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留住一个民族的故事2016内蒙古包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

时间:2020-05-20

一个民族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14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留住一个民族的故事 柏拉图说过这样一句话: 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 我一直在想,对于中华民族,对于世界上各个民族,什么才是那个民族的故事?一个民族若有故事,可以解决这三个问号:因何而著名?因何而流传?因何而有用? 我从第一个问号讲起。前几天我去了德国的莱比锡。莱比锡有博览会,还有保时捷的生产基地。但是到了那里没有人向我们提这些,他们首先提的是巴赫。巴赫在那里生活了 20多年,瓦格纳在那里出生,门德尔松在那里出任乐团指挥,并创建了莱比锡音乐学院 每个人都对这如数家珍。莱比锡的街道上有许多用金属做成的音符,那是地面的路标,指引你通往一个又一个故居。见到莱比锡市长的时候,他极其自豪地向我们介绍,这座城市因为巴赫而著名。我们问市长: 莱比锡将来要打造成德国东部的著名城市吗? 市长回答: 一个拥有巴赫的城市,怎么能只满足于成为德国东部的著名城市呢?我们要成为国际著名的城市。 他们的底气源于巴赫在那里生活过。 第二个问号:因何而流传。我去浙江南浔古镇时,当地人领我们去了藏书楼。讲解员开始是这样介绍的: 中国人常说富不过三代,你们看,这家第三代就出了个读书人。 我一听特郁闷 ,以为第三代这个读书人要开始败家了。后来才知道是这个读书人爱书成痴,把前两代积累的巨大财富全买成了书,一共有 17 万册孤本、善本,建成了这个藏书楼。现在这座藏书楼 是南浔最著名的古迹之一,也是浙江图书馆的分馆。即将离开藏书楼时,我们说,幸好第三代是个 败家子 ,把祖辈积攒的金钱都 败 成了书,让这个家族因此流芳百世。 第三个问号:因何而有用?大家都知道《富春山居图》。几百年前,在富阳郊区的深山老林里,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开始画《富春山居图》。我相信那个朝代的 城里人 也在忙着做些 有用 的事,赚名赚利,歌舞升平。而这位老人,独自在山林中守 着孤寂作画。几年之后,作品完成了,他着急大概也觉得 无用 ,便将它送给一位名叫 无用 的僧人,该画因此得名 无用师卷 。几百年过去了,那些功名富贵都已烟消云散,一幅 无用 的画,却 为这座古城带来了扎扎实实的声名和利益。这些就是 无用之有用 。 我们这一两代中国人,是没有 故乡 和 故居 的,一直都在迁徙。也许有时能看到父亲领着儿子指着某个广场上的地砖说: 你爸当年就住这儿。 19 94 年,冯骥才老师为了保护天津要拆的街巷,组织 100 多位摄影师去拍照。最后房子拆了,艺术家们把它们留在了无声的作品里。 在这个没有故乡也少了故居的时代里,如果再没有了故事,失去了记忆,未来还有什么意义?如果在好好重视文化,我们将来拿什么回忆,拿什么找到家?也许将来都会像二十年前,北岛流浪时所说: 我对着镜子说中文。 隔了一会儿,北岛又说: 祖国是一种乡音。 (作者 白岩松 节选自《白说》 略有删改) 20.文章第 2 自然段阐明,真正能够让莱比锡闻名于世的原因是什么? 答: 21.根据文章第 4 自 然段内容,解释什么是 无用之有用 。 答: 22.作者为什么用提出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述?全文的三个问题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答: 23.联系全文,应怎样理解 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 这句话? 答: 24.怎样留住我们中华民族的 故事 ?结合现实谈谈你的认识。 答: 答案20.(1)有许多著名的音乐家那曾在莱比锡留下印迹。(2)从官员到普通 民众。莱比锡对自己的城市文化非常珍视并引以为荣。21.文化(艺术)不一定能马上为人们换米物质收益.但经过时间的沉淀后,却可以为我们带来扎扎实实的声名和利益。22.(1) 能激发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2 分)(2)是层层递进的关系。(1 分)23.一个民族要有自己的文化,并且使之保留并传承下去,这个民族才能在世界立足,并从中收获长远的利益。24.示例:中华民砍有狡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如今经济腾飞,高速发展的年代。不免会有对传统文化的破坏,所以我们更要努力保护艺术品、古籍、古建筑。重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如学生能举出实例来谈,只要符合题愈.可的情给分。) 解析20.试题分析:抓住题中提示的答点 让莱比锡闻名于世的原因 ,阅读所示文段即第二段文字,找到关键语句理解作答。 考点定位理解文章内容,概括议论文要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21.试题分析:解答思路同上。阅读所示文段即第四段文字,找到作者有关 无用之用 论述的文字,理解作答。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22.试题分析:阅读全文,了解作者所提问题的内容,从读者阅读这个角度来理解提问的作用,从三个问题在表达作者观点的层次上来理解三问的关系。 考点定位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23.试题分析:阅读全文,把握作者主要观点,找到 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 语句的位置,根据具体语境从 文化与民族发展 为个方面来理解解答。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24.试题分析:联系上题的解答,结合全文作者所表达的观点,理解 民族的故事 即指 民族的发展 这一含义,即可理解本题题意解答问题。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2016 内蒙古包头)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留住一个民族的故事2016内蒙古包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留住一个民族的故事 阅读答案2016包头中考

