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开国元勋们的廉洁故事 江淮风纪

时间:2020-05-20

外国廉洁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342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建军90周年之际,我们重温党史军史,倍加缅怀先辈。在我军历史长河里,将帅们一生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丰功伟绩,却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一直廉洁奉公,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影响着广大党员干部。作为纪检干部,我们深受教益。现撷取开国元帅的数则廉洁故事,以飨读者。朱德:“国家领导人就更要想着国家”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一天中午,厨师邓师傅给朱德做了红烧大对虾。朱总司令问明了情况后,耐心地对邓师傅说:“老邓啊,对虾是好吃,可是你晓得吗,一吨对虾出口到国外,就能换几吨钢材哟!我们国家穷,缺钢材,对虾少吃几口没得好大关系,而出口换钢材却是要紧的事。以后记住,不要再给我买对虾了。 ”邓师傅笑着说:“你是首长,就是顿顿吃对虾,又能吃多少呢? ”朱德仍然耐心地说:“国家领导人就更要想着国家,能节约一点就节约一点,反正以后不要再吃对虾就是了。”继而又耐心地教导说:“我不让你做好吃的,不是怕花钱,这几个钱,我是出得了的,没有问题。我主要是说,要养成俭朴的习惯,一切要从六亿人民出发,生活不要太超出人民生活水平之上。 ”

彭德怀的“人生三原则”

彭老总一向坚持原则、不徇私情、廉洁奉公,这与他一生恪守的“人生三原则”有着密切关系。他的“人生三原则”实则是步步递进、层层上升的有关廉洁的三重境界。其精神实质和思想内涵值得现代人特别是握有权力的官员认真思考、领悟。第一境界,自己不贪。看似容易,实则不然。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如何克制自己的欲望,不仅要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洁身自好的操守,还需要讲原则、有分寸的处世技巧和办事风格。不仅需要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还要不存私心杂念,不怀侥幸之心。第二境界,让别人不送。作为手握重权的官员,如何做到让别人不送,恐怕比管好自己又艰难了一步。要让别人不敢送不想送不能送,首先要以清廉公正的形象树立个人威望,让别有用心的人望而却步,断了行贿的念头。第三境界,敢把厚脸皮的上司、熟人挡回去。此乃最难达到的境界。在这个人际关系盘根错节的“熟人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千丝万缕地交织在一起。许多官员本身一尘不染、清正廉洁,可就是管不好自己的家人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处理不好老领导、老朋友、老乡亲等方方面面的人情关系。对于他们提出的不合理要求,碍于情面;对于他们“出格”的行为举止,缺乏约束管教,听之任之;对于他们利用自己的职权和影响谋取私利,也熟视无睹,甚至放任庇护。以至于陷入人际关系的漩涡中无法自拔,甚至同流合污。所以,能达到第三境界的人显得更加可贵。

刘伯承反对搞特殊化

新中国成立后,刘伯承担任南京市首任市委书记、市长和军管会主任。他十分注意联系群众,反对搞特殊化。一次,有人向刘伯承反映,少数政府工作人员、部队人员,不按规定购买车票,免费乘车;进入戏院、电影院和娱乐场所不买票,看“霸王戏”。刘伯承听后非常生气,以军管委的名义,连续下发了“乘坐车辆须按规定购票 (布告、军字第一号)”、“进娱乐场所须购票入座 (布告、军字第二号)”。这两项“禁令”一出,违纪现象顿时消失,广大市民拍手称快。刘伯承在南京生活了近10年。解放军刚进城时,他就叮嘱母亲,现在解放了,国家还很穷,人民生活也不富裕,我们的生活,特别是子女的生活,决不能搞特殊,要同群众的生活大体相当才是。有件事对其长子刘太行印象很深:那时南京刚解放,一天,身为南京市长的刘伯承带着孩子去参观中山陵。到了那里,看到一张通知,说那天因故不能接待参观者。刘伯承正要带着孩子回家,中山陵的负责干部赶来了,可是刘伯承还是坚持服从规定,拒绝了让孩子进去参观的邀请。回家的路上,刘伯承给孩子讲道理:“爸爸虽然是个高级干部,但和普通工作人员一样,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因此也应该按规定办事,不能搞特殊化。 ”

