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秦汉时期的成语典故大全

时间:2020-05-26

秦汉时期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提示:本文共有 228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成语故事语言生动凝练,形象鲜明,具有诙谐性和伦理性,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知识和道理。那么有关秦汉时期的成语典故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秦汉时期的成语典故大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秦汉时期的成语典故大全篇一:不寒而栗 汉武帝时,有一个人名叫义纵,因为受到太后的恩宠,做了上党郡某县令。上任以后,公务办得很出色,案子处理上敢作敢为,不论是有钱有势的豪绅,还是平民,只要犯了法,义纵都能秉公审办。皇上很赞赏他,调他做河内郡都尉。一到任,他立即把祸害一方的豪门大族满门抄斩,一时间,河内郡的治安和社会风气大有好转,有人不慎把东西失落在道路上,也没有人抢走据为己有。

义纵调到南阳任太守时,一个做恶多端的豪强地主宁成,正在南阳居住。宁成为了讨好义纵,每次迎送都装出谦恭的样子。但是,义纵对他的恶行早有所闻,到南阳后立即展开调查,很快就查清他的罪行,把他关押起来。

后来,汉武帝又任命义纵做定襄xiāng太守。当时定襄的社会治安混乱。义纵到任以后,把押在狱中没有加刑具的二百多名重犯,以及为重犯开脱罪责进行贿赂的二百多名门客亲属,一律严加追究,拘捕治罪,一天之内处死的就有四百多名。从此以后,定襄的人一听到义纵的名字就“不寒而栗”——天气不冷却浑身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秦汉时期的成语典故大全篇二:约法三章 秦末,沛公即刘邦首先打进秦国都城咸阳,他本来只是个小亭长出身,见秦宫里富丽豪华,美女如云,于是赖在宫中饮酒作乐不愿离开。张良极力劝说,讲明秦王即因荒淫无道而亡,若刘邦进宫作乐,就会重蹈秦王覆辙,早晚以失败告终。刘邦这才觉悟过来,他悉召诸县父老、豪杰说:“父老忍受秦严厉苛刻的刑法很久了!我和诸侯及楚怀王约定,谁先入关谁即称王。现在,我同父老们约定三法:杀人者处死刑;伤人和盗窃按情节轻重治罪;秦国的苛法一律废除。官民均可安居乐业了。”此约法三章甚得百姓拥护。

现在,凡事先讲定规则,要大家共同遵守之时,人们常用成语“约法三章”概括。

秦汉时期的成语典故大全篇三:奋不顾身 李陵,字少卿,是汉武帝时的著名大将,很受汉武帝信用,任命他为骑都尉,率军抵御匈奴的入侵。李陵擅长骑射,又懂得兵法,当时很得朝廷信任。不料,李陵在和匈奴的战斗中,由于寡不敌众,无奈投降了匈奴。

听说李陵投降,汉武帝很是生气,认为李陵辱没了自己对他的信任,朝中大臣也都纷纷指责李陵没有骨气。只有太史令司马迁不这样认为,他说:“我和李陵一向没什么交情,但我见他为人很讲义气,孝顺父母,友爱兵士。他常常想奋不顾身地解救国家的灾难,所以,我认为李陵这次在领兵不到五千的情况下,与数万名敌兵对阵,最后由于伤亡惨重,弹尽粮绝,归路被切断,才被迫投降,是情有可原的。而且我还认为,他这次投降,并非贪生,而是想等待以后有利的时机再来报答国家。”司马迁说得在情在理,但汉武帝却认为他是替李陵辩护,是非不分,将他关进了监狱,施行“腐刑”。

以后,汉武帝还杀了李陵全家。李陵知道后很是痛心,于是在匈奴娶妻成家,至死不回故土,未能实现他奋不顾身、为国捐躯的愿望。

成语“奋不顾身”,意思是奋勇向前,不顾生命。

秦汉时期的成语典故大全篇四:夜郎自大 汉朝的时候,在西南方有个名叫夜郎的小国家。它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可是国土很小,百姓也少,物产更是少得可怜。但是由于邻近地区以夜郎这个国家最大,从没离开过国家的夜郎国国王就以为自己统治的国家是全天下最大的。

有一天,夜郎国国王与部下巡视国境的时候,他指着前方问:“这里哪个国家最大呀?”部下们为了迎合国王的心意,就说:“当然是夜郎国最大口罗!”

有一次,汉武帝派使节到西南,探寻由长安到今印度的通道。经过一年多的艰难跋bá涉,汉史才到达滇diān国,见到滇王套羌qiāng。滇王曾不无炫耀地探询:“汉孰与我大?”之后,汉使辗zhǎn转到达夜郎国,夜郎王多同也发出了“汉孰与我大”相同的问话。于是,“夜郎自大”就成了人们讥讽妄自尊大者的典故。

秦汉时期的成语典故大全篇五:声东击西 秦朝灭亡以后,刘邦和项羽争雄。有一年夏天,刘邦在彭城被项羽的楚军杀得大败,本已归顺刘邦的魏王豹倒戈反汉。

刘邦派韩信领兵去攻打魏王豹。魏王豹得知汉军进攻的消息,就任命柏直为大将,统率兵马扼è守在黄河东岸的蒲pú坂bǎn,封锁黄河渡口,阻止汉军渡河。

韩信带领汉军来到前线,看到蒲坂地势险要,柏直又有重兵坚守,知道从这里硬攻很难获胜。经过反复考虑,他想出一个“声东击西”的战术。他将军营扎在蒲坂对岸,军营四周插上旗帜,又弄来一些船只。白天让士兵操练、呐喊,夜里掌灯举火,调兵遣将,做出要从这里强渡黄河的架势。背地里他却把汉军主力偷偷向北移动,选择了夏阳作为偷渡黄河的据点。

