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石家庄文明网

时间:2020-05-23

关于石家庄的民间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32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当前位置: >> >> >> 民间文学对伟大的作家战士鲁迅有怎样的影响发布时间:2015 03 20 来源:石家庄文明网

大师鲁迅

纵观我们人类的文学史,不难看出,凡是杰出的作家或不朽的名著大都受到过民间文学的哺育和影响。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的创作,其中优秀的作品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艺术,它反映了各个不同时期人民的喜,怒、哀、乐,最集中最普遍地代表了最大多数作者和读者的艺术观,因此毫无疑问地成了历代作家文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营养。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许多真实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民间歌谣,屈原以当时南方流行的一种形式较自由的民歌为基础,创作了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离骚》。我国古典小说的产生与发展,同样和神话、传说、民间说唱文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可以说,越是有影响的作家,越会从民间文学中吸取养分,作家在民间文学中扎的根越深,他的成就也就越高。像鲁迅这样伟大的作家更是深受民间文学影响。在鲁迅的创作中,处处都体现着他对民间文学的执着。在30年代,当一些人攻击民间文艺形式,怀疑“这样低级的形式”是否能“产生出作品”时,鲁迅先生针锋相对地回答说,在连环画里“可以产生密开朗该罗、达文希那样伟大的画手。而且我相信,从唱本说书里是可以产生托尔斯泰、佛罗培尔的”。鲁迅对民间文学是依恋的,他在谈及民间文学时,认为其特色是“刚健、清新”,“会给旧文学一种新力量”。鲁迅是一个懂得欣赏民间文学并善于丛中汲取养分的作家,他和民间文学之间始终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民间文学给了他丰富的土壤,而民间文学也在他笔下也得到了弘扬。他的许多著作给民间文学注入了新的力量,他用自己的力量解读着民间文学。民间文学伴随着童年记忆构成鲁迅的记忆中极具温情的人生体验,他对民间风俗的津津乐道,对民间人物不无温情的回顾都表现出民间文学对他的吸引力。

鲁迅生长在一个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里。良好的教育条件让鲁迅接触到很多有关民间文学的作品,鲁迅小时候阅读了大量的古书。他7岁启蒙,12岁就读于三味书屋,勤学好问,博闻强记,课余喜读野史笔记及民间文学书籍,自此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绍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也为鲁迅以后的创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另外,鲁迅家里还有一个故事王——长妈妈,经常给鲁迅讲述有关古老的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其家族文化氛围与所处的地域文化场引起了鲁迅对民间文化的关注。这大大地奠定了鲁迅创作的基础。

在鲁迅的作品中,很多都残留这民间文学的因子。无论是在他的散文、小说还是杂文中,都多处都闪耀着民间文学的光辉。他不仅以神话为素材创作了《补天》、《奔月》、《理水》等优秀作品,而且有许多非常精辟的论述。还对民间戏剧《二丑艺术》、《看变戏法》和《社戏》作了独到的解读。鲁迅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提出了自己对民间戏剧的看法。另外,他以民间白蛇娘娘的传说以素材也创作了《论雷峰塔的倒掉》。除此,鲁迅还有大量关于民间文学的叙述。其中,在他的晚年还有一部关于民间文学的重要代表作——《故事新编》,《故事新编》采用了大量的民间文学的素材。

作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鲁迅在谈到自己如何走上现代小说创作之路时说“大约所仰仗的全是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3]这可以从《故事新编》中得到说明。在《故事新编》中,鲁迅在遵循“博考文献,言必有据”的原则上,努力地表现这历史的真实。他以其滑稽唐突的独特表现手法借古讽今。他采用了民间文学有营养的资料,在尊重历史真实的继承上有批判地整理了我们民族的文化遗产。《故事新编》中的历史人物、历史事实都是有所依据的。如《补天》是依据《太平御览》引《风俗通》和《列子.汤问篇》所载的女娲“博黄土作人”和“炼五石以补其阙”的故事,并参考了民间神话“女娲补天”的故事情节。而《奔月》则取材于《淮南子.览冥训》和《孟子.离娄》关于羿的传说,同时吸收了民间神话“嫦娥奔月”。《铸剑》取材于相传为魏曹丕所著的《列异传》和晋朝干宝著的《搜神记》,其他如《理水》中的禹、舜、鳏,《非功》中的墨子,《出关》中的老子,《起死》中的庄周等历史人物都是出自民间文学中古老的传奇故事和神话故事中。

