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春和景明 清明节的传统习俗 历史故事 诗词典故你知道多少?

时间:2020-05-27

清明节民间留下来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428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我国古代将冬至后的第104天定为清明节,又称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这一传统已经流传了二千五百多年,2006年正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的欢乐节日。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的好时节。

清明最初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节气的名字。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民众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反映了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对人们安排农耕等活动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因为清明节处在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每到清明节,就预示着要开始春耕了,所以它后来慢慢演变发展成了一个具有民俗意义的节日。

源流演变

清明原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它之所以后来会演变成节日,和寒食节有直接关系。

对古代人来说,火是非常重要的,衣食住行这几个方面都离不开火,人类社会的发展因为火的出现而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进入封建社会后,人们相信用旧火是件不吉利的事情。初春时节,天气干燥,人们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且雷电也会引起山火。所以古人在这个季节要举行大型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这叫做"禁火"。然后再重新钻木取火,作为新一年的新起点。

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仪式,禁火和请新火之间有几天的间隔时间,不同的朝代,间隔时间不同。在这段没有火的时间里,人们直接吃提前准备好的冷食,所以这个节日名叫"寒食节"。

隋朝时,人们在寒食节会灭火两天,而寒食节一般就在清明节前一两天,所以就变成了在寒食节禁火、清明节生新火的习俗。寒食禁火祭墓,清明新火踏青,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两者有着密切配合的关系。禁火是为了出新火,祭亡是为了佑生,这是寒食和清明的内在联系。

到了唐朝,朝廷曾经下令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寒食节,但是因为寒食节和清明节在文化内涵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在外部客观因素——时间上也紧密相连,所以扫墓祭祀的风俗也就从寒食顺延到了清明。这时,两个节日的假期加起来有七天。

因为假期长,所以扫墓选择其中一两天即可,其中自然也包括清明节那天。到了宋朝,寒食和清明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了,清明节将寒食节的祭祀习俗给"抢"了过来,甚至还融合了上巳节的踏青游玩。寒食节和上巳节开始衰落。

明清之后,上巳节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寒食节也已经基本消亡,春天基本上就剩下了一个清明节。

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扫墓和踏青,这体现了中国人重视孝道、不忘本的道德意识。这种孝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来,社会得以稳定发展的内核,也是清明节能流传两千多年的根本原因。

传统习俗扫墓

墓前祭祀祖先,谓之扫墓。祭祀前先买一些纸钱、鞭炮、纸礼品等,去祭祀时要边走边追忆祖先生前的事迹,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也提醒后辈不要忘了先人的恩典。到了坟前,家人们有的要负责告诉先人自己的到来,让其接受子孙的供奉,另外的家人则忙着烧纸钱。最后是行跪拜之礼,祭祖仪式至此结束。

扫墓祭祖习俗在先秦以前就有,先秦时代北方中原一带扫墓主要在寒食节与寒衣节,到唐宋后清明扫墓才开始在全国范围盛行。在宋朝时,规定从寒食到清明祭扫坟墓三日,明清扫墓活动得到沿袭,延续至今。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

荡秋千

清明节荡秋千的习俗,盛行于唐代。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唐代诗人韦庄在《长安清明》中写"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宋代宰相文彦博的诗《寒食日过龙门》描写为"桥边杨柳垂青线,林下秋千挂彩绳"。可见在当时民间,不少家庭设置有秋千。

放风筝

风筝又称"纸鸢""鸢儿",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放上天空飞翔。风筝最初叫"风鸢",是古代军事上用来传递消息的工具,后逐渐演变为民间娱乐玩具。风筝造型各异,花样繁多,常见的是各种动物、卡通形象。

清明是放风筝的好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拉线上挂上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遥遥望去,煞是动人。清代诗人张劭在《纸鸢》中写道:"众簇春郊放纸鸢,踏歌凝笑线连牵。影驰空碧摇双带,声遏行云鼓一弦。避雨寻来芳草地,乘风游遍艳阳天。黄昏人依楼头看,添个灯笼在天边。"这首诗将风筝在碧空中的各种形象、声响、色彩描绘得淋漓尽致。

植树

清明前后植树,成活率高,树木成长快,因而清明节又称为"植树节",但其实这种风俗源于丧葬习俗。

西周时期,统治者们就开始在故去人的坟头种树了,那时候种树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普通老百姓是不允许在坟地里种树的。春秋时,民间开始仿照统治者在坟头植树,这时的植树是作为祖坟的一种标志而存在的。《礼记》中记载,孔子要去远游,他怕再回来时,家乡的很多事物都变化了,所以就在父母坟前种了松柏,为了以后好辨认。这时的植树和清明节还没有太大关联,直到西汉初期,汉高祖刘邦因为在外征战很多年,再回故乡的时候却找不到父母的坟墓,在别人帮助下才找到一块破墓碑,于是就找人重新修建了墓碑,并植了松柏在旁边做标志。

