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黑龙江传说

时间:2020-05-25

黑龙江的来历传说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432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9 分钟。

通讯地址 哈尔滨市南 岗区宣庆小区 1 号楼 150008 网 址 www . longpress . com E mail hlj rmcbs @yeah . net 印 刷 黑龙江 日报 印务 中心印刷厂 制 版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激光照排 中心 开 本 880 ×1230 毫米 1/ 32 印 张 110 字 数 220 千字 版 次 2006 年 1 月第 1 版 2006 年 1 月第 1 次印刷 书 号 ISBN 7 207 06668 6/ G·1562 总定价 1 10 册 : 260. 00 元 如 发 现 本 书 有 印 制 质 量 问题 , 印 刷 厂 负 责 调 换 《富饶神奇的黑龙江》 系列丛书编委会 顾 问 刘东辉 主 任 李延芝 副主任 李寅奎 潘春 良 赵勤义 委 员 按姓 氏笔画 车霁虹 王秀文 刘 幸 李兴盛 辛培林 吴宝三 谷文双 段光达 胡秀杰 常好礼 袁克敏 隋丽娟 黄为民 龚江红 主 编 李延芝 副主编 赵勤义 黄为民 袁克敏 执行 常好礼 执行 本书编写者 吴宝三 黄任远 王士媛 马名超 王朝 阳 傅英仁 佟 丹 张 超 李文富 滕晓飞 史卫 国 王树本 赵君伟 宋德胤 孙连金 张文彬 朱 占敏 吕世洋 李熏风 刘孝文 伊 小星 何苍劲 谢景田 黄瑞喜 陈玉谦 黄永路 黄永刚 薛菁 总 序 刘东辉 《富饶神奇的黑龙江》系列丛书编委会嘱我为其作序, 我思量 再三, 试想着怎样来为这套丛书作一个 比较准确的概括, 确也是件 困难的事情。但这套丛 书的编辑无疑是一项很有意义、开创性的 工作。受到编者这种精神的鼓舞, 我才提起笔来, 写下 自己的一些 这套丛书包括 《黑龙江名人》、《黑龙江风光》、《黑龙江风情》、 《黑龙江方物》、《黑龙江史话》、《黑龙江传说》、《黑龙江名胜》、《黑 龙江名城》、《黑龙江名 品》共 9 种 10 辑。它在 黑龙江深远的历史 文化资源基础上, 深入挖掘地域文化 内涵, 多角度、多侧面地反映 黑龙江流域文明的起源、方物风情的特点、名人轶事的趣味。鉴于 此, 我想如果把这套丛书看成是黑龙江迄今为止较为全面、系统阐 释黑龙江流域文明的通俗著作, 读者也可能会接受的。 1 说到黑龙江流域文明, 使我想到我早年读过的一部著作, 那是 凌纯声① 先生在 70 年前 1934 年 发表的一部名为 《松花江下游 的赫哲族》的书。这部可能多被 时人忘记, 而却是 中国民族学、人 ① 凌纯声 1902 —1981 , 中国 民族 学 家 , 江 苏 武 进 人 。早 年 就 学 于 中央 大 学 , 后 留学 法 国 , 获 巴黎大 学博 士学位 。回国后 , 先后 任 中央 研 究院历 史语 言研究所 研究 员、 民族 学组 主任 , 国立 边疆 教育馆 馆长 , 教 育部边 疆 教育 司 司长 , 中央大 学 教授 、系主 任 。 后任 台湾大 学教 授 、台湾“中央 研 究 院”评 议 员、院士、民族 学 研 究所 所 长 等 职 。著 有 《松花 江下游 的赫 哲族》、《中 国边 疆 民族 与环太 平洋 文化》等 。 类学研究史上第一部科学的民族志专著, 它与马林诺 夫斯基① 的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齐名而成为国际民族学、人类学的经典著作。 凌纯声先生 1930 年黑龙江之行和这部 《松花江下游 的赫 哲 族》一书, 使黑龙江流域成为 中国民族 学、人类学的发源地。无独 有偶, 同在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 的梁思永② 先 生, 也 是在 1930 年赴黑龙江的昂昂溪文化遗址, 最早科 学地发掘 了昂昂 溪新石器时代墓葬, 昂昂溪 由此而闻名于世。 民族学和考古学的研 究是人类文 明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上个世纪 30 年代, 两位著名 的学者, 在 同一年 内对 黑龙江流域 的少数 民族和文化遗址进行科学的挖掘和研 究, 可看 出当时 中国 学术界对黑龙江流域文明的关注及黑龙江流域文明的地位。 进入上个世纪 80 年代以来,“文化热”特别是 中国传统文化研 究热勃然兴起, 成为新时期一个 重要 的文化 思潮。这一思潮从理 论探讨开始, 逐渐 向地域文化研 究深入, 结 出了累累硕果, 对于开 发 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弘扬 民族精神、发展先进文化, 具有非常重 要的意义。在这一思潮推动下, 黑龙江流域文 明的研究也进入 了 一个新的阶段。 