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海山闻说风能引

时间:2020-05-07

家人之间爱的故事50字

提示:本文共有 1033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1 分钟。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8卷,第1期, 2007年1月 Journal of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Vol.8, No.1, Jan.2007 海山闻说风能引,也在虚无缥缈间 ———从《影梅庵忆语》《浮生六记》看士人情爱观 刘 坡 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明末清初冒襄的《影梅庵忆语》、清中期沈复的《浮生六记》作为明清自传体笔记,自问 世以来便因其中深蕴的夫妻缱绻深情而备受推崇。本文以《影梅庵忆语》《浮生六记》的文本为 根据,以人文状况为背景,通过对文中沈复和陈芸、冒襄和董小宛的婚姻生活,以及士人重情与 薄情背后原因的分析,试图以小见大,借芸芸众生的一隅看士人情爱观。 关键词:重情;薄情;无她教;无我教;妻性 中图分类号:I 207.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 9779 2007 01 0082 06 The Literators’Love Notion Reflected from Memories for Yingmei An and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LIU Po School ofHumanities, Jilin University, Jilin130012, China Abstract:Mao Xiang wrote The Memories for Yingmei An in the turning time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 Shen Fu did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in the middle of Qing Dynasty. The two books were praised highly since they had been produced, because of the deep love between couples. On the base of the books as Memoirs for Yingmei An and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this paper analysed the love notion of the literators from the married life of Shen Fu and Chen Yun, Mao Xiang and Dong Xiaowan. As a result, we can learn the deep reasons of the literators’attitude towards the love . Key Word:faithful for love; unfaithful for love; ignore of the female; self sacrifice of the female; wifelism 士人的情爱观到底如何?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 他们对待与之发生感情的对象———女子———的态 度。而士人又究竟视女子为何物?讨论的主体是古 时的人物,古人自己的话当最为确实。李渔在《闲 情偶寄·声容部·习技第四》中论道:“娶妻如买田 庄,非五谷不植,非桑麻不树,稍涉游观之物即拔 而去之,以其为衣食所出,地力有限,不能旁及其 他也。买姬妾如治园圃,结子之花亦种,不结子之 花亦种,成阴之树亦栽,不成阴之树亦栽。以其原 为一情而设,所重在耳目。则口腹有时而轻,不能 顾名兼顾实也。”