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教师报

时间:2020-05-04 15:36:01

相关推荐

教师报

闵艳莉 当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起《丑小鸭》这个故事,伴随着课件的播放,小朋友们被带入到故事的情景之中。 “丑小鸭的妈妈那么爱它,为什么它还要离家出走呢?”故事讲完,老师开始提问。“因为它被其他小鸭子欺负”,“因为大家都不喜欢它”…… 点评:这是一个基于文学故事本身的问题,它是我们在语言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提问的方式,对幼儿的能力需要只是“背诵”。作为第一个问题提出,有助于帮助小朋友回忆故事中的情景,深刻感受故事中语言表达的情绪和意义。 “丑小鸭走后鸭妈妈会怎么样呢?”对于老师的再次提问,孩子们几乎没有思考就回答道“鸭妈妈会很伤心”;“会很难过的”;“鸭妈妈会到处找丑小鸭,找不到她会哭的。”……… 点评:这是一个换位思考型的问题,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小朋友尝试着跳出自我的圈子,从他人的角度去看待丑小鸭离家出走的这件事情,用新的眼光去思考。 “丑小鸭在家里和在外面都遇到了很多欺负它的人,你认为这些欺负和嘲笑丑小鸭的人算不算坏人呢?为什么?”老师提出了第三个问题,“算!”“不算!”这个问题让大家活跃起来,大家有些迫不及待,争着表达自己的见解。有的干脆就和坐在一起的小朋友争论起来。 点评:这是一个具有矛盾冲突的问题,它涉及生活中对事物的评价,而这种评价对于孩子来讲通常是两难。幼儿期评价事物的普遍方式通常是非好即坏,非对即错!虽然如此,但儿童总是热衷于讨论这样很难明确回答的问题。因为这样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所有的答案都可能有依据和理由,所有的答案又都值得怀疑和批判。 小组讨论实录片段 男孩:“绝对不是坏人。” 女孩:“是坏人,因为他们让丑小鸭很难过。” 男孩:“不是!因为他们没有伤害丑小鸭,所以不是坏人。” 另一个不爱说话的男孩:“不好也不坏,反正不知道。” 点评:三个小朋友三种立场,特别是最后一个谈不好也不坏的男孩,他在今天的活动中从头到尾都没有发过一次言,但你能看出他一直在思考。 思考是儿童哲学的中心词汇,儿童哲学活动是“爱智慧”的活动,智慧不同于知识,它不仅是各种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更是一种思考的境界。“不好也不坏”是男孩经过了思考的价值判断,“反正不知道”其实不是不知道,而是语言经验有限,表达不出来。 师生对话实录节选 生:“因为大家不知道它是白天鹅,所以才欺负它。” 师:“是看它有点不顺眼,好像和大家不一样?是不是?” 生:“嗯。” 师反问:“那后来那些欺负和嘲笑丑小鸭的人又算不算坏人呢?” 生:“不算,因为他们也不知道它是白天鹅。” 师:“那他们是好人吗?” 生:“算。” 点评:“那后来那些欺负和嘲笑丑小鸭的人又算不算坏人呢?”这是一个教师下意识的反问(教师自述),这个问题既是对幼儿答案的回应,也是对幼儿思考的推动,它促使孩子进行反向的思考。 接下来的第四个提问:“丑小鸭离家出走后同样受到那么多欺负、嘲笑。如果你是丑小鸭,你会离家出走吗?”幼儿的回答还是分化成两部分,从人数上看,说“会”的小朋友稍占多数,说“不会”的小朋友也不少。 点评:这是一个基于儿童生活经验的问题,它以故事为背景,以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为基础,将二者巧妙融合设计的提问。这样的问题能从孩子的大脑中调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把幼儿已有的经验放到故事的背景中加以讨论,这样的问题能打开孩子的话匣子,让孩子对自己的理由进行充分的阐述,有助于孩子梳理已有经验。同时孩子们不同的答案,也有助于幼儿从另外的角度,思考整理自己的经验。 实录:说“会离家出走”的孩子 生1:“会,因为大家不喜欢我。” 