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我们为什么这么喜欢听故事?

时间:2020-05-19

人类喜欢听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487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我们为什么这么喜欢听故事?我们为什么这么喜欢听故事?

新京报书评周刊

百家号03 0709:05

如果我说有个故事要讲给你,你想听吗?然后,如果我又说,并没有故事,其实是要给你讲解一些理论和概念,你是不是会感到失望?相信很多人会对以上两个问题都回答“是”——这看起来是理所当然、显而易见的事。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同样是交流,人往往倾向于听一个好听的故事?类似的,同样要用两小时看一部电影,为什么绝大多数普通观众都期待看到一个精彩而完整的故事,否则就会感到失望或不明所以?由于陷入了对这个问题的思索,书评君将很残忍地表示:今天真的没有故事,而且真的是要和你们一起讨论一些关于故事的理论和原委……原谅书评君吧,毕竟思考也是有趣的。有机会再给你们讲故事。

作者 谌幸没有人能够拒绝故事的吸引。人们对于故事的热爱,从市井生活的巷尾杂谈,到肃穆深厚的宗教经典,从宏大处的民族英雄传说,到孩童间的寓言童话,表现得无处不在。故事成为最好的信息载体,甚至可以说,人的一生就是在聆听、经历、记忆和遗忘一个个故事之中走向结束。当代语境下,任何娱乐,艺术,传播,都不可避免的在转角处见到“故事”闪烁、贯穿其中。有人调侃各类选秀节目中,掺杂的各类故事合集,将好歌声变成“好故事”;真人秀的台前幕后,更是在挖掘八卦趣闻,制造戏剧冲突的热潮中制造出节目预想的效果;各类公众号和媒体更是深谙其道,在传递与观念之前,一定会制造出最通俗的故事场景,从价值观讨论到犯罪逃亡事件,故事串联起了当代媒体爆炸式的景观。大众娱乐中,故事火热异常。

从前看过的故事书、《故事会》杂志,你还记得吗?我们为何被故事吸引?人们一直在探究故事魔力来源。到底是故事的真实吸引了我们,让我们感同身受般看见他方景象,了解人生别样可能;还是故事的虚构让人着迷,传说中荒诞的因果让人好奇,童话的圆满让人向往;我们是喜欢简单的故事,大开大合,爱憎分明,通过《白毛女》中的阶级仇恨与压迫唤起革命年代最广泛的认同团结;还是喜欢曲折的故事,看《卡萨布兰卡》的谍影疑云,读《无人生还》中的水落石出……真相也许是,无论故事是真实还是虚构,简单或曲折, “流行故事”最重要的特性在于,它虽然是万千经验的浓缩,带有寓言或仪式的痕迹,但一定是可亲且痛快地讲述。本雅明在《讲故事的人》中说:事实上,讲故事艺术有一半的秘诀就在于,当一个人复述故事时,无须解释。故事最早所具有的客观价值,是让人类经验有了流传的可能。神话成为最初的形式,“神话是众人的梦,梦是众人的神话”,在神话故事中人们找到了社会最初的秩序,获得了亲密与连接的安稳,以及在面对茫茫天地下,有所依靠的安全感。

即便已经并不真的“相信”,那些关于天地起源、人类祖先的神话故事,也依然被反复讲述。神话传说让远古脆弱的人群团结,将意外、偶然的事件放入恰当的位置,让重复、日常的过程在人的意识中得以概括——故事构建了人类文明的最初秩序。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追溯中国小说的历史,以神话为起始,写到:“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自造众说以解释之”便是人类意识对于世界和自身,以想象的方式所概括出的秩序,有了神格解释,才有敬畏、遵守和秩序安稳。本雅明总结到:“这种权威就是故事的真正源泉。”不难看出,最初的传说故事,带有家长式权威和安定作用。人们偏爱神话故事、历史传奇,愿意聆听中的真实事件,无比热衷八卦身边的趣闻奇事,甚至钟爱套路,喜欢连续剧般重复的悲欢离合……往往在于人们愿意相信这类故事中潜在源自真实、源自经验,富有秩序的权威声音——这种权威让人们相信故事中逻辑的自洽,故事所影射的现实秩序的合理,显得格外让人信服,也让读者感到安全。在这样的故事中,人们是舒适的,因为大部分判断已经交给了故事本身,我们被故事所规训,并乐于享受不同故事表象带来的新鲜。新鲜而安稳,这是故事最常见的面貌。

