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方法详述 掌握后事半功倍!

时间:2020-05-26

寓言故事结合亲身经历

提示:本文共有 125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寓言故事等生发议论。所以它们的作用是:作为引子,引出论证的话题。

7、议论文常用设问句作过渡,反问句式以示强调。

(1)设问(手法)句的作用:吸引读者注意,启发读者去思考,发人深思。

(2)反问(手法)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强调作者的观点,发人深思。

(三)记叙文阅读

1、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倒叙:

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先写出来,然后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倒叙作用:倒叙一般是为了突出中心、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或使叙述有波澜、或为了造成结构悬念,引人入胜。

2、记叙的线索以时间为线索、以事件(某物、地点的转换、感情的变化、“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

3、记叙的人称:(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展开叙述)写法的作用:以当事人的身份叙述,使故事显得真实(作为故事的见证人)、自然、有亲切感。(2)第三人称写法不受任何限制,写起来开阔充分。(3)第二人称记叙,最贴近读者,使人感到特别亲切。

4、表达方式:记叙、抒情、描写、说明、议论

5、描写方法:分两类: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1)人物描写细节描写

(2)环境描写的作用

(3)侧面描写:用他人的反应、与其他人物对比表现人物。

6、以写景抒情为主的记叙文,要理清写景的顺序,找出观察点(定点观察或移步换景)。

(1)观察角度:平视(远视)、仰视、俯视。

(2)观察的手段: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

(3)感受的形式:形、色、声、香、味、光、感。

7、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一般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8、品味艺术特色:

一般指品味文章(包括品位小说)的构思、布局、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回答时看它的构思是否新颖巧妙;情节是否跌宕起伏;是否运用对比、讽刺、夸张、烘托、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象征、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

9、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形指结构,神指中心意旨写作手段: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10、当回答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有何作用时可从三个方面考虑:(1)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

(2)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

(3)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11、标点符号的作用:

引号:

(1)表引用

(2)反语,表讽刺否定

(3)表强调

(4)特指

破折号:

(1)表解释说明

(2)表意思的递进或转折

(3)表声音延长

(4)表插说或中断。

省略号:

(1)表内容的省略

(2)表静默或思考

(3)表语言的中断

(4)表说话断断续续

(5)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12、小说三要素:

情节、人物、环境小说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13、语言特点评价用词:

准确、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富有感染力等。

14、围绕短文谈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或感受:

答题模式:先用1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2 3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讲道理、若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结合亲身经历。

责任编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方法详述 掌握后事半功倍!”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2019中考倒计时!2019年寒假用这三个方法复习中考数学事半功倍

2019中考倒计时!2019年寒假用这三个方法复习中考数学事半功倍

中考,数学,基础,技巧,典型,方法,考生,考题,答题,公式,做题,成绩,知识点,考纲,和归,在假,好的,都会,变强,关键,习题,习惯,偏差,仔细观察,初中,原因,图片,大部分,填空题,实际行动

2013-10-27 #故事大全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复习方法之一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复习方法之一

记叙文,语文,文体,命题,文章,标准,议论文,语文课程,学生,中考,教材,特点,能力,说明文,语文考试,阅读理解,其学,明文,科特,书后,中心,主题,人称,古诗词,典型,原则,叙文,图片,基础知识,大意

2020-03-01 #小故事

中考语文 记牢规则不丢分 说明文阅读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中考语文 记牢规则不丢分 说明文阅读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说明文,文章,方法,能力,事物,段落,答题,百家号,中考,作用,全篇,思路,时候,特征,答案,选择题,问题,高分,说明方法,量子通信,作文,人生,全文,内容,准确性,对象,底色,文体,试题,部分

2020-05-19 #故事会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第二讲:关于文章标题的答题方法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第二讲:关于文章标题的答题方法

文章,标题,含义,答题,方法,看夕阳,中考,人生,全文,大熊猫,小男孩,深层次,老人,表层,逆境,四合木,走一步,得中,林清玄,在哪里,人们,习题,人间,例文,作者,分析方法,分数,修辞手法,儿子,兴趣

2020-05-16 #经典故事

145分中考语文状元:针对阅读理解 我仅用9个方法 3年不扣一分

145分中考语文状元:针对阅读理解 我仅用9个方法 3年不扣一分

孩子,阅读理解,语文,老师,好的,初中,总分,技巧,知识,学习资料,教育经验,文成,得天,偏科,中都,优势,作文,内容,关系,初中语文,原因,大题,地方,大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实在太,家长,应手,得分

2020-03-06 #小故事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第二十讲:感悟探究题的答题方法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第二十讲:感悟探究题的答题方法

题目,中考,答题,妈妈,时候,看法,问题,生活,中心,主旨,人物,作者,做法,同学们,实际,开放性,文本,角度,小作文,个性,主题,人称,作品,学生,孩子,得分,文章,文章内容,比重,格式

2008-04-24 #经典故事

中考语文: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应试技巧之说明文

中考语文: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应试技巧之说明文

对象,说明文,松鼠,说明方法,题目,语言,文章,作用,准确性,考点,表现形式,词语,应对方式,全文,初中语文,技巧,答案,顺序,答题,中考,例子,原因,弄清楚,方法,一个字,习性,作者,内容,写错,数量

2008-07-08 #故事大全

中考语文 说明文阅读指南

中考语文 说明文阅读指南

信息,文章,能力,文本,说明性,内容,特点,说明方法,阅读习惯,好的,作者,建议,学会,对象,所在,理解能力,语言,语感,说明文,趋势,顺序,科学精神,积极地,严密性,可增,新知识,科技发展,作品,主旨,上下文

2019-06-16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