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古人说音乐:德性与音乐密不可分?

时间:2020-05-21

古人与音乐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72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凡“音”,乃是生于人心直观感触,而“乐”则是通乎伦常大道。《乐记》云:“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是说德性是人性内涵的根本,音乐是德性外观的光华。乐具备修身养性、教化天下、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等意义。古人以乐修身,以乐祭祀天地,其丰富的文化涵载是儒、释、道三大家传统文化在乐中的结晶,道法自然,与天地合其德,讲求中正平和,以善感化,天人合一,“以己之心会物之神,以达于天地之道”。乐的起源关于乐的起源,《乐记》云:凡“音”,乃是生于人心直观感触,而“乐”则是通乎伦常大道。乐音种类很多,有不同的层次,只有合于道的音才能称为乐,并明确界定说“德音之谓乐”。高层次的乐音是天道的体现,使人在享受音乐的同时,受到道德的薰陶,涵养心性,是入德之门;悖逆天道原则的低级乐音,使人听后意志颓废或骄横,走向堕落。所以《乐记》说:“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唯君子为能知乐。”主张音乐应该有益于人的教化,而不是为了刺激感官。因此,对乐音要有所选择,惟有君子才懂得真正的乐。音乐的功能乐具有教化的社会功能。乐之所以能为教,是因为乐的形式最为人民喜闻乐见。乐有音调,有节奏,有强烈的感染力,闻声而心从,润物细无声,“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华夏古圣人最为看重人心的教化,因此非常注重音乐,用其善化民众。在中国古代,天人关系是一切理论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圣人有德而且行道,其乐教体现出对天道真理的追求、体悟和对道德正义的彰明。古时广义上的“乐”,不仅是单纯的音乐,而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总称。圣人作乐敬天事神,乐在礼仪中成为沟通人和天地神明的桥梁与纽带,成为中国古代雅乐的一种典范。《易书》云:“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如黄帝之乐《咸池》,颛顼之乐《承云》,尧之乐《大章》,舜之乐《韶乐》。人们听其声,眼观威仪之礼,行止唯恭,言出必仁,淫邪不入,感到心胸宽广。因此先圣制礼作乐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口腹耳目的嗜欲,而是用以教导人民明辨是非真妄,回归天理正道,做到普天之下互相敬爱,感召上下神祗;圣人使用礼乐时,天地神明都帮他彰明教化,天地欣然和谐,万物欣欣向荣,达到人神相和的境界。这也是乐的主旨精神之所在!因此说“乐的道理太深奥了”。孔子尤其看重音乐实施的道德含义,认为音乐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善”和“美”。孔子观看《韶乐》时称赞“尽美矣,又尽善也”,以至于使他“三月不知肉味”。此后,“尽善尽美”不仅成为一句成语,它更成为美学史上关于评论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标准。凡合乎仁德者为善,表现平和中庸者为美,圣贤之道及其圣人境界、伦理道德,蕴含在美的旋律中,使道德渗透进音乐,“美”与“善”在这里已经以一种更高的层次合一了,“善”的内核与“美”的形式已经无须区分了。孔子整理了《诗经》并将其制为琴歌,“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子夏谈雅乐与溺音的区别。魏文侯问子夏说:“古乐与今乐有什么不同?”子夏回答:“古乐是黄帝、尧舜以来,圣贤相传的雅乐。节奏平和而庄重,富有寓意。乐声谐和,气势宽广,弦匏笙簧一应管弦乐器都听拊鼓节制,以擂鼓开始,以鸣金铙结束,舞姿迅捷且又雅而不俗。《诗经》中说:‘肃静宁定的德音啊,其德行能光照四方,能慈和服众能择善而从’。所谓的今乐,有些只能称之为溺音。表演时行伍杂乱,奸声滥溺,表现出满足种种物欲的狂热,毫无思想内涵可言,完全悖逆于德,不能称为乐。”师旷制止溺音春秋时晋国的师旷被后人称为“乐圣”。一次,卫灵公访晋,令师涓演奏乐曲,刚开始演奏,师旷就急忙制止说:“快停住!这是《清商》,商纣的朝歌北鄙之滥曲,是不祥之音。音乐是来传播德行的,有害德行的溺音千万弹不得呀!”晋平公于是向师旷说:“那你演奏一个吉祥的曲子。”师旷于是演奏了《清征》,但见祥云缥缈,瑞霭纷纷,有数只玄鹤飞来展翅起舞。此后,人们常用“玄鹤降云”来形容音乐的美妙动听。师旷还创作了《阳春》、《白雪》等清逸迥然、曲高和寡的雅乐,表达君子高洁的志向。闻乐知德、闻乐知风春秋时吴国季札来鲁国观赏周朝的礼乐,演出时他并不知道每组诗章的题目,但他却能心领神会,辨别出十五国风,透析了礼乐之教的深远蕴涵。如演奏《齐风》时,季札说:“真美呀!好洪亮啊!这是东海表率,大概是姜太公吧?他的国家前途不可限量啊。”演奏《大雅》时,他说:“宽广呀!声音多么和谐。曲折舒缓而本体刚健正直,大概是文王的节操吧?”《韶乐》体悟的是天地之心志,季札观赏《韶乐》时叹为观止:“完美啊,广大无边像上天一样覆盖一切,像大地一样承载一切。这是上天的盛德吧?!”音乐的内容内涵是主要的,演奏者的道德修养是重要的。自古以来的杰出音乐家不仅音乐造诣高深,而且品行高洁。春秋时师文向师襄学琴时,每日静心体悟音乐表达的意境,不断完善修养。不久,他开始演奏,首先奏响了属于金音的商弦,发出南吕乐律(八月律),只觉琴声挟着凉爽的秋风拂面,草木都要成熟结果了。面对这金黄收获的秋色,他又拨动了属于木音的角弦,发出夹钟乐律(二月律),随之好像有温暖的春风缓缓吹来,草木发出嫩芽。接着又奏响了属于水音的羽弦,发出黄钟乐律(十一月律),竟使人感到霜雪交加,江河封冻。再往下,他叩响了属于火音的征弦,发出蕤宾乐律(五月律),又使人仿佛见到了骄阳似火,坚冰消释。最后,师文又奏响了宫弦总括以上四种音律,顿时感觉四周有南风轻拂,祥云缭绕,甘露从天而降,清泉于地涌出。音乐艺术之高超,曲所存者不在弦,所志者不在声,在于“得心应手”,用正心、正念以达到宁静致远,心身和一,与天地相和的境界。古之君子爱乐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有喜爱音乐的传统。如春秋时伯牙弹琴钟子期善听的传说:伯牙鼓琴,意在高山,钟子期赞道:“美哉洋洋乎志在高山”;意在流水,钟子期赞道:“美哉汤汤乎志在流水”,乐曲《高山流水》也流传后世。西汉以后,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君子礼乐一刻不离自身,即所谓“士无故不撤琴瑟”。三国时嵇康写的“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表达出其对超然玄远的境界--道的追求。白居易《对琴待月》诗:“玉轸临风久,金波出雾迟。幽音待清景,唯是我心知”,描绘出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表达出一种“物我相知,天人合一”的意境。艺术的意境和境界,在于使人的思想受到感染而产生共鸣,以正确的审美观和道德水准,领悟蕴含和昭示的深刻人生哲理及宇宙意义的更高境界,从而实现对天道的领悟而把握永恒。 来自网文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古人说音乐:德性与音乐密不可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古人说音乐:德性与音乐密不可分?