《讲故事的动物:故事造就人类社会》作者: [美] 乔纳森·歌德夏译者: 许雅淑 / 李宗义版本: 中信出版集团 2017年4月不止书评君思考这个问题,有人专门写了一本书。美国学者乔纳森·歌德夏在书中分析说,讲故事是人类在面对大自然和社会复杂情况时所需要的生存本能,大脑在接收故事情节的同时学习并强化了自身对未知情镜和各种棘手事件的反应,也促进了人类大脑的进化。除了热故事,还有“冷故事”林奕含的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近来颇受关注。在谈到这部作品时,评论界总是会不由自主地用“故事”这个词。媒体时代,人们延续着对于“真实可信”故事的好奇,带着惩恶扬善的初衷,在林奕含和她的小说出现时,甚嚣尘上的并非是艺术,而是艺术背后的赤裸、残酷的故事——人们把眼光聚焦在未成年少女和变态狼师的真相追寻,关注在BBS上出现过的粗暴故事,关注小说中家暴的情节是否影射现实中的感情纠缠……这些“故事”似乎先声夺人,抢占了小说的光辉。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作者: 林奕含 版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年1月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最具创建的一对概念,便是冷热媒介的区分。在麦克卢汉看来,不需要加热、直接透彻的媒介方式,被称为热媒介;而需要受众反复咀嚼,自我完善寻找立场的媒介方式,被称为冷媒介。相应的,当我们面对“故事”这样大的概念时,如果也作出冷热的划分,会发现千百年来大众迷恋,广泛流行的故事,正是故事“热”的部分。而同时,冷故事的讲述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与现代性中对传统权威的挑战一起崛起,在热故事狂欢之下悄然发展,叩问着故事背后的更多可能。回到林奕含处。当故事在现实版块的“火热”中时,道德判断是迅速的,谴责、同情滚滚而来,大家都在故事中读出惋惜,表达愤慨。现实故事喧嚣简单,而房思琪小说中的世界,却精致复杂,翻涌着不安——林奕含在小说中,用极度精美诗化的修辞中徐徐铺开的绝望残忍,用隐喻和日记记录着暴力事件,让故事之痛的体验伴随着剧烈的审美快感一层层向读者袭来。媒体时代追逐“热故事”,将现实的林奕含推入众人视线,热点制造完毕后,大众是否能够再捡起房思琪们所代表的“冷故事”部分,看到其中呓语的挣扎和近乎疯狂的矛盾,却是未知。如果将《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作为一个故事看待,它带来了极为热的部分,也含着极为冷的内核。其中关于美感与道德的种种矛盾与不定立场,是“冷故事”文本最重要的意义之一。故事的变冷,意味越来越多的故事正在以更为困难、矛盾甚至暧昧地方式讲述,而大众常常无心判断,匆匆拒绝。在现代小说讲故事的领域,主导者已经从说书人变成了小说家,从口头走向文字,从文字走向各类艺术形式。到今天,各类现代艺术将他们的故事讲得越来越具冷感,越来越多需要读者参与的部分出现,越来越多叙事之外,独特的气氛、意识涌了进来。

无论文学、绘画、电影……现代艺术作品出现在大众传播领域,往往都是被贴着“看不懂”的标签。图为毕加索作品。大众对此的态度,大概还可以用雷蒙德·钱德勒最经典的小说《漫长的告别》来做说明。许多文学家对这本“硬汉侦探小说”大为赞赏,而读者却在渴求一个精彩破案过程的热烈预期中遇冷,并对此颇为困惑。没有酣畅淋漓的破案过程,更多的是战后时代中朦胧哀愁的追忆——这也许是文学的某种品味,但不是想听故事的人期待的收获。即使被冠以侦探故事之名,也依然难以达到真正的流行。故事冷热之间的不同境遇,也许正象征着在大众文化产业在消费时代无底线的迎合与现代性艺术企图发挥的先锋性之间,面临的重重矛盾。故事从经验传播向道德讨论的过渡,是故事从热走向冷发展分叉的开始。经验时代,权威存在,秩序安稳,而当秩序被打开,个人成为意义的赋予者时,故事的现代性蜕变也悄然发生。通俗故事当然一直存在,但现代艺术浪潮的兴起无疑撑起了一小片更深广也更孤单的天空。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认为上帝死后的欧洲,现代人文精神上贡献最大的人并非笛卡尔而是塞万提斯,他笔下的堂吉诃德以一种荒诞的姿态开启了现代小说的序幕。他写道:“人所拥有的、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一种不确定性的智慧。做到这一点,同样需要极大的力量。”

