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亲读会案例 夸张??诗意??哲理 ——《安徒生童话》交流指导

时间:2020-05-16

安徒生童话中有哲理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471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原标题:亲读会案例 夸张??诗意??哲理 ——《安徒生童话》交流指导

黄韡

亲读会三年级整本书课程导师,儿童阅读推广人,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阅读专家组核心成员,荣获珠海市青年教师教学评比一等奖、语文说课比赛一等奖等多项大奖。“何为教之道,蹲下看孩子。”便是她最真挚、朴实的教学观。

9月15号亲读会第三课,黄韡老师围绕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推荐的书目《安徒生童话》,与全国各地的小学语文老师、小学生和家长展开交流与探讨,快来看看有哪些干货内容,可以直接为你所用!

童年离不开童话。

对于每一个听过或者读过童话的人来说,“安徒生”是个再熟悉不过的名字。安徒生,丹麦作家,他被誉为“世界童话之王”,这位世界级的童话大师,一生创作童话一百七十余篇。他为广大儿童开启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童话世界,然而,这个世界却并非那么完美。安徒生的童话中不少以悲伤、贫穷、死亡为悲剧的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在新年前冻死在街头,“小人鱼”为了心爱的王子甘愿化成一堆泡沫……即使像《丑小鸭》、《野天鹅》、《坚定的锡兵》、《拇指姑娘》等童话,结局虽是美好,但是主人公曲折、痛苦的经历让我们每一个读者笑中带泪。

安徒生的一生并没有童话那般美好,可是他在自传中说:“我整个一生中,无论光明的日子,还是黑暗的日子,其结果都是美好的。”我们在每个故事里都能读到安徒生。

《安徒生童话》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推荐的书目,在我们统编教材第三单元中正式引出童话这一文体,整个第三单元都是童话故事。孩子刚刚步入三年级,我们在阅读《安徒生童话》整本书之前,应该和孩子们聊些什么呢?我想,可以聊一聊童话,童话有哪些特点?里面藏着哪些秘密……

童话有“秘密”

◆时间、地点很模糊(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遥远的国家……)

◆角色很特别(国王、恶毒的王后、王子、公主、勇士、巫婆等)

◆道具有魔力(巫婆的魔药,荨麻编织的披甲,灰姑娘的水晶鞋,会说话的魔镜等)

◆神奇一瞬(拇指姑娘的出现,灰姑娘十二点的钟声等)

◆结局美好(丑小鸭变天鹅,王子公主happyending,勇士VS巫婆等)

童话里这些角色也好,魔法也好,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其实是不可能发生的,却是我们心中一种美好的愿望。童话般的美好,这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那么,安徒生的童话又有哪些特点呢?

当然了,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因为每个人阅读都有自己的解读。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把安徒生的故事重新进行组合,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哦!

童话有“反复”

《安徒生童话》里除了那一个个令人难忘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些有趣的故事情节,让我们读了一遍又想再读一遍。《老头子做事总是不会错》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

老太婆说:“今天镇上是集日,你骑着它到城里去,把这匹马卖点钱回来,或者交换一点什么好东西:你做的事总不会错的。快到集上去吧。”

于是她替他裹好围巾,因为她做这件事比他能干。她把它打成一个双蝴蝶结,看起来非常漂亮。然后她用她的手掌心把他的帽子擦了几下,同时在他温暖的嘴上接了一个吻。这样,他就骑着这匹马儿走了。他要拿它去卖,或者把它换一件什么东西。是的,老头儿知道他应该怎样来办事情的。

……

这时有一个人拖着步子,赶着一只母牛走来,这只母牛很漂亮,不比任何母牛差。

“它一定能产出最好的奶!”农人想,“把马儿换一头牛吧——这一定很合算。”

“喂,你牵着一头牛!”他说。“我们可不可以在一起聊几句?听我讲吧——我想一匹马比一头牛的价值大,不过这点我倒不在乎。一头牛对于我更有用。你愿意跟我交换吗?”

