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论语十二篇翻译

时间:2020-05-13

寓言故事摘录卡

提示:本文共有 526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1 分钟。

论语十二篇翻译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

论语十二篇翻译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翻译]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翻译]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翻译]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论语》警句摘录 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不得其死;指人不得善终。《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3、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现在常用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也表示"淋漓尽致"的意思。 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那种职务,就不考虑那方面的事情,语出《论语·泰伯》 5、从心所欲;随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当仁不让;语本《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朱熹注:"当仁,以仁为之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后来泛用"当仁不让"表示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应该推委。 7、恶衣恶食;粗劣的衣食。《论语·里仁》:"士致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8、发愤忘食;用功学习,努力工作,忘记了吃饭。《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爰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女,同"汝",你;爰,何。)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奋。 9、犯上作乱;犯上:触犯长上;作乱:指造反。《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10、割鸡焉用牛刀;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费大力气或大材不能不用。《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也作"杀鸡焉用牛刀"。 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要把活儿做好,首先要使工具精良,语出《论语·卫灵公》。 12、好行小惠;惠:同"慧",聪明。原指好耍小聪明。《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后也指爱施小恩惠。 13、后生可畏;后生;年轻人,后辈;畏:这里指敬服。年轻人很容易超过老一辈,他们是可敬畏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后多用此称赞有志气有作为的年轻人。 14、诲人不倦;诲:教导。教人时不嫌疲劳。形容教导特别耐心。《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5、惠而不费;惠:施惠,给人以好处;费,耗费。施惠于人,自己又无所耗费。《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后来常用以形容有实利而不多费钱财。 16、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程注"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 17、见义勇为;看到了争议的事情就奋勇地去做。语本《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18、举一反三;比喻从懂得的一点,类推而知道其他的,形容善于类推,能触类旁通。语本《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19、理屈词穷;利用站不住脚,无话可说。《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朱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论语》警句摘录卡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包括《古论》《鲁论》和《齐论》。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

参考资料:百科 论语

《论语六则》 论语十则: 1.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易其道得之,不取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德之,不去也。” 6.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7.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8.子曰:“富而可求也,随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9.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10.(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论语六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5.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六则》意思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 论语六则

第一则:孔子说:“能够常常温习学过的知识,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你,你又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作为吗?” 第二则: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并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凭借于此当老师了。” 第三则:孔子说:“光学习不思考,就会(因为不思甚解而)迷惑不解;光思考不学习,就会(因为思路狭窄而)危险。” 第四则:孔子说:“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第五则: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第六则: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面对任何事都能从容面对不疑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随自己心意,想怎样就怎样,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原文: 第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第二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第三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第四则: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第六》 第五则: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六则: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扩展资料 《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

论语六则 论语六则 按原文、注解、译文的顺序排列如下: (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时”是在一定的时候,不是时不时、常常的意思 “习”有两种说法: 1.复习 2.实习,实践,演习 人们多解释成复习,中学教材也这么解释,但是按照原北大中文系著名学者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一书中的解释,应该是后者,理由如下: 1.习按其甲骨文的字形推断的本义是幼鸟学飞,由于幼鸟学飞需要实践,因此有演习,实践的意思 2.孔子教给其弟子的具体知识是礼乐射御书术,射箭、驾车、礼仪、音乐等学问都需要不断演习操练,因此此处应该是演习的意思 3.《礼记》里有“习礼乐”“习射”这样的话,都是演习的意思,可作为第二个理由的佐证 “说”通“悦”,喜悦的意思 “有朋”的“有”或曰同“友”,“友”是朋友,“朋”是同一师门的师兄弟指的意思 “人”是别人的意思 孔子说:“能够常常温习学过的知识,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你,你又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作为吗?” (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本句的意思有两种说法: 1.温习旧的知识,再学习新的知识 2.温习旧的知识,并且在旧知识中找到新的所得 我们更偏向于第二种,但中学教材中或不作注释以防争议,或解释成第一种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并且在旧知识中找到新的所得,就可以当老师了。” (三)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罔”有两种说法: 1.惘然无所得 2.被欺骗 根据论语中的其他用例我们认为第二种解释更正确,以前的中学教材解释成第一种,现在的教材已经改过来了 “殆”有三种说法: 1.精神疲殆 2.迷惑 3.危险 在论语的其他用例中只有后两种解释,根据对偶词的词义相近的规律,我们判断应为第二种解释,旧教材解释成第一种,是根据一些古人的注解做出的判断,没有依据,新教材已经改过来了 孔子说:“光学习不思考,就会(因为不思甚解而)迷惑不解;光思考不学习,就会(因为思路狭窄而)危险。” (四)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是以”就是“因此”,“凭借这个”的意思,意译为所以 子贡问道:“孔文子凭借什么称作‘文’呢?”孔子说:“聪明而又爱好学习,不把向比他地位低的人请教当作耻辱,因此被称为‘文’。” (五)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识”念做zhi4,记住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读音仍有残留,如博闻强识,标识中的“识”都念zhi4,不念shi2 “厌”不是讨厌的意思,同“餍”,本义吃饱,引申出满足的意思 “何有”是上古汉语的固定用法,是“何有其难”的意思,就教材解释成哪里有,说这是孔子的谦辞,其实是孔子的自负之语 “何有于我哉?”是倒装句,可以理解成“于我有何哉?” 孔子说:“默默的记住,不满足于已经学会的知识,教导别人不疲倦,对我来说有哪一样呢?” (六)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三”是虚数,表示很多,不一定就是三个 “其不善而改之”的前面承前省一个“择”字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的长处学习;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改掉。”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论语十二篇翻译”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论语》中的10个成语典故 经典有哲理 值得收藏一生!论语·公冶长论语典故