那天正好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有手下向刘邦建议将清明定为祭祖节,刘邦批准了他的建议。此后每到清明的时候,人们就将祭祖和植树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固定习俗。

插柳

民间有句谚语说"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意思是到了清明节,不论男女老少,都要用柳树枝编一个柳枝帽戴在头上,否则这个人死后的来世会变成一只黄狗,转入畜生道。

这句话虽然是一种封建迷信的说法,但"清明插柳"风俗由来已久,民间相传从隋代开始流行。

插柳和戴柳的习俗和我国古代的种柳、爱柳之风有关。晋代时,全国遍植柳树,称"官柳";汉代太尉周亚夫在军营种了很多柳树,使军营得名"柳营";唐朝文成公主出嫁时,把一株长安的柳树带到了拉萨,并亲手种在大昭寺前。文人骚客也写了很多咏柳的诗词,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于柳的喜爱。"柳"与"留"谐音,古人常用离别赠柳来表达难舍难分的心情。而且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它常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

唐朝人认为到河边或者野外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后,清明插柳的习俗更加盛行,人们踏青游玩回来都会在家门口插一支柳,用以避免虫疫。

历史典故

晋文公与介子推

春秋战国时期,相传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即位,就设计陷害了太子申生,申生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自身的安全,只能带着一众支持他的人四处奔逃。慢慢地,重耳身边的人越来越少,只有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还跟着他。

有一次,重耳饿得晕了过去,其中一个忠心的手下为了救重耳,就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了给重耳吃,这个人名叫介子推。

十九年后,世事变迁,重耳回到自己的国家做了国君,成为晋文公。

晋文公对那些曾和他不离不弃、一直同甘共苦的臣子们大加赏赐,可是却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说话,晋文公又重新想了起来,马上派人去请介子推受赏,可是介子推不愿争功讨赏,就和母亲悄悄隐居到绵山去了。

晋文公亲自到介子推家去请他,却发现他已经走了,晋文公派人搜山,却一直都没有找到介子推。

这时,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从三面点火,放火烧山,使得介子推自己走出来。晋文公采纳了他的建议,可是直到大火熄灭都没有见到介子推出来。到山上一看,发现介子推母子已经抱着一棵大柳树烧焦了。

晋文公悲痛万分,但是现在能做的也只有厚葬他们的遗体了。他们在将尸体从大柳树上搬下来的时候发现介子推用身体堵住的大柳树的洞里有一片衣襟,上面写着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把血诗放好,然后将介子推母子安葬了。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绵山改为了"介山",并把介子推去世的日子定为寒食节,这一天禁燃火,只能吃寒食。

第二年,晋文公带着大臣们到山上祭奠介子推,发现那棵大柳树竟然复活了。他将这棵大柳树赐名为"清明柳",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此后每到清明节,百姓们就自发祭奠不图富贵、清白廉明的介子推。

诗词文化

黄庭坚,字鲁直,九江人,是与恩师苏轼齐名的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这首诗是作者的触景生情之作,通篇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抒发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清明节时,桃花和李花竞相开放,一片美好景象,但是田野上的孤坟无法参与这份热闹。春雷惊醒了冬眠中的龙蛇和昆虫,春雨滋润着草木。有人向扫墓者乞讨祭祀剩下的饭菜,回家向妻妾炫耀总有人请自己吃饭,也有人因为拒绝受封赏而被大火烧死。他们是愚蠢还是贤能没人知道,现在留下的只是坟墓上的野草罢了。

吴惟信,字仲孚,霅川(今浙江吴兴)人,南宋后期诗人。他的作品多以对景物的精致描述来抒情,这首诗也不例外。

清明节的西湖旁有很多游人。到了傍晚,游人渐渐散去。人去声息,但西湖的春色依旧动人。本诗并没有直接对大好春光和踏春乐趣进行具体描写和渲染,只是用一些景物稍作点缀。作者借助游人的纵情和黄莺的恣意进行侧面描写,使人不禁对春游的场景产生联想,表达了作者对清明节时的西湖春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唐代诗人、词人。温庭筠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代表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温庭筠才思敏捷,却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这首诗描写的是清明节的清晨,清蛾飞舞,美得像在画中一样。桃花和郁金香争相盛放,将整个田野都染成了红色。人们开开心心地结伴踏青,出发时看到露水,归来时感受到微风。马在昂首鸣叫,鸡从笼子里争前恐后地跑出来。有人在朝着鸟儿发射弹弓,黄鹂赶快飞到了隔壁的房顶上,好像在说:"请不要伤害我们,不要破坏大自然的和谐。"