“我当然愿意的!”牵牛的人说。于是他们就交换了。

读了这个小片段,你是不是被这个憨厚可爱的老头逗乐了。老太婆让老头去镇上赶集,让他用这匹马卖点钱回来。老头明知道一匹马比一头牛值钱,但是他认为一头牛对家庭更有用,于是把马换成了牛——老头子牵着牛回家了吗?大家可以大胆的预测,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呢?

咱们接着读故事——

他很快地向前走,牛也很快地向前走。不一会儿他们赶上了一个赶羊的人。这是一只很漂亮的羊,非常健壮,毛也好。

“我倒很想有这匹牲口,”农人心里想。“它可以在我们的沟旁边找到许多草吃。冬天它可以跟我们一起待在屋子里。有一头羊可能比有一头牛更实际些吧。“我们交换好吗?”

赶羊人当然是很愿意的,所以这笔生意马上就成交了。于是农人就牵着他的一头羊在大路上继续往前走。

就这样,老头子先把马换成牛,再把牛换成羊,接着把羊换成了鹅,鹅换成了鸡,鸡换成了烂苹果,反反复复地换东西,然后将故事里几个差不多的小故事串联起来,就变成了情节绳。

这个故事用上这样的情节图,故事情节就一目了然,非常清楚了。咱们可以对照着这个情节绳,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弟弟妹妹听。这样长长的一个故事就读薄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当我们再次拿起这张情节图时,可以快速回忆起故事情节,这便是最有价值的读书笔记!

我们以前学过的故事,还有一些故事情节也是这样反反复复的。如:《小壁虎借尾巴》,向小鱼借、向老牛借、向燕子借,借借借,反复地借;在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也有一篇童话故事——《去年的树》,问树根、问门、问小女孩,问问问,反复地问。像这样围绕一个核心事件——反复借,反复问、反复换,这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反复式结构,这样的故事越反复越有趣。

那《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的》里的故事情节可以调换顺序吗?比如,老头子把马换成羊,然后把羊换成了牛。其实,《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的》这个故事的情节前后顺序不能随便调换,因为换的东西价值越来越小。如果调换了顺序,整个故事就被打乱了,那就没有意义了。

你瞧,这个故事不仅情节反反复复很有趣,就连句子之间也藏着大秘密哦!

瞧,你发现了什么?

故事一

故事二

故事三

原来,这里每一个小故事都是按照“样子+想法+怎么做+结果”这样一次又一次反复的!你看,安徒生真是个会讲故事的大师!咱们学会了这种方式,也能创编出这么有趣的童话!

其实,像这样用情节图来梳理情节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丑小鸭》也可以哦。咱们可以根据丑小鸭遇到的困难来梳理情节,比如:

你看,用上这样的方法来梳理故事,咱们复述故事时就更清楚啦!

童话有“夸张”

童话故事之所以受到小读者的欢迎,和它夸张离奇的想象是分不开的。如《豌豆公主》中——

站在城外的是一位公主。可是,天哪!经过了风吹雨打之后,她的样子是多么难看啊!水沿着地的头发和衣服向下面流,流进鞋尖,又从脚跟流出来。她说她是一个真正的公主。

“是的,这点我们马上就可以考查出来。”老皇后心里想,可是地什么也没说。她走进卧房,把所有的被褥都搬开,在床榻上放了一粒豌豆。于是她取出二十床垫子,把它们压在豌豆上。随后,她又在这些垫子上放了二十床鸭绒被。

这位公主夜里就睡在这些东西上面。

早晨大家问她昨晚睡得怎样。

“啊,不舒服极了!”公主说,“我差不多整夜没合上眼!天晓得我床上有件什么东西?我睡到一块很硬的东西上面,硌得我全身发青发紫,这真怕人!”