[1]虽然笠翁之语不一定放之四海 皆准,但却揭示了中国古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认 知,即女子非人,情爱之于男子仅是其耳目口腹欲 望的满足罢了,作为女子存在的两种身份———妻与 收稿日期: 2006 07 11 作者简介:刘坡1983 ,男,河南焦作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明清文学。 E mail: nestlepearl@妾,也只是因男子欲望的不同需求而分化形成的不 同功能单位。 明末清初冒襄的《影梅庵忆语》中的董小宛 原名白之于作者正是妾,清中期沈复的《浮生 六记》中的陈芸之于作者恰为妻,所以他们的关系 代表了中国古代社会存在的两种典型的婚姻关系。 而且冒襄乃明末四公子之一,声名煊赫,实为一代 知识分子的典范;沈复虽沉沦下寮,但出身书香门 第,亦拥有传统中国文人的习气:歌咏风月、赏玩 字画、浪游冶情。一个是上层贵公子,一个是布衣 文士,作为中国士人两种生存状态的缩影,都因留 下传世佳作而被推崇为爱情典范,故而正可借其一 窥士人情爱观。 一、海山闻说风能引———士人的 重情 作为知识分子,士人天然地成为性情中人。他 们体物遣情、附庸风雅,关注世间一切美好的事 物,当然包括女性以及她们带来的爱情,因此士人 多情、重情。《影梅庵忆语》与《浮生六记》正是 借回忆生活琐事怀念自己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甚 是缠绵哀感。自潘岳《悼亡诗》以降,凡悼亡妇、 亡姬,除发梦断香销之痛、欲寻遗踪之思外,一忆 伉俪情笃,一忆妇之贤良淑德。 一伉俪情笃———互动的爱情 爱情是超越时空的永恒的话题,是精神快感的 一部分。不能否认,士人也是有其真情挚爱的。也 只有互动的倾心之爱才有被传颂的价值,因此《影 梅庵忆语》《浮生六记》中所传达出的深情无可否 认是发乎情、源乎心的,是男女之间两情相悦的互 动。 董小宛以妾之身份在冒襄的情感生活中留下了 深深的烙印,而冒襄也给了她最大的荣耀,即于其 身后著书悼念以示后人。文中最可见二人用情之深 的是篇末的“夜宿友云轩”一节: 三月之杪,余复移寓友沂友云轩。??三鼓别去,余 甫著枕,便梦还家,举室皆见,独不见姬。急询荆人,不 答。复遍觅之,但见荆人背余下泪。余梦中大呼曰:“岂死 耶?”一恸而醒。姬每春必抱病,余深疑虑,旋归,则姬固 无恙,因间述此相告。姬曰:“甚异。前亦于是夜梦数人强 余去,匿之幸脱,其人尚狺狺不休也。”讵知梦真而诗谶咸 来先告哉? 可见,若非有情,此二人如何心灵相通,殷殷 牵挂至此。想董小宛事冒襄九年,情深意重,冥冥 中却有此谶语待之,不禁使人读之堕泪。 另冒襄秦溪蒙难后感染风寒,小宛不顾疲劳和 辟疆病后失常性的暴怒殷勤伺候,以至“星靥如 蜡,弱骨如柴”,更有云“竭我心力,以殉夫子”, 何等的赤诚情深。而董白卒后,冒襄顿感“余不知 姬死而余死也。”并“业为哀辞数千言哭之??每 冥痛沉思姬之一生与偕姬九年光景,一齐涌心塞 眼,虽有吞鸟梦花之心手,莫能追述。区区泪笔, 枯涩黯削,不能自传其爱??”此时冒襄失姬之痛 可想而知,同时在冒襄心中,董小宛能是一个“真 可爱者”,不枉其九年履险茹苦。 而《浮生六记》中沈复与陈芸是原配夫妻,且 两人的结合还不是一般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而是“余年十三,随母归宁,两小无猜??心注不 能释,告母曰:‘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应 属自由恋爱,所以两人相知相惜之情更为深笃。书 中所记之事也多婚后爱情的浓情蜜意,其中《闺房 记乐》《闲情记趣》中温馨愉悦、自得其乐的夫妻 生活,如“闺房燕昵”“七夕赏月”“水仙庙会”等 等,无不写得情性摇曳、神采飘逸,让人只羡鸳鸯 不羡仙。然而“贫贱夫妻百事哀”,《坎坷记愁》中 的沉重愁苦及夫妻二人的相濡以沫,与前之清新欢 愉两相照应,格外的凄恻动人。林语堂如是评价二 人:“他俩的一生很凄惨,但也很放荡,是心灵中 所流露出来的真放荡。他俩以享受大自然为怡情悦 性中必不可少的事件。”[2]足见其爱情的互动性。 俞平伯在《校点重印〈浮生六记〉序》中称赞 本书“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3],此语虽是针对其 艺术价值而言的,但将其用到沈复与陈芸的爱情上 亦合适,如新婚之夜便写得纯净透明,数十年后沈 复仍记忆犹新:“遂与比肩调笑,恍同密友重逢。 戏探其怀,亦怦怦作跳。因俯其耳曰:‘姊何心春 乃尔邪?’芸回眸一笑,便觉一缕情丝摇人魂魄。 拥之入帐,不知东方之既白。”二人的一往情深跃 然纸上。 二两个可爱的女人———贤妻、顺 媳、良母 对于中国士人来说,除了功名利禄外,贤妻美 眷也是必不可少的。