事

时间:2020-05-01 03:36:01

相关推荐

赖宁(1974 1988),1988年3月13日,为了扑灭突发山火,挽救山村,保护电视地面卫星接收站的安全,他主动加入了扑火队伍,在烈火中奋战四五个小时后遇难。1988年5月,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授予赖宁“英雄少年”的光荣称号。中文名: 赖宁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四川石棉县 出生日期: 1974 逝世日期: 1988年3月13日 职业: 学生 主要成就: “英雄少年” 目录人物简介英雄少年向赖宁学习3次上山灭火壮烈牺牲赖宁的报道如果赖宁还活着14岁少年调皮又爱作怪如果不救火牺牲没有人会注意他成为时代的榜样不提倡学生学习赖宁中国人对待“少年英雄”的观念在进步更看重一个人的生命权人物简介 英雄少年 向赖宁学习 3次上山灭火 壮烈牺牲赖宁的报道 如果赖宁还活着 14岁少年调皮又爱作怪 如果不救火牺牲没有人会注意他 成为时代的榜样 不提倡学生学习赖宁 中国人对待“少年英雄”的观念在进步 更看重一个人的生命权展开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英雄少年 赖宁,英雄少年,1974 1988。14岁(指被评为“十佳少先队员”时,下同),四川石棉县人。他胸怀大志,品学兼优,全面发展,从上小学开始,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曾获省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一等奖,地区少年儿童绘画比赛二等奖和县儿童书法比赛一等奖。小学毕业后,他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重点中学——石棉县一中。向赖宁学习 1988年3月13日一位14岁的优秀少年在熊熊燃烧的烈火中牺牲了,他的名字就叫赖宁。那天下午3点左右,因八级大风,把县城附近一家工厂的电线杆吹倒,造成电线短路,引起了大火。风助火威,火越来越大、烧得越来越远。此时,森林、电视卫星接收站和附近的油库都面临着巨大的危险。赖宁看见后立刻赶到火灾现场。他找到了一棵松枝奋不顾身地冲向前奋力扑火。虽然,消防队员曾劝阻大家别往火中硬闯,但赖宁不忍心看到国家财产遭到严重损失就去扑火。最后大火终于扑灭了,但赖宁却牺牲了。 赖宁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生活无比热爱,他三次救火而不留姓名;他有着远大志向,要做像李四光那样的科学家;他坚持几年为家乡探险寻宝,利用节假日采集矿石标本,进行无线电实验。他求知若渴的进行学习,好追根寻底,有积极探求的进取精神。1988年3月13日,石棉县海子山突然发生山林火灾,为了扑灭山火,挽救山村,保护电视地面卫星接收站的安全,赖宁主动加入了扑火队伍,他不顾个人安危,在烈火中奋战四五个小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了表彰赖宁的崇高精神,1988年5月,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做出决定,授予赖宁“英雄少年”的光荣称号。号召全国各族少年向赖宁学习。3次上山灭火 赖宁的家乡石棉山区是火险区。 赖宁读小学的时候曾3次上山灭火。他做了这些事,既不写出来,更不告诉别人,直到林业部门把表扬信寄到学校,老师们才知道。1988年3月13日是个星期天。下午3点半,县城附近的山林因电线短路引起大火。火借风势,刹那间山上一片火海。大片森林、卫星电视转播台和石油公司油库,都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赖宁写完作业,和有病卧床休息的妈妈说了声:"我下楼走一走。"妈妈特意嘱咐:"外面风大,别走远了!" 下了楼,赖宁一眼便瞧见了冲天的火焰。他连告诉妈妈一声都来不及,就飞快地直奔火场。 赖宁跑到山上,挥动松枝奋力灭火。高达二三十米的火焰,狂烧猛窜,赖宁和他的伙伴英勇顽强,一次次地冲向火海。 这时天色已晚,现场指挥救火的县领导,命令用汽车将参加救火的学生强行送下山。赖宁、周伟、王海等同学也被拉上了车。在车上,有个同学遗憾地说:"唉,今晚看不成电视剧《再向虎山行》了。"赖宁却风趣地说:"那我们就再向火山行!"一车人都笑了。山间的火势越来越猛,烧焦的枯枝败叶在火焰的冲腾下漫天飞舞,发出噼啪的爆响。天黑了,山陡路滑,风助火势,野火更猖獗了。"我要下去,我要下去!"赖宁跳下了车,王海和周伟也跟着跳了下去。三个人手拿松枝,又一次去迎战烈火。山上的狂风左一股,右一股,撩拨得火焰东奔西窜。9点钟左右,天全黑了。赖宁、王海和周伟三个同学被大火截住了退路。忽然一阵狂风刮来,把离他们10多米的一片大火呼地吹到他们身边。风向一变,赖宁就和同学们失散了。 赖宁独自在火中向山上攀登。他的双脚迈开弓步,他的双手紧紧地抱着一棵小树…… 赖宁壮烈牺牲 大火终于扑灭了。3500余亩森林保住了,卫星电视转播台和石油公司库都平安无事了。14日上午,人们在海子山南坡的过火林带中,发现了赖宁的遗体。他的右臂紧紧挽着一棵小松树,额头靠着山坡,眼镜丢失了,左手撑着地,右腿还保持着向上攀登的姿势。编辑本段赖宁的报道 第195期:学习赖宁如果赖宁还活着 赖宁,36岁,如果他还活着。 赖宁他离开黄和榕20年了。 20年,对于一个母亲来说,不过是把尖锐的痛苦包裹成另外一种形式。像远处传来的鼓声,闷闷的,却无处不在。 黄和榕常常梦到赖宁。 梦里,赖宁是14岁的模样,拉着妈妈的手,不停地说。每次醒来,她都想不起赖宁说些什么。只记得,她一直点头,赖宁咧着嘴笑。 她对赖宁不再受关注毫不在意。她说,赖宁退出历史舞台是早晚的事情。家里,永远有赖宁的位置。 赖宁的父母1992年从四川石棉县搬到了绵阳。今年,他们经历了地震和唐家山堰塞湖的疏散。两位老人已经退休,赖宁的妹妹赖彬上完大学,在绵阳一家中学教书。 生活过得很平静,一家人很有默契地很少谈到赖宁。8月27日,在赖宁家中,黄和榕说起赖宁,一提话头,眼角就有点湿。 她说最遗憾的是,没有把这么好的孩子抚养成人。14岁少年调皮又爱作怪 这个孩子身体不好,经常流鼻血。