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小学三年级历史故事三篇

时间:2020-05-01

三年级简短历史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349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导语中国历史太长,讲历史多离不开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皇皇盛世,几乎一样长久的变乱年代则常被轻描淡写。但是,可以这样说,每一个大一统时代的光明,都在前一个变乱年代里孕育。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历史故事(三篇)》,希望帮助到您。指鹿为马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转身,用手指着众大臣,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说明书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确是一匹千里马!”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孟母

孟母是是一位颇有见地,善于教子的贤德女性。孟子能够成为中兴儒学的“亚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人,多得力于这位母亲的教育。《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传诵名句,孟母的“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等脍炙人口的故事,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妇孺皆知的历史佳话,成为天下母亲教育子女的样板故事。

孟子名孟柯,出生于现在山东省邹城市北的凫村今属于曲阜市。《列女传》记载,孟家最初的住处靠近一片墓地。游戏、模仿乃是孩子的天性,由于经常看到出殡送葬的人群从附近经过,因此,孟轲与其他孩子就“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他们模仿送葬的人群,兴致勃勃地玩抬棺材、掩埋死人的游戏。孟母认为这样的环境会影响孩子读书,妨碍孩子正常思想的形成,会让孩子走向不健康的道路。

孟母决定搬家,带着孟轲迁居到远离墓地的庙户营村。庙户营村位于现在的邹城市西北部,当时,这里是一处繁华的集镇。孟轲置身于这人来人往的闹市之中,逐渐又同集镇上的孩子一起玩起做生意的游戏,与同伴们学习商贩叫买吆喝,讨价还价,还学邻居屠夫杀猪宰羊。孟母觉得这里仍然不是培养孩子的理想场所,这样下去,孩子很容易受小商贩的影响而不认真读书。

在这个集镇上刚刚居住了半年的孟母,毅然决定再一次搬迁自己的住处。他们搬到了学宫的旁边。这所学宫位于现在邹城南门崇教门外路东,是孔子之孙即子思设宫讲学的地方,后人称它为“子思书院”。后来子思的学生在此授徒讲学。孟母想,孩子在学宫的附近居住,必然会受到学宫气氛的影响,长大以后读书也方便。母子搬迁到这儿后,天资聪颖的孟轲果然被书院里的琅琅读书声所吸引,常到书院里跟着学习诗书,演习礼仪。孟母很高兴自己终于找到了培养孩子的理想场所,从此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后来孟母把孟轲送入学宫,随子思的弟子学习,使孟子从此走上学业之路。

孟母断机教子的故事同孟母三迁一样是母亲教子故事的典范。孟子虽然天性聪颖,但是也有一般孩子的顽皮。到学宫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开始的新鲜劲头过去了,贪玩的本性难移,有时就逃学,对母亲谎称是找丢失的东西。有一次孟子又早早地跑回了家,孟母正在织布,知道他又逃学了。孟母把孟子叫到跟前,把织了一半的布全部割断。孟子问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回答说:“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教育孟轲,学习就像织布,靠一丝一线长期的积累。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才能成才,不可半途而废。逃学就如同断机,线断了,布就织不成了,常常逃学,必然学无所成。

孟轲幡然大悟,从此勤学苦读,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终于成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孟母对于家庭一生操劳,尽管孟子已经长大成人,但对孟子的教育和督促从来没有放松过。在齐国,孟子多次向齐宣王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齐宣王虽然以年禄十万钟酬谢孟子,但是却不肯积极推行他的政治主张。他非常想去愿意采纳他政治主张的宋国,可是又担心母亲年事已高无人照料。

孟母知道了儿子的心事,对儿子说:“故年少则从乎父母,出嫁则从乎夫,夫死则从乎子,礼也。今子成人也,而我老矣!子行乎子义,吾行乎吾礼。”孟母的一席话把孟子的担忧和犹豫一扫而空,孟子随离家周游列国,受到了各国的空前欢迎,他的政治主张在许多诸侯国得到顺利推行。

就在这个时候,为儿子倾尽毕生心血的孟母,在亲眼看着儿子成功的时刻,满怀着一个母亲成功的欢欣,一病不起。在归葬故乡的途中,沿途经过的地方,无论民众官员,无不争向在路旁祭奠,表达对这位伟大母亲的尊敬和哀思。

在山东邹城市北20里的马鞍山麓,古柏森森的孟母林静穆庄严,时刻吸引着一代代景仰这位伟大母亲的人们。 纸上谈兵的赵括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今河南沁阳。截断了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和韩都的联系,上党形势危急。上党的韩军将领不愿意投降秦国,打发使者带着地图把上党献给赵国。

赵孝成王赵惠文王的儿子派军队接收了上党。过了两年,秦国又派王龁音hé围住上党。

赵孝成王听到消息,连忙派廉颇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去救上党。他们才到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上党已经被秦军攻占了。

王龁还想向长平进攻。廉颇连忙守住阵地,叫兵士们修筑堡垒,深挖壕沟,跟远来的秦军对峙,准备作长期抵抗的打算。

王龁几次三番向赵军挑战,廉颇说什么也不跟他们交战。王龁想不出什么法子,只好派人回报秦昭襄王,说:“廉颇是个富有经验的老将,不轻易出来交战。我军老远到这儿,长期下去,就怕粮草接济不上,怎么好呢?”

