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小学三年级成语寓言故事精选 好词好句

时间:2020-05-15

三年级中国寓言故事优美词汇

提示:本文共有 245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chengyu,idioms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小学生经典成语寓言故事:

曲高和寡

注音qǔ gāo h guǎ

出处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

解释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讽刺意味

近义词阳春白雪

反义词下里巴人

同韵词尻轮神马、一定之法、披袍擐甲、舞文玩法、涉笔成雅、不变之法、束兵秣马、半真半假、临崖失马、避世金马、......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楚襄王问文学家宋玉为什么那么多人对宋玉有意见,怎么没有附和的人?宋玉回答道:有一个唱歌的人在郢都街上唱《下里》《巴人》,很多人跟唱,唱《阳春》《白雪》,附和的人就少了,可见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成语示列我在省城,只听人称赞靓云,从没有人说起逸云,可知道曲高和寡呢!清 刘鹗《老残游记 续篇》第五回

其它使用

◎ 相比起来,古典音乐显得 曲高和寡 了些,不易达到 教与学 的互动式交流,难以产生好的教学果和师生间融洽的课堂气氛。

◎ 由此可见,昆曲不仅仅是曲高和寡的 阳春白雪 ,当她来自民间又回归民间时,又是脍炙人口的 下里巴人 ,取得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

囫囵吞枣

注音h l n tūn zǎo

成语故事从前一个自作聪明的人,听说人们吃梨子对牙好但伤脾,吃枣子却刚好相反。他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吃梨只嚼不咽,吃枣只吞不嚼,这样就不会伤牙与伤脾了,人家笑他是囫囵吞枣。

典故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 宋 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

解释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读书不认真

相近词不求甚解、生吞活剥

相反词含英咀华、细嚼慢咽、融会贯通

英语bolt

成语例句

◎ 然而,人们来不及鉴别、吸收和消化,只能采取浮光掠影或者囫囵吞枣的办法,良莠不分,拾起来便用。

◎ 行为主义的交替反应之说便用以补救这种囫囵吞枣之弊。

◎ 水子回到家,将布克写给自己的信囫囵吞枣地看了。

◎ 在学习前人的东西时,取囫囵吞枣的方法,不能消化并理解其所以然。

◎ 爷爷也不要求这些,因为他本来就讲不明白那些诗,只能让我囫囵吞枣。

庖丁解牛

拼音p o dīng jiě ni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道家代表庄周讲一个故事:有个厨师替梁惠王宰牛,他的宰牛技术十分娴熟,刀子在牛骨缝里灵活地移动,没有一点障碍,而且很有节奏。梁惠王看呆了,一个劲夸他技术高超。厨师说他解牛已经19年了,对牛的结构完全了解。

典故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庄子 养生主》

释义庖丁:厨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用法作宾语、定语;常与 游刃有余 连用

近义词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如臂使指

成语例句

◎ 譬如庄子思想体系是唯心主义的,他的许多寓言,古代文论经常运用到的,如庖丁解牛,轮扁斫轮,作为中间的一部分,它们本身不属唯心主义。

起死回生

拼音qǐ sǐ hu shēng

典故医不经师,方不袭古,每以劫剂肊见起死回生。 明 张岱《鲁云谷传》

释义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比喻把已经没有希望的事物挽救过来。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医术高明

相近词妙手回春、死而复生、起死回骸

相反词不可救药、病入膏肓

同韵词眼中钉、匕鬯无惊、强将手下无弱兵、板上钉钉、鸡犬新丰、开路先锋、人生如风灯、临深履冰、灿若繁星、畔道离经、......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齐国神医扁鹊经过虢国听说虢太子猝死,就问术士中庶子太子的症状,认为虢太子只是假死可以救活。经虢君同意后,叫弟子子阳磨好针,在太子的穴位上扎了几针,不一会太子就苏醒过来,再经汤药调解,20天后就完全康复

示例对于时人那虚弱的感情,这真有起死回生的力量。 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

其它使用

◎ 这样,一个人即使死了,总的新陈代谢已经停止,但靠着死者身上人体细胞组织的被 冻结 ,有朝一日,只要具备了有利的外界条件,死者将被重新救活过来,起死回生的目的也就最后实现了。

◎ 该县回收公司原来积压着价值10万元以上的钢材无人问津,商品房开发后,城镇住宅合作社全部购买了这批钢材,使这个企业起死回生。

◎ 这些国家对经济的敏感和迅速 起死回生 的实力,不能不令我们感叹他们所拥有的经济实力和现代化的经济手段。

◎ 同时他们还先后无偿援助基层医院b超、x光机等医疗设备42台件,折合人民币110多万元,使一些濒临倒闭的医院起死回生。

患得患失

注音hu n d hu n shī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经常与学生讨论为人的问题,他说:可鄙的庸俗低级的家伙不能与之同事,当他没得到权势或好处时,他生怕得不到就想方设法得到。而当他得到时,却又怕丢失掉。像这样的人都是利欲熏心,处处为个人打算,什么坏事都能干得出来。

