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这些app赶紧卸载吧 央视315点名50余款手机软件涉嫌窃取用户隐私

时间:2020-05-27

虽然与既定时间相差了小半年,但是315晚会所曝光的问题,依旧有很高的话题度

提示:本文共有 196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7月16号晚,被网友广泛关注的315晚会虽迟但到。虽然与既定时间相差了小半年,但是315晚会所曝光的问题,依旧有很高的话题度。汉堡王面包过期、通用五菱变速箱问题、趣头条广告问题等等话题立即登上热搜。

随后多家被点名的知名企业通过社交媒体和官方账号,排队向大众道歉。有网友调侃道“铁打的315,流水的道歉声明”。

如果被曝光之后,积极道歉,及时整改,以后不会再出现同样的问题,那么所谓的道歉还是可以接受。最怕就是发现问题,整改之后,过了一段时间当大众的视线转移之后,问题又不时地滋生出来。

信息泄露依然是问题

315晚会曝光了那么多问题,而最让文西关注的还是信息泄露问题。据悉在315晚会中,央视点名曝光了50多款手机软件,这些手机APP都涉嫌窃取用户隐私信息,其中借贷类APP的软件是信息泄露的重灾区。

检测人员透露,信息之所以会被窃取都是因为APP里面的SDK插件。SDK插件是手机软件中提供某种功能或服务的插件,本来是为了扩展APP的功能或效用,结果却成为窃取信息的大盗。

SDK作为手机APP的功能插件,能够收集用户的短信和应用安装信息等个人隐私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拿去做盈利的工具,那么最后损失可能只能由用户默默承担。

据悉,相关技术人员将涉嫌信息窃取的50多款app分别进行了应用检测,发现盗取信息的罪魁祸首就是SDK插件,而插件的来源分别大多来自于上海氪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招彩旺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设计制作的SDK插件都存在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窃取用户隐私嫌疑的问题。

手机里的信息被恶意偷窃,危害是非常大的。首先就是可能会造成个人的经济损失,恶意软件在窃取相应权限之后,便可自由浏览手机里每一条信息,当然也包括受害人的银行卡账号密码等涉及财产的有关信息。

还有就会让一些不愿意被公开的隐私公之于众,此前的明星艳照门、微信门等事件,都是因为隐私信息流出才对社会和个人造成负面影响;同时广开权限会占据手机大量运行内存,进而导致手机运行缓慢,出现卡顿死机等现象。

对此网友大众也是表示十分愤怒和失望,自己下载软件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使用的刚性需求。有些软件需要同意许多权限才能正常使用,但如果这些权限都同意了,自己的信息安全又没法保障,自己就像是裸体面对那些APP的运营商。

大多网友都对此消极表示信息泄露是伴随着APP市场出现而产生的通病,使用别人研发的APP,就要付出信息交换的代价。这从APP产生开始就有了,但这么多年问题一直没能得到解决。他们已经对于自己的私人信息丧失敏感,只要不侵犯自己的权益,信息泄露也无所谓。

这样的看法是比较片面的,虽然私人信息因为使用APP或注册账号而被他人收集起来,但不代表着拥有信息使用的权利。个人信息现在正在成为一种社会资产,此前曝光的人脸识别信息5毛钱一条,就是因为有不法商家用不正规的手段收集并买卖。

如果这些信息被他人作为借贷或者其他涉及金钱交易的社会行为,那么不仅信息的原持有者的正常利益会受到损害,也会不利于市场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无论是小到个人财产问题,还是大到国家和社会稳定问题,信息泄露事件都是要发现一起制裁一起的。

我国信息安全现状

前几年有数据报告显示,越界获取隐私权限的手机APP比例在百分之十以上,也就是说应用市场每十个的软件,就有一个软件存在不规范收集的现象。其中“读取位置信息”和“访问联系人”成为越界最多的两个隐私权限。

这就能够说明,为什么有网友白天在某家商场购物,晚上手机会弹出相关商场的信息。而在今年的315晚会中,着重强调借贷软件是窃取信息的高发区。

因为人们下载借贷软件,大部分都是进行资金的借入和借出活动。这就必定会出现支付密码、账号信息、银行卡号、资产余额等敏感信息,而这些信息也是不法之徒所重点获取的。

虽然近几年应用市场的准入和审查制度变得更加严格,公民的权利保护意识也逐渐成型。但也不能放松警惕,市场上总有那么几条漏网之鱼。这是硬性制度和软性意识都无法避免的,所以我国目前信息安全的现状依旧不能以“足够安全”来形容。

大众如何防范隐私窃取?