关于黑龙江流域文明 问题, 我在 《研究黑龙江流域文 明, 弘扬 黑龙江流域文明》及 《黑龙江通史序》两文 中均有所阐述, 我们认为 历史上和近些年考古重大发现所提供的新资料和研究成果告诉世 2 人, 黑龙江同黄河、长江流域一样, 也是 中华 民族文明的摇篮之一。 如果说 中华 民族文明发展史如 同长 江大河一样奔流 不息的话, 那 ① 马林诺 夫斯 基 1884— 1942 , 英 国社 会人 类学 家 。原 籍波 兰 , 曾任 伦敦 大 学 人 类学 教授 , 功 能学 派创始 人之一 。著 有 《西太平 洋 的航 海者》、《野蛮 社 会 中 的犯罪 和 习 俗》等 。 ② 梁思永 19 04—19 54 , 考 古学家 , 原籍广 东 新会 , 生于 上 海 , 梁 启超 次 子 。 曾留 美于 哈佛 大学研 究院学习考 古 学 和 人类 学 , 1930 年 归 国, 参加 中央 研 究院历 史 语 言研 究所 考古 组工作 , 曾参与 我 国很 多重大 考古 发掘 工 作 。对 中 国考古 事 业 的发 展特 别 是 新石 器时代和商 代考古 有 重要 的贡 献 。解 放 后 曾担 任 中科院考 古 研 究所 副 所 长 。著 有 《梁 思永考 古论 文集》等 。 么这一长河是多源的, 也是 由很多支流汇集而成的, 黑龙江流域文 明就是重要的源头之一。 这个观点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 同, 更令人欣喜的是, 近几年 来, 我省出版 了一系列研究黑龙江流域文 明的学术著作, 2002 年, 哈尔滨学院还成立 了黑龙江流域文 明史研究所, 这说明黑龙江流 域文明的研究正处于一个方兴未艾的时期。 中华文明史的起源问题, 是 中国学术界普遍关注 的课题。在 传统的观念里, 中国被认为是“天下”, 而 中国的历史文化常常被讲 成是一源的、单线的, 出自一个 中心 的。这与中国 自古是 多民族 的、多区域 国家这个基本事实是不相符合的。在人类社 会发展史 上, 文明时代是继野蛮时代之后的高级阶段, 标志着 氏族社会 已然 解体, 而进入 了有 国家组织 的阶级社 会, 正像恩格斯所界定的那 样:“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 “文明起源与文明确立是 两个不 同的概念, 文明起源是一个过程, 这一过程的上限始于文明因素的 出现, 下限迄于国家的出现……在社会发展史 中, 文明确立可以视 为文明史的起点。” 应该说, 这一过程最早是如 同星星之火, 在不同地区独立完成 的。在黑龙江流域, 昂昂溪、新开流、小南 山诸文化遗址应属于黑 龙江流域文明起源过程 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界标, 而 白金宝文化 3 是 目前黑龙江流域最早的文明社会。白金宝遗址位于黑龙江省肇 源县, 这是一处大型的中心聚落, 在这里出土 了大量陶器、骨器、石 器和铜饰, 清理 出房址、窖穴 灰坑 、陶窑多处。1996 年, 故宫博 物院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先生来黑龙江, 在谈到 白金宝文化时说: “白金宝文化存在着私有制, 出现 了社会分工和分化, 产 生了家长 ① 恩格斯 : 《家庭 、私有 制 和 国家 的起 源》, 《马 克 思 恩 格 斯 选 集》第 4 卷 , 第 172 页, 人 民出版 社 1972 年 版 。 ② 许永杰 : 《关 于探索 黑龙 江文 明起源 的几个 问题》, 《北方文 物》2001 年 第 1 期 。 制家庭, 和聚落规模存在着差别 的现象, 从整体上看, 社 会发展水 平高于齐家文化后期, 或许可被视为是 已进入文明时代的文化 了。 白金宝———汉书二期文化的年代上限已步入殷墟时期, 那么, 松嫩 平原很可能已在商代后期进入文明时代 了。” 20 世纪 80—90 年代, 黑龙江流域三江平原地区陆续发现 了数 百处汉 魏 时期 的遗址, 在社 会 上和考古 界 引起 了强 烈的震 撼。 1998 年, 黑龙江省考古所实施“七星河流域汉魏遗址群聚 落考古 计划”, 初步确定农业 生产是七星河流域汉魏居 民的主要食物来 源, 双鸭山畜牧队城址 中的一座房址的地面出有一件铁犁铧, 友谊 凤林城址发现有大量的炭化谷类和豆类粮食, 祭祀和战争在七星 河流域汉魏居 民的生活 中, 占有十分重要 的位置。2000 年上半年 试掘的宝清炮 台山祭坛, 位于七星河 中游南岸, 与北岸的凤林城址 隔河对峙。祭坛是 由天然的圆锥山体改制而成, 祭坛分为三级, 山 脚下筑有 围墙, 从其宏伟的气势和显要的地理位置推断, 很可能是 全流域的祭祀 中心。凤林城址 区是一座 中心方城, 城墙 四角各有 一外凸的“马面”, 壕底至墙头高约 10 余米, 从其形制上推断, 很可 能是一座军事城堡。大 型的祭祀和 战争活动的存在, 表 明当时的 社会政体应是 国家。“如果以国家作为文明确立的标志, 七星河流 域的汉魏居 民就 已经跨入文明社会的门槛。” 