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悲剧的诞生读后感

时间:2020-05-13

比悲剧更悲剧的故事感想

提示:本文共有 442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悲剧的诞生读后感悲剧的诞生读后感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 第一部产生重大影响力的哲学着作,该书涉及的是哲学中的重要分支——美学。在这一领 域,学术界一向重视黑格尔、帕克以及后来的本雅明、阿多诺等人的研究成果,尼采的这 一着作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然而,《悲剧的诞生》一书却一直为艺术家和诗人们推崇。 仅以我们中国为例, 鲁迅 周国平、郭沫若以及现在的“新裤子”、“超载”等摇滚乐队都曾对这一着作产生过浓厚的兴趣。撰 写《悲剧的诞生》时,尼采还是一个意气风发、初露头角的青年学者,然而仔细阅读这本 书,你会发现他不仅阐述了西方艺术的源头,而且也为他自己的悲剧命运写好了注脚。也 许这本书的问世本身就意味着尼采悲剧命运的开始。 尼采在书中把西方艺术的源头归结为日神情结和酒神情结,而尼采尤为推崇后者。酒 神情结即迪奥尼索斯情结,此后一直为众多学者和艺术家关注,比如 王小波 就曾以迪奥尼索斯情结为题写过多篇杂文。在中国文化中,酒神情结也在诗人、隐者和失 意者中十分流行。中国历史上最奇特的年代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是一个国家分崩离析、 战火纷飞的年代,那是一个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极度尖锐的年代,那同时也是一个民族大 融合、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年代。在那个时代,产生过一批令后来人神往无比的隐士。他 们或不问世事、一心耕读,或放浪江湖、蔑视权贵,或庙堂为官、勤心修身。不管是“隐 于野”的小隐,还是“隐于市”的中隐,抑或是“隐于朝”的大隐,他们都有着强烈的迪奥尼索 斯情结。例如着名田园诗人陶渊明(先隐于朝而后隐于野)就是一个喜诗好酒、寄情山水 的隐士,迪奥尼索斯情结在他身上展现无余;更不用说让无数文人向往的大隐组合“竹林 七贤”了。在鲁迅先生的文章里,魏晋士人,自然可以以竹林七贤为代表,与药和酒是分 不开的。竹林七贤中着名的刘伶(天地为屋,房屋为衣,赤裸终日)、阮籍(猖狂一生, 难效长途之哭)以及他们的精神领袖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非汤步而薄周孔)都是终日 与酒相伴的狂士。由此可见,酒神情结和日神情结的交织在中国文化中同样可以找到映射, 然而耐人寻味的是,在西方,酒神情结在哲学家、音乐家、画家和诗人中都存在,而在中 国,似乎主要是诗人钟情于酒(自然是以酒为命),而像着名画家吴道子、音乐家李龟年、 哲学家朱熹,我们并没有听说过他们好酒的记载,这也许与中国儒家思想的深入影响有着 很大关系。可见,中西艺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用“殊而不同”而又“殊途同归”来概括吧! 尼采在书中对西方艺术的这一源头作了深入的阐述,并运用这一论断对西方历史以及 现实中种种艺术现象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尼采和着名音乐家瓦格纳是好朊友,而在书中 他对瓦格纳的音乐作了毫不留情的批判;尼采分章节对希腊、罗马的各方面的艺术文化进 行剖析,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尽管与黑格尔、帕克相比,尼采在美学上没有建立起自 己的理论体系,他的论断和阐述多有随意性和主观性明显的缺陷,他的文字逻辑性和严密 性也有待推敲(这方面的缺陷与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的经典着作《理解媒介:人体的延伸》 有相似之处),但是他对西方艺术的分析,他在书中所体现出来的悲剧人生观,仌然深深 影响了几代艺术家和文人。