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宋朝名人趣味故事高考作文的有关素材积累

时间:2020-05-27

宋代著名人物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523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1 分钟。

王安石出题三难苏东坡,在文坛传为佳话。其第三难是出句成对,共有三句。第一句云: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因为那年恰好闰八月,而且正月和十二月都有立春,确是“两度春 秋”。东坡虽是才子,但这上联出得蹊跷,一时寻对不出。不过后人已 代苏东坡对了出来: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王安石考东坡第二句对是: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原来苏州金阊门外至虎丘这一段路叫做“山塘”,约有七里之遥,中 间有地名半塘。东坡不久前路过此地,所以王安石出此句难他,东坡果 然被难住了。不过,后人假托乩语,也把此句对了出来,对云:九溪蛮 王安石出的第三句是: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润州(今江苏镇江市),古名铁瓮城,临于大江,其地有金山、银 山、玉山,山上有佛殿僧房,当时苏东坡恰好刚游览过,王安石便出了 这一题。东坡寻思多时,不能成对,只得谢罪而去。这第三句至今未见 有人对出下联,诸君不妨一试。 东坡以爱婢换马 苏东坡贬官海南岛时,临行前夕,一位运使官朋友陈强到苏府慰 问,看见东坡婢女春娘美如天仙,色心大动。因此向东坡提出以白马换 春娘,为此赋诗曰: 不惜霜毛雨雪蹄,等闲哦咐赎蛾眉。 虽无金勒期明月,却有佳人捧玉扈。 苏东坡也认为此去路途遥远,山高水险,蛮烟瘴气,一时怜香惜玉, 不忍春娘同去吃苦,也就答应了陈强的要求。于是和诗一首曰: 只为山行多险阻,敢将红粉换追风。春娘知道她以身换马的事,非常悲伤,乃口占一诗,表达了自己的 哀怨心情。诗曰: 为人莫作妇人身,百般苦乐由他人。 今日始知人贱畜,此生苟活怨谁嗔? 吟罢,竟以头撞墙而死。苏东坡见此情景,悔恨不已,但已为时太 晚了。 苏东坡乱改菊花诗 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以才华横溢、博学多闻而盛誉于世,但他在 王安石面前却丢了不少丑。 一次,苏东坡去拜访当朝宰相王安石,未遇。偶然发现其书桌砚台 底下医着一首未写完的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东坡 想:“只有秋天才刮金风,金风起处,群芳尽落,但菊花有傲霜之骨, 怎么花瓣四处飘落呢?王公真是江郎才尽,铸成大错啊!”于是,他挥 笔续诗曰:“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然后拂袖而去。 王安石见到东坡续诗,暗自忖道:“真是少见多怪!”决定给苏东坡 一点小小的惩罚。他建议皇上将东坡调任湖北黄州任团练副使。东坡到 任后,不理政事。一日他和好友陈季常到后花园赏菊饮酒。这天正是刮 了几天大风之后,园中十几株菊花枝上一朵花也没有了。只见满地铺金, 落英缤纷,东坡一时瞠目结舌。陈季常问:“你见菊花落瓣,怎么这样 惊诧呢?”苏东坡叙述了在王安石府中改菊花侍一事,好友大悟。苏东 坡不禁感慨万分:“去年我刚被贬谪来黄州,我还以为是荆公恨我揭了 他的短处,公报私仇,谁知这不是王荆公之错,而是我锗了。这事给我 的教训太深了:凡事要谦虚谨慎,千万不可自恃聪明,随便讥笑别人。” 欧阳修联诗趣闻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江西 庐陵人。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章严谨,为人平和。 