这么一位在大雨天淋成了落汤鸡的公主,很像一位普普通通的邻家小女孩嘛,然而她不仅能感觉到放在“二十床垫子加二床鸭绒被”下面的小小一粒豌豆,居然还被硌得全身发青发紫,这女孩的肌肤是多么夸张的娇嫩啊!

又如《皇帝的新装》中——

皇帝把身上的衣服通通都脱光了。这两个骗子装做把他们刚オ缝好的新衣服一件一件地交给他。他们在他的腰围那儿弄了一阵子,好像是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裾。皇帝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式样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 “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一套贵重的衣服!”

……

“对,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吗?”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叫大家看出他在认真地欣赏他美丽的服装。

那些将要托着后裾的内臣们,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真的在拾起后裾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读到这,你是不是也被胖皇帝和大臣们那夸张的动作逗笑了——瞧这傻乎乎的皇帝“扭了扭腰肢”,面对一个没穿衣服的皇帝,大臣们装模作样地“把手放在地上东摸西摸”、“手中托着空气”。书中像这样夸张离奇的片段还有很多,咱们可以在班级开展故事会、表演手指剧等,让每个孩子都成为讲故事的人。

童话有“诗意”

诗人的眼睛是明亮而清澈的,在《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中,余耀老师也曾提到安徒生是个即兴的诗人。他笔下的风景和环境都充满了诗情画意。我们不得不提到《海的女儿》开篇——

“在海水的深处,水是那么蓝,像是最美丽的矢车菊的花瓣,同时又是那么清,像最明亮的玻璃。……那儿生长着最奇异的树木和植物。它们的枝干和叶子是那么柔软,只要水轻微地流动一下,他们就摇动起来,所有的大小鱼儿在这些枝子中间游来游去,像是天空的飞鸟。”

你看,多么美妙的图景啊!一下子把我们带进了那个美丽绝伦的奇花异草的梦幻世界。书中像这样优美的语言,在《安徒生童话》中比比皆是,当同学们读到这样诗情画意的句子时,可以像诗一样朗诵,边读边想象画面。浓浓的诗意和想象中的画面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安徒生童话带给我们无限的语言魅力。

童话有“哲理”

安徒生童话里有许许多多富有哲理的句子,其实都在告诉我们另一个生命密码。

“只要你曾经在一只天鹅蛋里待过,就算你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永远不会骄傲的。”

——《丑小鸭》

“如果一个太太相信自己丈夫是世上最聪明的人和承认他所做的事总是对的,她一定会得到好处。”

——《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

书中像这样富有哲理的句子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可以阅读后搜集这些有密码的句子,作为“安徒生语录”,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多收获!

台湾女作家张晓风曾说:“如果有人5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她的童年少了一段温馨;如果有人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她的少年少了一道银灿;如果有人25岁了还没有品读过安徒生,那么她的青年少了一片辉碧;如果有人35岁了还没有了解过安徒生,那么她的壮年少了一种丰饶;如果有人45岁了还没有思考过安徒生,那么她的中年少了一点沉郁;如果有人55岁了,还没有复习过安徒生,那么她的晚年少了一份悠远。”什么意思呢?我想,张晓风作家除了告诉我们安徒生的童话很美好,她也在告诉我们,从童年到少年,青年,甚至老年都值得阅读安徒生,每个阶段都能读出不一样的味道。当你5,6岁时听《丑小鸭》,也许会因为丑小鸭被欺负而伤心落泪,当你今天再读《丑小鸭》,也许你从中读到自我成长,自我拼搏……

安徒生的童话很深奥,从小学到大学,甚至成人都在研究他。作为三年级的学生,可能现在还无法读懂其中的道理,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能慢慢地品出其中的味道。请记得:记住故事比懂得道理更重要。但是道理需不需要懂呢?也需要,我们可以沿着这条路走,但并不是要每个同学一定懂得其中的道理。安徒生的作品有很多种解读,就光《丑小鸭》就有N中解读,其中有人这样解读:它是天鹅,哪怕落在鸭巢,它不努力,也能成天鹅。这就是负能量的解读。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着学生往正能量、积极的、好的一面解读。因为童话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安徒生曾说:“我的名字必须闪闪发亮,这是我活着的唯一理由。”

