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听说”:故事文体的另一种突围—观陈晓华《女娲补天》有感

时间:2020-05-06

女娲补天的故事带白话文拼音

提示:本文共有 199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听说”:故事文体的另一种突围—观陈晓华《女娲补天》有感 时间:2017 08 24 16:01:34来源:作者:鲁林红

听情节,厘清整体布局

结构框架的厘清,是学生把握故事整体印象的关键。故事文体的教学,首先在于让学生对故事有全息性的感知。因此, 听说 的第一个板块,在于全局的梳理。如

师:神话故事在以前是人们通过一代又一代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的。这节课,我们要还原神话故事的传承过程,用讲故事的方式学习一个新的神话故事 《女娲补天》。(师讲故事,让学生记住主要情节。)师:故事讲完了,主要情节记住了吗?

(后续环节如下:一、出示四张女娲补天的主要图片,引导学生按内容排序。二、按图片顺序逐一观察图片,让学生归纳出图片表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并用四字成语概括,分别是:天崩地裂、求雨造船、找五彩石和炼石补天。三、让学生结合图片和关键词,将主要情节讲出来,并注意情节与情节之间的过渡。)

感悟:达成完整、准确地梳理主要情节的目标,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这个环节,陈老师首先通过声情并茂地讲故事,让学生在亲切而鲜活的故事情境中,触摸神话的精妙,捕捉故事过程。

接着呈现的立体图片,巧妙地为学生的聆听进行参照修正,将故事思路在图片的调整下得以科学梳理,为后续厘清四个关键词指明了思考路径。由 图 到 词 ,再结合 图 词 的辅助,学生就顺理成章地将故事的主要情节讲述出来了。

听细节,调试故事温度师:下面我们请一个讲故事的高手,给大家再讲一遍《女娲补天》这个故事。这次你们要一边听一边在脑子里画画,并说一说哪一个画面让你印象深刻。

(播放《女娲补天》朗读录音)生:让我印象最深的画面是女娲把用五彩石化成的很稠的液体装在盆里,对准大窟窿往上一泼,金光四射的场景。

师:这些五彩石是怎样化为液体的?

生:是她在地上挖了一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

师:炼了几天?

生:五天五夜。

师:所以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你们看,女娲就是这样补天的。

(师一边引导学生交流印象最深的画面,一边板书关键词:

天崩地裂:大窟窿深沟

熊熊大火洪水

求雨造船:难过立刻找五彩石:喷火几天几夜清泉

炼石补天:圆坑五天五夜泼)

师:刚才我们所说的这些就是让人印象深刻的画面。如果我们把这些画面加到你所讲的故事当中,那么,你的故事一定会变得更有意思,更吸引人了。

接下来,请四人一组合作讲这个故事。(一人负责一张图,四人串联合作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感悟:一个好的故事是有温度的,而让人触摸到故事温度的,就在于其间那些 细枝末节 的雕琢和渲染。在这个板块,学生实现了第二次 听说 的训练。在播放朗读录音前,老师提出聆听要求 在脑子里画画,捕捉印象最深的画面。而将印象最深的画面进行捕捉、定格,则是提炼精妙细节的关键所在。陈老师跟随学生的思维路径,巧妙地追问、修正,将学生模糊化的言语表达具体化、精细化,并将交流中提炼出来的有关四个画面的 细节词 板书在黑板上,形成一个思维圈。正是在这些 细节词 的调试下,学生才能将由 听 输入的画面,自然、生动地通过 说 将故事呈现出来,借此达成言说经验的积累。

听 腔调 ,还原历史语境在最早的时期,神话故事是人们一代又一代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的。在流传的过程中,因风俗和语言等差异,不同地区所流传的神话故事往往带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基于此, 听说 的实践在从情节到细节后,又呈现了一次时空的超越,即还原故事的原始场景,用方言的形式真实感受神话 口耳相传 这一独特的传承特点。

在这节课中,陈老师创设了两次用方言表达的情境:第一次:用方言互动。

1.用方言说 故事 这个词。

2.用方言说:我最喜欢的故事是

3.出示《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的故事图片,让学生用方言说这是什么故事。

第二次:用方言讲故事。播放义乌方言版《女娲补天》(学生来自义乌市绣湖小学),让学生聆听后,从《女娲补天》第一自然段中,用自己家乡的方言说其中的一句,请大家猜内容。