这些是居住在黑龙江流域的先 民们创造的文化遗存, 那 么从 4 这里以金戈铁马、长枪大戟的剽悍闯进 中原的各少数 民族, 又在创 造着更为显赫的事迹。 如果从 民族学的角度看, 存在着一个极为特殊的现象, 那就是 黑龙江流域 民族对 中国历史进程和 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着 巨大的 影响, 这种影响是南方任何少数 民族所不 曾有过的。 ① 张忠培 : 《黑 龙江考 古的几个 问题 的讨论》, 《北 方文 物》1997 年第 1 期 。 ② 许永杰 : 《关 于探索 黑龙 江文 明起源 的几个 问题》, 《北方文 物》2001 年 第 1 期 。 大约在距今 4000 多年前, 黑龙江流域的各少数 民族 由母系社 会过渡到父系社会, 有 了早期的农业、畜牧业、渔猎业, 并产生了私 有财产, 开始形成早期的民族。这就是西部的东胡族系、中部的秽 貊族系、东部的肃慎族系。 原居于额尔古纳河和大兴安岭北段的东胡的后裔拓跋鲜卑于 公元 386 年建立北魏王朝, 统一 了中国北方, 打破汉族一统 中国的 格局, 为中华多元一体格局的出现和形成奠定 了基础, 使 中国北方 封建化进一步加快, 促进 了鲜卑与汉族的大融合。而因这次 南北 文化的大碰撞大交融, 才出现 了唐文化的高涨期, 这对 中国社会的 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契丹源 出东部鲜卑, 公元 907 年建 国, 国号契丹, 公元 938 年改 国号为辽, 疆域 东北到今 日本海 黑龙江 口, 西北到蒙古国中部、南以今天津市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 门关 一线与宋接界。辽与北宋、西夏鼎立, 是继北魏后统治着 中国北部 的又一个黑龙江流域少数 民族; 女 真之先, 出于黑水 , 公元 1115 年女真族完颜部领袖 阿骨打创建金 国, 建都 会宁 今 黑龙江 阿城南 , 后迁都 中都 今北京 、开封等地。疆域东北到今 日本海、 鄂霍次克海、外兴安岭, 西北到今蒙古国, 西以河套、陕西横山、甘 肃东部与西夏接界, 南以秦岭、淮河与南宋接界。金 与南宋对峙, 成为统治 中国北部的一个王朝, 它也是第一个在北京建都的国家; 蒙古族的主体部分为蒙兀室韦, 最早活动在额尔古纳河下游 的大 兴安岭密林 中, 以后迁徙 到呼伦贝 尔大草原和斡难 河上游, 公元 1206 年, 成吉思汗统一 了蒙古高原上 的各个部 落, 结束 了奴 隶主 之间的连年混战, 建立 了地跨亚欧两洲、纵横一万余里的蒙古大帝 国, 并完成 了封建化的社会变革; 公元 1616 年女真族 首领奴 尔哈 赤建 立后金政权。公元 1636 年皇太极即皇帝位, 改 国号为清, 公 元 1644 年世祖入关, 定都 北京, 逐步统一全 国。至 18 世纪后期, 人 口增至三亿左右, 是 当时亚洲东部最强大的封建 国家。 以上这些都是人们熟知的非常清淅的历史轨迹, 我在这里重 提这些, 无非是想说明这样一个道理, 黑龙江流域 曾在 中国历史上 孕育 了五次入主 中原的少数 民族, 这些 民族对促进 我国的民族融 合, 推动各 民族文化交流和生产力发展, 促进华夏文明的繁荣做 出 了卓越的历史贡献。 所 以我赞 同中华文明起源 的多元理论, 魏亚南先生 曾说: “中 国之大, 很难说明什么地方有文明起源, 什么地方没有。文明起源 恰似满天星斗一样分布在九百六十万平 方公里土地上。” 虽然 这种“满天星斗”论未必能得 到所有 人的认 同, 但作为中国第三大 江———黑龙江流域的文明之火却 曾是燃烧得那样热烈。 黑龙江流域文明曾经有过那样的辉煌, 但在古代 的黑龙江流 域, 由于 民族生活习惯、战争及部落迁徙等原因, 这一地 区的文明 发展在时空上出现 了时断时续、此起彼伏的特征。 但是在近现代发展史 中, 黑龙江流域 的开发与建设又展现 出 一派新的天地。新 中国成立以来, 黑龙江流域这片古老 的土地焕 发 了生机。在党的领导下, 黑龙江人 民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 艰苦 奋斗, 励精 图治,“一五”计划 的重点项 目建成投产, 开发建设 北大 荒、大庆油 田和大小兴安岭, 把昔 日贫穷落后的“北大荒”建设成文 明富庶的“北大仓”, 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煤炭、木材、石油和重 型机械生产基地, 有力地支援 了全国的经济建设。改革开放 以来, 6 黑龙江人 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不断深化 改革、扩大开放, 深入实施“科 教兴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积极推进老工业基地振 兴, 改革开放 和现代化建设呈现 出勃勃生机, 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社会事业 不断进步。