老师问:“出去大家还是不喜欢它呀?” 生1:“那我就躲起来。” 生2:“他们都欺负我。” 师:“出去还是一样被欺负呀?” 生2:“我就打电话找警察。” 生3:“会出去,因为呆在家里会很热。”(注:当天,天气比较热) 师:“你的意思是不是外面的空气更清新,天空更广阔?” 生3:“嗯。” 点评:问题提出后,有多半的人选择要离家出走。从好的方面来讲,是每位幼儿都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另一方面我感受到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的缺失,如“安全的问题”和“如何与朋友相处”这样老生常谈的问题。为什么到了大班,我们的孩子还会坚决地选择要离家出走呢?李普曼教授说:“信息可被传递,理论可以灌输,情感可以分享,而意义只能被发现。”也就是说,以前我们对儿童讲的安全、讲的“与朋友相处”它们的意义其实还没有被相当一部分小朋友所认识。而《丑小鸭》的活动情景,给了幼儿寻找这样意义的载体,在一种假设的情景中去发现问题,寻找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师的跟进还不够,还没有深入进去。 “最后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展翅高飞!你认为它会飞回去看鸭妈妈吗?为什么?”这是一个看起来很简单的问题,大部分小朋友都说“会”。老师急中生智,把小朋友分成了两组,分别坐在自己的左右两边。当孩子们抬着凳子,走向自己的团队时,我们看到说不会小朋友有约五分之一。 点评:这个问题同样是一个基于儿童生活经验的问题,同时它又是带有关怀性思考的问题,儿童哲学认为“好的思考不仅应该具有批判和创造性,也要是关怀性的思考”。教师的引导是显而易见的,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听听来自儿童的想法,听听来自他们的思考。实录:“会回去看鸭妈妈”的理由生1:“我想去看妈妈长高没有。” 生2:“丑小鸭变漂亮了,小鸭小鸡就都喜欢它了。” 生3补充:“邻居也喜欢它了。” 生4:“看看妈妈生病没有。” 生5:“看看小伙伴怎么样了。” …… 实录:“不会回去看鸭妈妈”的理由 生1:“不会,因为它在外面有家了(有新家了)。” 生2:“回去又会遇到猎人。” 生3:“妈妈都不会认识它了。” 生4:“不会,如果又生了蛋怎么办,它们又要欺负。” 生5:“不会,因为它本来就不是鸭妈妈的孩子。” 点评:可以看到即使是同样的答案,孩子的想法都是千差万别的。我们需要创设一种只有思考和表达,没有对错,平等的、聆听的环境,我们才能真正听到来自儿童的“原声音”,才能发现儿童世界里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评判方式,也才能更深入地解读幼儿。 儿童哲学的故事活动区别于一般的语言活动,其价值在于激发孩子的思考。教师设计的五个提问环环相扣,形成一个问题的情景。让孩子与孩子之间,孩子与教师之间,产生更多的思维碰撞和思想交流。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教师报”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转载教育写作的“三重门”——《中国教师报》韩世文主编讲写作

转载教育写作的“三重门”——《中国教师报》韩世文主编讲写作

文章,老师,价值,教育,过程,三重门,教师,故事,经历,标题,专业,孩子,架构,典型,案例,经验,问题,交流,学校,视角,中国教师报,媒体,教学,语言,进阶,好老师,能不能,刘悦,个人,成就

2020-08-30

转载教育写作的“三重门”——《中国教师报》韩世文主编讲写作

转载教育写作的“三重门”——《中国教师报》韩世文主编讲写作

文章,老师,价值,教育,过程,三重门,教师,故事,经历,标题,专业,孩子,架构,典型,案例,经验,问题,交流,学校,视角,中国教师报,媒体,教学,语言,进阶,好老师,能不能,刘悦,个人,成就

2019-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