董小宛本为“秦淮八艳”之 一,余怀《板桥杂记》中称其“天资巧慧,容貌娟 妍??稍长,顾影自怜,针神曲圣,食谱茶经,莫 不精晓”[1]。陈维崧亦在其《妇人集》中道:“秦 83第1期 刘 坡:海山闻说风能引,也在虚无缥缈间———从《影梅庵忆语》《浮生六记》看士人情爱观淮董姬,才色擅一时,后归如皋冒推官,明秀温 惠,与推官雅相称。”[1]而陈芸则是:“生而颖慧, 学语时,口授《琵琶行》,即能成诵??刺绣之暇, 渐通吟咏,??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 秀,顾盼神飞,惟两齿微露,似非佳相。”林语堂 先生就认为陈芸是中国文学中所记女子中最可爱的 一个,足见二人的喜人之处。但这两个女人之所以 能让其夫久久不能忘怀,更在于她们是贤妻、顺 媳、良母。 作为贤妻,她们对于丈夫的起居生活照顾得无 微不至,尽心竭力。冒襄喜欢与宾客共同享受“香 甜及海错风熏之味”,董小宛便煞费苦心地为其研 制各种小吃,“一匕一脔,异香绝味,使人作五鲭 八珍之想” ,尽最大的可能满足丈夫的五脏庙。 冒襄不能饮酒,嗜茶嗜界片,小宛“遂罢饮”,每 与辟疆“静坐香阁,细品茗香”。沈复爱小饮,不 喜多菜,芸投其所好,费心为其设计梅花盒盛装食 物。沈复好整洁,其“小帽领袜皆芸自做??必整 必洁”。此等悉心何其适意。但更令两位丈夫快慰 的是她们能与自己志趣相投,可谓获得了物质与精 神的双丰收。董小宛辅助冒襄编订《四唐诗》,并 荟集古今闺帏轶事,编成《奁艳》。陈维崧曾征引 冒襄语:“妇人以资质为主,色次之。”[4]其才藻精 敏、明秀高雅可窥一斑。而陈芸亦为沈复的闺中良 友,她知书识礼,才思隽永,“察眼意,懂眉语”, 沧浪亭中,“终日伴余课书论古,品月评花”,与董 小宛一样“不私铢两”,对破书残画反极珍惜。这 样情趣高雅、温婉娴淑的妻妾,夫复何求? 作为顺媳、良母,她们更是恪尽妇道,孝上慈 下。董小宛在冒家九年,“上下内外,无忤无间”, “侍左右,服劳承旨,较婢妇有加无已”,竟致“以 劳瘁死”。陈芸则是“事上以敬,处下以和,井井 然未尝有失”,对待公婆更是曲意逢迎、逆来顺受, “满望努力做一好媳妇”,怕是中国妇女所有的美德 她们都发挥到了极致。这样的女子正是中国士人的 最佳选择,也恰因斯人贤良淑德,使冒襄、沈复爱 情的早逝越发显得哀婉。 总之,不论做妻、做妾,这两位女子都是极为 可爱的,因为恰是她们能给自己的丈夫以生活上的 照拂,心灵上的安慰,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他们的耳 目口腹之欲。所以,冒襄和沈复能在其身后写下万 言忆之,也在情理之中。 前面征引的种种让我们看到了才子佳人的爱情 童话,但为何红颜薄命?这是必须思考的问题。也 许,冒襄、沈复并没有想到,经由他们亲笔写出的 文字,就在不经意间告诉了我们女子的不幸,士人 的薄情。 二、也在虚无缥缈间———士人的 薄情 其实,不只是笠翁一人,自古以来,在中国男 性的意识里,女人都是微不足道的,只是偶尔他们 会因各种需要而倾心于某个幸运的女子,让她享受 暂时的快乐罢了,用一个现代术语,就是每个女人 都是有“保质期”的,期限过后,被抛弃、被遗忘 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在父系制的中国,男人们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建 立了乾坤阴阳的宗法社会。《大戴礼记》云:“女 者,如也;子者,孽也。女子者,言如男子之教而 长其义理者也,故谓之妇人。”单从这简单的称谓 上便知道,妇人不是“子”。妇人没有名,只能冠 以夫姓称某某氏,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 子,总之是毫无人格可言,只能从男子而成人 格 。 因此,由于传统的沿袭,意识的强化,在漫长 的岁月中女子与男子形成了一种既定的心理差异: 女子一生以出嫁为归宿,寄命于丈夫,也就必然地 要甘受许多的不平等;而男子可以多妻,女子必须 守节;男子可以再娶,女子却鲜少再嫁;男子可以 休妻,女子则不能主动离夫;女子总是希望白头偕 老,而男子则更希望弃旧迎新。 这样看来,男子薄情便是必然,而士人的薄情 就更无可指责。因为多情,所以薄情。一个人的感 情是有限的,分的份数越多,每份的分量就会越 少,故而士人的那份情也就在虚无缥缈之间时有时 无。《影梅庵忆语》《浮生六记》自问世以来因其中 深蕴的夫妻缱绻深情而备受推崇,很少有人注意到 其中士人“重情”外的“薄情”,及女子的被侮辱 与被损害。