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论语》中的贫富论

时间:2020-05-23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

提示:本文共有 234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从这段这段孔子和学生子贡的对答,可以体会出孔子对“做人难”的感悟。

有人说,做人只要问心无愧,没做过伤害别人的事情,基本做人也就没啥大问题了。虽不至于处处受人欢迎,但至少不会招人讨厌。但现实却是,即便你什么都没做,也可能已经被人恨死。无意得罪了人而被嫌弃,才是最冤的,连说理的地方和解释的机会都没有。

孔子的学生子贡认为,人穷的时候不卑躬屈膝,倚门卖笑;人富的时候不目中无人,自觉高人一等,就算是高标准做人了。为此,子贡还专门问了一下老师的意见。子贡说的标准当然不能算低,搁到今天这种道德标准也能使很多人瞬间降为人渣。但孔子显然并不认为这样就可以了,孔子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贫而乐,富而好礼”。孔子的这个标准,说起来容易,实际做起来却是不容易的。

一个人如果除了贫穷以外一无所有,是绝对不会快乐的,除非这个人是精神病。一个贫穷的人还能快乐,其内心必定有其深深寄托的地方,否则滚滚红尘就能把他呛死,何谈快乐。世上但凡能做到贫穷还能快乐的人,都是有着强大内心世界和坚定内心信念的人。而强大的内心世界和坚定的信念,来自于个人在精神追求上的不断努力。然而一个人如果只注重打造内心世界,外在的物质世界自然就无暇多顾了。因此除非这个人出生在权贵之家,否则一生注定物质难以富裕。

历史上的许多大哲学家、大思想家、大艺术家,甚至有些科学家,都有些贫穷,甚至有些物质条件优越的思想家哲学家还主动向贫穷靠拢,因为他们认为物质享受妨碍他们获得精神上的快乐,比如释迦摩尼,比如马克思。马克思要不是由身为大资本家的恩格斯养着,估计连孩子的尿布都买不起,更别提写《资本论》了,但马克思依旧整天为了读书写书其他啥也不干。当然恩格斯也不愧是马克思的好基友,因为恩格斯经常痛恨自己是一个资本家,两人还真是志同道合。

孔子本人就是一个能够贫而乐的人。孔子周游列国,经常遭遇物质上的窘境。有一次穷得揭不开锅了,孔子依然在悠然自得地弹琴,享受音乐的美妙。这让随行的弟子都有些看不下去,但孔子依旧故我。

孔子的弟子中只有颜回可以做到和孔子一样,孔子曾经夸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颜回整天啃馍喝凉水,住在危房里,别人都受不了,颜回依旧傻乐,颜回真是不错啊。”

孔子的偶像里也有两位跟颜回一个德行的:伯夷、叔齐。这两个老头子原本都是贵公子,却非得躲到山上当野人挖野菜吃,最后活活饿死在了山上。

孔子的学生中,只有子贡最富,富到孔子都羡慕。颜回能做到“贫而乐”,而有条件做到“富而好礼”的,就只有子贡了。

颜回是贫而乐,子贡是富而无骄,孔子到底更喜欢哪一个?

答案是颜回,因为孔子觉得颜回最像自己。

在孔子看来,快乐跟物质无关,纯属个人的内心体验。当然社会的安定需要有物质的支撑,这一点孔子并不反对。只是具体到个人上,孔子的观点就反过来了。孔子自己曾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啃馍,喝水,睡到自然醒,真是爽啊。”摆明了就是欣赏“贫而乐”。

问题是,世界上除了那几个少数内心强大死不崩溃的人外,有几个能做到“贫而乐”的?一般人如果不能“贫而乐”,就只能拼命追求“富而贵”了。

然而为了“富而贵”,很多人只能“贫而谄”,拼命地讨好他人,求人给机会、给资源。这也是让孔子特别无语的事情。孔子生活的时代跟今天有些类似,每个人都在争取机会、争取资源。为了争取机会资源,不少人满脸堆笑,倚门而待,内心中却充满各种算计和小聪明,气得孔子只骂:“巧言令色,鲜矣仁”。

好在子贡的人生不是“由贫到富”,而是“由富到更富”。子贡出身不凡,又特别善于投资理财,所以子贡不需要“贫而谄”。子贡内心中应该更喜欢“富而无骄”,因为这更符合子贡的身份。

