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直升机鲁山救人背后的故事:民间救援队请来空中支援

时间:2020-05-12

直升飞机救援小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04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记者 王晓明 王兵 李波

作为2018年11月21日才成立的沂源县八方应急救援中心(以下简称八方救援),在两周之前,因为一次直升机救援事件而名气大盛。究竟是谁调来的直升机?记者联系到了八方救援的一名队员。

1月4日9:00许,在沂源县文化苑广场旁边的一间茶室内,记者见到了八方救援的孔缘(化名)。他告诉记者,直升机只花了半个小时就从基地赶到了事发现场,来得非常及时。但这一事件让八方救援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以至于到现在,八方救援的负责人也不愿就此事接受采访。

还原:鲁山救援现场

为了还原当时的情况,记者综合相关的信息,对事件进行了还原和梳理。2018年12月23日,滨州的一个登山团队在鲁山发生意外,一对父女遇险。中午12点40分左右,沂源县红十字鲁山救援队首先接到救援信息。随后,下午1点许,八方救援也接到了需要增援的信息。“我们只是增援,现场主要还是以消防员和120急救人员为主。”

孔缘告诉记者,八方救援在接到电话之后,立即出动几名队友赶到现场。在看到现场的情况之后,八方救援的相关负责人认为现场情况非常适合直升机救援,于是开始联系金汇通航的直升机。由于山区地势复杂,直升机在距离事发地点最近的地方降落,以便救援人员将伤者送上飞机。

不过,后来有些人提出质疑,认为直升机飞回沂源城区太慢,甚至不如医院的救护车回来快,认为直升机延误了抢救的时间。

对此,一名业内人士分析,使用直升机的决定是正确的。在当时的情况下,专业医护人员已经到达现场,被救人员的伤情也已经完全确定。考虑到当时的情况,如果使用救护车,一路颠簸很可能对伤者造成二次伤害,利用直升机则可以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

孔缘告诉记者,当时申请这架直升机救援的目的,本来是为了能够直接把伤者送往潍坊专业骨科医院进行及时治疗。但根据现场情况,如果直升机当时飞往潍坊,可能会不利于伤者的后续治疗,以及赶来亲友的善后工作。

“当时,在现场必须要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来做决定。出事之后,父亲飞往潍坊治疗,父女不在同一城市,于情于理,可能都无法接受。”一名知情者这样说道。

苦恼:队员承受巨大压力

鲁山救援事件,给救援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1月4日,记者一行人到达沂源城区的时候,地面已经积了四指厚的雪。记者请孔缘谈谈发生在2018年12月23日的鲁山救援。孔缘面露难色。他告诉记者,这个事情发生之后,八方救援承担了很大的社会压力,“我们真的一点都不想再谈这个事情,我们的目的其实很单纯,就是能够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但现在事情的发展超出了我们的承受能力。”

“今天早上我们发现下雪之后,立即组织队员赶赴各个路口疏导交通。正是上学上班高峰,有人在路口进行疏导,不但可以防止拥堵,而且能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比较鲁山救援,孔缘更愿意谈现在的情况。

记者了解到,事发之后,一些人因为不专业,而对直升机救援行动提出了质疑。有的人,除了认为直升机飞回沂源城区耗费时间太长之外,甚至对直升机飞行员的技术提出批评。这些批评的声音虽然比较稀少,但是还是产生了巨大压力,最终传递到了救援人员身上。

“使用直升机是为了避免二次伤害,而直升机降落的时候,也是为了寻找坚实的地面,以免出现意外。我们八方救援希望对此事进行冷处理,也是为了让队员们减轻压力,更放松地面对以后的救援行动。”孔缘说,1月2日他们接到了另外一个求助电话,一名南刘家庄的老人走失了,他们立即出动了8名队员,在相关方向展开搜救。“这一次非常顺利,我们只花了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就在燕崖附近把老人找到了。”

孔缘认为,类似这样搜救和疏导交通的事件,可以消解压力,提振救援队员们的士气。

解密:直升机是这样来的

尽管孔缘拒绝对鲁山救援进行回顾,但由于民间救援队配合直升机救援十分罕见,记者一再强调这种经验十分难得,可以给以后类似情况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孔缘考虑到救人的重要性,终于同意回答记者的一些疑问。“我们有个疑问,八方救援是通过什么渠道联系到直升机的?”