一个开放的、有 巨大潜力的黑龙江正以崭新的姿态、昂 ① 魏亚南 : 《中华文 明史 的新 曙光——— 就 辽 西 考 古新 发 现 访 考 古 学 家 苏 秉 琦》, 《人 民 日报》海外 版 , 1986 年 8 月 4 日; 《新 华文摘》1986 年第 10 期 , 第 86 页 。 首阔步走 向未来。黑龙江流域 不是 贫瘠 的“亘古荒原”, 这里历史 悠久、风光秀丽、物产丰饶。但是, 我们要真正地 了解它、深刻地认 识它, 还需要作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广 泛的宣传, 无疑 《富饶神 奇的 黑龙江》系列丛书正担负着这样一种历史的责任。 2005 年·哈 尔滨 前 言 在祖 国东北边疆 , 有一条向着 东方 日夜奔腾不息、充满神奇传 说的大江———黑龙江。这里沿江两岸土地肥 沃、资源丰富、山清水 秀、人杰地灵 。在黑龙江流域世代繁衍 生息的各族人 民, 勇敢、勤 劳、奔放、豪爽。他们热爱 自己的家乡, 热爱这片土地 , 并把这种深 沉的爱编织到口头文学之 中, 创作 出了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 在黑龙江传说 中, 关于黑龙江这条大江的传说 《秃尾 巴老李》, 家喻户晓, 流传很广, 深受百姓喜欢。故事讲述的是黑龙在百姓的 帮助下, 战胜 了白龙 , 反 映了黑龙江流域原始初 民的心理状态和社 会生活形态, 歌颂 了惩恶扬善的思想和对幸福生 活的向往 。类似 的传说还有 《松花江》和 《牡丹江》。 镜 泊湖和五大连池, 是黑龙江著名的旅游胜地 , 不仅 以风光秀 丽和景 色壮观 闻名于世 , 而且有许多优 美神 奇的传说吸 引着 前来 观 赏的游客 。像 《镜 泊湖来历》、《红罗女》、《珍珠 门》、《老君炼海》、 《药泉》、《大黑山》等 , 不仅解释 了名胜的来历 , 还有着丰富的地理、 历史、民族和 民俗等知识 , 既给人们 带来 了大 自然的美感 , 又让人 们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启发和教育。 黑龙江物产丰富, 每一种 物产都有着动人 的美丽传说 。关于 人参就有 《人参娃》、《棒槌姑娘》、《王干哥和 李五》等传说 ; 关于名 鱼就有 《鱼中皇》、《鳌花姑娘》、《大马哈鱼》、《鱼皮》等传说 ; 关 于树就有 《白桦树》、《鱼鳞松》、《红松》等传说 ; 关于花就有 《达子 香》、《迎春花》、《金达 莱》等传说 ; 关于 鸟就有 《鸳鸯 鸟》、《飞龙》、 《天鹅》等传说 。这些美丽的风物传说 , 反 映了黑龙江人热爱家乡、 勤劳勇敢、忠厚老实的性格和品质 , 表现 了他们正直善 良、舍 己救 人、尊老爱幼的情感和美德 , 以及反 抗邪恶和压 迫的顽强斗志, 给 人 以生存的勇气、斗争的力量和生活的信心。 黑龙江人生活在 东北边陲, 一年 中几乎有半年和寒冬打交道 , 由此形成 了自己独特的生活风俗 习惯和原始信仰 习俗 , 由此产生 了许多关于风俗 的传说 , 如鄂 温克族的 《火神节》、蒙古族 的 《敖包 的来历》、赫哲族的 《三月三、九月九》、满族的 《高底木鞋》等。这些 风俗传说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口头传承 , 保 存 了本民族的传统习俗和 民族文化 , 反 映了当时的社会 生活和风 俗 习惯, 揭示 了民族的历史和 民族的心理。 黑龙江各族人 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 中, 发明了许多劳动工具 , 同时也创作 了许多工具传说 。如满族讲述 织布工艺的传说 《织布 格格》, 赫哲族讲述滑 雪板、口弦琴、熟皮子工具 的传说 《滑雪板来 历》、《口弦琴》、《空库和哈依 日根》等。这些工具传说讴歌 了创造 发明的先人 , 表现 了后人对前辈创造发明的崇敬, 反 映了各族人 民 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战胜 自然灾难的愿望。 黑龙江传说源流和 当时的历史人 物、历史事件、自然风物、社 会 习惯 皆有机地结合 。在 一些无文字 的少数 民族 中, 传说是“正 史”, 人们深信传说就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情。黑龙江传说广 2 泛流传于民间社会 , 流传于劳动人 民的口耳之 间, 这些丰富多彩的 民间传说 , 是研 究黑龙江各 民族产生、发展、迁徙 、战争等不可缺少 的重要 口碑资料 , 亦是研 究黑龙 江各 民族社会生 活、宗教信仰、风 俗 习惯等不可缺少的佐证 。 黑龙江传说具有 以下基本特点: 一是具有历史性和真实性; 二 是具有地方性和地域性; 三是具有生 活性和风俗 性。