该书中许多看似随意、漫不经心的论断成为后来许多文人的 座右铭 或者信奉的箴言。 在该书的末尾,尼采用悲凉的笔调写道:“就算人生是梦,我们也要有滋有味地做这 场梦,不要失去了梦的情致和乐趣;就算人生是悲剧,我们也要尽情地上演这场悲剧,不 要失去了悲剧的壮丽和轰烈”。这句话成为许多喜爱尼采的文人、甘于孤独的斗士的座右 铭,而同时似乎也为尼采孤寂而又悲壮的一生埋好了伏笔。尼采靠《悲剧的诞生》而成名,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问世使他成为继叔本华之后“唯意志论”的代表人物,而他鼓吹 生命意志”、“重建偶像”的超人哲学即使他成为德国哲学的领军人物,也给他带来了无数谩骂和 污蔑。也许在他撰写《悲剧的诞生》时,他就已经预测到自己一生的悲剧命运。在他精神 失常后孤苦的日子里,在他郁郁不得志、愤愤而终的时刻,甚至在他的哲学为俾斯麦和希 特勒所所以解释、肆意篡改的年代,这一悲剧似乎一直在延续。这已经不只是尼采本人的 悲剧,也是人类,是这个世界的悲剧。 悲剧的诞生读后感 读尼采的书,营养价值是毫无疑问的,不品尝尼采的思想盛宴,其实是一种人生经历的遗憾和缺失,这是不言而喻的。只是译着版本很多,这篇文章,我重点对比和分辨一下, 如何慎重挑选自己感兴趣的风格和口味。 我第一次接触尼采是仍这本书开始的,仍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周国平不是翻译家,他 是哲学家。这本书的前面,他写的那部分易懂,后面他翻译尼采的那部分原着更是通俗易 懂,所谓译者与原作者的思想有差距是众所周知之的,所有的哲学家和翻译家都必须承认,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周国平在译完本书后不忍心结束,为了凑页数,掺杂了很多尼采着 作的节选,而且那些节选没有丝毫的章法,甚至有的完全是断章取义。周国平是高产作家, 写的书实在是太多了,难免有偶尔不尽人意的作品,况且他毕竟本行不是翻译,这种质量 已经十分难得,不可再奢求。对比翻译风格:1.周国平译本的句式较短;杨恒达的译文是 长句,大定语大状语,大排比句和仍句,不太符合国人的阅读习惯和审美习惯。2.二位译 者背景差异导致,对其中的一些句子的理解略有不同,但还可以理解。3.翻译的核心意思 有重大差异,举个例子,周国平译本“在书名页上见到那被囚禁的普罗米修斯”,杨恒达译 本则是“如何注视着扉页上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小小一句话的翻译如此大相径庭,两 位译者对尼采思想理解竟然差距这样悬殊。译者的思想居然可以影响一部作品的风格和思 想到这种地步,令人咂舌。 这本书是尼采的早期着作,书中大量使用论据、隐喻、华丽辞章以及气势恢宏的诗句, 向哲学界展示出,自己是怎样的一个才华横溢的哲学家。尼采不把自己的文本局限在正统 的理性中。他像诗人席勒一般,在语言的铁笼中突破自己,释放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尼采, 真正的语言风格就是如此,狂妄不羁,才高八斗。他这个人的书面语言风格本来就十分晦 涩,甚至经常使用诗一般的语言,这是尼采的个人语言风格,不是译者的风格。尼采喜欢 使用大定语,大状语的长句和排比句,让很多国人都对译者非常不满意。但是我认为这种 排比句更能显示尼采早期的汹涌澎湃的浪漫主义风格和非凡的力量。杨恒达的直译更能体 现尼采的精神世界和思想转折,如果放到大背景反观尼采的话,杨恒达的这个译本还是不 错的选择。周国平把尼采的大长句的语言切碎了,得到了大多数国人的称赞和认可。的确 可以帮助大多数人突破语言壁垒,更容易理解尼采,走近尼采。第二点,日耳曼民族的整 体思维就是这样,他们的语言习惯和语法规则就是这样的。杨恒达追求直译,对于无法打 破语言壁垒和习惯壁垒的读者而言,欣赏杨恒达直译的作品会很痛苦,如果能突破这些, 感受尼采语言的气势和力量的话,杨恒达的直译无疑比周国平的意译更加吸引人,更加充 满了力量。