爬山时,一流鼻血,赖宁就会把左手举得老高,样子看起来有点滑稽。好友李林洲的母亲管他很严,赖宁找他玩,需要打暗号。有时候是模仿猫头鹰叫,有时候把石头往瓦房上扔。 赖宁他爱读书。除了科幻,还喜欢读玉娇龙传奇。李林洲记得,玉娇龙在《古今传奇》上连载,书一到,赖宁把他拉到家里,两个人趴在阳台上,赖宁眉飞色舞地给他讲。赖宁平时话不多,讲故事水平却很高。讲到高兴处,就在阳台上比划起来。 赖宁胆子大。在坟地里,有的坟露出棺材,棺材也破了个洞。赖宁非要进棺材里看看,手伸进去乱抓,结果抓到了骷髅头,几个孩子吓得四处逃窜。走悬崖,进山洞,赖宁从来不胆怯。但是,这也只是在山旁长大的孩子的寻常举动。 几个和赖宁一起玩的孩子都叫赖宁“头儿”,很多事情都是他发起的,探险队,找水晶等等。赖宁认定了的事情一定要做,有时候他的计划没人响应,赖宁会“哦”一声,然后闷声不响地自己去做。 对朋友,他也出了不少歪主意。李林洲每次晚回家,都要找借口。在他回家前,赖宁总是已经为他想好了借口,告诉他今天要用哪个理由了。一个朋友被一家人欺负了,他们几个就去偷那家人的葡萄。 “我们记忆里的赖宁更加有血有肉”,李林洲说,宣传里的赖宁的事迹大多实有其事,但在同学脑子里的赖宁更真切。 和赖宁一起救过火的周伟说,他很少看关于赖宁的报道,觉得那种集中和拔高,让他们感觉不像自己的同学了,“太正了,太完整了”。他尤其记得当时宣传赖宁时说,他用太阳光在木板上烧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句诗。在周伟看来,大家都会这样烧着玩,诗可能是随便选了一句。但赖宁死后,这句诗似乎就别有意味了。 李林洲记得,当初也有同学觉得奇怪,和大家一起朝夕相处的人,突然成了英雄,会觉得很不适应。提到赖宁,有人会说,“好调皮哦,又爱作怪”。 孙云晓在《赖宁的世界》这本书里,写了这样一段话,“创作这部作品是为了实现我的一个梦:淋漓尽致地表现一个中国男孩子的世界,一个充满雄性气息的世界,一个具有高气质、高追求的世界。”赖宁在他眼里,不是一个正统的小英雄。他有些出格,不是一个样板英雄。 赖宁但是在大规模的宣传下,这个有些出格的小英雄,给更多人的印象是一个救火的好孩子。如果不救火牺牲没有人会注意他 在赖宁牺牲前半个小时,他留下了一张照片。大卡车拉着一群救火的孩子准备下山,赖宁在卡车上,架着一副大眼镜,微微地笑。 之后,他和两个伙伴跳车,“再向火山行”。 石棉,川西的一个县城,气候干燥,每年都会有山火。 上山扑火,当时是县里的传统。那时候,小学生去扑火,林业局会派人到学校,学校会在大会上表扬。赖宁小学时曾经被表扬过多次。 1988年3月13日,那场大火非比寻常。当天风很大,火就在离县城最近的山上。整个县城笼罩在一片黑烟中,没有什么犹豫,县里的人都自发到山上扑火。周伟去找赖宁时,赖宁已经上山很久了。 扑了几个小时后,县里开始组织学生下山。周伟和赖宁还有另外一名同学都上了车,赖宁来得早,有些疲惫。后来停车时,他们看到下山的地方有条火线又烧起来了。赖宁提议边灭火边下山,三个人跳下了车。 后来的事情在周伟的脑海里有些模糊了。风向一转,火冲他们卷过来。火光一闪,他只记得绝望和恐惧,“就像这次地震”。他不知道自己怎么滚下了山,而赖宁,被火裹住,没有逃出来。 周伟知道赖宁死后,更多地被这种生死的问题缠绕着。 每次想起一块儿生活的小伙伴没有了,而他也是从生死一线中跑了出来,他就会思考很多,关于人生和死亡。成为时代的榜样 而死后的赖宁,被推上了一个时代榜样的位置。 1989年初,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少工委看到赖宁的消息后,认为赖宁品学兼优,为保护国家财产英勇牺牲,安排人赴当地考察。作家孙云晓承担了这个任务。 孙云晓开始并不想去,他写过一篇论文《论树立少年儿童榜样的科学性》。他统计了一下,从新中国成立到1985年,全国树立的省级以上的少年英雄36个,其中90%左右都是上山救 赖宁像火、下水救人、与坏人搏斗、抢救公共财产等牺牲的。他认为这样的导向有问题,赖宁的上山救火不值得宣传。 但他后来看了材料发现,赖宁有探索精神,又有开阔眼界。他觉得,赖宁值得去学。 但是后来孙云晓也发现,不管赖宁多么优秀,无可回避的就是他救火牺牲的事实。如果不是救火牺牲的话,人们根本不会注意他。有不少人认为赖宁的牺牲是最伟大、最值得学习的。不提倡学生学习赖宁 据中新社电曾几何时,中国对于那些积极参加救灾抢险的青少年给予极高的荣誉。十几年前,全国的少年儿童都学习过一个叫赖宁的中学生,他是扑救山火时牺牲的。然而,从本月开始实施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参加抢险活动。 记者14日从中国教育部举行的发布会上了解到,新颁布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认为,抢险是应当由专业人员或者成人从事的活动,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参加。另外,学校也不得组织学生参与制作烟花爆竹、有毒化学品等具有危险性的活动,不得组织学生参加商业性活动。中国人对待“少年英雄”的观念在进步 有专家认为,从十几年前号召“向赖宁学习”到如今的禁止组织学生参加抢险,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国人对待“少年英雄”的观念在进步。更看重一个人的生命权 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巡视员郑增仪说,当前,中国的安全事故处于多发期,学校的安全工作形势也十分严峻,如校园周边网吧、游戏机室等违法违规经营,治安秩序混乱;交通事故不断,伤害青少年的恶性刑事案件急剧增加。 为此,新颁布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强调,禁止在中小学校园周围二百米范围内设立网吧,公安机关应当把学校周边地区作为重点治安巡逻区域。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小学生美德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小学生美德故事演讲稿三篇