然而富人仅仅“富而无骄”就可以安枕无忧了吗?子贡还是太年轻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富招恨,贫招嫌。即便富人什么都不做,什么错也不犯,也照样是社会仇恨释放的最佳出口。古有农民起义,近有工人斗争,原因无他,仇富而已。每当动荡,富人总是较早被牺牲的那部分人。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按今天的话说就是:“不怕少,就怕分不好”,确实是至理名言。

子贡曾对孔子说:“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翻译成现代话就是:“我不想被别人欺负,我也不想欺负别人。”颇有现代“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风范,当时孔子就直接了当地告诉他:“别傻了,这不是你能决定的。”(“赐也,非尔所及也”)

因此孔子提醒子贡,光是“富而无骄”还不够,因为你还是照样被人记恨。只有“富而好礼”,才能安枕无忧。礼者,尚往来也。其实就是暗示子贡要分一些财富给大众,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多做慈善。

战国时期,门客冯谖私下里为其门主孟尝君搞了一些慈善活动,擅自免除了所属领地的穷人欠款,当时把门主孟尝君气得直瞪眼。然而正是这一举动为后来失势的孟尝君预备了后路,使孟尝君后来得以东山再起。这应该就是“富而好礼”的战国版了。

子贡一点就透,还找出《诗经》上的话来表达自己的领悟和感激,孔子很开心,夸子贡悟性高,能够触类旁通(“告诸往而知来者”)。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子贡这块璞玉,就是由孔子亲手慢慢打磨成美玉的。

不过子贡还是有时候不长记性。孔子死后,子贡去看望一位比较穷的同学,还是坐着豪车去的,排场极大,结果当场被这位穷同学怼了回去。这位同学现场搬出了孔子“贫而乐”的理论,搞得子贡异常尴尬,羞愧而去。

孔子死后,其他弟子中为孔子守孝三年,只有子贡守孝六年。大概子贡心中始终无法忘怀老师的点拨之情吧。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论语》中的贫富论”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论语故事1》

《论语故事1》

孔子,子贡,贫富,弟子,老师,时候,问题,富而无骄,富而不骄,举止,个人,境界,境遇,声音,工匠,意见,见解,大门,财富,才能,念头,方面,罪恶,样子,生命,精神,艺术,苦心,长者,工作

2020-09-01 #长篇故事

《论语故事1》

《论语故事1》

孔子,子贡,贫富,弟子,老师,问题,富而无骄,时候,富而不骄,个人,境界,境遇,声音,工匠,意见,见解,大门,念头,生命,精神,艺术,苦心,工作,贫而无怨,这首诗,向子贡,卫风,微微,段时间,王进祥

2020-09-02 #经典故事

汤殷权《论语》讲义:《学而第一》篇“子贡曰贫而无章”

汤殷权《论语》讲义:《学而第一》篇“子贡曰贫而无章”

子贡,孔子,如切如磋,比你,颜回,贫富,如琢如磨,境界,子贡曰,诗经,富而无骄,老师,原宪,修养,贫而无谄,学者,对子,志向,成语,比喻,论语,矜肆,首富,子曰,斯之谓,富贵,加工,教育,富而骄,人们

2007-11-25 #故事阅读

关于贫富的故事 贫富的故事集锦

关于贫富的故事 贫富的故事集锦

农民工,作文,原告,小儿子,高二,网丝,无尘,古诗词,主人,住宅区,人家,农场,别墅,大全,富豪,富翁,律师,市场,法庭,最穷,父亲,社会主义,穷人,贫富,被告,身份,高三,生活,低下的人,去乡下

2010-10-02 #故事会

贫富差距 贫富的差异的故事

贫富差距 贫富的差异的故事

乞丐,面包,我没有,吝啬鬼,吃吧,扫出,粮仓,麦子,饥饿,黄豆,一口饭,一口水,什么也,你应该,坚持到,哪怕是,呆在这里,善良的人们,因为你,对他说,我都会,悲哀地,我的朋友,快给我,主人,富人,名声,房子,点儿,牛奶

2008-10-02 #经典故事

英语故事:贫富的真意

英语故事:贫富的真意

文档,真意,贫富,英语故事,无忧,文章,小溪,天井,全文,电脑,露台,为大家,希望大家,编辑推荐

2018-11-01 #短篇故事

英语故事:贫富的真意

英语故事:贫富的真意

文档,真意,贫富,英语故事,无忧,文章,小溪,天井,全文,电脑,露台,为大家,希望大家,编辑推荐

2008-04-03 #故事大全

关于贫富差距的故事

关于贫富差距的故事

原因,历史长河,贫富差距,收入,差距,社会,限度,分类,如果我说,有没有人,最根本,每一次,改朝换代,超出了

2013-10-14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