但是如果选择看尼采的书只是想了解他的观点,还是选择周国平这种顺口,清 晰一些的版本吧。译者是直译,意译,各显其能。读者就各取所需吧,没有好坏之分,只 是看自己个人的口味。 值得赞美的不仅仅是周国平的语言比较中式化,很容易读懂。更重要的是,他是哲学 大家,思想,论调,口气和哲学风格,大家都已经很熟知了。 悲剧的诞生读后感 尼采的第一部着作是《悲剧的诞生》,他提出了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日神的光辉使万物呈现出美的外观,制造一种幻觉,酒神象征着情绪的放纵,它的一种状态是一种痛苦 与狂喜交织的颠狂状态。我们都很喜欢听音乐,而音乐正是日神与酒神精神的一种综合情 绪的表露。尼采认为,看悲剧时,"一种形而上的慰藉使我们暂时逃脱世态变迁的纷扰", 通过个性的毁灭,我们反而感觉到世界生命意志的丰盈和不可毁灭,于是生出快感。现实 的苦难化作了审美的快乐,人生的悲剧化作了世界的喜剧,肯定生命,连同它必然包含的 痛苦与毁灭,与痛苦相嬉戏,仍人生的悲剧性中获得审美快感。这就是酒神精神的要义。 日神精神就是沉湎于外观的幻觉,反对追究本体,酒神精神却要破除外观的幻觉,与 本体沟通融合。前者用美丽的面纱遮盖人生的悲剧面目,后者揭开面纱,直视人生悲剧。 前者教人不放弃人生的欢乐,后者教人不回避人生的痛苦。前者迷恋瞬时,后者向往永恒。 日神精神的潜台词:就算人生是个梦。我们也要有滋有味地做这个梦。不要失掉了梦的情 致和乐趣;酒神精神的潜台词是:就算人生是幕悲剧,我们也要有声有色的演这幕悲剧, 不要失掉悲剧的壮丽和快慰。 尼采认为权力是生命意志的最高目标,人生就是强弱权力意志的较量过程。这种权力 意志实际上就是用酒神精神改造过的"生命意志",征朋异已,使之成为自己生存,发展的 工具,这是生命的原则。因此他将人分为天才和流氓。一个能否对人和持审美的态度,是 肯定人生还是否定人生,归根到底取决于内在生命的强成衰弱。他还宣称"上帝死了",号 召打破偶象,破坏陈腐的传统观念,提倡狂放不羁的酒神精神。 一个人的世界,读懂的时刻,第一次看到过这样透彻的言论,让那么多一直以来很模 糊的东西变得如此清晰,我变得如此通透,在哲人的面前我是一个透明的灵魂,我好像是 与一位哲人在历史的时光隧道中来了一次撞击,满满的一地,我慌忙地俯身捡拾起的,都 是闪烁着哲思的光芒的珠贝…或者我是在哲人的窗外,看见他来回踱步时燃起的袅袅烟雾, 那是思想的丝缕灵性,我屏息静气,心中却有狂浪翻滚,让我想跳想叫想哭,为这些年的 混沌在瞬间地流泻,想跳想叫想哭想告诉一个人我的感受,然而,没有。周围很静,苏说: 静,净…只有我一个人的世界,无比的静…我明白这样的话的意思。 有对手才有博弈的乐趣。柔弱的天性将来也可以发展壮大,因为,思想具备极大的包 容性,没有哪种思想是单而纯的,其实人也如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每个人都在塑造 着别人,同时被别人塑造,不仅是身边的人,还有穿越时空的阅读的对话。今后的岁月里, 怎样让人们在熟悉我的思想的同时,不去追溯我此刻的境况呢,然,在境况中可以更深透 地理解我此刻的思想,就像对一部伟大的作品的理解都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一样,每个 人都是让人评说的对象,在理解这个词的诱惑下,我有一种想脱光衣朋充分坦诚的冲动, 然而我没有,历史也不会, 所以戏剧诞生,而迷惑的一生就是我的戏剧,遮住了历史。 这本书让我知道,我就是一个奇幻无穷的个体,跟政治无关,跟文化无关,跟道德无 关,我不再把自己变成一把直立的刀,单薄,尖刻,没有灵魂般地游走在混沌的世界里, 割破自己,伤害别人。我不再以为是痛苦遮蔽了所有美的东西。依旧采取了一种比较正常 的表达方式:高歌。关上窗户,在一个人的世界里高歌,永远…循着哲人们的韵律…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悲剧的诞生读后感”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悲剧的诞生》现场图片!