传说在人们 社会生活中占有相 当重要的位置, 是男女老 幼都喜 爱的 民间 口头 传承 艺术 , 是广大群众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正如恩格斯所说的, 民间传说故事的“使命是在一个农人 晚间从辛苦 的劳动 中疲乏地 归来的时候 , 使他得到安慰 , 感到快乐, 使他恢复精神 , 忘掉繁重的 劳动 , 使他的石砾的田地变成馥郁的花 园”,“使命是使一个手工业 者的作坊和一个疲惫的学徒的可怜的顶屋 变成诗的世界和黄金 的 宫殿 , 而把他的健壮的情人形容成美丽的公主”。 黑龙江传说是关于历 史的、民间的、地方的口头传承 文学, 是 当地各 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 , 是 当时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具有旺 盛的艺术生命力和广大的传承 空间, 深受群众百姓的喜爱, 从 而一 代代人 口耳相传 , 流传不绝。传说展示 了特定历史 时期社会 生活 风貌和心路历程 , 带着不 同的时代印记, 是黑龙江各 民族历史文化 的记录, 超越 了平常的民间文学作品, 因而具有重要 的文化价值 。 传说的内容包括许多生活经验和生产知识 , 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泛。 一个个优美动人的传说 , 既具体 解释 了自然景观、历 史传 闻、地方 风俗 、手工艺术等 , 又贴近 民众的 日常生活, 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因 此成为最方便、最普及的口头教科书。传说在讲述过程 中, 在人们 的心理上形成一种审美的愉悦之感 , 同各族人 民淳朴道德相融合 , 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 。这正像德 国学者瓦尔特 ·本雅 明所说 : “故 事的价值是耗不尽 的。它保 留集 中起 自己的力量 , 即便在漫长的 时间之后还能够释放 出来……就好 比金字塔 中的种 子, 陈放在塔 中密不透风的墓宝里, 在千百年之后的今天依 旧能够发芽生长。” 当你翻 阅这本 《黑龙江传说》的时候 , 定会被那 些美丽神 奇的 传说所吸 引, 从 而认识黑龙江勤劳勇敢的各族人 民, 认识他们所创 造的灿烂的民族 民间文化 , 认识黑龙江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 编 者 2005 年 6 月于哈 尔滨 目 录 总序 …………………………………………………………… 1 前言 …………………………………………………………… 1 太阳和月亮的后代 …………………………………… 1 太阳鸟 ………………………………………………………… 2 太阳姑娘 ……………………………………………………… 5 月亮 …………………………………………………………… 8 北斗 …………………………………………………………… 10 天河 …………………………………………………………… 12 彩虹 …………………………………………………………… 15 彩云 …………………………………………………………… 18 鹅娘 …………………………………………………………… 23 那尼傲与 白城人 …………………………………………… 26 1 七兄弟和依兰 ……………………………………………… 29 女真传说 …………………………………………………… 32 秃尾 巴老李 ………………………………………………… 35 松花江 ………………………………………………………… 56 牡丹江 ………………………………………………………… 59 镜泊湖 ………………………………………………………… 63 小孤 山………………………………………………………… 67 道士 山………………………………………………………… 70 快活林 ………………………………………………………… 74 黑山老人 …………………………………………………… 78 莲花姑娘 …………………………………………………… 80 响水 …………………………………………………………… 84 绝代美人红罗女 …………………………………………… 88 红罗公主 …………………………………………………… 95 鲫鱼 贝子 …………………………………………………… 101 药泉 ………………………………………………………… 109 棒打獐子瓢舀鱼…………………………………………… 112 二龙 眼 ……………………………………………………… 115 莲花天女 …………………………………………………… 119 火烧 山 ……………………………………………………… 123 二龙 山 ……………………………………………………… 127 梳妆楼 ……………………………………………………… 132 老君炼海 …………………………………………………… 137 夜明珠 ……………………………………………………… 140 青龙 山与寒葱沟 …………………………………………… 143 老龙头 ……………………………………………………… 146 秀池 ………………………………………………………… 150 