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石家庄13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你知道几个?

时间:2020-05-23

关于石家庄的民间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81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井陉拉花形成并流传于层峦叠嶂、钟灵毓秀的太行山东麓河北省井陉县境内,是我省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种之一。她以拧肩、扭臂、翻腕、吸腿、撇脚等动作为主要舞蹈语言,形成刚柔相济,粗犷含蓄的独特艺术风格。

井陉拉花(新浪博主:漂泊一生)

2006年5月20日,井陉拉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石家庄丝弦

石家庄丝弦,又名弦枪、弦索腔、河西腔、女儿腔等,是河北省特有的古老剧中之一,也是我国稀有的一个地方戏曲声腔剧种。它流行于河北省大部门地区和晋中地区东部及雁北地区,代表曲目有《空印盒》、《白罗衫》、《小二姐做梦》、《赶女婿》等。

石家庄丝弦(图片来自新浪博主:河北戏曲)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耿村民间故事

耿村民间故事是流传于河北省耿村的汉族民间文学,被誉为“汉族民间文学史上的重大发现”。耿村故事形成一条历史长链,涵盖二十多个省区市、一百七十多个县市,串联起来即是一部比较完整的中国历代野史,所谓“耿村故事甲天下,口碑历史冠中华”。

耿村民间故事( 新浪博主:肖庄村曹书杰)

2006年5月20日,耿村民间故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中幡正定高照

正定高照

高照,又叫中幡,是正定民间花会表演的一个有代表性的重要项目。表演主要在传统节日、喜庆、农闲之时,表演时,有鼓、乐、锣伴奏,还有彩旗、竹幡助威。

六、焰火炮竹制作技艺南张井老虎火

“火”是井陉县南张井村村民对“烟火”的俗称,“老虎火”就是用制作成老虎状的道具放烟火。河北井陉县南张井村作火的技艺,相传为先祖于康熙初年在山西充哑三载而得。时代相传的“偷老杆”习俗,就是为了纪念这位烟火宗师。

南张井老虎火

2008年6月,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七、民间社火桃林坪花脸社火

桃林坪花脸社火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民俗文化活动,描述的是三国、梁山等故事中各员名将的战斗场面,共有16个回子,每个回子是一个故事一场戏。桃林坪花脸社火历史悠久,脸型奇特,服装道具古老,武艺高超,作品齐全,是研究汉族民俗文化的良好基石。

桃林坪花脸社火

2008年6月,桃林坪花脸社火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八、晋剧井陉县

“井陉晋剧”流传于石家庄市西30公里的井陉县。19世纪中叶,晋剧传入井陉,到20世纪初,可谓“村村有戏楼,人人唱晋剧”,这些晋剧戏班逢年过节、婚丧嫁娶都要开锣唱戏。

井陉晋剧 图片来自燕赵都市报

2011年,河北井陉县的晋剧,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九、坠子戏深泽

深泽坠子戏是河北省稀有地方剧种,也是全国稀有的地方剧种之一。坠子戏唱腔独特,以真声唱字,口齿清楚,通俗易懂,优美动听,具有传统戏曲的特征,是融歌、舞、剧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广泛流传于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东部地区。

深泽坠子戏 图片来自农民网

深泽县坠子戏团成立于1953年,2008年6月7日,深泽坠子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评剧

石家庄评剧

评剧是流传于我国北方的一个汉族戏曲剧种,是我国第二大戏曲剧中,仅次于京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石家庄市评剧院青年评剧团,建立于1987年。剧团经常演出的剧目《胡风汉月》、《刘巧儿》等。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一、新乐伏羲祭典

新乐自古有“羲皇圣里”之称,距今已有7800多年历史的新石器时代古遗址伏羲台,就是一个历史见证。据史料记载,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生于成纪甘肃天水,长于新市新乐市。每年阴历三月十八的伏羲秒回,香火鼎盛,连绵不绝。