感悟: 在课堂上说方言,对于在课堂上习惯用普通话表达交流的孩子来说,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因为在特殊的语言情境下,言语系统并不是完全开放的。因此,第一次的方言互动,正是有意识地打开学生的话语系统,在最自然的层面上,通过对话的形式让学生尝试用方言交流,从而顺利地用方言讲故事。

用方言说故事,看上去剑走偏锋,实则巧妙地还原了最原始的故事传承方式。陈老师播放的义乌方言版《女娲补天》,契合了义乌学生的地域文化,在这种语言情境的渲染下,学生通过用方言讲故事,亲历验证历史场景,在亲切的 腔调 中感受神话的原始魅力。

听说 策略 , 听 的是故事,侧重的是学生的注意力、辨别力、感悟力。而 说 指向的是言语的转化、修正和提升。由 听 到 说 ,学生即时性地经历了从输入到输出的实践过程。

(作者单位:安徽安庆市望江县泊湖中心学校)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听说”:故事文体的另一种突围—观陈晓华《女娲补天》有感”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翻观陈氏家族生息繁衍 陈姓起源及家族史!

翻观陈氏家族生息繁衍 陈姓起源及家族史!

陈氏,朱元璋,后裔,陈友谅,广西,瑶民,明成祖,永贵,人民代表,历史,满族,陈字,曹宪,王高岳,胡人,陈澄,黎朝,民族委员会,赐名,一带,中华,中华民族,中国,北魏,侗族,京族,发展史,女真族,哈尼族,回民

2007-04-03 #小故事

王景武 吴晓华王景武 吴晓华慰问一线医护人员家属和优秀女性代表及群体

王景武 吴晓华王景武 吴晓华慰问一线医护人员家属和优秀女性代表及群体

疫情,医护人员,防控,湖北,家庭,王景武,吴晓华,代表,家属,贡献,一线,妇女,衡水,工作,工作中,女性,群体,齐宏,新时代,人民,全市,力量,市委,市政府,患者,阻击战,崔海,王景,童莉,希望大家

2014-03-27 #长篇故事

立足文体 让神话故事更神奇

立足文体 让神话故事更神奇

女娲,神话,课文,教学,学生,故事,神话故事,方法,语言,部分,女娲补天,概要,魅力,指导,人类,内容,特点,词语,引导学生,石补天,基础,本课,简要,课题,过程,重点,孩子们,这个故事,动词,学会

2020-09-15 #小故事

石晓华 女导演的初心情怀

石晓华 女导演的初心情怀

石晓华,父亲,故事,父辈,上海,导演,谢晋,后代,摇篮,联谊会,泉水叮咚,电影,红色,背影,马背,初心,孩子,延安,石西,石晓,上世纪,新中国成立,中共党,会员,历程,后人,学校,年轻人,新华日报,电视剧

2013-10-24 #故事阅读

梁晓华语言《农场大发现》说课稿

梁晓华语言《农场大发现》说课稿

幼儿,故事,东西,红色,教师,小朋友,小动物,农场,活动,奇怪的东西,故事内容,是怎么,看法,不一样,动物,奇思妙想,学说,奶牛,意见,母鸡,毛驴,音乐,什么呢,大发现,梁晓华,里可,中出,发现了,真热闹,都会

2007-07-14 #故事会

华院数据宣晓华:数学的力量|甲子引力

华院数据宣晓华:数学的力量|甲子引力

数学,科技,算法,中国,数学家,数据,人工智能,定义,先生,发展,学科,21世纪,丁石孙,对话,研究,智能,科创,好的,引力,问题,子光,晓华,区块链,力量,博弈论,小姐,时代,理论,观点,题目

2017-10-29 #故事会

幼儿英语故事屋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文主播晓华mp3/

幼儿英语故事屋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文主播晓华mp3/

回复,动画,英文版,粉红猪,全集,儿歌,剧场版,小妹,字母,积木,英文,高清,音频,爱探险的朵拉,最新热门,立大功,米奇妙妙屋,跳跳蛙

2020-04-19 #经典故事

幼儿英语故事屋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文主播晓华mp3/

幼儿英语故事屋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文主播晓华mp3/

回复,动画,英文版,粉红猪,全集,儿歌,剧场版,小妹,字母,积木,英文,高清,音频,爱探险的朵拉,最新热门,立大功,米奇妙妙屋,跳跳蛙

2020-04-24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