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绘本语文课不再“盲人摸象” 《七只瞎老鼠》完整教案分享

时间:2020-05-22

二、 七只老鼠各有色彩,可加强儿童的色彩认知

提示:本文共有 230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绘本《七只瞎老鼠》是一本看起来内容简单,但内涵却十分丰富的书,它改编自民间故事《盲人摸象》,又经过作者的精心雕琢,使得故事更切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心理发展:

一、 将寓言故事中的盲人改为瞎老鼠,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

二、 七只老鼠各有色彩,可加强儿童的色彩认知。

三、 从星期一到星期七,可强化儿童对天数的认知。

四、 从第一到第七,包含对序数词的理解。

五、 文中含有丰富的形容词和量词。

六、 图文对应的比喻,有利于儿童了解比喻句的用法。

七、 深刻的寓言故事娓娓道来,不说教又充满乐趣。

基于以上七点,我认为绘本《七只瞎老鼠》非常适合做为小学一年级语文课阅读课文。

教学设计 | 《七只瞎老鼠》

▲七只瞎老鼠封面图

内容简介

描述七只瞎老鼠在池塘边遇到一个“怪东西”,谁也不知道那是什么,于是每一天,不同的老鼠轮流去“观察”,并回来报告同伴他们的发现,但是每一次的答案都不叫人满意。最后一天,轮到到白老鼠去了,他从怪东西的上下左右全跑了一遍,最后才下了一个结论,这个怪东西是?

背景介绍

1. 绘本作者

杨志成,美籍华裔插画家,插画具有浓厚的中国风味,曾三度获得美国儿童文学界最高荣誉凯迪克奖。

1990年,他凭借《狼婆婆》获得了凯迪克金奖,成为第一位获得凯迪克奖的华裔创作者。

杨志成的创作常常被诠释为“在西方表达东方”,其绘本很好地融合了东西方艺术,又多以各国民间故事为内容,体现了多元文化的特征,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杨氏风格。

国外童书专家这样评价他:“不论选取何种媒材和风格,杨志成对他插画的每一本图画书都带着深度的自然与人道关怀。一粒沙中见世界,一朵花中见天堂。”

2.故事背景

绘本改编自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盲人摸象》,用拼贴技巧赋予这个传统故事新的视觉感受。

当创作该绘本时,因为文化的碰撞,曾被美国人质疑黑背景和白老鼠的设置有种族主义倾向的嫌疑,但杨志成解释这一切的色彩应用都源自对故事最本真的诠释和呈现,为什么最后是“白”老鼠解开了谜题,也有色彩的原理在内,这是他设置的一个谜题,稍加思索就会明白。最后该作品于1992年获得了凯迪克银奖,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和喜爱。

教学目标

1. 掌握量词的使用:一根圆柱子、一条蛇、一把扇子、一支矛、一座峭壁,能将量词的使用延伸至日常生活。

2. 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大象的耳朵像扇子。并能举例使用。

3. 引导学生观察图像中暗含的规律。

4. 引导学生进行故事的复述和创编。

教学重点和难点

联合上下文引导学生思考:1.老鼠是不是真的看不见?跳出思维定势。

2.文章暗含的深刻道理:看待事情要全面,不能“以点带面“,亦不能“以偏概全”否则会闹笑话。

3.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含义

1)不盲从,坚持自己的观点很重要,但也要学会聆听他人的意见。

2)同伴间的帮助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

课程导入

为了贴合绘本故事中的“瞎”和“摸”,开始课程之前,教师可以准备几个“神秘箱子”,在里面放入常见的物品,如玩偶、常见的生活用品等,分组传递,让学生感知物品的外形特点,回答猜测的物品,通过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导得出最终答案。

教学过程

1. 本书的封面也暗藏玄机,可以让学生数一数封面上有几只老鼠,引导学生观察左下角单独的老鼠尾巴,鼓励学生说出正确答案。

2. 书中的背景是全黑的,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设计意图,为什么会是“黑色”?这与老鼠的“瞎”有什么关系?通过睁眼与闭眼,夜晚“伸手不见五指”的特点,让学生明白黑与瞎的必然联系,从而提出第一个思考点:老鼠是真的如盲人一般什么也看不见吗?这是个开放性问题,没有标准答案,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发表观点。

3.引导学生观察老鼠的顺序与星期几的关系,如星期一是红老鼠,星期二是绿老鼠,那星期三该轮到哪知老鼠,星期四、星期五呢?是从哪里观察发现的?