乌裕尔河 …………………………………………………… 159 双石岭 ……………………………………………………… 162 母子 山 ……………………………………………………… 169 人参娃 ……………………………………………………… 176 极北边塞大鳇鱼…………………………………………… 181 乌苏里江大马哈…………………………………………… 183 美丽 的姑娘叫鳌花 ……………………………………… 185 神叉苏布格 ………………………………………………… 189 撮罗子里的绰绰…………………………………………… 194 黑瞎子和花狐狸 …………………………………………… 198 蛤蟆 、耗子和四不象 ……………………………………… 205 鹿鸣声声 …………………………………………………… 209 玛夫卡 ……………………………………………………… 2 12 金玉达莱———金达莱 …………………………………… 2 15 深山迎春———达子香 …………………………………… 2 18 比翼齐飞鸳鸯鸟…………………………………………… 22 1 血泪深情天鹅湖 …………………………………………… 224 落叶松为何落 叶…………………………………………… 232 大青 山顶鱼鳞松 …………………………………………… 236 两情依依猴头蘑 …………………………………………… 239 敬神祭祖桦皮篓 …………………………………………… 24 1 白那恰 ……………………………………………………… 245 手鼓 ………………………………………………………… 247 “敖包会”…………………………………………………… 250 挑女婿 ……………………………………………………… 252 滑雪板 ……………………………………………………… 254 空库和哈依 日根 …………………………………………… 256 神奇 的口弦琴 ……………………………………………… 257 后 记 ……………………………………………………… 262 太 阳和 月 亮 的后 代 古时候 , 天地之间, 只有恩都力神 , 没有人。 有一回, 太阳神用泥捏 了十个小泥人 , 抱在怀里, 不一会儿, 变 成了十个强壮的男人。 月亮神用泥捏 了十个 小泥人 , 抱在 自己怀里, 不大工夫, 变成 了十个漂亮的女人。 太阳神和月亮神高兴极了, 和这些小泥人跳起了舞。 这些泥人都光着身子 , 没有穿的。 太阳神从山上抓来了鹿 , 剥下鹿皮, 给十个男人做了衣裤 。月 亮神从河里抓来了鱼, 剥下鱼皮, 给十个女人缝了衣裤 。 慢慢地 , 男人们在太 阳神 的教导下学会 了刀器磨制 , 打猎叉 鱼, 钻木取火 ; 女人们在 月亮神 的教导下学会了使用针线, 制作鱼 皮衣和鹿皮衣 , 用火煮肉。 两位恩都力神一看这十个 男人和十个 女人学会 了生活的本 领 , 就放心地 回到天上去了。 1 后来 , 这十个男人和十个 女人生育了很多孩子 , 慢慢地 , 人间 就有了许多人。 据上了年纪的人讲 , 这十个男人和十个女人 , 就是最早的赫哲 现在赫哲族男人一个个长得膀大腰粗 , 脾气火爆 , 爱抽烟 , 好 喝酒, 就是当年在太阳神怀里受了阳刚之气的缘故; 赫哲族女人一 个个长得又水灵又好看 , 脾气好 , 体贴人 , 就是 当年受了月亮神的 阴柔之气的缘故。 太 阳 鸟 黑龙江边 , 常常能从很深的地底下, 挖出一块块通红的石头和 沙土。老人们说, 这是早先天上太阳多 的时候烤 红的。说起这件 事 , 还流传着一个莫 日根射太阳鸟的传说呢。 早先, 天上有三个太 阳。它们挂在 天 当腰 , 毒辣辣 的, 像火盆 一样 。把老百姓真坑苦 了, 晒得透不过气来 , 热得 吃不下饭 , 睡不 着觉。地里的禾苗刚冒芽, 就被晒死了; 江河里的水, 全被晒干了; 山上的树 , 被晒得枯焦了; 所有 飞禽野兽 , 也都聚在海边 , 藏在洞 里, 白天不敢出来。 在黑龙江下游一个村子里, 住着一家老两 口。他们养了一个 儿子 , 他长到了十六岁, 膀大腰粗 , 膂力过人。他一使劲 , 能推倒一 座大山; 他一喝水, 能喝干一条大河 ; 他一蹬脚 , 就蹬 出一个深潭 。 村子里的人都叫他莫 日根 。 父亲看到 自己的儿子长大 了, 就对他说 :“儿 呀 ! 如今天下老 百姓都在受苦受难 。我看你的力气挺大, 要好好练功, 将来为老百 2 姓做件好事 , 把天上的太阳射掉两个 , 留一个照亮就行了 !” 莫 日根说 :“爸爸 , 那我明天就去射太阳 !” 父亲说 :“你的射箭功夫还不过硬 , 我看还得练上一阵子 !” 莫 日根遵照父亲的话 , 天天练习弓箭。一晃过去了一年 , 莫 日 根拉断了九十九张 弓, 射了九万九千枝箭 , 练出了射箭的硬功夫。 弓弦一拉 , 大风呼呼, 箭头碰处, 无坚不摧 。 莫 日根跟父亲说 :“爸爸 , 让我去射太阳吧 !”父亲点头同意了。 出发那天, 村里的父老乡亲, 一直把莫 日根送出村子外十里多地 。 莫 日根大步朝东方走去。他爬过了九十九座高山, 迈过 了九 十九条大河 , 穿过了九十九个峡谷 , 来到了东海边 。他登上了一座 大山, 山脚下就是茫茫的大海 。 莫 日根在山顶上等着 。