在《故事新编》中,鲁迅不仅采用了民间文学的素材,同时也继承了民间文学的写作手法。鲁迅不是一个喜欢大量铺陈作家,他一贯以最经济的笔墨来传达最深厚的内容,这就是鲁迅自称的“白描”手法。可是在这里却表现出很大的不同。《故事新编》的语言典雅有致、苍劲有力,而且还有很多精雕细刻的描写。像《奔月》中,关于失意英雄后羿,他写道“他一手拈弓,一手捏这三支箭,都搭上去,拉了一个满弓,正对着月亮。……”一举一动都描写的很详细。其实,这是因为鲁迅在写作的过程中接受了古文的简约苍劲的风格。其实认真阅读不难发现,在这里鲁迅和唐宋传奇的语言风格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调动了广泛的艺术手法,不惮恣肆笔墨,于故事背景与人物言行等方面大加铺排甚至夸张。在情节方面,他也表现出与古文很多相通之处。《故事新编》的情节扑朔迷离。跌岩起伏。但是不管怎样,鲁迅似乎没有脱离他的目的——反讽效果。他以自然通俗的语言透露出深刻的涵义,他的语句笑力藏刀。他把《奔月》里的嫦娥写成一个会抱怨后羿天天吃乌鸦炸酱面的怨妇,《补天》里的女娲两跨间居然生出一个古衣冠的小丈夫,《采薇》里的叔齐和伯夷被将军叉出去跌个半死……在宽松的语境背景依然藏着鲁迅某种深沉的悲哀和无限苍凉。鲁迅这么做的原因也只有一个,就是达到讽喻世人的目的。作为一个文学的先锋战士,他始终不能忘记他伟大的使命。

总的来说,鲁迅一生的创作都深受这民间文学的影响。是民间文学滋养了这养一位伟大的作家、战士。

回到顶部

相关: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石家庄文明网”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石家庄文明网

石家庄文明网

鲁迅,创作,故事新编,作家,素材,影响,传说,战士,形式,文学,伟大的作家,作品,养分,依据,力量,历史,古文,后羿,基础,女娲,我国,情节,故事,文化,方面,民间,温情,目的,艺术,笔墨

2020-08-27 #小故事

中国文明网联盟 晋城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联盟 晋城文明网

疫情,晋城市,毛德,赵江华,防控,老党员,老人,工作,慈善总会,老军人,环卫工人,市慈善总会,晋城,图片,大姐,来源,物资,环卫工,积蓄,肺炎,阻击战,募捐,大爱,太行日报,新型冠状病毒,省吃俭用,主任,个人,中心,企业

2020-05-26 #短篇故事

蒙自文明网

蒙自文明网

城市,蒙自,文明,活动,党员,社区,党建,党组织,市民,基层,蒙自市,工作,南湖,斑马线,群众,服务,全国文明城市,志愿服务,人民,全市,全民,单位,智慧,联盟,行人,问题,阶段,万余人,智慧城市,主题

2020-04-20 #小故事

蒙自文明网

蒙自文明网

专题讲座,田湖,赵乐静,副校长,云岭,大讲堂,共同体,同志,团队,蒙自,教授,带头人,生命,讲堂,诗意,蒙自市,哲学社会科学

2020-04-20 #经典故事

蒙自文明网

蒙自文明网

城市,蒙自,文明,活动,党员,社区,党建,党组织,市民,基层,蒙自市,工作,南湖,斑马线,群众,服务,全国文明城市,志愿服务,人民,全市,全民,单位,智慧,联盟,行人,问题,阶段,万余人,智慧城市,主题

2020-04-25 #经典故事

蒙自文明网

蒙自文明网

专题讲座,田湖,赵乐静,副校长,云岭,大讲堂,共同体,同志,团队,蒙自,教授,带头人,生命,讲堂,诗意,蒙自市,哲学社会科学

2020-04-24 #短篇故事

中国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

活动,红色,英烈,先烈,长洲区,革命先烈,平台,小学,凤翔,党员,奖章,疫情,班级,诗词,黏土,祭英烈,组织学生,向英,敬之意,韦永,事务局,和家,时间,教育局,代表,主页,人民英雄纪念碑,伟大祖国,基因,初心

2020-05-05 #经典故事

蒙自文明网

蒙自文明网

城市,蒙自,文明,活动,党员,社区,党建,党组织,市民,基层,蒙自市,工作,南湖,斑马线,群众,服务,全国文明城市,志愿服务,人民,全市,全民,单位,智慧,联盟,行人,问题,阶段,万余人,智慧城市,主题

2020-05-06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