首先,网友们在下载手机软件的时候,应该从官方正规的应用市场上去下载。切忌不要通过互联网去下载一些三无产品的APK文件,这些应用很可能没有经过审查,里面不仅会带有窃取信息的插件,甚至还有手机病毒的存在。

还有一点就是要提高防范意识,在安装使用软件时,注意观察软件所需的权限。很多网民大多都忽视这一点,下好软件,为了满足需求,对于相关协议一股脑同意就完事。这样很容易造成信息泄露。当手机里存在的软件影响到自己的个人隐私时,可以通过手机自带的应用权限功能关闭相应权限。

信息泄露是伴随着技术进步而永远抹不去的痛,也是国家一直重点关注的互联网问题。我们公民也应该对这些“小偷”APP坚决说不,用自己实际行动去维护自己的实际利益。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这些app赶紧卸载吧 央视315点名50余款手机软件涉嫌窃取用户隐私”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官方点名 多款知名APP涉及侵犯用户隐私 80%的手机都安装了!

官方点名 多款知名APP涉及侵犯用户隐私 80%的手机都安装了!

用户,软件,个人隐私,账号,问题,工作组,智能手机,时候,美食,监听,万能钥匙,个人信息,个人,利益,代表,产品,信息,关键词,功能,区别,密码,名单,商城,地理,嫌疑,字型,昵称,建议,广告,手机

2013-01-04 #经典故事

细思极恐!十几分钟 APP频繁自启访问了照片和文件2万多次……

细思极恐!十几分钟 APP频繁自启访问了照片和文件2万多次……

手机,记者,信息,用户信息,个人信息,用户,软件,后台,行为,运营商,问题,陆峰,投诉,网友,小刘,情况,平台,数据,手机操作系统,隐私,证件,应用,赛迪,上安装,手机信息,副所长,办公软件,业内人士,个人,个人隐私

2016-07-07 #故事阅读

腾讯手机管家精准查杀“鬼魂探测器”等多款病毒App

腾讯手机管家精准查杀“鬼魂探测器”等多款病毒App

鬼故事,软件,腾讯手机管家,鬼魂探测器,用户,病毒,鬼魂,应用,大全,小王,广告,恶意,手机,木马病毒,网页,财产损失,隐私,弹窗,周润健,腾讯,新华网,天津,传统节日,不法分子,二维码,内鬼,偶然间,伪装成,基地,好友

2011-10-21 #故事大全

微信小程序与传统app大比拼

微信小程序与传统app大比拼

微信,小程序,用户,传统,手机,成本,价值,商家,开发周期,营销,内存,企业,功能,开发成本,智能,硬件,精准,问题,隐私,应用,占用空间,市场,人们,优势,工业,总会,流程,软件,空间,行业

2019-08-13 #小故事

央视315曝光50多款手机软件窃取隐私 你的手机中安装了哪些?

央视315曝光50多款手机软件窃取隐私 你的手机中安装了哪些?

插件,隐私,信息,用户,软件,美的空调,企业,手机软件,条例,问题,公司,中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美,个人信息,上海,人员,功能,工具包,平台,情况,技术,数据,生态,短信,美的,遥控器,检测,违规,央视

2015-05-01 #短篇故事

手机配音哪个好?配音app推荐

手机配音哪个好?配音app推荐

是一款,表情,软件,用户可以,声音,海量,手机,广告,用户,绿色,手机软件,文字,音频,视频,电影,资源网,应用,转换成,二次元,助手,大全,工具,微信,格式,深度,娱乐,手机版,三小,为用户,可以根据

2020-09-24 #小故事

手机配音哪个好?配音app推荐

手机配音哪个好?配音app推荐

是一款,表情,软件,用户可以,声音,海量,手机,广告,用户,绿色,手机软件,文字,音频,视频,电影,资源网,应用,转换成,二次元,助手,大全,工具,微信,格式,深度,娱乐,手机版,三小,为用户,可以根据

2020-09-24 #故事会

句解霸句子分析器手机App

句解霸句子分析器手机App

句子,分析器,浏览器,软件,解霸,手机用户,二维码,手机,微信,建议,不能用,扫一扫,产品,功能,区别,宽度,用户,版本,网站,账号,页面,服务,为方便,供用户,关注我,可以用,可以通过,可通过,手机版,手机浏览器

2013-02-11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