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晚报记者追寻红色足迹⑧」刘格平建立沧州第一个党团组织的故事

时间:2020-05-18

河北沧州红色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54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晚报记者追寻红色足迹⑧」刘格平建立沧州第一个党团组织的故事「晚报记者追寻红色足迹⑧」刘格平建立沧州第一个党团组织的故事

今日沧州

发布时间:09 2610:33沧州日报社(沧州报业传媒集团)

9月6日,记者来到孟村大堤东村,在大堤东村党支部书记、刘格平孙子刘峰的陪同下,步入津南革命纪念馆(原名刘格平纪念馆,现正在扩建中)。

纪念馆内庄严肃穆,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刘格平和夫人丁磊的墓碑静静地矗立在院子中央。墓碑前一块巨大的石头上,雕刻着刘格平夫妇的肖像。

纪念馆东侧展厅内展出了刘格平同志生平各个时期的珍贵文献和照片资料,重现了刘格平同志投身革命、忠诚为党、建设祖国的光辉一生。

建立沧州第一个团支部

刘格平是孟村回族自治县大堤东村人,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但他从小就厌恶那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14岁时,他毅然离家到南京当兵,后来考入随营学校。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在军校学习的刘格平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

军校毕业后,刘格平又到天津法国人办的工商大学补习班学习。这期间,他接触到了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识了张隐韬、于方舟、于树德等共产党人。

经张隐韬介绍,刘格平于1922年9月,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1月改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这年秋后,受组织派遣,刘格平返回家乡,宣传革命思想,先后介绍堂兄刘子芳和族兄刘景泉加入了团组织。次年春节期间,在刘子芳的引荐下,其姑家表弟王俊峰也加入了团组织。

1923年2月,刘格平主持建立了津南地区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大堤东团支部,这也是沧州地区第一个团支部。从此,刘格平就开始领导津南地区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革命斗争。

随后,他们又创建起沧县北小庄团支部、韩石桥团支部,附近的挂甲林、新县镇、杨石桥、谭庄、王石桥、王帽圈、纸坊、张仁庄、盐山和沧县中学等地也都建立了团的小组。

当地的地主等对刚成立的团组织进行破坏。从对刘格平、刘子芳等人进行人格诬蔑,到对当时的青少年进行反宣传,用尽各种手段。

但刘格平和战友用1922年第二次党的代表大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反军阀,反对苛捐杂税”等内容进行了有力反击,这些宣传深受老百姓的拥护。

主持建立津南特委

1926年7月,刘格平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受党的派遣,刘格平到津南地区发展党组织。

当时党中央要求以学校为建党重点,以教师学生和各界知识分子为发展对象。于是,到了沧州以后,刘格平首先在沧县省立二中(现沧州一中)创建起沧州第一个中共党支部,发展的都是学生。

当月,在大堤东团工委书记刘子芳家,刘格平会见并介绍团工委3名成员由团转党,并当即主持建立了大堤东党支部,这是沧州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也是津南地区创建最早的农村党支部。

由于大堤东团工委建立较早,几年来,广大青年团员不断接受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大家对苏联十月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革命斗争,从思想上有了明确的认识,加上当时国无宁日、民不聊生的现状,一批地主家的长工、佃户和盐帮队的穷苦青年有着强烈的革命要求。

因此,大堤东党支部成立后,党的力量迅速扩大并不断延伸到沧县、盐山、乐陵、无棣等地区的20多个村庄。

1927年2月,大堤东党支部升级为中国共产党堤东区委员会,刘子芳任区委书记。不久之后,刘格平把河间、献县、盐山的县委领导人召集到大堤东党支部开会,正式创建津南特委。刘格平任特委书记,特委机关就设在刘子芳家中。

如今,刘子芳旧居已经不在了。刘子芳的孙子刘峰指着展厅北侧的一处刘子芳旧居复原场景说:“这个地方有着特殊的意义:第一个团支部、第一个党支部和津南特委都是在这里建立的。现在,我们在纪念馆里搭建了这样一处刘子芳旧居的复原场景。”

记者走进这处复原场景,看到里面有一条地道通向地下。刘峰介绍说,为了安全起见,当时的人们就在刘子芳家修建了一个地下室,室内能容纳几个人住宿和办公。

革命精神代代传

刘格平曾先后三次被捕,坐狱十几年。在敌人的严刑面前,他坚贞不屈,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宁把牢底坐穿”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先辈虽逝,但精神长存。刘峰回忆说,当年,他刚退伍回到家乡,爷爷刘格平就鼓励他担任大堤东村党支部书记。

那个时候的农村工作面临很多困难,土地问题、排水问题、计划生育问题……难题一个接一个。最让他头疼的就是计划生育问题,工作难做,还得罪人。

刘峰说,他曾经想到了退缩,爷爷就耐心地教育他一定要迎难而上,要有担当,有作为。“当年我们干革命的时候,把脑袋别在腰带上,连死都不怕,你现在面临的这些困难都不算什么。”爷爷说的这些话,至今铭记在刘峰的心里。

如今,津南纪念馆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和党员入党宣誓的圣地。每年清明或重大的节庆活动都会有很多人来这里参观,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先烈遗志,坚定理想信念。