留住一个民族的故事 阅读答案2016包头中考

莱比锡,巴赫,民族,故事,文化,藏书楼,中华民族,故居,读书人,问号,在那里,世界,作品,作者,全文,关系,北岛,城市,声名,市长,故乡,文章,讲故事,老人,自然段,生活,中国人,传统文化,富春山居图,德国东部

2020-05-20 #小故事

留住一个民族的故事 阅读答案2016包头中考

留住一个民族的故事 阅读答案2016包头中考

莱比锡,巴赫,民族,故事,文化,藏书楼,中华民族,故居,读书人,问号,在那里,世界,作品,作者,全文,关系,北岛,城市,声名,市长,故乡,文章,讲故事,老人,自然段,生活,中国人,传统文化,富春山居图,德国东部

2020-08-23 #故事会

2019安徽中考历史总复习试题中国现代史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2019安徽中考历史总复习试题中国现代史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A.,B.,C.,D.,一国两制,中国,两岸,材料,我国,同胞,政策,祖国统一,香港,周恩来,九二共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团结,和平,国共两党,重庆谈判,发展,合作,调整,一个中国,两岸关系,中华民族,主权,共识,关系,原则

2020-08-07 #长篇故事

中考语文作文:100篇中考高分范文 打印出来看几遍 考试满分!

中考语文作文:100篇中考高分范文 打印出来看几遍 考试满分!

中考,范文,学生,满分,打印稿,老师,高分,问题,考试,语文作文,打印出来,学生在,初中,充满活力,人意,写作能力,初中生,初中语文,办法,头像,复习资料,感情,家长,小学,年级,才能,文章,教师,文末,方面

2020-09-14 #长篇故事

2020中考语文话题 材料作文预测+范文 考前练一练 中考不担心

2020中考语文话题 材料作文预测+范文 考前练一练 中考不担心

作文,同学们,中考,偏题,材料,完整版,被扣,老师,材料作文,打印资料,一大,主页,写作文,佳句,学生,头像,定会,时候,文末,类型,电子,步骤,篇幅,私信,范文,语文,话题,题目,写作手法,加油吧

2012-03-08 #经典故事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记叙文专题练习:现在认真做一遍 中考能多20分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记叙文专题练习:现在认真做一遍 中考能多20分

记叙文,阅读理解,中考,语文,题型,内容,小山,文体,知识,初中语文,同学,学科,学生,情感,短文,篇文章,练习题,解题技巧,选材,分析,语文阅读,更加注重,哲思,查某,相呼,声明,专题,分数,人物形象,主观

2014-08-18 #经典故事

备战中考揭秘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备战中考揭秘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父亲,正阳门,A.,B.,C.,D.,材料,内容,远大理想,智慧城市,红色,关向应,北京市,北京,城楼,短片,吕蒙,成钢,发展,同学们,历史,文章,智慧,棋子,城市,基因,意志品质,智能,棋王,母亲

2024-01-22 #综合

2016中考语文考点总结:童话分类语文综合知识

2016中考语文考点总结:童话分类语文综合知识

童话故事,版本,儿童,故事,巫婆,成人,格林兄弟,童话,儿童阅读,更适合,长发姑娘,伊夫,奥诺,托尔金,杜松树,狄更斯,迪士尼,中出,上王,传统,民间故事,戏剧性,口耳相传,历史,作家群,作品,十世纪,听众,因应,坏人

2009-02-09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