古人说音乐:德性与音乐密不可分?

音乐,师旷,孔子,境界,之乐,乐律,圣人,礼乐,韶乐,季札,钟子期,春秋,雅乐,子夏,玄鹤,闻乐,高洁,人们,乐曲,古乐,君子,圣贤,天道,天地,彰明,德行,思想,意境,流水,草木

2020-05-21 #故事会

音乐文化的发展 其实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密不可分

音乐文化的发展 其实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密不可分

音乐文化,人类,音乐,声音,发展,时期,时代,乐器,人们,音律,进步,文化,曲调,艺术,多元化,传递信息,形态,文明,音乐形式,人类文明,乐曲,历程,原始时代,文字,模式化,社会,系统,精神,群体,节奏

2012-06-04 #故事会

王献之兄弟——手足之情密不可分

王献之兄弟——手足之情密不可分

王徽之,弟弟,王徽,王献之,感情,家人,子敬,灵堂,灵床,母之爱,王献,晋朝,之和,兄弟俩,兄弟二人,人才,仆人,兄弟两人,品格高尚,兄弟姐妹,发自内心,实情,噩耗,情谊,日夜,消息,琴艺,重病,病榻,生命

2008-02-23 #小故事

国学|孩子的性格与家庭成长环境密不可分

国学|孩子的性格与家庭成长环境密不可分

孩子,父母,让孩子,琅邪,太子,东西,金钱,学会,性格,能力,从小就,齐武,宰相,成帝,当今社会,皇帝,取之有道,地位,处境,外界,宫殿,家庭,家长,待遇,想法,意见,服饰,才能,来源,皇后

2018-08-31 #长篇故事

孩子长大有没有出息 与以下“家风”密不可分 无关家境

孩子长大有没有出息 与以下“家风”密不可分 无关家境

孩子,父母,家境,家风,有出息,孝道,学校,教养,何猷君,好的,重视教育,给他们,个人,儿子,好感,孝心,教育,孩子长大,更容易,有礼貌,何鸿燊,拉人,连生,好人缘,有钱人家,牛津大学,追梦,麻省理工学院,文儿,一生

2012-06-20 #长篇故事

曾国藩:一个家庭走向败落 与这三个字密不可分

曾国藩:一个家庭走向败落 与这三个字密不可分

家庭,家族,金钱,时候,能力,变化,一个家庭,社会,不懂得,对金,众人,卦象,危机,契机,才能,家风,思维,时代,状态,消费,生活,小系统,我们才能,曾国藩,张泉灵,郭晶晶,好的,越来越好,东西,世界

2018-12-31 #故事阅读

言说历史|为什么创世传说都与巨人密不可分?

言说历史|为什么创世传说都与巨人密不可分?

巨人,世界,先民,神话,神话故事,开天辟地,戴之情,山水湖,三节,人们,世界观,中盘,山水,人物,人类,代码,含义,神灵,贡献,网络,转载自,这一章,中国古代史,创世神话,体现出,传说时代,对人类,巨大的人,是一位,改变世界

2011-11-17 #故事大全

父亲的教育 与孩子的成长密不可分 父爱不缺席 人生才完整

父亲的教育 与孩子的成长密不可分 父爱不缺席 人生才完整

孩子,父亲,妈妈,父爱,儿子,家长,女儿,缺失,影响,意义,成败,时间,爸爸,父爱饥渴症,让孩子,都会,伴侣,关系,内心,家庭,家务事,异性,母亲,游戏,父母,男孩,表面,男性,工作,会造成

2012-05-22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