《小说的艺术》作者: [捷克] 米兰·昆德拉译者: 董强版本: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年1月所以现代小说所代表的现代性叙事话语,便是一种对原有权威和秩序的打破。这种叙事也许杂乱,破碎,阅读充满陷阱和裂缝,但正是从形式到内容对传统故事的诘问——跳出讲故事和听故事的舒适区,跳出上帝或其他权威掌握秩序的世界,人成为需要自己思考行动的主体,这样的过程,无论对于现实生活还是故事世界,都是辛苦的一步。而辛苦背后,同样有珍贵的自由。昆德拉的小说在大众看来,未必是好读有趣的“热故事”,但他所秉持“冷故事”的现代小说创作原则,则是在传统故事的绝对权威之下,解放出多元道德立场的可能。作为自由主义作家,他没有给出绝对权威所叙述的故事,更没有将读者的舒适作为首要因素纳入考虑。他认为现代小说的可贵,恰恰在于它拒绝了绝对权威所规定的永恒真相、道德和安全秩序,也拒绝了轻松娱乐,一味迎合的写作。“冷故事”和众多现代艺术一样,在艺术探索的浪潮过后,伴随消费时代媚俗的混淆,泥沙俱下,与大众的关系越发微妙。而大众对“热故事”的吸收热爱,变得越发像是习惯快餐,五谷不分的孩童。娱乐泛滥,文化资本的驱动,“讲好一个故事”发展成一门火热的显学。这门显学之中,冷故事曾经撑起的意义空间被消解,如何满足快感,吸引眼球,发挥故事的变现能力成为第一原则。

概览一下书名就可以发现,对“故事”最为热衷的还不是文学或编剧,而是营销、传播、广告等商业领域。他们看到了故事所蕴藏的情感力量,并千方百计磨练这一技巧,以便这种力量能为己所用,换来品牌影响力和经济利益。听故事,也值得沉思在麦克卢汉冷热媒介观点提出后,后学与辩论随之兴起。冷热之间绝非静止对立,故事本身的意义也不应有高下之分。独立思考的现代艺术探索潮流有其可贵,大众趣味同样也具有与时代相联的价值。一方面现代性的注入更新了故事的面貌,让故事不再是规训或消遣,有了通向更深远意义的可能。另一方面,现代科技与传媒的发展,让热故事有了更广泛的兴盛与传播,大众文化前所未有地出现蓬勃。冷热故事之间,并非只有云泥之隔的可能。2017年,《至爱梵高》等一系列艺术电影的上映,是当代文化产业尝试弥合两者间隔的例子之一。大众对梵高的接受,也恰好显示了热故事与冷艺术之间,并无真正的区隔。电影是当代大众最受欢迎的说故事媒介之一,而印象派作品的欣赏,仅仅是通过静止的画面,太少人能读出画中人笔触下的世事曲折。余光中曾在《破画欲出的淋漓元气》中写梵高,说梵高给世人留下的两样东西,一样是画,一样是信。在画中,我们更多的看到艺术本身,充满隐喻,绝对自我。而在信中,我们了解到了艺术家一生的故事,故事中有许多平常人构成了他的生活,也有唯一的天才不被理解的孤独。他的画与他的信,似乎也成为了一组冷热对照,这两者是可以互文解读,形成圆满。电影故事和画中世界,一热一冷,共同完成关于梵高一生的故事。

动画电影《至爱梵高》用梵高原画作品中的人物原型还原梵高的艺术人生。听故事是轻松的,听故事也是复杂的。热故事所带来的亲近、连接和有序感,是通向诗性艺术绝佳的桥梁;而冷故事所代表的复杂、自由,描绘出的众声喧哗下世界的面貌,同样是故事爱好者应该抵达的标地。对于故事的欣赏和领悟,创作与传播,不仅仅在于时代氛围的外在营造,冷热故事之间的空间,更需要每一个个体靠自律与沉思将其填满。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新京报书评周刊