贺龙坚持官兵一致

1928年冬,部队来到湘鄂边的高山峻岭之中。冰天雪地,寒风刺骨。贺龙和战士们一样,一身单衣,一双草鞋,几天吃不上一粒盐,喝不上一口稀粥。一次,炊事员想方设法弄到手指大一点盐巴,给贺龙专炒了一碗有盐的辣子。贺龙尝了一口,知道是炊事员专给他做的,便将那碗辣子倒进大锅里。炊事员上前阻挡,贺龙微笑着说:“我们官兵一样,有盐同咸嘛! ”1952年,贺龙深入部队检查工作,发现一个工兵连住在简陋的工棚里,连电灯也没有,生活条件很差。贺龙很生气,立即把有关人员找来,严厉地批评说,这个连就住在你们眼皮底下,你们却对战士的困难和疾苦视而不见,不关心战士,这怎么能行呢?接着叫他们把自己住的房子腾出来,让给工兵连住。

陈毅的“管住自己”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陈毅和项英率部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斗争。当时条件极其艰苦,作为领导人,陈毅和项英每人保管着一些金子,陈毅深知这些钱的重要性,保管极为精心,随时缠在腰间。可是到了夏天,因衣服单薄,腰部所缠的金袋凸出来了,陈毅觉得不安全,怕给党造成损失,他把机关人员和队伍集合起来,金条、银元、钞票全部摆到桌子上,对大家说:“这是党的经费,党要我们保管,我们从来没有乱用过一分钱。发展党的事业,要靠这笔钱;发展部队,也要靠这笔钱。现在,形势越来越有些紧张,我们有责任通知大家,万一我们牺牲了,尸首可以不要,钱无论如何要拿走,这是党的钱,不能落入敌人手里。 ”后来,陈毅把这笔经费全部分给信得过的同志保存,自己没留一分钱。我党执政初期,陈毅同志任上海市第一任市长时,部队一名执行公务的干部打了阻拦其闯红灯的旧警察。陈毅得知后,把这个干部叫到自己办公室,狠狠地批评了一通:“军管、军管,一是管制敌人,二是管理百姓,三是管住自己”。过后,他又补充说:“前两条好办,最难的是管住我们自己。 ”罗荣桓:“贪图享受,就要变坏的”

罗荣桓常常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对孩子们讲:“革命干部子女不应当脱离群众,不应当特殊,不要有优越感,不要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要和工农子弟打成一片。”1947年7月,罗荣桓从莫斯科治病回到哈尔滨,全家被安排住在哈尔滨市区一处很宽敞的独立庭院里。他多次向有关部门提出将这处庭院挪作公用,自己另找一处房子住。一次,罗荣桓到时任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主任谭政家去,见他家住的是一处二层小楼,就跟他说:“跟你们搭个邻居怎么样?你家住楼上,我们住楼下。欢迎吗? ”谭政起初还以为是句玩笑话。可是没过两天,罗荣桓一家真的搬来住了。罗荣桓对家人说:“住的房子大小,看来是不起眼的事情,但我们是党的干部,要时时想到生活在基层的人民大众,不能官越做越大,住的楼越来越高。”他还说:“生活不要特殊化,一味追求舒适的生活,讲究吃穿,贪图享受,就要变坏的。 ”徐向前:“能不花的钱尽量不花”

50年代初期,徐向前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长,率领一个军事代表团访问前苏联。去的时候,正值初夏,他们身着薄军服,随身仅带了一套普通料子便衣。到了莫斯科,由于购买武器装备的谈判进展缓慢,代表团在前苏联一住就是4个多月。莫斯科的气温比北京低好几度,刚进入9月,天气就已经很冷了。徐向前和同去的代表团成员把带去的衣服全穿上了,也不能抵御寒冷。负责管理生活的同志向徐向前请示,计划在莫斯科给大家每人做一套冬衣。徐向前考虑到这要花去许多国家外汇,决定让使馆的同志告诉跑莫斯科的信使,请他把军事代表团成员家里的冬衣捎来。并特别嘱咐那位同志:“我家里有一件大衣,你帮忙取来。 ”有同志认为,买一件大衣也不值几个钱,就对徐向前说:“徐总,还是给你在莫斯科买一件吧!”徐向前说:“我家里有大衣嘛,为什么要在这里买?呢料贵,做工也贵。如今,每一块钱的外汇,我们都要付金子呀!我们国家建设正需要钱,能不花的钱尽量不花,就是将来富裕了,不该花的钱也不能乱花。”他还说了一句名言:“历览前朝兴与亡,成由勤俭败由奢。 ”聂荣臻:最反感高干子弟搞不正之风