他晚年取号为“六一居士”,别人问他:“??六一??是什么意思呢?” 欧阳修回答道:“吾家藏书一万卷,录三代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 一张,有棋一局,酒一壶。”“但这只有五一啊!”欧阳修笑道:“以吾一 翁老于此,岂不为??六一??乎。” 欧阳修和朋友们行酒令,规定各人作诗两句,内容必须犯徒刑以上 的罪过。于是,一位吟道:“持刀哄寡妇,下海劫人船。”另一位也吟道: “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欧阳修接着吟道:“酒粘衫袖湿,花压帽 檐偏。”有人认为他的诗不至于犯徒刑,因而提出疑问。他笑着说:“列 位想想,被酒佯狂,放荡无羁,还怕不犯徒刑以上的罪吗?” 有一天,欧阳修回家的路上碰到了两位年轻人,自称为诗人,说要 去拜访欧阳修。欧阳修便提出要与他们一块坐船去,但没有说明身份。 这两人走到半途,看见一只白鹅跳下了清水池塘,于是诗兴大发,作起 诗来。甲吟道:“远望一只鹅”,乙续道:“扑通跳下河。”可是再也吟不 下去了。欧阳修不假思索,立刻接着吟道:“白毛浮绿水,红掌泛清波。” 很自大的两人说:“虽然不好,也还勉强可以。” 一会儿,船到了一个地方,看见岸上有一堆灰,两人又做起诗来。 甲说:“远看一堆灰”,乙道:“近看灰一堆。”下面又联不出来了,欧阳 修只好又续道:“一阵狂风起,满天作雪飞。”两人仍然自大地说:“虽 然不好,也还勉强。” 这时,欧阳修虽然有修养,不便发作,但对这两个自称诗人的草包 早已看清。正好那两人又作起诗来,甲说:“两人同一舟”,乙道:“去 访欧阳修。”欧阳修就不等他们再说,立刻接道:“修已知道你,你还不 知羞。”说完,扬长而去。 李清照改嫁入狱 李清照是南宋著名女词人。公元 1132 年,南宋局势略趋稳定。 她流亡江南,受尽了离愁之苦。在伶仃无所归、屡遭打击的过程中,又 找到了弟弟李远,暂时安居在临安(杭州)。就在这期间,自称是她去 世的丈夫赵明诚同学的张汝舟来纠缠李清照了。 原来,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是一位金石学家,生前与李清照收藏了 很多金石图书。赵明诚死后,很得皇上宠信的王医官(王继先)曾登门 以三百两黄金来收买清照家的古籍器物,被朝廷制止。王继先贼心不死, 便串通临诸军审计司张汝舟,要他去娶李清照,娶了她也就可得到赵明 诚遗留下来的古玩书画以及许多无价珍宝。有了秘籍古器等珍宝,再由 王继先去贿通,那张汝舟虚报军员、侵吞军饷军粮的罪行就会烟消云散。 因此张汝舟用尽了欺骗伎俩,向李清照“求婚”。 李清照孤身一人漂零异乡。在张汝舟的“如篑之说”、“似锦之言” 的诱骗下,终于陷入了恶风浊浪之中。 婚后不久,张汝舟就暴露了他的市侩面目,当他把人和财物骗到手 之后,便对李清照横加虐待,而且想进一步下毒手了。清照认清了张汝 舟的市侩面目,也就更加悔恨“偎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材”。她怎 能甘受虐待与市侩共处呢?结婚三个月,对于这样一个贪赃枉法的市 侩,她宁愿坐牢,也要到朝廷去告发他。结果,张汝舟被免职贬为柳州 按宋代《刑统》规定,妻告夫,虽属实,亦应徒刑二年,李清照因而被收监。多亏兵部侍郎直学士綦崇礼(和赵明诚原是姻亲之好),不 忘旧谊,仗义执言,借皇上召见之机,代李清照陈述了冤屈,李清照受 了九天铁窗之苦,即被释放。 胡诠是宋高宗时进士,任枢密院编修官。在朝中,他是抗金派,坚决反对同金国侵略者议和。他不顾个人安危,直接向高宗上书,请求 杀掉投降派头目王伦、秦桧、孙近,主张拘留金邦的使臣。高宗忠奸不 分,竟因此把胡诠贬到福州去作签判。投降派得势后,同金邦签订了丧 权辱国的和约。王伦等趁此机会,旧事重提,进一步诬告胡诠先前的上 书是“妄言”,应予除名。于是,胡诠又被押送到新州,由地方官管押起 胡诠在新州,虽然失去人身归由,然而精神上并不屈服,坚信自己抗金的爱国立场是正确的。但由于卖国求荣的奸党当道,他壮志难酬, 禁不住怒火中烧,写下了《好事近》这首悲愤的词: 富贵本无心,何事故乡轻别?空使猿惊鹤怨,误薛箩秋月。 