典故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论语 阳货》

释义患:忧患,担心。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看重个人得失

近义词斤斤计较、自私自利

反义词公而忘私、大公无私

谜语病愈

英语beswayedbyconsiderationsofgainandloss

成语造句

◎ 专制政府专事唤起受治者患得患失底心事,其余的能力都一概不动。

◎ 这不是患得患失,是有原因的。

◎ 她把一个怀春寡妇的饥渴、矛盾、患得患失,演得入骨三分,而且风情万种。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小学三年级成语寓言故事精选 好词好句”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小学三年级成语寓言故事精选 好词好句

小学三年级成语寓言故事精选 好词好句

成语,太子,囫囵吞枣,起死回生,宋玉,典故,成语故事,用法,定语,比喻,作谓语,患得患失,曲高和寡,近义词,释义,曲弥高,梁惠王,个人得失,代表,事物,人们,例句,反义词,办法,厨师,唯心主义,宰牛,庖丁解牛,庖丁,战国时期

2020-06-21 #故事大全

小学三年级成语寓言故事精选 好词好句

小学三年级成语寓言故事精选 好词好句

成语,太子,囫囵吞枣,起死回生,宋玉,典故,成语故事,用法,定语,比喻,作谓语,患得患失,曲高和寡,近义词,释义,曲弥高,梁惠王,个人得失,代表,事物,人们,例句,反义词,办法,厨师,唯心主义,宰牛,庖丁解牛,庖丁,战国时期

2020-07-03 #故事会在线阅读

小学三年级成语寓言故事精选 好词好句

小学三年级成语寓言故事精选 好词好句

成语,太子,囫囵吞枣,起死回生,宋玉,典故,成语故事,用法,定语,比喻,作谓语,患得患失,曲高和寡,近义词,释义,曲弥高,梁惠王,个人得失,代表,事物,人们,例句,反义词,办法,厨师,唯心主义,宰牛,庖丁解牛,庖丁,战国时期

2020-07-20 #经典故事

小学三年级成语寓言故事精选 好词好句

小学三年级成语寓言故事精选 好词好句

成语,太子,囫囵吞枣,起死回生,宋玉,典故,成语故事,用法,定语,比喻,作谓语,患得患失,曲高和寡,近义词,释义,曲弥高,梁惠王,个人得失,代表,事物,人们,例句,反义词,办法,厨师,唯心主义,宰牛,庖丁解牛,庖丁,战国时期

2020-07-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小学三年级成语寓言故事精选 好词好句

小学三年级成语寓言故事精选 好词好句

成语,太子,囫囵吞枣,起死回生,宋玉,典故,成语故事,用法,定语,比喻,作谓语,患得患失,曲高和寡,近义词,释义,曲弥高,梁惠王,个人得失,代表,事物,人们,例句,反义词,办法,厨师,唯心主义,宰牛,庖丁解牛,庖丁,战国时期

2020-07-27 #小故事

小学三年级成语寓言故事精选 好词好句

小学三年级成语寓言故事精选 好词好句

成语,太子,囫囵吞枣,起死回生,宋玉,典故,成语故事,用法,定语,比喻,作谓语,患得患失,曲高和寡,近义词,释义,曲弥高,梁惠王,个人得失,代表,事物,人们,例句,反义词,办法,厨师,唯心主义,宰牛,庖丁解牛,庖丁,战国时期

2020-08-02 #长篇故事

小学三年级成语寓言故事精选 好词好句

小学三年级成语寓言故事精选 好词好句

成语,太子,囫囵吞枣,起死回生,宋玉,典故,成语故事,用法,定语,比喻,作谓语,患得患失,曲高和寡,近义词,释义,曲弥高,梁惠王,个人得失,代表,事物,人们,例句,反义词,办法,厨师,唯心主义,宰牛,庖丁解牛,庖丁,战国时期

2020-08-02 #经典故事

小学三年级成语寓言故事精选 好词好句

小学三年级成语寓言故事精选 好词好句

成语,太子,囫囵吞枣,起死回生,宋玉,典故,成语故事,用法,定语,比喻,作谓语,患得患失,曲高和寡,近义词,释义,曲弥高,梁惠王,个人得失,代表,事物,人们,例句,反义词,办法,厨师,唯心主义,宰牛,庖丁解牛,庖丁,战国时期

2020-08-02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