当三 只太 阳鸟 刚刚在海边 露头的时 候 , 莫 日根左右开 弓, 射 出了两枝神箭 , 顿 时射落 了两 只太 阳鸟。 第三只太阳鸟吓得躲在云里, 不敢露面了。 莫 日根笑着说 :“你不用害怕 ! 我不射你。不过你得答应为百 姓做好事 , 白天出来照亮, 晚上回去休息。” 第三只太阳鸟连连答应说 : “好 , 好 ! 我一定照办, 决不偷懒 ! 你啥时候叫我出来 , 我就啥时候出来 !” 莫 日根说 :“这样吧, 以后每天早晨公鸡一叫, 你就出来。” “莫 日根 , 我一定照办 !” 从此 以后 , 人们过上 了安生 日子。种子种 到地里, 生长 了, 又 开花又结果; 江河里积起了水, 滚滚不停地流淌 了; 山上 的树木地 上的草 , 都绿了, 大地变了颜色; 各种飞禽在天上飞, 各种野兽在地 上跑, 人间是一片生机勃勃。 现在 , 每当天气不好 , 要闹天头的时候 , 人们站在高处, 还能够 看到三个太阳。一个挂在天上 , 另两个 东西两边 , 紧贴着地 , 真像 4 天上那个太阳的耳朵 。老年人指着那两个太阳会说 :“这就是当年 莫 日根用箭射落的两 只太阳鸟。它们还想重新 飞到天上去, 可是 翅膀叫莫 日根射断了, 想飞也飞不起来。这会儿, 你看 ! 它们变成 了日耳 , 还在那里发脾气呢 !” 太 阳 姑 娘 很多很多年 以前, 在大兴安岭的白嘎拉山下、美丽的湖边有一 个撮罗子。撮罗子里住着一个鄂伦春小伙子 , 是个出名的好猎手 。 一天, 他去狩猎的时候 , 看见天上飘来一片红红绿绿 的云彩 , 轻轻 地落在湖面上 , 变成了七个穿着 红红绿绿彩衣的仙女。这七个仙 女到这里是来洗澡的, 她们又说又笑, 又打又闹。七个仙女中最小 的一个叫太阳姑娘, 她高兴地说 :“姐姐们 , 我看这人间比天上好 。” 六个姐姐听太阳姑娘这么一说, 都指着湖边的撮罗子逗太阳姑娘 : “七妹准是看上那个打猎的小伙子了。”逗得太阳姑娘撅着小嘴, 就 往六个姐姐头上泼水。一会儿, 太阳姑娘又笑 了, 六个姐姐也笑 了。七个仙女洗完了, 就穿上红红绿绿的彩衣 , 要飞回天上去。 小伙子躲在离湖不远的一棵大松树后 , 一直偷看着七个仙女。 七个仙女洗澡 的时候 , 说 的啥, 乐 的啥, 小伙子都听见 了, 都看见 了。小伙子心里想 : 要是能娶太阳姑娘作我的媳妇 , 那该多好 。这 时候 , 只见太阳姑娘飞上天前, 走到山脚下的一块大石头上。这块 大石头原来裂了一道缝。她就蹲下, 朝这道缝里尿了一泡尿 。接 着 , 就舞动彩衣飞了起来 , 上天追六个姐姐去了。 小伙子呢, 他也走到石头跟前, 往那个石头缝里尿了一泡尿 。 也真奇怪 : 他刚尿完尿 , 这块石头就合上缝了。 过了七七 四十九天, 这块石头里有个娃娃在“哇哇哇哇”地哭。 娃娃一哭 , 天神 恩都力马上就知道 了。他把太 阳姑娘 叫到跟 前, 说 :“现在 , 我最小 的手指头疼, 我一算 , 就知道你在人 间犯事 了 ! 你胆敢下凡到人间洗澡 , 丢人现 眼, 我罚你 下到人间, 去过凡人的 苦 日子 !” 太阳姑娘早就向往人间的游猎和欢乐, 听老父命她下凡, 心里 想, 是苦是乐还不定怎么样呢。她深深地给恩都力施了一礼, 说了 声 :“女儿遵命 !”就从天上飞下来了。 太阳姑娘落在那块石头旁, 听着婴儿在石头里“哇哇哇哇”地 哭 , 就吐一 口仙气把石头 吹开了。石头里面躺着一个 白胖 白胖的 娃娃。她高兴地抱起孩子 , 直奔小伙子的撮罗子里来了。 小伙子在撮罗子里坐着 , 太阳姑娘来了, 指着怀里的娃娃对小 伙子说 :“阿哥, 这是咱俩 的孩子 ! 父亲让我下凡跟你配为夫妻 。 咱俩给孩子起个名字吧。” 小伙子乐得合不上 嘴, 对太阳姑娘说 :“好 , 起个名字 , 就 叫莫 日根布库吧。”小两 口就在一起过 日子了。 再说天上 , 恩都力命太阳姑娘下凡的时候 , 娘娘正在睡觉。娘 娘一觉醒来 , 一看太阳姑娘下凡了, 忍不住大哭起来。她打发一只 鸟, 从天上飞到人间传信儿, 叫太阳姑娘回去见一面。 太阳姑娘一想, 可也是, 来的时候 , 娘娘正在睡觉, 怕惊动她 , 也没顾上见一面。这回, 我也该回去一趟 。小伙子也说好 。 太阳姑娘飞到天上 , 看望母亲, 没想到 : 母亲说啥也不让她再 回到人间了。娘娘说 :“你是仙女, 怎么能跟凡人一起过呢 !” 6 太阳姑娘思念丈夫和孩子 , 但娘娘又不让下凡, 这可 咋办 呢 ? 她想出了一个办法。叫来一只神鸟, 让它往人 间捎个 口信儿 : “母 亲不让我下凡了, 莫 日根布库和他爸快来接我吧。” 神鸟飞到人间, 到小伙子 的撮罗子里 叫了一阵, 小伙子没 听 懂 , 莫 日根布库全听懂了, 他告诉阿爸 :“妈妈捎来 口信 , 说姥姥不 让妈妈再回来了, 妈妈想念我和你 , 让我们到天上去接她 。” 小伙子听了, 立刻骑上马带着儿子去接媳妇。走呀走, 快走到 东方天边的时候 , 碰见一个 白胡子老头。小伙子就上前打了个欠 ,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黑龙江传说”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黑龙江传说典故:秃尾巴老李与黑龙江的故事传说