虽然个人的行为具有独特性,但也蕴含 着普遍性,他们身上恰恰折射出了整个中国古代社 会的一种集体意识———士人的“无她教”和女子的 84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8卷 对于中国古代妇女的生存状态,陈东原在其《中国妇女生活 史》中有详尽论述。《民国丛书第二编·中国妇女生活史》, 上海:上海书店,超星数字图书馆藏书。 此乃[明]杜氵睿读到《影梅庵忆语》董小宛为冒襄烹食时的 赞语,见王文濡编《香艳丛书精选本》,岳麓书社, 1994年 11月版,第12页。“无我教” ,以及在明清之际的一些独特的社会 风气和士人的精神面貌,正是在这种集体意识和特 殊的社会文化土壤的滋养下,造就了男女用情的不 平衡。 一“无她教”———士人对自己的放纵 其实对于士人来说,“无她”即为“有我”,自 古君子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历史和 社会赋予了中国男人一个高而大的人生使命。尤其 那些饱读圣贤书的士人,更是以建功立业为己任, 除此以外一切便显得不再重要,妻与妾自不例外。 仔细审视,《影梅庵忆语》《浮生六记》中冒襄 和沈复的行为颇让今人不能忍受的大约有三点,即 毫不掩饰狎妓的陶然自乐、对为人夫责任的逃避、 深情誓言后的背叛。 1陶然自乐的狎妓之风。董小宛为秦淮名 妓,出身青楼,她与冒襄的结合本身就是狎妓之举 的直接结果,此种情形在明清之际佳话频传,如柳 如是归于钱牧斋,顾媚生归于龚鼎孳,等等。而且 冒襄娶董小宛,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朋友的支持 与压力。同时在《影梅庵忆语》中冒襄还写到在与 小宛初次会晤之后的三年内,先后与两位风月佳丽 交接,并因种种原因不得长久而怅惘无比,可见士 人的“多情”。 若说冒襄身为贵公子挥霍纵欲可以算做名士风 流,而《浮生六记》中沈复去凑那份热闹却有些让 人气愤。沈复作为下层文人未能出仕,虽书香门第 但并非大富大贵,生活颇为拮据,故而陈芸劝其集 资作本出外经商,并“芸亦自办绣货”。沈复也颇 有几分经商的才能,“不旬日而余物已尽”,此时恰 近年关,按理沈复当日夜兼程还家,但他却经不住 诱惑而去游河观妓,可怜此时陈芸还在家倚门眺望 呢。而出人意料的是,沈复招妓时竟选了一位“身 材状貌有类余妇芸娘”叫喜儿的“雏年者”,且对 此举极为骄傲自得,好像这样做是表达对妻的眷 爱。更甚者他为喜儿盘桓达四月之久,共费四百余 金,真不知他赚了多少。最终因鸨儿要五百金逼其 买下喜儿,他才仓皇返家。先不论沈复对不起自己 的爱妻,单是他与喜儿耳鬓厮磨数月,不说有情也 应有意,且喜儿因沈复的不告而别,几寻短见,他 却只轻轻地叹了一句“半年一觉扬邦梦,赢得花船 薄幸名”作罢,何其薄情。这与冒襄有着惊人的相 似,在不能履行与陈姬之约时,他的解释亦是“然 以急严亲患难,负一女子无撼也”,又何其寡情。 纵观全文,除了这两句自叹外,他们并没有因 狎妓和负心之事受到任何指摘。翻阅明清之际的历 史,我们会发现当时士人与妓女的关系非但不受制 于社会道德规范,而且文人名士流连妓馆的纵欲行 为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风流之举。经历了宋明理学 “存天理,灭人欲”的洗礼之后,接受儒学礼教熏 陶的士阶层为何在这一时期会走向纵欲?个中原因 是复杂而深刻的,有待专文研究。 总而言之,由于思想、政治、经济的变化,士 人的冶游纵欲、怡情花柳是在资本主义萌芽的刺激 和士人自身异化的前提下对传统价值观的反动[5], 是社会必然的发展中,特定时代与士人特定心理产 生化学变化的畸形结果。而纵欲活动更由于文人的 参与而风雅化,遂为时尚,所以冒襄、沈复写及此 等风流潇洒之事来声色旖旎,毫无愧怍。 2身为人夫责任的逃避。若我们可以将狎妓 的责任推给时代、社会及整个士阶层,那冒襄和沈 复对身为人夫的责任和义务的逃避,就需由他们自 己负责了。 女子本就生而低贱,待嫁为人妇,丈夫便是她 们的天地,女子一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嫁一个能够爱 护自己的男人,而明朝末年风雨飘摇,狼烟四起, 人人自危,陷身于红尘无依无靠的董白,此时恰逢 气节文采映照一时的冒襄,一心欲弃娼从良的她自 然倾心系之。虽然董小宛嫁给冒襄颇有投怀送抱之 意,但进入冒家,她处处谨慎小心,殷勤伺候,赢 得全家喜爱,冒襄也深感子之贤惠,可见董白无半 分不妥之处。 但甲申变后,江上盗贼蜂起,冒襄携全家逃难 时遇盗,仓皇间竟尊卑有序,“余即于是夜一手扶 老母,一手曳荆人,两儿又小,季甫生旬日,同其 母付一信仆偕行,从庄后竹园深菁中蹒跚出,维时 更无能手援姬。??