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九年级下册数学: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及例题解析

时间:2020-05-27

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是y=ax^2+bx+ca≠0,令y=0,则有ax^2+bx+c=0,这是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所以说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有深刻的内在联系

提示:本文共有 112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是初中数学竞赛的内容之一,它涉及的范围较广,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应加强对求根公式、判别式、韦达定理、二次函数及整数的有关性质等理解、掌握、运用。

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是y=ax^2+bx+c(a≠0),令y=0,则有ax^2+bx+c=0,这是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所以说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有深刻的内在联系。

①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二次函数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x1,0),B(x2,0),则有x1+x2=-b/a,x1.x2=c/a,AB=√(b^2-4ac)/丨a丨。

②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二次函数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

③当△<0时,方程没有实根,二次函数与x轴没有交点。

例1、已知二次函数y=x^2+mx+m-2。证明:无论m取何实数,抛物线与x轴总有两个交点。

分析:要证明二次函数y=x^2+mx+m-2与x轴有两个交点,只需证明一元二次方程x^2+mx+m-2=0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即可。

证明:令y=0,则有x^2+mx+m-2=0。

△=m^2-4(m-2)

=m^2-4m+8

=(m-2)^2+4>0,

即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所以无论m取何实数时,抛物线与x轴总有两个交点。

例2、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其中a是正整数)的图像经过点A(-1,4)与点B(2,1),并且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求b+c的最大值是多少?

分析:把A、B两点代入抛物线方程,再由该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不同交点得△>0,解出字母参数的关系与取值范围。

解:把A、B两点代入抛物线方程得:

a-b+c=4①,

4a+2b+c=1②,

解得:b=-a-1,c=-2a+3。

又△=b^2-4ac=(-a-1)^2-4a(-2a+3)>0,

解得a<1/9或a>1。

又因为a是正整数,所以a≥2。

b+c=(-a-1)+(-2a+3)=-3a+2≤-4。

即b+c的最大值为-4。

例3、已知抛物线y=x^2+bx+c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且交点坐标为A(2,0)。

①求b,c的值;

②若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为B,坐标原点为O,求△AOB的周长。

分析:抛物线过点A且△=0。

解:①把点A代入抛物线方程得:

4+2b+c=0①,

△=b^2-4c=0②,

解得b=-4,c=4。

或由与x轴交点坐标为(2,0)

得-b/2=2,4c-b^2=0,解得b=-4,c=4。

②该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4x+4,

所以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B的坐标为(0,4),如图所示。

AO=2,BO=2,AB=√(2^2+2^2)=2√2。

所以△AOB的周长为:2+2+2√2=4+2√2。

例4、已知二次函数y=-x^2+(m-2)x+m+1。

①证明:无论m取任何实数,这个二次的图像必与x轴有两个交点。

②当m为何值时,这两个交点都在原点的左侧?

③当m为何值时,这个二次函数的图像的对称轴为y轴?

①证明:

△=b^2-4ac

=(m-2)^2+4(m+1)

=m^2-4m+4+4m+4

=m^2+8>0。

所以不论m取何实数,该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

②设抛物线与x轴两个交点分别为x1,x2,由题意得:

x1+x2=-b/a<0,x1x2=c/a>0,

即m-2<0,-(m+1)>0,

解得m<2,m<-1,所以m<-1。

即当m<-1时,抛物线与x轴两个交点都在原点左侧。

③由题意得x1+x2=0,x1x2<0,

解得m=2。

当m=2时,这个二次函数的图像的对称轴是y轴。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九年级下册数学: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及例题解析”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高中数学等差数列求值技巧

高中数学等差数列求值技巧

方法,已知,所求,条件,成比例,关系,大小,问题,性质,比例,等式,表达式,列中,中经,高中数学,对数,个例,下例,一元二次方程,个数,例题,常会,差数,形式,解法,数字,规律,特点,此例,结果

2009-08-04 #经典故事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深度解析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深度解析

方程,韦达定理,条件,一元二次方程,字母,已知,应用,解方,关系,实数,构造,系数,有两个,新方程,公式,个数,代入,例题,区别,典型,大用处,学会,定理,所求,符号,根系,根由,求值,理论,等式

2018-12-12 #故事会

初中数学 一元二次方程解法及方程系数与根的关系的应用

初中数学 一元二次方程解法及方程系数与根的关系的应用

一元二次方程,系数,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公式,关系,十字,因式,式子,求值,知识,上下两,个条件,常数项,百家号,周老,田定,理代,大家好,内容,依据,乘积,判别式,数学,开平方,实数,思想,弄懂,所求,课堂

2008-01-04 #故事大全

初三数学:一元二次方程中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初三数学:一元二次方程中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韦达定理,实数,之和,公式,判别式,方程,为正,大于等于,基础,参数,字母,系数,有两个,一元二次方程,内在联系,习题,代数,典型,关系,内容,分式,前提,性质,情况,时候,条件,等式,答案,过程,绝对值

2007-12-23 #故事会

能灵活运用一元二次方程中的这些关系 说明你的数学实力不容小觑

能灵活运用一元二次方程中的这些关系 说明你的数学实力不容小觑

一元二次方程,专题,关系,中考,判别式,系数,金华,世界,重点,方面,同心圆,实数,数学,文字,知识点,灵活运用,检测时间,桂林,点心,答案,认真学习,结论,试题,试题答案,初中数学,不相等,单纯地,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有两个

2008-01-23 #长篇故事

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韦达定理一定要学透

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韦达定理一定要学透

一元二次方程,韦达定理,定理,关系,系数,过程,之和,同系,大小,重要性,谐音,形象,式子,时间,方程,就必须,为我们,二次项,可以证明,方程的根,特别地,求根公式,注意的是,在我们,展示了

2014-01-02 #小故事

九年级数学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这几点应用要了如指掌

九年级数学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这几点应用要了如指掌

系数,关系,一元二次方程,方程的根,代数式,方程,规律,一元二次,新方程,代入,前提,判别式,已知,题型,应用,教育,原方程,韦达定理,牛顿,在使用,中考,之和,作用,关系式,分析题,吉林,字母,定理,形式,所求

2011-06-27 #经典故事

九上数学1.6.3.2: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经典题解析二

九上数学1.6.3.2: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经典题解析二

一元二次方程,范围,已知,实数,判别式,分析,韦达定理,方程,有两个,是否存在,说明理由

2014-05-26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