《悲剧的诞生》现场图片!

蔡国强,悲剧的诞生,工作室,烟花,酒神节,一出戏,昌利,狂草,蔡文,序幕,辰巳,棠花,一首诗,将进酒,白色,视频截图,黑色,轩尼诗,酒神,诱惑,图片,夏朗德,张璐璐,蔡灿,导播,全球,图片素材,干邑,场面,姗姗

2018-02-19 #长篇故事

LPL式“杀人书惨案”诞生!因一本杀人书 而引发的“悲剧”故事

LPL式“杀人书惨案”诞生!因一本杀人书 而引发的“悲剧”故事

战队,比赛,观众,战绩,全队,情况,妖姬,竞技状态,输掉,阵容,黑马,比赛结束,拿下了,排名第,特别特,输掉了,职业联赛,冷门,事情,中野,人们,全场,全员,前三位,对面,四连败,处境,层数,左手,形势

2012-10-01 #小故事

胶济铁路诞生的故事 中国国家地理网

胶济铁路诞生的故事 中国国家地理网

山东,铁路,济南,全省,德国,文件,条约,胶州湾,侯贺良,翁同龢,行政中心,传奇,中国,中德,事宜,华北,华东,内景,允准,刚刚开始,利权,千古,历史,博山,句号,国海军,客运,士兵,时候,悲剧

2018-10-03 #故事会在线阅读

神话传说:伏羲的诞生 总算知道我是怎么来的了

神话传说:伏羲的诞生 总算知道我是怎么来的了

伏羲,感觉,华胥,传说,脚印,一般人,华胥国,不一样,在路上,人们,人类,废话,国度,关系,兄妹,尘世,寿命,妹子,大人,天上人间,天神,天帝,夫妻,女娲,好事,巨蛇,正题,极乐,悲剧,时候

2015-01-08 #经典故事

关于尼采的文章

关于尼采的文章

悲剧,意志,尼采,处女作,人生,万物,光辉,外观,幻觉,悲剧性,观点,情绪,日神,本能,永无休止,美的,酒神,斗争,悲剧的诞生,一种状态,日神精神,酒神精神,这两种

2020-06-29 #故事会

有生之年动漫 原创《异度侵入》一战封神 见证王的诞生

有生之年动漫 原创《异度侵入》一战封神 见证王的诞生

主人公,观众,情节,小果,情感,人们,伏笔,悲剧,画面,现实,节奏,评论,设计,没有人,耸人听闻,名原,鲁迅,一把刀,爱的,都会,人间,两件事,一盏灯,东西,主家,事实,人物,全身,传统意义,伴侣

2014-02-26 #长篇故事

挥之不去的电影故事——谨以此文纪念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周年

挥之不去的电影故事——谨以此文纪念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周年

看电影,大队,悲剧,狮子,电影,栏杆,一部电影,人们,时候,红楼梦,花园,踩死,人民会场,公社,县城,学校,师生,未婚妻,银幕,汪坝,汪天平,花凉,70年代,看电影的人,乘客,全国,办公用房,女子,师范,尸体

2013-12-27 #故事会在线阅读

历时十七年 诞生了一位寓意深远的老人 我们的确需要硬汉子!

历时十七年 诞生了一位寓意深远的老人 我们的确需要硬汉子!

马林鱼,海明威,命运,鲨鱼,老人,亚哥,小说,桑地,精神,老渔夫,作品,厄运,故事,老人与海,古巴,小书,悲剧,挑战,只剩下,可是他,是一部,第四部分,这是他,这本书,向海,布纳,征服了,斯克里,明威,曲英

2011-05-17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