姬一人颠连趋蹶,仆行里许。” 而清兵入关,艹雉发令下时,人心惶惶,冒襄不顾 夫妻情意,竟视董小宛为累赘而弃之,对其言道 “此番溃散,不似家园,尚有左右之者,而孤身累 重,与其临难舍子,不若先为之地。我有年友,信 义多才,以子托之,此后如复相见,当结平生欢, 否则听子自裁,毋以我为念。”人情冷暖,“两亲 尚以余独割姬为憾”,患难之时冒襄竟视妾如敝 85第1期 刘 坡:海山闻说风能引,也在虚无缥缈间———从《影梅庵忆语》《浮生六记》看士人情爱观 “无我教”引用自国学大师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中的 界定,而“无她教”是仿效辜老而提出的看法。《中国人的 精神》,黄兴涛,宋小庆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1月版。履,虽言多婉转,但看得出冒襄在做此决定时,只 是想轻装逃命,这似乎并不比李甲转卖杜十娘道德 上高尚多少。我们不怀疑冒襄写《影梅庵忆语》的 初衷,但他对爱情的不负责任也可见一斑。 在传统家庭中姬妾毫无地位,她们随时都会被 抛弃、牺牲,因为不论是妾或妓女,士人对她们的 爱仅发轫于审美的动机,更多地是寻求感官的愉 悦,所以,这种爱即使表现得很热烈、很优美,其 基础也必是脆弱的,会经不起外力的摇撼而易被放 弃。但鉴于整个社会对女性的压抑,不负责任的只 能是男性,无怪乎一代名媛沦落至此。 如果说做妾本身就意味着抛弃自己的权利,那 作为结发妻应该是有些地位的。然而虽不致被遗 弃,但限于权威的压迫,沈复也没有能担负起保护 妻子的责任。《坎坷记愁》一章载,陈芸失欢于舅 姑是源于一些误会,而这种种误会并非不能解释清 楚。从文中得知沈父也并非不讲道理之人,但陈芸 却因误会被逐两次,并导致其在第二次离家后魂断 异乡。细查原委,这其中固然有陈芸自己的一味忍 耐,但为人夫的沈复竟从始至终没有为妻解释过, 文人的懦弱此时发挥了作用,使他只是任妻子受委 屈以成全自己的孝道。父母之言不可违,故而沈复 以理屈情,以他的孝亲大节牺牲了保护妻子的责 任,牺牲了可怜的陈芸。 中国古代的女子动辄得咎,丈夫非但不能帮助 她们,还可能成为损害她们的帮凶甚至主谋。嫁人 对于女子来说是幸还是不幸呢?辜鸿铭说“真正的 中国人过的都是一种牺牲的生活,一个妇人的牺牲 是为丈夫无私地活着,一个男人的牺牲是供给和保 障他的妻子”[6],而这里的董白和陈芸能无私地为 丈夫活着,冒襄和沈复却不能为她们提供保障。 3斯人逝后对誓言的背叛。士人善言,他们 说出的誓言总是那么委婉动听,惊天地,泣鬼神。 然而,士人薄情,女人的“保质期”过后,他们就 什么都不记得了。 冒襄在《影梅庵忆语》卷一就深情痛言:“倘 信余之深者,因余以知姬之果异,赐之鸿文丽藻, 余得燕手报姬,姬死无恨,余生无恨。”同时惋惜 因爱姬的逝去,自己的一生清福九年折尽,此后再 不能享此快乐。然而,一生风流的冒襄怎能耐得寂 寞?据载,数年后他复纳善于画画的蔡女萝、金晓 珠为妾,左拥右抱,时称“冒氏两画师”[5]。可见 冒襄“无恨”是真,董白“无恨”是假,枉董姬以 劳瘁死,红颜薄命。 自古,只有女子守节,男子极少丧妻不娶,即 使“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那也只 是多情文人的多情之语罢了 。沈复就曾信誓旦旦 地说:“卿果中道相舍,断无再续之理。”并搬出了 上面那句名言以为佐证。笔者绝不怀疑沈复对芸的 真情,但关乎情欲生活,子嗣后代,这君子的一言 不用驷马就可轻易追回,当小儿子不幸夭折后,沈 复之友“琢堂闻之,亦为之浩叹,赠余一妾,重入 春梦。” 这里并非要男子都作鳏夫,只是说既然做不到 就不要轻易许下诺言,而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为什么偏偏就要在女子身上竖一块贞节牌坊呢?不 过细想来,大约还是因为女子是“物”不是“人” 吧。 所以,在“无她”的集体意识之下,士人们对 女子和爱情的轻视和污损就都有了天然的合理性。 二“无我教”———妻性对丈夫的纵容 按逻辑推理,男子的自我放纵,必然引起反 抗,然而中国的妇女非但没有反抗之心,并且在很 大程度上帮助、支持自己的丈夫。如陈芸能主动帮 沈复寻找“美而韵”的妾,董小宛得入冒家全赖冒 襄荆人的提携支持,而董小宛被弃时的一番心迹表 白,更是让人看到了中国女人的“深明大义”。 缘何如此呢?鲁迅先生认为中国的女性身上有 三种特征:母性、女儿性、妻性。值得注意的是这 三种性质并非是对一个独立人格来说的,而是依从 他人———子、父、夫———而成的。