黑龙江传说典故:秃尾巴老李与黑龙江的故事传说

老头,秃尾巴老李,白龙,百姓,黑龙江,馒头,人称,尾巴,小伙子,江畔,浪头,黑龙,得比,南北风,名称,东西,不惯,下江,下关,人们,伤人,人身,北大荒,山东,好心,大爷,地方,大树,大战,大黑

2020-05-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黑龙江传说典故:秃尾巴老李与黑龙江的故事传说

黑龙江传说典故:秃尾巴老李与黑龙江的故事传说

老头,秃尾巴老李,白龙,百姓,黑龙江,馒头,人称,尾巴,小伙子,江畔,浪头,黑龙,得比,南北风,名称,东西,不惯,下江,下关,人们,伤人,人身,北大荒,山东,好心,大爷,地方,大树,大战,大黑

2020-05-25 #故事阅读

黑龙江传说

黑龙江传说

小黑龙,李姑娘,白龙,黑龙江,人们,老船夫,江水,黑水,哥哥,时候,白水,菜刀,馒头,年年,穆尔,传说,兄妹,卡拉,吃奶,妹妹,太阳,孩子,尾巴,庄稼,江道,生下,的哥,石头,老人,衣裳

2020-05-25 #故事阅读

《黑龙江的传说》——秃尾巴老李的传说

《黑龙江的传说》——秃尾巴老李的传说

黑龙江,传说,黑龙,韩雅,五常,嗑瓜子,女子,爷爷,南泉山,王志明,老梁,秦始皇,舒儿,贡米,阿波丸,万美,墨水湖,水的传说,专家,专供,会生,产地,伊春,公安局,全程,全球,十分高兴,劫匪,回复,广告

2020-05-05 #长篇故事

《黑龙江的传说》——秃尾巴老李的传说

《黑龙江的传说》——秃尾巴老李的传说

黑龙江,传说,黑龙,韩雅,五常,嗑瓜子,女子,爷爷,南泉山,王志明,老梁,秦始皇,舒儿,贡米,阿波丸,万美,墨水湖,水的传说,专家,专供,会生,产地,伊春,公安局,全程,全球,十分高兴,劫匪,回复,广告

2020-05-05 #故事阅读

关于黑龙江的神话传说传说

关于黑龙江的神话传说传说

黑龙,黑龙江,小白龙,少年,乡亲们,姑娘,沿江,翠翠,萨哈连,乌拉,太祖,松花江,和翠翠,秃尾巴,乌龙江,望建河,祖州,英俊,太祖庙,渔米之乡,靠江,东海,一带,北疆,乌云,乌江,天空,后生,原形,古称

2020-05-05 #小故事

关于黑龙江的神话传说传说

关于黑龙江的神话传说传说

黑龙,黑龙江,小白龙,少年,乡亲们,姑娘,沿江,翠翠,萨哈连,乌拉,太祖,松花江,和翠翠,秃尾巴,乌龙江,望建河,祖州,英俊,太祖庙,渔米之乡,靠江,东海,一带,北疆,乌云,乌江,天空,后生,原形,古称

2020-05-26 #小故事

关于黑龙江的神话传说传说

关于黑龙江的神话传说传说

黑龙,黑龙江,小白龙,少年,乡亲们,姑娘,沿江,翠翠,萨哈连,乌拉,太祖,松花江,和翠翠,秃尾巴,乌龙江,望建河,祖州,英俊,太祖庙,渔米之乡,靠江,东海,一带,北疆,乌云,乌江,天空,后生,原形,古称

2020-05-25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