小学生美德故事演讲稿三篇

美德,雷锋,文明,大嫂,小学生,同学,故事,中华民族,军衣,大雨,孩子,樟子,梅花,春天里,一个小孩,演讲稿,爷爷,爸爸妈妈,辈子,难题,张良拾,郭明义,我要做,中一,同学们,典故,传统美德,包袱,军帽,叫住

2020-09-08

小学生美德故事演讲稿5篇

小学生美德故事演讲稿5篇

美德,文明,故事,同学们,小学生,垃圾,中国,妇人,中华民族,演讲稿,列宁,李斯,微笑,谢谢大家,个人,同学,女工,姑娘,智慧,时候,校园,老师,题目,音乐会,是一种美德,有许多,老师们,尊老爱幼,把伞,人情

2020-07-16

小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演讲稿范文

小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演讲稿范文

文档 尊老爱幼 把伞 同学们 故事 小学生 爱幼 珠帘 美德 中华美德 世界上 有许多 任之 顾名思 小同 老师 同学 停住 后果 家长 小女孩 小朋友 小男孩 小花 情况 恶人 意思 明确指出 某某某 淋湿

2020-04-30

小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演讲稿范文

小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演讲稿范文

文档,尊老爱幼,把伞,同学们,故事,小学生,爱幼,珠帘,美德,中华美德,世界上,有许多,任之,顾名思,小同,老师,同学,停住,后果,家长,小女孩,小朋友,小男孩,小花,情况,恶人,意思,明确指出,某某某,淋湿

2020-06-18

小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演讲稿范文

小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演讲稿范文

文档,尊老爱幼,把伞,同学们,故事,小学生,爱幼,珠帘,美德,中华美德,世界上,有许多,任之,顾名思,小同,老师,同学,停住,后果,家长,小女孩,小朋友,小男孩,小花,情况,恶人,意思,明确指出,某某某,淋湿

2020-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