囊锥刚要出头来,不道甚时节。欲驾中车归去,有豺狼当辙。 这首诗流传出去,朝廷中的抗金派和广大群众十分赞赏,投降派却 切齿痛恨,必欲将他置之死地而后快。这时,秦桧的私党张棣迎合投降 派的心理,便向朝廷诬告,说胡诠在词中所写的“豺狼当辙”是对皇上以 及有功重臣的“谤讪”、“怨望”。高宗又一次听信谗言,把胡诠发配到更 遥远、更荒凉的海南岛充军。 沈括错评桃花诗 唐代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大林寺桃花》诗:“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一天,宋代著名科学家、文学家沈括读到此诗篇,不禁诧异,并以 带有讥讽的口气说:“既然??人间四月芳菲尽??,怎么又??山寺桃花始盛 开???这不是自相矛盾吗?真是智者千虑总有一失啊!”说过之后,也就 搁到脑后了。 想不到,有一年初夏,他到一座山上去考察,却见到了一番奇景。 时令正值四月,在山下,众花凋谢,芳菲消歇。但当他登上山顶,走进 寺庙时,却看到桃花红艳,满树春色。这时,他猛然想起自己过去评桃 花诗时说过的话,不由满脸愧色。他十分佩服地说:“白乐天写的正是 此景,确实是妙笔啊!前时我是错怪他了。” 原来,山上气温低于山下,山下是四月气候,而山上刚刚象阳春三 陈省华让宰相夫人下厨房宋代有个谏仪大夫叫陈省华,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陈尧叟中状 元后当了宰相,二儿子陈尧咨中状元后当了节度使,三儿子陈尧佐中进 士,后来也当了丞相。一家人都是显贵,陈省华却让妻子每天带着儿媳 下厨房做饭。他说:“官职越高越要严以律己,才能取信于民。” 大儿子的妻子对丈夫说:“你当宰相,我是宰相夫人,还要天天下 厨房,烦死人了。你给你爸爸说说,免了我下厨房吧。”陈尧叟摇摇头 说:“我爹要求严,我不敢。”他妻子便回娘家哭诉。马尚书说:“陈家 怎么这样呢?好,我找亲家说去。”女儿破涕为笑了。 一天,马亮在上朝的路上碰见了陈省华,两人并肩而行。马亮便说: “亲家,我女儿从小没下过厨房,不会做饭,你就别让她天天做饭啦。” 陈省华听了,心里不高兴,说:“谁让她一个人做全家的饭了?她 只是跟着我那笨拙的妻子在厨房打打下手而已。她连下手也不打,难道 让她婆婆独自干吗?” 马亮听说主持做饭的是陈省华的妻子,很受感动,说:“亲家,这 是我的不是了,我的小女就烦你多多指教吧!” 宋太宗命人哭妃子 宋太宗赵匡义是宋朝第二位皇帝,他雄才大略,统一中国,立下 了不少的功绩。 有一次,太宗的贵妃死了,他不仅自己痛哭,还命令臣下也哭。他 命刘德愿去哭祭,这位刘先生真会作戏,放声痛哭流涕,捶胸号啕,比 死了父母亲还要悲伤。宋太宗见了,非常满意,便赏赐了他,并提升他 作豫州刺史。皇帝又命御医羊志也去哭吊他的爱妃。羊志起初还哭得不 够动人,后来愈哭愈伤心,几乎是痛不欲生,连在场的人都感到有些奇 怪。事后有人偷偷地问羊志:“足下那天假哭得真够悲惨,装得太象了!” 羊志却说:“我没有假哭,恰巧那天我的老婆也死了。” 萧皇后与《十香艳词》之祸 公元11 世纪,辽道宗在位时,宫中发生了宣懿皇后萧观音被诬 为通奸而冤死之事,这场悲剧的主角就是萧皇后。 萧皇后,辽道宗的皇后,号宣懿皇后,小名观音,钦哀皇后弟南院 枢密使萧惠的小女儿,而钦哀皇后是辽道宗的祖母,因此,萧观音按辈 萧观音自小聪明,长成少女后,又美丽绝代,她对汉文化深为爱好,能诵诗,擅长书法,能自制歌曲,弹得一手好筝与琵琶,还颇能谈论经 史,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才貌双全的女子。因此,当辽道宗任燕赵王,为 天下兵马大元帅时,便将她纳为妃子,时在1053 年。1055 式登基称帝,改元清宁,册立萧氏为皇后。四年后,皇后为他生下皇子耶律浚,此时,小夫妻夫唱妇随,恩恩爱爱,甜甜蜜蜜。这种恩爱甜蜜 的生活一直延续到辽道宗咸雍五年(1069)。 从咸雍六年(1070)开始,道宗与萧皇后的感情逐渐恶化,因为皇 后有很深的汉文化修养,经常拿汉族的古今事例进行诤谏,而皇帝却只 粗通汉文,不胜厌烦。