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大医医德 郎景和谈老师林巧稚:医德授众 弥久更新

时间:2020-05-14

林巧稚的医德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72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导读:站在医术与医德的制高点,林巧稚与郎景和虽身处不同时代,却仍有一脉相通:医技达炼,医德服人。我们怀念,我们感叹,不是要将医生推向神坛,也不是要对医生进行道德“绑架”,仅是因为我们仍怀有这样的期待:医学的温情仍然存在!

来源中国经济报 新华每日电讯 健康报

图片来源协和张羽

“因为有爱才有了医疗与医院,如果这个精神泯灭了就不再叫医疗,那叫交易,它不可能有尊严”。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原社长袁钟曾这样说道。

古语亦有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但何为良医?

仁心关爱,医德所在

我们怀念林巧稚,不只是为了在一段人物传奇中获得一时慰藉,更希望凭借重新解读林大夫,而为眼前的困境找到一些解决线索:在现代社会,为医之道何在?

林巧稚有许多“头衔”——“万婴之母”、“卓越的人民医学家”、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

林巧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就是,她在协和医院妇产科成功奠基了妇产科领域中的几个亚专业或者亚学科,比如说产科、妇科,以及妇科肿瘤、生殖内分泌、计划生育等。林巧稚一生在产房里度过了50多个春秋,亲手迎接了5万多个小生命来到人间。

1901年10月,林巧稚出生于厦门鼓浪屿。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林巧稚很早就确立了一个理想:怀着非凡的爱,做平凡的事。

1921年夏天,20岁的林巧稚离开了家乡,乘船来到了上海,报考北京协和医学院。据说当年林巧稚报考协和医学院的时候,参加一门笔试,正好在门口遇到一个病人晕倒,到底是参加笔试呢,还是把病人送去医院呢?林巧稚毫无犹豫地选择了后者,然后就回家了。她觉得自己没有希望了,因为有一门考试没有参加。但非常意外的是,她居然接到了录取通知书。因为校方看到了她的这一行为,认为这才是一个大夫应具有的品行——仁心。

1929年,林巧稚毕业并获医学博士学位,被聘为协和医院妇产科大夫,成为该院第一位毕业留院的中国女医生。

林巧稚从在协和做见习医生起,见到产妇疼痛,就会主动伸出双手抚慰产妇。有时宫缩来了,产妇屏住气,会把林巧稚的手捏得青紫肿胀,而她一声不吭。

林巧稚的一言一行仍令其学生郎景和院士记忆犹新:“林大夫的一举手一投足,就能感觉到她对病人的爱,她用对亲人的方式对待她的病人,直接用耳朵贴在病人的肚子上,为病人擦擦汗水,掖掖被角,拉住病人的手,她是怕病人触摸冰凉的铁床架子落下病根。”

有人说,林巧稚身上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不管产妇怎样地焦躁痛苦,只要她走过去,拉着手说上几句话,她们就都会平静下来。

郎景和理解:“她对病人深切的同情和关怀,病人对她真诚的信任和寄托,就是这股吸引力的来源吧。”

医院和病房就是林巧稚的家,她的办公室就在产房对面,产妇的一声不寻常呻吟,她便会敏感地听出来。

外出开会回来,她首先去看的是病人。她总是下班最晚,离开医院前还要到病房巡视一遍。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协和被迫关闭期间,林巧稚曾在东堂子胡同的旧居,办起私人诊所。

在那些浊世的夜里,林大夫常借着昏黄的煤油灯,埋头和一个又一个病人的脓、血、便、肿瘤抗争,更满心欢喜地迎接一个又一个新生命的到来。

即便文革运动中被发配到病房做护工,满头白发的林巧稚清洗便盆倒痰盂,仍像看病一样认真。在临终前,在昏迷中的呓语是:“……快!快!拿产钳来!产钳……”这是她最后的声音。这是一位大医的赤子之心。

1984年,厦门建造了名为“毓园”的林巧稚纪念馆。“毓”意为培养、养育,这是对她一生接生了千万婴儿、培养和造就了大批医学人才的纪念。

邓颖超在这里,亲手植下了两株南洋杉,以象征林大夫高洁的品格——她静穆地伫立,守望一片医学的净土。

衣钵相继 医风永存

林巧稚的医风,深深影响着她的学生们。

“关爱,是医生给病人的第一张处方。”郎景和院士把这句话刻在书签上,随时赠予年轻医生,这是林大夫用其一生,留给我们医者的启示录。

他认为,病人才是医生最好的老师。“病人教我们怎样看病,病人教我们怎样做医生。通过症状,病人给予我们经验,所以医生对病人不可以不尊重。”他也常常如此对学生传授。

林巧稚的脖子上常年挂着听诊器,郎景和的办公室里,也总挂着一个绿色软皮管的老式听诊器。

很多年轻大夫不理解,为什么在仪器设备先进的今天,还要强调听诊器?

