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秃尾巴老李传说

时间:2020-05-26

秃尾巴老李民间故事视频

提示:本文共有 265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没尾巴老李的传说,在山东各地流传甚广,后有山东人移民东北各地,故东北三省也有了没尾巴老李的故事,且传承的故事情节大同小异。不过其他地区叫秃尾巴老李,唯有诸城叫没尾巴老李。这个传说是这样讲的: 有个庄稼汉子姓李名憨,人称李憨。别看人叫李憨,其实是个能人,聪明着哪!李憨力大如牛,庄户地里的活那可是行家里手,什么时候耕种,哪种物品赚钱,八九不离十。同时,他还有一手精湛的木匠活。由于算计周到,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媳妇叫桃红,聪明伶俐,俊俏贤慧,人见人夸。两口子本应幸福美满,欢天喜地,但怎么也看不出心满意足的样子,整天眉头紧皱,少言寡语,吃饭不香,睡觉不甜,打不起半点精神。啥事牵心?原来两口子有块心病,都四十挂零了,一个炕上睡了二十多年,身边仍没个一男半女,日子再殷实有个啥用?两口子整天是睁眼盼儿,闭眼想女,求医问药,拜佛叩天,都无济于事。左邻右舍都说两口子邪门了。 这年春天,桃红直想呕吐,身子越来越笨重,肚子一天天鼓起来,真的怀孕了。李憨一听媳妇怀上了,那个高兴劲就甭提了,就像做了个飞天梦。 俗话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可桃红已过月多日仍不见动静,两口子焦急万分。说也怪,第十一个月上,这年正是龙年,婴儿出世了。听说桃红生了,李憨急忙进屋,近前一看,这哪是个婴儿,分明是个肉球,肉球圆溜溜,满地乱滚。李憨想这肯定是个怪物、灾星,留着是个祸害,便顺手拿起准备剪脐带的剪子,照准肉球,一狠心剪了下去。突然,一条小青长虫蹦出肉球,嗖的飞到屋脊。李憨一心想壮年得子,没想到生了条小青长虫,气不打一处来,顺手拿起把铁锨,一蹦尺把高,朝着屋脊上的小长虫铲了下去,把小长虫的尾巴铲了下来。小长虫从屋脊上掉了下来,正好掉到他娘怀里,眼泪还叭嗒叭嗒往下滴。 桃红先是一惊,接着又后怕,同时又气丈夫不问自己死活去打小长虫,惊、怕、气袭身,又是月子里,接着就得了重病,下身大流血。她回头一看,半截小长虫血淋淋地趴在自己身边,一曲一伸痛疼难忍。桃红想:不管是妖是怪,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如是,她顺手揽过伤残的小长虫摸了又摸,亲了又亲,在他的伤处擦干了血。小长虫在他娘怀里一动不动,一直让娘抱着过了三个时辰。小长虫不吃不喝,见风就长,只三个时辰已经长到四尺有余。这时候,他对娘桃红说:“娘啊!您儿我已经能自立了,谢娘的生育之恩,今天就要离开娘,到自己能生存的地方去。”说完,朝着他娘点了三下头,一道电光,眨眼间飞的无踪无影。桃红一看小长虫飞走了,丈夫李憨又气呼呼地下了地,头一歪没气了,这天正好是古历的五月十三。 小长虫因姓李,又没了尾巴,后来人们便叫他“没尾巴老李”。没尾巴老李一道电光飞起,首先入了黄河,从黄河入了渤海,又从渤海飞到黑龙江。当时,黑龙江里有一条白龙占居,这条白龙自从来到黑龙江后无恶不作,整天翻江倒海,刮阴风,下邪雨,淹没庄稼,冲倒房屋,欺男霸女,民不安宁,当地百姓恨透了白龙,就是没有办法把它赶走。没尾巴老李是条神龙,他早就知道黑龙江里有一条恶白龙,他要为当地百姓除害。没尾巴老李听说当地很多山东人,尤其居住着二十多户诸城人。他来到黑龙江后,托梦给诸城人,并告知山东人,他和白龙打斗时,如看到江面上翻出白浪就是白龙在上面,请往江里投入石灰,翻出黑浪那就是我,请往江里投放饽饽。因没尾巴老李是条青龙,在水里边青和黑难已辨清,所以后人就说没尾巴老李是条黑龙。第二天一早,两岸上的人们早早地把石灰和饽饽运到了岸上。一会儿,没尾巴老李和白龙打斗开始,岸上的人一看见白浪就往江里投入大量石灰,呛的白龙睁不开眼,喘不动气。一看见黑浪,就往江里投放大个白面饽饽,没尾巴老李吃了山东人特别是诸城人蒸得饽饽后,劲头越来越大,精神越斗越旺。打斗整整持续了三天三夜,白龙因没吃上一顿饭,饥饿力乏,被没尾巴老李打败,划一道亮光,飞走了,到什么地方谁也说不清。从那时起,没尾巴老李成了黑龙江的主人,当地再没有泛滥过洪水,黑龙江也由此得名。从那之后直至今日,只要谁过黑龙江,首先问问有没有山东人,诸城人更好。只要有山东人,风刮的再大,船也平稳过江。这就是山东人和东北各地都流传没尾巴老李的故事原由。秃尾巴老李传说源于即墨龙山位于即墨城东龙山街道办事处,系崂山余脉,海拔81米。龙山山容端庄,山势舒缓,林木葱茏,不但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而且还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在龙山山顶有被称为“天井”的天然深井,井的正北面建有龙王殿,殿中供奉就是在齐鲁大地、河北、东北等地区被广为尊崇的黑龙王 没尾巴老李。殿前的楹联为:墨水河养育甘霖洒故土,黑龙江称雄神威震边疆。当地在明清年间就盛行“取龙牌”祈雨风俗,现存明清以来地方官员所刻的金铜镀金、银、铜质求雨龙牌63枚。龙山北麓有一村庄名“大村”,村南有一条小河即留村河,为墨水河支流,建议更名“育龙河”静静流过,这里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据说黑龙王 没尾巴老李就诞生在这个地方。小河上有当年龙母王氏“浣衣处”;村中有一高埠名“抱子顶”是黑龙王降生的地方;现村中70%的村民都姓李。为什么大村成了没尾巴老李的故乡?经分析,大村临近龙山,村南有小河的地理风貌,村中又多李姓,这些因素都符合传说中的条件。故而人们又演义出“浣衣处”、“抱子顶”等遗迹,使传说更加逼真。“没尾巴老李的传说”现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即墨都把没尾巴老李作为行云布雨、佑护百姓的“龙王神”,家喻户晓,广为流传。关于没尾巴老李这一民间传说,各地说法虽然很多,但其梗概都大同小异:据传很早以前,龙山下的大村有一李姓人家其妻王氏在河边浣衣而怀孕,生下一小黑龙,因父亲的闪失而被削去尾巴,小黑龙痛极,一爪抓出山顶的“天井”,后又远飞黑龙江据传,原名为“白龙江”战胜行灾作恶的大白龙,为民除害兴利,人们亲切地把这条黑龙称为“没尾巴老李”,为了纪念他,人们就把这条江的名字改成了“黑龙江”。思念家乡,缅怀父母是即墨人的传统。老李因镇守黑龙江公事在身,平常无暇回家探望,却定会在每年六月十三回家给母亲上坟。由于时间紧迫,来回都是电闪雷鸣、急风疾雨……直到今天,每逢这一天下大雨刮大风,人们还会说:“秃尾巴老李回家给老娘上坟来了!”在黑龙江大战白龙,实际就是没尾巴老李带领乡亲们,抵抗外侮,战胜沙俄的英雄壮举。即墨人是按自己的心目中的形象塑造了塑造了一位能代表劳动人民利益的、敢为老百姓说话办事的、自己理想中的没尾巴老李的英雄形象。正因为如此,没尾巴老李的传说才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也被在东北的山东人奉为“保护神”。词条标签: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秃尾巴老李传说”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秃尾巴老李传说