聂荣臻对某些高级干部子女为非作歹而家长又百般包庇纵容,十分反感,曾大力呼吁:“今后考核干部时,也把他对子女的教育情况列为德才表现之一,认真考核。把这一问题看得重些,才能引起足够的注意。”又说:“如果不正之风在家庭里代代相传,那就不要多久,我们民族的精神、党的优良传统都将荡然无存,岂不可虞!”聂帅是有资格说这种话的。他唯一的女儿聂力,安心干工作,从来不给他添乱;女婿丁衡高也是一心一意搞事业;唯一的外甥女聂非,也是个规规矩矩的孩子,从上小学到大学毕业,学校里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外祖父是聂荣臻。 FJ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开国元勋们的廉洁故事 江淮风纪”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一代清官包拯廉洁故事 江淮风纪

一代清官包拯廉洁故事 江淮风纪

包拯,包公,父母,庐州,护城河,官职,朝廷,端砚,知州,公元,儿子,外甥,权贵,包河,宋仁宗,合肥,大臣,后人,官吏,规定,舅舅,任岭,希仁,北宋仁宗,多依河,来当,终成栋,西永,金岭,都会

2020-09-06 #经典故事

一张照片的故事 江淮风纪

一张照片的故事 江淮风纪

李夏,这张照片,老人,南瓜,照片,你的心,同志,脚步,长安镇,宣传,工作,王宁,蓝子,时代楷模,上级,先进事迹,事迹,主持人,同事,张李,故事,村里,照相机,电脑,节目,笑容,绩溪县,老大娘,荆州乡,创作

2020-09-01 #小故事

刘伯温死后 作为开国元勋 朱元璋为何刨了他的墓穴?

刘伯温死后 作为开国元勋 朱元璋为何刨了他的墓穴?

刘伯温,朱元璋,刘伯,决策,功勋,墓穴,律法,棺盖,江山,消息,开国,三分天下,诸葛亮,刘备,曹操,孙权,士兵们,李善长,葛亮,胡惟庸,马迁,天子,下朱,一生,乞丐,人为,传说,传奇,军师,作用

2015-02-21 #故事大全

刘备安定之后屠杀功臣 徐庶早就从一件事中发现了

刘备安定之后屠杀功臣 徐庶早就从一件事中发现了

刘备,皇帝,蜀国,诸葛亮,位置,兵权,功臣,君王,实情,开国元勋,帝王,时候,百姓,元勋们,对这些,很多时候,有人说,这些人,刘关张,才让,发现了,后刘,都会,个人,下人,人物,事情,事实,军心,再加

2013-01-07 #短篇故事

「强国课堂」张飙:“两弹一星”元勋们背后的故事

「强国课堂」张飙:“两弹一星”元勋们背后的故事

强国,课堂,同学们,故事,青少年,两弹一星,元勋们,张飙,钱学森,郭永怀,中国书法家协会,和发,两弹,一生,中国,中华,中国青年报,内容,原因,科技日报,总编辑,思维,科学家,看吧,时长,科技,美国,素质,讲师,群体

2019-02-23 #短篇故事

国际象棋强国俄罗斯贵族们下棋的故事

国际象棋强国俄罗斯贵族们下棋的故事

国际象棋,俄罗斯,彼得大帝,伊凡雷帝,伯维尔,凯瑟琳大帝,俄语,考古学家,棋子,继任者,俄罗斯人,很喜欢,乔治,其法,中发,发现了,有记,世纪,东正教,乡村,十五世纪,内容,出版物,变种,城市,圣彼得堡,堡垒,小册子,形式,开国元勋

2013-10-15 #故事阅读

文豪野犬BEAST:国木田任命芥川为风纪委员 却陷入了一个怪循坏

文豪野犬BEAST:国木田任命芥川为风纪委员 却陷入了一个怪循坏

芥川,国木田,侦探社,风纪委员,监督,测试,侦探,社员,主线,工作,漫画,织田,福泽,谢野,因为他,完成任务,社员们,好的,文豪,世界观,印章,实力,异能,所需,野犬,时间,社长,组织,行为,踩点

2016-11-22 #故事会

大明开国之君 如何从被地主凌辱的朱重八 成为力争九五的朱元璋

大明开国之君 如何从被地主凌辱的朱重八 成为力争九五的朱元璋

朱元璋,朱重八,僧人,刘继德,和尚,度牒,天下,白莲教,亲人,父母,游方,刘继祖,李善长,黄觉寺,韩山童,江淮,地主,大地,官方,时候,电视,生计,红巾军,种地,并非是,朱氏家族,一只眼,刘福通,南凤,封为义

2019-05-17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