“因为听诊器把医生和病人连在一起。”郎景和告诫他们,要拿起听诊器,这是行医者不能忘的。

他也时刻提醒自己,病人有思想、感情、家庭,如果这一切医生都不管,那么病人就会像躺在冰冷的流水线上,每一个部件任由大夫去检查。病人会将自己的感受、痛苦和问题向医生和盘托出,不管你的年龄、性别、经验、阅历、能力如何。他的叙述本身就是在寻求答案,而你却是他能够,甚至是唯一能够进行倾诉进而让他释然的人。所以,无论病人的“故事”多么私密,多么令人尴尬,甚至难以置信,作为医生的你都应该认真、严肃地听取、接受,并给予尽可能的解答和帮助。年轻的医生当然不能装老成,但必须以老成的态度对待求医者。年轻的医生当然不是长者,但病人是如此看待你的,你就当自重、持重。

“病人到医生那里,当然是要解除病痛的,不论医生的本事如何,或者能否如愿完成。医生接诊病人,当然要为其明确诊断、解决问题,无论他能否做到,都应尽力为之。我们不能保证治疗好每一位病人,但要保证好好治疗每一位病人。”郎景和院士强调。

净土不再,愈艰难愈要前行

今年1月中旬,发生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所谓“医闹”事件,再次将医患矛盾推入大众的舆论漩涡之中,医患纠纷并不新鲜,血淋淋的教训也不是没有,但,是什么让医患站在了对立的两端?

现代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曾言:现代医学实践的弊病是,历史洞察的贫乏、科学与人文的断裂以及技术进步与人道主义的疏离。纵使我们异常警惕,但这些弊病依然毫不留情地暴露了出来。

“现在大家太看重技术了,病人来了,很多医生只看化验单,甚至没看病人就下了结论。”郎景和院士说,技术发展愈快,医生思想的板结就愈严重。

谈及一百年前威廉·奥斯勒对于现代医学实践弊病的批判,郎景和也深表忧虑:“这比单纯的死亡还要令人感到害怕,这是影响医学发展甚至医疗改革的重大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回归于医学本源,医学本源是人的纯洁善良。”

“这些年我有时也感觉医生的力量很渺小,我们千辛万苦治疗了一个病人,能否治愈还都不好说。但是一场战争,一场地震、海啸都可以在瞬间让千百万人丧生。”

“但我们只能这样,一个一个地来救治。”他语气坚定。

站在医术与医德的制高点,林巧稚与郎景和虽身处不同时代,却仍有一脉相通:医技达炼,医德服人。我们怀念,我们感叹,不是要将医生推向神坛,也不是要对医生进行道德“绑架”,仅是因为我们仍怀有这样的期待:医学的温情仍然存在!

医策

专注于中国医院管理案例研究,致力于传播最具价值的行业资讯和思想。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大医医德 郎景和谈老师林巧稚:医德授众 弥久更新”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医学与医德》

《医学与医德》

医学,医生,白岩,医德,职业,浏览器,孙子,说法,林巧稚,上帝,出处,医院,视频,塑像,普通人,朋友,一件小事,矗立在,认为是,法当,本博,不一样,大医,谷歌,地址,中国,丞相,加拿大,偶而,主任

2020-06-24 #故事会在线阅读

白岩松 三个医德小故事

白岩松 三个医德小故事

白岩松,医生,林巧稚,王立祥,医德,医学,协和,孩子,特鲁多,中国,听诊器,姥姥,姥爷,教师,故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肉体,过程,考试,中提,华益慰,大医,上海,人们,女生,患者,技能,病人,病房

2020-05-12 #长篇故事

白岩松 三个医德小故事

白岩松 三个医德小故事

医生,白岩松,林巧稚,王立祥,协和,孩子,特鲁多,听诊器,故事,姥姥,姥爷,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肉体,过程,考试,华益慰,大医,人们,上海,医德,医学,教师,女生,患者,技能,精神,病人,病房,福建

2020-06-24 #故事阅读

白岩松 三个医德小故事

白岩松 三个医德小故事

医生,白岩松,林巧稚,王立祥,医学,协和,孩子,特鲁多,中国,医德,听诊器,教师,故事,姥姥,姥爷,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肉体,过程,考试,中提,华益慰,大医,上海,人们,女生,患者,技能,病人,病房

2020-09-19 #故事会

白岩松 三个医德小故事

白岩松 三个医德小故事

白岩松,医生,林巧稚,王立祥,医德,医学,协和,孩子,特鲁多,中国,听诊器,姥姥,姥爷,教师,故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肉体,过程,考试,中提,华益慰,大医,上海,人们,女生,患者,技能,病人,病房

2019-12-23 #故事会

白岩松 三个医德小故事

白岩松 三个医德小故事

白岩松,医生,林巧稚,王立祥,医德,医学,协和,孩子,特鲁多,中国,听诊器,姥姥,姥爷,教师,故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肉体,过程,考试,中提,华益慰,大医,上海,人们,女生,患者,技能,病人,病房

2016-09-27 #故事阅读

白岩松 三个医德小故事

白岩松 三个医德小故事

医生,白岩松,林巧稚,王立祥,协和,孩子,特鲁多,教师,听诊器,故事,姥姥,姥爷,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肉体,过程,考试,华益慰,大医,中国,上海,人们,医德,医学,女生,患者,技能,职业,精神,病人

2016-08-15 #经典故事

白岩松 三个医德小故事

白岩松 三个医德小故事

白岩松,医生,林巧稚,王立祥,医德,医学,协和,孩子,特鲁多,中国,听诊器,姥姥,姥爷,教师,故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肉体,过程,考试,中提,华益慰,大医,上海,人们,女生,患者,技能,病人,病房

2011-07-13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