秃尾巴老李传说

巴老,黑龙江,小长,李憨,白龙,桃红,山东人,人们,龙山,传说,两口子,诸城,大村,饽饽,屋脊,尾巴,浣衣,百姓,石灰,黑龙,回家,有一条,秃尾巴老李,墨水河,村南,丈夫,山东,地方,媳妇,婴儿

2020-05-05 #故事会在线阅读

秃尾巴老李传说

秃尾巴老李传说

巴老,黑龙江,小长,李憨,白龙,桃红,山东人,人们,龙山,传说,两口子,诸城,大村,饽饽,屋脊,尾巴,浣衣,百姓,石灰,黑龙,回家,有一条,秃尾巴老李,墨水河,村南,丈夫,山东,地方,媳妇,婴儿

2020-05-05 #经典故事

秃尾巴老李民间传说人物

秃尾巴老李民间传说人物

山东,小龙,袁枚,长二,坠地,故事,持刀,文字,文登县,毕氏,浣衣,秃尾巴老李,中国民间,传统故事,子不语

2020-05-25 #经典故事

天津民间传说——秃尾巴老李

天津民间传说——秃尾巴老李

小黑龙,秀琴,李家庄,火龙,秃尾巴老李,睁眼,老百姓,黑龙,下子,云间,亲娘,屋子里,尾巴,母亲,养育之恩,庄可,干得,布云,得大,道来,那本,井里,别看小,小凡,小村庄,说吧,都会,天津,修善,一条龙

2020-05-26 #长篇故事

临沭民间故事——秃尾巴老李的传说

临沭民间故事——秃尾巴老李的传说

小黑龙,老人,李老,妻子,山东人,白龙,秃尾巴,人们,秃尾巴老李,小李,黑龙江,那白龙,全身,变作,江水,深山,老伯,黑龙,向小龙,黑衣少年,临沭,两口子,传说,乘客,山东,备下,屋门,怪物,母亲,爹爹

2020-05-25 #故事阅读

抚宁民间传说——秃尾巴老李的故事

抚宁民间传说——秃尾巴老李的故事

两岸,黑蛇,黑龙,秃尾巴老李,龙潭,白浪,人们,百姓,大堆,大江,白龙江,老娘,老头子,老李家,吃奶,外屋,小白龙,日头,母亲,猩猩,闺女,菜刀,黑水,龙潭里,乡亲们,吓死,宝贝,潭边,白水,砍死

2020-05-05 #故事会

抚宁民间传说——秃尾巴老李的故事

抚宁民间传说——秃尾巴老李的故事

两岸,黑蛇,黑龙,秃尾巴老李,龙潭,白浪,人们,百姓,大堆,大江,白龙江,老娘,老头子,老李家,吃奶,外屋,小白龙,日头,母亲,猩猩,闺女,菜刀,黑水,龙潭里,乡亲们,吓死,宝贝,潭边,白水,砍死

2020-05-26 #长篇故事

抚宁民间传说——秃尾巴老李的故事

抚宁民间传说——秃尾巴老李的故事

两岸,黑蛇,黑龙,秃尾巴老李,龙潭,白浪,人们,百姓,大堆,大江,白龙江,老娘,老头子,老李家,吃奶,外屋,小白龙,日头,母亲,猩猩,闺女,菜刀,黑水,龙潭里,乡亲们,吓死,宝贝,潭边,白水,砍死

2020-05-26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