魏军看到黄河对岸的汉军,调动繁忙,喊杀震天,以为韩信真要从蒲坂渡河。柏直乐得拍手大笑:“韩信之辈真是一伙笨蛋,我这里坚如磐pán石,固若金汤;再加上黄河水深流急,休想渡过河来!”于是他便放心睡觉去了。

汉军开到夏阳以后,韩信命令士兵赶紧做木桶。把几个木桶连在一起,上面拴上木排,倒扣在水面上,就成了渡筏。汉军乘着这些渡筏,偷渡到对岸。因为魏军在那里没有派兵防守,所以汉军顺利地渡过黄河,攻陷了魏军后方要地安邑yì。魏王豹毫无准备,慌忙领兵迎战,结果惨败,他自己也被韩信活捉了。

成语“声东击西”,指为了迷惑敌人,表面上宣扬要攻打一边,其实是攻打另一边。

看过秦汉时期的成语典故大全的还看了:

1.楚汉时期的成语典故精选

2.楚国成语典故

3.少见的成语故事

4.成语词语典故

5.庸人自扰的成语典故

6.关于中国历史故事的成语

标签: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秦汉时期的成语典故大全”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秦汉时期的成语典故秦汉时期的成语典故大全

秦汉时期的成语典故秦汉时期的成语典故大全

义纵,作文,秦汉时期,成语典故,大全,刘邦,南阳,定襄,宁成,约法三章,父老,秦王,有所帮助,天之,张良,楚怀王,玛雅,沛公,称王,都尉,个数,东西,佚名,优秀学生,习作,亲属,人们,伦理,伤人,作者

2020-05-26 #故事会

秦汉时期的成语典故秦汉时期的成语典故大全

秦汉时期的成语典故秦汉时期的成语典故大全

义纵,作文,秦汉时期,成语典故,大全,刘邦,南阳,定襄,宁成,约法三章,父老,秦王,有所帮助,天之,张良,楚怀王,玛雅,沛公,称王,都尉,个数,东西,佚名,优秀学生,习作,亲属,人们,伦理,伤人,作者

2020-05-28 #故事会

秦汉时期的成语典故大全

秦汉时期的成语典故大全

李陵,义纵,成语典故,刘邦,汉军,大全,秦汉时期,韩信,汉武帝,黄河,魏王豹,国家,匈奴,夜郎国,南阳,柏直,奋不顾身,国王,定襄,成语,魏军,司马迁,夏阳,宁成,项羽,声东击西,约法三章,成语故事,人们,夜郎

2020-05-29 #长篇故事

秦汉时期的成语典故:秦汉时期成语故事

秦汉时期的成语典故:秦汉时期成语故事

刘邦,韩信,义纵,萧何,县令,成语典故,秦汉时期,成语,沛县,吕后,南阳,汉高祖刘邦,多多益善,大将军,定襄,父老,宁成,一败涂地,成也萧何,城门,愈好,成语故事,陛下,骊山,韩信将兵,设计,回答说,不寒而栗,败也萧何,于长乐

2020-09-03 #经典故事

秦汉时期的成语典故:秦汉时期成语故事

秦汉时期的成语典故:秦汉时期成语故事

刘邦,韩信,义纵,萧何,县令,成语典故,秦汉时期,成语,沛县,吕后,南阳,汉高祖刘邦,多多益善,大将军,定襄,父老,宁成,一败涂地,成也萧何,城门,愈好,成语故事,陛下,骊山,韩信将兵,设计,回答说,不寒而栗,败也萧何,于长乐

2020-09-04 #故事大全

秦汉时期历史成语典故成语典故与历史人物

秦汉时期历史成语典故成语典故与历史人物

赵高,项羽,历史,成语典故,宋义,秦汉时期,大臣,成语,秦军,赵国,张良,比喻,诸侯,陛下,刘邦,汉高祖刘邦,秦二世,上将军,丞相,典故,千里马,大全,心口,捂着,楚军,镜子,是一只,有多少人,特别大,指鹿为马

2020-05-26 #短篇故事

秦汉时期历史成语典故成语典故与历史人物

秦汉时期历史成语典故成语典故与历史人物

赵高,项羽,历史,成语典故,宋义,秦汉时期,大臣,成语,秦军,赵国,张良,比喻,诸侯,陛下,刘邦,汉高祖刘邦,秦二世,上将军,丞相,典故,千里马,大全,心口,捂着,楚军,镜子,是一只,有多少人,特别大,指鹿为马

2020-05-29 #故事阅读

秦汉时期历史成语典故成语典故与历史人物

秦汉时期历史成语典故成语典故与历史人物

赵高,项羽,历史,成语典故,宋义,秦汉时期,大臣,成语,秦军,赵国,张良,比喻,诸侯,陛下,刘邦,汉高祖刘邦,秦二世,上将军,丞相,典故,千里马,大全,心口,捂着,楚军,镜子,是一只,有多少人,特别大,指鹿为马

2020-09-04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