新乐伏羲文化

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二、常山战鼓

正定常山战鼓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已具雏形,至明代已盛行于民间,石家庄市正定县是历史上“常山郡”所在地,故称其为“常山战鼓”。常山战鼓是由鼓、大钹、中钹、小钹、小锣等打击乐器组合而成的一种民间清锣鼓,主要用于广场表演。

常山战鼓

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三、中医络病诊疗方法

中医络病诊疗方法是基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的认识人体生命现象和疾病规律的一种医学知识,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地区,现已经形成以河北石家庄为中心、向全国20余个省市地区传播辐射的局面。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历史遗存,分享出去,让这份珍贵永远流传下去。

来源:河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石家庄13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你知道几个?”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作为一个天津人 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作为一个天津人 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代表性,活动,项目,天津,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p.s.,发展,宣传,京津冀,天津人,河北梆子,记忆,成果展,国家级非遗,天津工业大学,京剧,京东大鼓,名录,天津市,河西区,计划,运河,作为一个,创意街区,示范基地,银达子,在天,责任编辑,一起...

2020-09-07 #故事阅读

作为一个天津人 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作为一个天津人 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代表性,活动,项目,天津,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p.s.,发展,宣传,京津冀,天津人,河北梆子,记忆,成果展,国家级非遗,天津工业大学,京剧,京东大鼓,名录,天津市,河西区,计划,运河,作为一个,创意街区,示范基地,银达子,在天,责任编辑,一起...

2020-09-07 #短篇故事

这首闽南儿歌你还记得吗?它的故事90%的人都不知道……

这首闽南儿歌你还记得吗?它的故事90%的人都不知道……

厦门,南音,农行,闽南童谣,闽南,魏艺,老师,歌仔戏,刘丹,代表性,周长楫,纪录片,名录,项目,曾宝珠,王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闽南方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个人,支行,戏曲,教授,海沧,民间,见证人,金融部,浦霞,传统文化,被列入

2015-09-18 #经典故事

这首闽南儿歌你还记得吗?它的故事90%的人都不知道……

这首闽南儿歌你还记得吗?它的故事90%的人都不知道……

厦门,南音,农行,闽南,闽南童谣,魏艺,老师,百家号,歌仔戏,刘丹,代表性,周长楫,纪录片,作者,名录,项目,曾宝珠,王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闽南方言,非物质文化遗产,儿歌,个人,厦门日报,支行,戏曲,教授,海沧,民间,见证人

2020-05-20 #故事会在线阅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强国,内蒙古,吉林,蒙古语,故事,大成,聚集区,蒙古族,蒙语,黑龙江,辽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发展,曲艺形式,蒙古说唱,乌力格尔,免费网,专区,内容,答案,资源,题库,正确答案,更多相关,请进入

2020-09-26 #经典故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祁阳小调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祁阳小调

祁阳,小调,曲调,曲牌,结构,单曲,湖南,新中国,全国,单曲体,名称,形式,曲目,曲体,曲艺,对唱,新编,不完备,成立以来,艺人们,多新,布于,朱敦,朱美秀,中国音乐,唱腔,历史,三弦,中南海,乐句

2020-09-18 #短篇故事

这个地方竟然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你的家乡吗?

这个地方竟然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你的家乡吗?

项目,广东省,揭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厅,揭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基地,内容,传统习俗,主题,作品展览,实景,媒体演示,多角度,图片展,大溪,宗祠,客家,展品,技艺,戏曲,潮州,木雕,文稿,潮剧,棉湖,民间舞蹈,艺术,祭典

2010-01-02 #长篇故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老子传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老子传说

老子,故事,天静宫,涡阳,老子传,说故事,天静,郑志,地方,口语,思想,安徽省,语言,道教,宫第,王大,祖庭,胡智,郑店,马明德,马杰,副局长,一直流,中太,安徽美术出版社,美丽传说,民间,一生,传说,中心地带

2020-08-03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