秦昭襄王请范雎出主意。范雎说:“要打败赵国,必须先叫赵国把廉颇调回去。”

秦昭襄王说:“这哪儿办得到呢?”

范雎说:“让我来想办法。”

过了几天,赵孝成王听到左右纷纷议论,说:“秦国就是怕让年轻力强的赵括带兵;廉颇不中用,眼看就快投降啦!”

他们所说的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小时爱学兵法,谈起用兵的道理来,头头是道,自以为天下无敌,连他父亲也不在他眼里。

赵王听信了左右的议论,立刻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对付一下。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

赵王听了很高兴,就拜赵括为大将,去接替廉颇。

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可是赵王对蔺相如的劝告听不进去。

赵括的母亲也向赵王上了一道奏章,请求赵王别派他儿子去。赵王把她召了来,问她什么理由。赵母说:“他父亲临终的时候再三嘱咐我说,‘赵括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作儿戏似的,谈起兵法来,就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将来大王不用他还好,如果用他为大将的话,只怕赵军断送在他手里。’所以我请求大王千万别让他当大将。”

赵王说:“我已经决定了,你就别管吧。”

公元前260年,赵括领兵二十万到了长平,请廉颇验过兵符。廉颇办了移交,回邯郸去了。

赵括统率着四十万大车,声势十分浩大。他把廉颇规定的一套制度全部废除,下了命令说:“秦国再来挑战,必须迎头打回去。敌人打败了,就得追下去,非杀得他们片甲不留不算完。”

那边范雎得到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就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去指挥秦军。白起一到长平,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几阵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二万五千人,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五千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四十万赵军切成两段。赵括这才知道秦军的厉害,只好筑起营垒坚守,等待救兵。秦国又发兵把赵国救兵和运粮的道路切断了。

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守了四十多天,兵士都叫苦连天,无心作战。赵括带兵想冲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把赵括射死了。赵军听到主将被杀,也纷纷扔了武器投降。四十万赵军,就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部覆没了。

小学三年级历史故事(三篇).doc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全文共3830字]编辑推荐:Word文档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小学三年级历史故事三篇”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小学三年级关于动物的成语故事三篇 小学三年级的成语故事的相关文章推荐

小学三年级关于动物的成语故事三篇 小学三年级的成语故事的相关文章推荐

老虎,鬼魂,羊圈,那个人,历史,成语故事,成语,窟窿,食物,是我国,为虎作伥,导语,人民,一传,事情,动物,伥鬼,出处,含义,向导,后人,圈羊,地方,坏人,山洞,山腰,故事,智慧,结晶,衣服

2020-08-09 #故事会在线阅读

小学三年级关于动物的成语故事三篇 小学三年级的成语故事的相关文章推荐

小学三年级关于动物的成语故事三篇 小学三年级的成语故事的相关文章推荐

老虎,鬼魂,羊圈,那个人,历史,成语故事,成语,窟窿,食物,是我国,为虎作伥,导语,人民,一传,事情,动物,伥鬼,出处,含义,向导,后人,圈羊,地方,坏人,山洞,山腰,故事,智慧,结晶,衣服

2020-09-24 #故事会

小学三年级历史故事三篇

小学三年级历史故事三篇

赵括,孟母,孟子,赵高,廉颇,赵军,孟轲,母亲,孩子,赵王,上党,王龁,白起,秦国,秦军,子思,范雎,大臣,大将,儿子,赵国,赵孝成王,书院,政治主张,学宫,故事,游戏,父亲,陛下,长平

2020-07-17 #故事会在线阅读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三篇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三篇

太子,任安,卫桓公,武帝,成语故事,成语,汉武帝,孟郊,历史,兵符,兄弟,卫国,发兵,拼音,进士,郑国,陈国,一杯酒,丞相,京城,仕途,哥哥,国君,奸臣,文档,木头人,桓公,老百姓,诗人,抵抗

2020-05-08 #经典故事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三篇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三篇

太子,任安,卫桓公,武帝,成语故事,成语,汉武帝,孟郊,历史,兵符,兄弟,卫国,发兵,拼音,进士,郑国,陈国,一杯酒,丞相,京城,仕途,哥哥,国君,奸臣,文档,木头人,桓公,老百姓,诗人,抵抗

2020-05-15 #经典故事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三篇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三篇

太子,任安,卫桓公,武帝,成语故事,成语,汉武帝,孟郊,历史,兵符,兄弟,卫国,发兵,拼音,进士,郑国,陈国,一杯酒,丞相,京城,仕途,哥哥,国君,奸臣,文档,木头人,桓公,老百姓,诗人,抵抗

2020-07-28 #故事大全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三篇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三篇

太子,任安,卫桓公,武帝,成语故事,成语,汉武帝,孟郊,历史,兵符,兄弟,卫国,发兵,拼音,进士,郑国,陈国,一杯酒,丞相,京城,仕途,哥哥,国君,奸臣,文档,木头人,桓公,老百姓,诗人,抵抗

2020-08-02 #经典故事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三篇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三篇

太子,任安,卫桓公,武帝,成语故事,成语,汉武帝,孟郊,历史,兵符,兄弟,卫国,发兵,拼音,进士,郑国,陈国,一杯酒,丞相,京城,仕途,哥哥,国君,奸臣,文档,木头人,桓公,老百姓,诗人,抵抗

2020-08-28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