4. 本书中还有一个规律,没去过的老鼠一起听刚回来的老鼠的报告,已经去过的老鼠会在一起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中的老鼠,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5. 体会量词的作用与表达,一根圆柱子、一条蛇、一把扇子、一支矛、一座峭壁,询问学生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量词运用。

教师举一到两个例子,一双袜子,一件衣服,提问学生说出其他的运用方式,也可提问“根”“条”“把”“支”“座”还可以用在哪些物品之前,如:一支铅笔、一把剪刀、一座山等。

6. 引导学生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教师给出一到两个比喻:大象的腿像柱子,大象的鼻子像条蛇,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完成之后的六个。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适当进行延伸,鼓励学生说出其他的比喻句。

7. 先不展示最后一页,引导学生完成对故事中大象具体形象的猜测。之后与学生一起总结前几个老鼠失败的原因,自己得出道理,再将最后的谜题揭晓。

8. 从老鼠的行为引导学生思考,当他人的意见与我们的不同时,应该怎么做?

故事复述与创编

1. 教师可使用“五指复述法”或者“思维导图”在学生的帮助下提炼出故事的主脉络,之后让学生完成故事的复述。

2. 小组分角色对话,让学生自由揣测老鼠的心理,甚至是大象的心理,通过表演对故事进行自己的改编。

课后作业

注:仅举例,可根据学生情况由教师补充或筛选

1.完成量词填空

① 双 ②把 ③位 ④个 ⑤幅 ⑥条

填空:一()筷子,一()鱼,一()人,一()画,一()椅子,一()教师。

2.仿照句子类型,将句子补充完整

大象的鼻子像条蛇。

大象的耳朵像()。

弯弯的月亮像()。

红红的太阳像()。

蘑菇像一()。

3. 用语言描述一下倒数第二页中,老鼠们站在大象的身上都在说些什么?

教学反思

故事本身文字少,难度不高,易于学生理解,但在教导过程中要注意引导环节的设置,让课堂氛围轻松活泼。并多可能地不要给出标准答案,引导学生多思考,鼓励学生开口表达。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绘本语文课不再“盲人摸象” 《七只瞎老鼠》完整教案分享”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盲人摸象的故事语文课外知识语文知识

盲人摸象的故事语文课外知识语文知识

大象,瞎子,国王,查字典,语文网,瞎子们,和柱,多大,印度,全体,人们,事物,内容,命令,同声,同学们,局部,建议,报告,整体,故事,文章,簸箕,绳子,老师,陛下,部分,一张床,有一位,向国王报告

2020-07-28 #长篇故事

大班讲故事公开课教案

大班讲故事公开课教案

莫卡,幼儿,小鸟,鸟窝,小鱼,故事,大象,教师,提问,活动,小鱼儿,图片,妈妈,公开课,小朋友,过程,分析,小老鼠,事物,兴趣,教案,语言,经验,盲人,发现了,幼儿园大班,这个故事,动物,情节,盲人摸象

2020-06-25 #小故事

七只瞎老鼠绘本

七只瞎老鼠绘本

老鼠,印度,内容,东西,民间故事,同伴,报告,答案,到一个,每一天,并回来,每一次,池塘边,谁也不知道,那是什么,盲人摸象

2020-08-01 #短篇故事

七只瞎老鼠绘本

七只瞎老鼠绘本

老鼠,印度,内容,东西,民间故事,同伴,报告,答案,到一个,每一天,并回来,每一次,池塘边,谁也不知道,那是什么,盲人摸象

2020-09-12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七只瞎老鼠绘本

七只瞎老鼠绘本

老鼠,印度,内容,东西,民间故事,同伴,报告,答案,到一个,每一天,并回来,每一次,池塘边,谁也不知道,那是什么,盲人摸象

2020-09-12 #短篇故事

七只瞎老鼠绘本

七只瞎老鼠绘本

老鼠,印度,内容,东西,民间故事,同伴,报告,答案,到一个,每一天,并回来,每一次,池塘边,谁也不知道,那是什么,盲人摸象

2020-09-12 #小故事

七只瞎老鼠绘本

七只瞎老鼠绘本

老鼠,印度,内容,东西,民间故事,同伴,报告,答案,到一个,每一天,并回来,每一次,池塘边,谁也不知道,那是什么,盲人摸象

2020-09-12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七只瞎老鼠绘本

七只瞎老鼠绘本

老鼠,印度,内容,东西,民间故事,同伴,报告,答案,到一个,每一天,并回来,每一次,池塘边,谁也不知道,那是什么,盲人摸象

2020-09-12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