百家号最近更新:03 0709:05

简介:阅读需要主张,阅读需要分享

作者最新文章《比得兔》背后的女主人,有更传奇的故事03 0709:0403 0709:0403 0709:04相关文章腾讯文化03 06雯雯谈感情03 02科技先生03 07东方头条03 07占呈曦学03 06??Baidu京ICP证030173号返回顶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我们为什么这么喜欢听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你是喜欢听故事?还是喜欢听大道理?

你是喜欢听故事?还是喜欢听大道理?

大道理,结果,故事,讲故事,我知道,产品,对方,文字,效果,时代,经历,影响,喜欢听,却没有,不一样,好的,精进,亲身经历,情绪,平台,导向,实际,思路,影响力,才能,方法,案例,机会,步骤,现实

2014-06-01 #故事会

为什么我们喜欢听故事?喜欢听故事的原因有哪些?

为什么我们喜欢听故事?喜欢听故事的原因有哪些?

故事,经历,不一样,个人,事情,制造者,小孩,好处,夙愿,成年人,心理,是非,本站,欲望,资讯,知识,领域,喜欢听,听故事,为大家,不相同,到一个,做自己,会得到,人人都,可以把,听说过,想了解,才变得,都是很

2010-09-07 #故事会

为什么我们喜欢听故事?喜欢听故事的原因有哪些?

为什么我们喜欢听故事?喜欢听故事的原因有哪些?

故事,经历,不一样,个人,事情,制造者,小孩,好处,夙愿,成年人,心理,是非,本站,欲望,资讯,知识,领域,喜欢听,听故事,为大家,不相同,到一个,做自己,会得到,人人都,可以把,听说过,想了解,才变得,都是很

2009-03-05 #短篇故事

多大的小孩开始喜欢听故事?

多大的小孩开始喜欢听故事?

小孩,故事,不喜欢,听故事,我家,图书,故事书,到现在,不专心,从小就,不是说,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喜欢,喜欢听,都喜欢

2020-05-18 #故事会在线阅读

喜欢听故事

喜欢听故事

妈妈,故事,喜欢听,声音,妈妈讲故事,我怎么,美婷,中发,大眼睛,说说吧,呆呆地,喉咙,天花板,小孩子,笑话,爸妈,样子,格林童话,眼睛,讲故事,不厌烦,一本书,和你们,不知怎么,从哪里,听故事,好奇地,好不好啊,她已经,感觉到

2020-05-05 #故事阅读

喜欢听故事

喜欢听故事

妈妈,故事,喜欢听,声音,妈妈讲故事,我怎么,美婷,中发,大眼睛,说说吧,呆呆地,喉咙,天花板,小孩子,笑话,爸妈,样子,格林童话,眼睛,讲故事,不厌烦,一本书,和你们,不知怎么,从哪里,听故事,好奇地,好不好啊,她已经,感觉到

2020-07-14 #故事阅读

喜欢听故事

喜欢听故事

妈妈,故事,喜欢听,声音,妈妈讲故事,我怎么,美婷,中发,大眼睛,说说吧,呆呆地,喉咙,天花板,小孩子,笑话,爸妈,样子,格林童话,眼睛,讲故事,不厌烦,一本书,和你们,不知怎么,从哪里,听故事,好奇地,好不好啊,她已经,感觉到

2019-10-14 #小故事

我喜欢听故事

我喜欢听故事

故事,土耳其,天使,很自豪,你必须,什么都,喜欢听,我要嫁,我的父母,非常漂亮

2020-07-20 #长篇故事

工作遇到一个算命看我面相 说我时好时坏 喜欢听故事感觉讲的很真 我确实喜欢听故事

工作遇到一个算命看我面相 说我时好时坏 喜欢听故事感觉讲的很真 我确实喜欢听故事

故事,感觉,心情,经历,工作,到一个,喜欢听,听故事,我并没有,看我面,确实喜欢,疑似,事情,出生年月,打野,戒色,系统,逃避现实,违规,不知道该怎么,我心里,还不错,莫名其妙,遇到了

2020-08-19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