其实,女性的独 立人格在中国的历史和传统中始终是缺失的,但先 秦儒家提出的三纲五常、男尊女卑原则在伦理上给 了女子一个确切的地位,并在后世的发展中不断被 强调确认,至宋儒理学更是将其纳入到整个封建道 统之中,使之成为既定的精神法则。程颐说:“女 不能自处,比从男;阴不能独立,比从阳。”“阴阳 尊卑之义,男女长少之序,天地之大经也。??男 在女上,乃理之常。”[8]任何女子一出生,就接受 着这样的思想教化,日侵月蚀,一套严密而完善的 “女儿经”成功限制了女性人格的自由发展,形成 一种集体无意识,即“无我”。她们习惯于按照贞 妇淑女的标准去克服各种正当欲望和放弃各种正当 权利,以获取男性社会的认可。 86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8卷 从开悼亡诗先河的潘岳,到留有名篇《遣悲怀》的元稹,再 到写情著称的词人纳兰性德,无一人没有于其痛悼亡人的同 时续弦另娶,再赴鸳梦的。“一个妇人的荣誉———在中国,一个真正的妇 人,不仅要爱着并忠实于她的丈夫,而且要绝对无 我地为她丈夫活着”[6],这样才称得上淑女、贤 妻。正是有了这样的妻性,中国的男人们才能够心 安理得地放纵自己,而能始终保持自己在家庭中的 权威,以及家庭的和谐稳定。传统中男人三妻四妾 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他们的女人亦不会感到受伤, 因为妻性的宽容使得妇人没有了灵魂。辜鸿铭就曾 洋洋得意地说:“在中国,与其说丈夫因纳妾就不 能真正地爱他的妻子,毋宁说正因为他们极其爱他 们的妻子,才有纳妾的权利和自由。”[6] 因此中国的史书上留下了许多娥皇女共事一夫 的佳话,这也成为其他男子眠花宿柳的借口。由于 妻对丈夫的忠诚,即使有不满失去宠爱的女人,她 们也只会将责任全部归咎到新人的引诱,而很少会 想到是自己的丈夫薄情寡义。 所以,纵使背负履险的苦难,遭遇不公的命 运,董白、陈芸亦无怨无忿。就这样,妻性纵容了 自己的丈夫,也使像董小宛、陈芸这样的女子成了 封建礼教、女学妇德的殉道者。 三、结 语 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女性自身的不觉悟,使得 几千年来中国妇女始终处于被遗忘的角落。所以, 由《影梅庵忆语》和《浮生六记》我们可以看到, 士人的重情与薄情实乃并生并存,“记得绿罗裙, 处处怜芳草”便是他们对待感情的生动写照,至于 专情却因女子的无地位而不能得。我们的主人公董 小宛、陈芸都是如此的“无我”———宽容、豁达、 贤淑,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士人理想的伴侣选 择,却一生坎坷凄楚,终未得享天年,令人不禁为 这两段爱情以及其背后士人的情爱观而喟然一叹。 参考文献: [1] 王文濡.香艳丛书精选本[M].长沙:岳麓书社, 1994. [2]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 版社, 2003. [3] 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百部·比目鱼、桃花扇、浮生六记 等五种[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5. [4] 清陈维崧.妇人集[G]‖王文濡.香艳丛书精 选本.长沙:岳麓书社, 1994. [5] 陶慕宁.青楼文学与中国文化[M].北京:东方出 版社, 1993. [6]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M].黄兴涛,宋小庆,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7] 陶慕宁.从〈影梅庵忆语〉看晚明江南文人的婚姻 性爱观[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4: 56 61. [8] 陶慕宁.青楼文学与中国文化[M].北京:东方出 版社, 1993. [责任编辑 宫福满] 87第1期 刘 坡:海山闻说风能引,也在虚无缥缈间———从《影梅庵忆语》《浮生六记》看士人情爱观 浮生六记。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海山闻说风能引”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风能和太阳能燃料非洲的未来吗?