温庭筠的诗用词华丽、风格浓艳,这首诗延续了他一贯的风格,充满了诗情画意,其对清明画面的刻画之丰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END

文/陈玉新

图/《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一年好景君须记》插图

推 荐 阅 读

《中国人的传统节日》

藏在节日里的生活美学。

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知识的国民读本。

了解更多,点击阅读《中国人的传统节日》:)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春和景明 清明节的传统习俗 历史故事 诗词典故你知道多少?”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春和景明 清明节的传统习俗 历史故事 诗词典故你知道多少?

春和景明 清明节的传统习俗 历史故事 诗词典故你知道多少?

人们,寒食节,晋文公,寒食,习俗,踏青,重耳,温庭筠,大柳树,民间,节日,禁火,风筝,这首诗,风俗,申生,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作者,坟头,建议,时候,标志,游人,秋千,纸钱,纸鸢,西湖,词人,活动

2020-06-10 #故事会

春和景明 清明节的传统习俗 历史故事 诗词典故你知道多少?

春和景明 清明节的传统习俗 历史故事 诗词典故你知道多少?

人们,寒食节,晋文公,寒食,习俗,踏青,重耳,温庭筠,大柳树,民间,节日,禁火,风筝,这首诗,风俗,申生,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作者,坟头,建议,时候,标志,游人,秋千,纸钱,纸鸢,西湖,词人,活动

2008-11-07 #长篇故事

「美丽的民俗」冬至传统习俗 故事传说 诗词典故……

「美丽的民俗」冬至传统习俗 故事传说 诗词典故……

耳朵,泥人,冬至节,人们,馄饨,孔子,吃饺子,皇帝,祖先,习俗,女娲,百姓,活动,匈奴,节气,民间,日子,时候,阳气,张仲景,贺冬,冬至吃饺子,用一根,北方人,传说,做法,先生,剪刀,历法,圜丘

2016-03-14 #经典故事

中秋的诗词 典故 习俗 你记得多少 这几首诗值得赏月吟诵

中秋的诗词 典故 习俗 你记得多少 这几首诗值得赏月吟诵

但愿人长久,习俗,诗词,桂花,月亮,家人,月饼,天涯共此时,传统节日,地方,明月,寓意,时节,海上生明月,糕点,蜡烛,中国人,你不能,吃月饼,脍炙人口,皓月当空,张九龄,望月怀远,王建,月圆,还记得,一家人,中国,中秋佳节,乡愁

2012-07-03 #故事阅读

中国传统清明节诗词歌赋 民间故事 风俗习惯大全!

中国传统清明节诗词歌赋 民间故事 风俗习惯大全!

来源,广告,中国,历史,苏联,习俗,诗词歌赋,民间故事,大全,厨房,寒食,日本,日军,电影,风俗习惯,超超,路尧,中国传统,乐乐,先人,元帅,军衔,创意,吃货,墓祭,寒食节,战国时代,总统,新语,柳树

2020-08-24 #故事大全

中国传统清明节诗词歌赋 民间故事 风俗习惯大全!

中国传统清明节诗词歌赋 民间故事 风俗习惯大全!

来源,广告,中国,历史,苏联,习俗,诗词歌赋,民间故事,大全,厨房,寒食,日本,日军,电影,风俗习惯,超超,路尧,中国传统,乐乐,先人,元帅,军衔,创意,吃货,墓祭,寒食节,战国时代,总统,新语,柳树

2020-09-02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国传统清明节诗词歌赋 民间故事 风俗习惯大全!

中国传统清明节诗词歌赋 民间故事 风俗习惯大全!

来源,广告,中国,历史,苏联,习俗,诗词歌赋,民间故事,大全,厨房,寒食,日本,日军,电影,风俗习惯,超超,路尧,中国传统,乐乐,先人,元帅,军衔,创意,吃货,墓祭,寒食节,战国时代,总统,新语,柳树

2020-09-02 #短篇故事

中国传统清明节诗词歌赋 民间故事 风俗习惯大全!

中国传统清明节诗词歌赋 民间故事 风俗习惯大全!

来源,广告,中国,历史,苏联,习俗,诗词歌赋,民间故事,大全,厨房,寒食,日本,日军,电影,风俗习惯,超超,路尧,中国传统,乐乐,先人,元帅,军衔,创意,吃货,墓祭,寒食节,战国时代,总统,新语,柳树

2020-09-24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