孔缘告诉记者,直升机救援是上海金汇通航的空中救援项目,金汇通航跟八方救援签署了淄博市的代理。“我们八方救援也是考虑沂源山多,地理环境特殊,所以才开辟空中救援这一项目。这也是八方救援第一次尝试联系直升机救援。”

“从开始联系金汇通航,到直升机异地起飞,直至直升机赶到现场,时间来得及吗?”记者问。

“直升机速度的确非常快,只花了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孔缘告诉记者,因为直升机到达时已经是下午,根据空中管制的相关规定,下午4点半之后,所有直升机都不允许升空,所以,当时救援时间非常紧张。直升机降落到沂源县文化苑广场上的时候,已经是下午4点半了,所以就不能再起飞赶回基地。地勤人员只能当天驱车赶来沂源,对直升机进行维护,保证次日安全飞回基地。“事实证明,直升机救援对于沂源的山区地形非常适合。”

尽管出现了一些不理解和不专业的批评声音,但孔缘坚持不发声回应。“完成救援任务之后,我们还是十分安慰。毕竟我们是为了帮助他人,而不是为了获得赞美。”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直升机鲁山救人背后的故事:民间救援队请来空中支援”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那一抹耀眼的“天空蓝”:沧州红十字蓝天救援队背后的温暖故事

那一抹耀眼的“天空蓝”:沧州红十字蓝天救援队背后的温暖故事

救援队,蓝天,救援,沧州,李斌,红十字,队员,队员们,妻子,紧急救援,电话,家人,曾强,李文霞,袁莉,副队长,培训,人员,任务,儿子,家庭,支队,时间,知识,超人,费用,车辆,队长,工作,作用

2010-07-04 #经典故事

探险队员冒死找到失事直升机背后的故事

探险队员冒死找到失事直升机背后的故事

孙克宁,遗体,王大勇,队员,部队,救援队,李科,救援,装备,谢春,战士们,军官,大山,解放军,领导,户外探险,人员,直升机,断崖,绝壁,贵州,映秀,空中索道,探险队员,任务,探险队,地点,方式,疑似,直升

2020-06-24 #故事阅读

探险队员冒死找到失事直升机背后的故事

探险队员冒死找到失事直升机背后的故事

孙克宁,遗体,王大勇,队员,部队,救援队,李科,救援,装备,谢春,战士们,军官,大山,解放军,领导,户外探险,人员,直升机,断崖,绝壁,贵州,映秀,空中索道,探险队员,任务,探险队,地点,方式,疑似,直升

2020-06-24 #经典故事

“中国大老板”的直升机——中国登山协会火线救援背后的故事

“中国大老板”的直升机——中国登山协会火线救援背后的故事

尼泊尔,中国,山友,中国登山协会,直升机,李致新,李亮,伤员,委员,救援,卢卡,登山协会,大老板,大本营,方面,新说,登山者,买单,天之,中华面馆,安全地带,一家,加德满都,地震,天气情况,情况,消息,珠穆朗玛峰,老板,飞机

2020-06-24 #故事会在线阅读

民政部:建议非灾区民间救援队等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在现阶段不要自行前往灾区

民政部:建议非灾区民间救援队等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在现阶段不要自行前往灾区

灾区,社会组织,救灾,资金,捐赠人,信息,民政部门,单位,原则,同级,建议,愿者,意愿,指挥机构,数据,款物,资格,需求,募捐,活动,紧急救援,统计和,民政部,地震,个人,公告,交通,受益人,部分,宗旨

2013-03-22 #故事会在线阅读

鲁山县“四棵树杯”民间传说 故事征文大赛表彰会举行

鲁山县“四棵树杯”民间传说 故事征文大赛表彰会举行

四棵树,传说,文殊寺,文殊,鲁山县,中心,传奇,民间传说,故事,鲁班,一等奖,三等奖,二等奖,优秀奖,入围奖,征文,圣母,秘洞,神仙,遗址,侯发山,余显斌,冯铁,唐风,古树名,山下,尹红,孙一寒,张国勋,张其龙

2020-09-25 #故事大全

鲁山县“四棵树杯”民间传说 故事征文大赛表彰会举行

鲁山县“四棵树杯”民间传说 故事征文大赛表彰会举行

四棵树,传说,文殊寺,文殊,鲁山县,中心,传奇,民间传说,故事,鲁班,一等奖,三等奖,二等奖,优秀奖,入围奖,征文,圣母,秘洞,神仙,遗址,侯发山,余显斌,冯铁,唐风,古树名,山下,尹红,孙一寒,张国勋,张其龙

2020-09-25 #故事会

鲁山县:“乡约”牛郎故里 传承七夕民俗

鲁山县:“乡约”牛郎故里 传承七夕民俗

鲁山县,活动,牛郎织女,中国,鲁山,鲁峰,传统文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歌,民俗,民俗文化,牛郎,节日,花海,相亲交友,孙丹,河之恋,年年,翠鹊,大美,新时代,文化研究中心,民间文艺家协会,大河,人间,中华,人民,多国,发源地,双星

2016-12-14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