风能和太阳能燃料非洲的未来吗?

2011-07-02 #小故事

比尔·盖茨:核电存储企业将帮助风能和太阳能

比尔·盖茨:核电存储企业将帮助风能和太阳能

技术,盖茨,公司,太阳能,风能,系统,美国,可再生能源,合资企业,核能,电力,发电,沃伦·巴菲特,微软,一家,亿万富翁,从根本上,公用事业,功率,其成,劳斯莱斯,反应堆,核电,存储技术,同胞,和成,商业,大亨,复杂性,子弹

2014-07-26 #故事大全

马斯克:建厂有利于储存风能和太阳能发电

马斯克:建厂有利于储存风能和太阳能发电

2010-04-14 #经典故事

大型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设施将改善撒哈拉沙漠生态

大型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设施将改善撒哈拉沙漠生态

撒哈拉沙漠,地表,植被,降水,风能,太阳能发电,地区,设施,降水量,区域,反射率,意大利,国际,美国,气候,模拟实验,萨赫勒,论文,研究,研究人员,利诺伊,周舟,李琰,理中,新华社,伊利诺伊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华盛顿,中国

2020-07-25 #经典故事

2020年上半年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增长14%

2020年上半年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增长14%

发电量,电力,风能,气候,太阳能,报告,气候变化,生产,未来十年,燃煤电厂,分析师,下降了,智库,协定,中国,全球,国家,巴黎,排放量,措施,数据,文章,新能源,欧洲,来源,风力,涡轮,洪水,规定,目标

2016-02-19 #经典故事

十年之“乱”:风能 太阳能 3D打印机所告诉我们的故事

十年之“乱”:风能 太阳能 3D打印机所告诉我们的故事

新技术,技术,行业,高盛,新技术革命,风能,股价,需求,研究,制造商,成本,生命周期,硬件,阶段,公司,新产品,太阳能技术,产品,例子,前景,售价,周期,概念,竞争者,高价,影响,应用,可以通过,如下图,打印技术

2020-07-03 #长篇故事

受疫情影响 印度3GW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项目推迟

受疫情影响 印度3GW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项目推迟

2011-03-16 #故事大全

经营亏损:高空风能发电似空中楼阁 中路还我们的“永久自行车”!

经营亏损:高空风能发电似空中楼阁 中路还我们的“永久自行车”!

公司,高空风能,项目,中路股份,亏损,自行车,发电站,上市公司,发电,上海,净利润,收入,绩溪,股份,股权,永久牌自行车,经营,市值,中路,业绩,产品,风云,投资,调整,中路集团,股权投资,业务,企业,单车,技术

2019-03-25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