我想他做到了,国际安徒生奖,国际安徒生插画奖,这些国际文学大奖均以他的名字命名,那些奖,依如他的名字般,闪闪发亮……

如果没有他的童话,我们会缺失了童年。

责任编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亲读会案例 夸张??诗意??哲理 ——《安徒生童话》交流指导”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亲读会案例 《一寸虫》整本书阅读交流指导微课

亲读会案例 《一寸虫》整本书阅读交流指导微课

知更鸟,夜莺,尾巴,鸟儿,整本书,蜂鸟,雉鸡,鸟类,你觉得,交流,指导,火烈鸟,身体,嘴巴,图画书,封面,巨嘴鸟,扉页,昆虫,草丛,长度,发现了,有多长,体型,作者,剪贴,全身,图画,尾部,故事

2020-07-31 #经典故事

“走进童话世界——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案例

“走进童话世界——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案例

学生,兴趣,课外阅读,老师,孩子们,菜园,让学生,交流,阅读方法,童话,童话故事,青蛙,小动物,童话世界,习惯,同学们,小草,情感,故事,环境,知识,道理,指导,读书方法,让孩子,动物,孩子,师生,方法,氛围

2020-06-15 #经典故事

“走进童话世界——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案例

“走进童话世界——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案例

学生,兴趣,课外阅读,老师,孩子们,菜园,让学生,交流,阅读方法,童话,童话故事,青蛙,小动物,童话世界,习惯,同学们,小草,情感,故事,环境,知识,道理,指导,读书方法,让孩子,动物,孩子,师生,方法,氛围

2012-07-19 #故事会

案例:《自己去吧》

案例:《自己去吧》

学生,生字,课文,教师,方法,问题,儿歌,小鸭,小故事,同学,自然段,语言,谜语,交流,主题,朗读课文,方式,朋友,本领,老师,识记,妈妈,四颗星,思维,教学,本课,读音,过程,指导,不认识

2020-09-18 #短篇故事

人物与环境——作文与美术整合编写案例

人物与环境——作文与美术整合编写案例

学生,作文,老师,同学们,人物,同学,语言,内容,想象力,掠影,习作,美术课,环境,过程,小男孩,绘画,美术老师,活动,交流,生活,作文教学,教室里,学科,师生,教师,教学,素材,课堂,孔容,指导

2020-08-06 #故事会在线阅读

关注 | 北京市儿童之家优秀案例系列·2

关注 | 北京市儿童之家优秀案例系列·2

社区,儿童之家,京旺家园,儿童,家长,服务,亲子,崔各庄乡,活动,家庭,组织,共学,志愿者,专业,北京,家庭教育,近邻,集体,邻里中心,公益,北京市,孩子,案例,朝阳区,空间,交流,指导,建设,服务机构,社区居民

2014-01-20 #短篇故事

优美有诗意的哲理句子摘抄简短

优美有诗意的哲理句子摘抄简短

时候,诗意,哲理,句子,一只手,有多爱,祝君,西蒂斯,一杯酒,花间,个性,一条心,一世,习惯,伤痕,人生,二人同心,价值,儒家,佛家,低调,做作业,信息,做题,发自内心,其利断金,先生,关系网,力量,君子之交淡如水

2011-06-26 #故事大全

《宝典》与人交流 应注意说话的语气

《宝典》与人交流 应注意说话的语气

嘴巴,语气,语言,不要求,得让,好的,都富,主宰世界,人们,关键因素,哲理,差异,工具,异同,思想觉悟,熟人,效果,感情,文化背景,无遗,方面,方向,根源,生人,纽带,讨人厌,诗意,语速,高低,重要性

2007-07-09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