《论语》中的10个成语典故 经典有哲理 值得收藏一生!论语·公冶长论语典故

论语,刑罚,卫灵公,闻一,颜回,论语·公冶长,不兴,事情,成就,敏而好学,推知,礼乐,道理,一件事情,礼乐教化,不耻下问,仁德,何敢望,子曰,夫达,季孙,宰予,高深,忘记了,哲理,一生,名分,天性,地位,天下

2020-07-21 #故事会在线阅读

《论语》中的10个成语典故 经典有哲理 值得收藏一生!论语·公冶长论语典故

《论语》中的10个成语典故 经典有哲理 值得收藏一生!论语·公冶长论语典故

论语,刑罚,卫灵公,闻一,颜回,论语·公冶长,不兴,事情,成就,敏而好学,推知,礼乐,道理,一件事情,礼乐教化,不耻下问,仁德,何敢望,子曰,夫达,季孙,宰予,高深,忘记了,哲理,一生,名分,天性,地位,天下

2020-07-21 #长篇故事

《论语的故事》论语的启示书评

《论语的故事》论语的启示书评

孔子,曾子,儿子,故事,论语,别哭,妻子,地方,弟子,母亲,父母,曾子杀猪,仁德,有仁德,一把刀,作者,中华文化,仁者,人才,人生,仁道,印象,好榜样,孩子,形象,意义,指说,言行,时候,日子

2020-07-21 #故事阅读

读故事 品《论语》 用数字解读《论语》

读故事 品《论语》 用数字解读《论语》

论语,孔子,君子,字数,主张,名词,思想,小人,孝弟,意思,成语,百姓,秩序,大概是,学艺术,依于,和政,游于艺,全书,个人,主体,为政以德,人格,人而无信,作用,反面,君主,国家,对象,学说

2012-02-05 #经典故事

论语故事论语故事读后感500

论语故事论语故事读后感500

论语,读后感,故事,孔子,宋庆龄,范式,子曰,分析,张劭,论语故事,作文,生活,原作,才能,文章,朋友,范文,语录,诚实守信,奶奶,基础,弄懂,思想,感想,方法,知识,讲信用,著作,过程,伯夷叔齐

2020-07-21 #小故事

读故事 品《论语》 半部《论语》能不能治天下

读故事 品《论语》 半部《论语》能不能治天下

赵普,论语,孔子,天下,子曰,样子,宰相,众星,发布命令,君主,太祖,思想,政治,父亲,礼教,老百姓,身教,影响,辅助,政治思想,何莫学,匡义,内圣,君君,宋太祖赵匡胤,成于乐,罗大经,佳话,上级,价值

2015-11-21 #故事阅读

跟理学大师朱熹学《论语集注》:论语序说(中)

跟理学大师朱熹学《论语集注》:论语序说(中)

孔子,子路,弟子,卫国,楚国,论语,阳虎,鲁国,朱熹,颜回,冉求,孟子,季康子,康子,曾子,鲁哀公,蘧伯玉,史记,家臣,时候,春秋,麒麟,卫灵公,周游列国,孔鲤,蔡大夫,陈国,书社,儿子,子贡

2010-04-22 #小故事

跟理学大师朱熹学《论语集注》:论语序说(上)

跟理学大师朱熹学《论语集注》:论语序说(上)

孔子,鲁国,齐国,朱熹,季氏,鲁定公,论语,会盟,古人,家臣,弟子,阳虎,孟子,季桓子,定公,高昭子,鲁昭公,齐景公,四书章句集注,仕途,中都,公山,史记,大夫,宰相,司职吏,司空,晏子,鲁襄公,事情

2019-04-07 #长篇故事

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论语·学而篇第一

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论语·学而篇第一

孔子,这一章,论语,意思,注释,子曰,意思是,君子,忠信,学生,孔子说,夫子,子贡,思想,父亲,道德,关系,父母,社会,行有余力,有两种,曾子,人不知而不愠,人们,儒家,弟子,德行,态度,朋友,兄弟

2012-08-29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