为了表达对刘格平的怀念和敬仰,大堤东村与附近几个村庄优化教育资源,合力兴建了一所小学,命名为“格平小学”。、

刘峰站在纪念馆门前,看着门口两侧的“青少年教育基地”“沧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沧州市国防教育基地”等一块块钢制牌匾,信心满满地说:“我们一定要把津南革命纪念馆建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让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英雄足迹·刘格平

刘格平,1904年生于孟村回族自治县大堤东村,6岁时入私塾读书。

1921年春,他在南京北洋军阀直系所办军校毕业,后又到天津法国人办的工商大学补习班学习。在补习班学习期间,他认识了张隐韬、于方舟等共产党人,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1922年,他回到家乡,先后主持建立了沧州第一个团支部和第一个党支部,是津南地区革命创始人。

1927年冬,刘格平发动了献县东部数千农民借粮运动。“八一”南昌起义后,他创建了一支300人的“津南革命军”,开展武装斗争。

新中国成立后,刘格平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

他历任第八届、第九届中央委员,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92年3月11日,刘格平在北京逝世。

策 划:殷毓平

执行策划:李金焱 彭 玲

版 式:陈 静 吴 磊

记 者:陈 燕 魏志广

鸣 谢:“祖国之歌”电影港团队

09 2511:2609 2511:12相关文章??Baidu京ICP证030173号返回顶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晚报记者追寻红色足迹⑧」刘格平建立沧州第一个党团组织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晚报记者追寻红色足迹⑧」刘格平建立沧州第一个党团组织的故事

「晚报记者追寻红色足迹⑧」刘格平建立沧州第一个党团组织的故事

刘格平,刘子,津南,大堤东,刘峰,党支部,团支部,刘格,地区,沧州,纪念馆,沧县,问题,革命,大堤,东村,军阀,反封建,团组织,场景,旧居,爷爷,盐山,补习班,于方舟,团工委,中国共产党,记者,军校,共产党人

2012-05-12 #长篇故事

广东:疫情防控中 青年和党团员志愿者比例均超五成

广东:疫情防控中 青年和党团员志愿者比例均超五成

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吴祖,广东省,志愿者,肺炎,文明办,有很大,何伟,郑澍,新闻办公室,广州,主体,人员,党团,发挥作用,和平,基层组织,广东,消息,情况,指示,愿者,时间,比例,记者,特殊性,突发性,短时间

2016-11-21 #故事会在线阅读

红色故事演讲比赛

红色故事演讲比赛

...世安,杨新宇,王二小,五四路小学,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党团组织,明星小学,胜利小学,人民网,中山区,一等奖,八路军,优秀党员,优良传统,全市,低年级,光辉,信念,党团,创建者

2020-06-20 #小故事

以鲜血唤醒民众 ——江西民族革命运动先锋赵醒侬烈士的初心故事

以鲜血唤醒民众 ——江西民族革命运动先锋赵醒侬烈士的初心故事

赵醒侬,江西,南昌,上海,革命,方志敏,曾志,青年,方志纯,革命英烈,南丰县,党团组织,细毛,阔老,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生,事迹,决心,历史,工人,日子,机关,生命,烈士,组织,秘密,记者,长褂,馄饨,鲁氏

2020-06-20 #故事会在线阅读

《威海晚报》记者张玉婷:好记者是百姓的“眼睛”

《威海晚报》记者张玉婷:好记者是百姓的“眼睛”

张玉婷,疫情,任务,患者,威海,肺炎,首席记者,名新,地多,胸科医院,都会,阴雨天,传媒,一线,人生,价值,医疗保障,天气,晚报,岗位,威海市,市民,市场,情况,新闻报道,成就,车管所,目的,物资供应,朋友

2018-09-11 #故事会

以鲜血唤醒民众——江西民族革命运动先锋赵醒侬烈士的初心故事

以鲜血唤醒民众——江西民族革命运动先锋赵醒侬烈士的初心故事

赵醒侬,江西,南昌,上海,革命,方志敏,曾志,南丰县,青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方志纯,革命英烈,党团组织,细毛,记者,阔老,中共,江西地方,一生,事迹,历史,工人,日子,机关,生命,烈士,组织,秘密,长褂,馄饨

2020-06-19 #短篇故事

沈阳晚报记者王立军讲述《无胃者无畏》

沈阳晚报记者王立军讲述《无胃者无畏》

好记,王立军,好故事,新闻,故事,辽宁省,沈阳晚报,辽宁大学,全省,代表,报告团,掌声,沈阳,记者,张冲,媒体,时候,组织,辽宁,选手,风采,比赛中,常晟,曹鹤,在校学生,摄影记者,广播电视台,讲述了,使命,三教

2019-05-09 #小故事

「晚报记者追寻红色足迹⑦」三杰村的故事

「晚报记者追寻红色足迹⑦」三杰村的故事

牛文良,三杰,牛文仓,牛氏,牛文常,三兄弟,任丘,兄弟,农民,记者,英雄,烈士纪念塔,故事,任丘市,党支部,尚明,村里,烈士,精神,牛文,发展,革命,中国共产党,天宫村,党的组织,保定,沧州,牛家,老宅,王孟

2020-05-18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