加以夫妇久处,责难既多,爱怜少,积久情疏, 怨言易起,于是皇帝对皇后越看越不顺眼,皇后也感到悲伤哀怨。 就在这个时候,一直与后族萧氏有仇的权臣耶律乙辛,开始了诬陷 萧皇后的行动。萧皇后既好音乐,又得不到皇帝的亲近,于是召伶官赵 惟一侍候,因为赵惟一弹得一手好筝,且有一副好嗓子。辽朝是契丹族 建立的,宫廷之中男女之防并不严,所以男性伶人或乐师可与帝后直接 交往,共相玩乐。皇后还作了《回心院词》,谱上曲子,让乐师们弹唱, 希望重新获得道宗的爱,而诸伶人中又以赵惟一弹唱得最好,于是赵惟 一便多了接近皇后的机会。这样一来,宫中遂不免产生流言。当时萧皇 后年仅 30 左右,道宗内宠非一,疏远皇后,就人情推测,皇后既是位 多情女子,在旷怨的状况之下,与赵惟一或许真有暧昧关系,也非绝对 不可能。 这就给耶律乙辛诬陷皇后一个好机会,他深知欲陷害皇后,空言说 她通奸,拿不出证据也是无用,内不足以激道宗之怒,外不足以服众人 之口。恰好宫中服侍皇后的一位婢女单登与萧皇后有怨,他于是利用此 婢,制造伪证。耶律乙辛命人作了一篇《十香词》,叫单登求皇后书写 一遍。一天,单登持十香词给皇后看,说:“此宋国皇后所作,文辞精 妙,如果得到皇后您的书法写一遍,堪称二绝。”萧氏读后很高兴,便 书写了一遍。《十香词》是一首情诗。文句粗鄙丑秽,有失雅驯,但亦 反映了情人间的心态,据王鼎《焚椒录》记载,词云: 一、青丝七尺长,挽出内嫁妆,不知眠枕上,倍觉绿云香。 二、红绡一幅强,轻阑白玉光,试开胸探取,尤比颤酥香。 三、芙蓉失新艳,莲花落故妆,两般总堪比,何似粉腮香? 五、和羹好滋味,道语出宫商,定知郎口内,含有暖甘香。六、非关兼酒气,不是口脂芳,却疑花解语,风送过来香。 七、既摘上林蕊,还亲御苑桑,归来便携手,纤纤春笋香。 萧皇后抄好“十香艳词”后,正在兴头上,于是,又手书一首自己的怀古绝句,诗曰: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惟有知情一片月, 曾窥飞燕入昭阳。此诗本为咏汉代赵飞燕事,而第一、三句中,恰好嵌 有“赵惟一”三字,遂成为杀身惨祸的铁证。 单登得到萧皇后的亲笔手迹后,马上交给耶律乙辛,耶律乙辛便以 此为物证,又命单登赴北院陈首,向道宗告密,用以诬陷皇后。他写了 一封长长的密奏,奏章中写道:咸雍六年(1070)赵惟一公称有懿德皇 后旨,召入弹筝。当时,皇后以御制《回心院词》十首,今赵惟一入调。 自辰至酉,调成,皇后向帘下目之,遂隔帘与惟一对弹。黄昏后, 命传烛,又命惟一去官服,着绿巾金抹头,窄袖紫罗衫,珠带乌鞋,皇 后也身穿紫金百凤衫,杏黄金缕裙,上戴百宝花髻,下穿凤花鞋,召惟 一更入内帐,对弹琵琶,命酒对饮,或饮或弹。一直到院鼓三下,皇后 令内侍出帐,单登当时在帐外值班,听不到帐内弹唱饮酒声,只听到笑 声,于是悄悄地去偷听。只听皇后说道:“可封为有用郎君!”赵惟一低 声说道:“奴具虽健,但小蛇耳,自不可敌可汗真龙。”皇后又说:“小 猛蛇胜却真懒龙。”此后只听到阵阵呻吟而已。院鼓四下,皇后命单登 揭帐,说:“赵惟一醉了,叫醒他。”赵醒来后拜辞,皇后赐给他一箱子 金、帛。后来皇帝回宫,虽然皇后不时召赵惟一来,但却不能入帐,皇 后深深怀念,于是作《十香词》赐给赵惟一,赵惟一拿这在同僚朱顶鹤 面前夸耀。现在把皇后手写《十香词》与题赵惟一的诗一首,一并呈奏。 辽道宗看完这一密奏,勃然大怒,立召皇后讯问,皇后立辩无其事。道 宗更怒,又命耶律乙辛、张孝远用酷刑,皇后仍不认。于是道宗下旨敕 皇后自尽,死后怒仍未消,命裸其尸体,裹以芦苇席,送回萧家。一代 皇后,竟被冤枉得如此死去,死时年仅 36 岁,可悲可叹! 沉溺演戏的李存勗 李存勗,是五代时后唐庄宗,沙陀国王李克用的大儿子,是中国 历史上最喜欢演戏的皇帝。他喜欢看戏,也参加演戏,所以整天和戏子 们厮混,政事因此被宦官和戏子们败坏了,最后竟死在戏子郭从谦手中。 有一次,李存勗与戏子们在一块胡闹,他突然大声呼喊:“李天下! 李天下在什么地方?”他的话刚出口,伶官敬新磨就狠狠地打了他一耳 光,并且说:“李天下就是皇帝,谁敢呼他的名字就该打!”李存勗虽然 挨了打,却快乐地大笑起来。 最为好笑的是,李存勗的皇后刘皇后原来出身贫寒,六岁时即失散 父母,后来被李存勗的母亲收养带大,她成了皇后便自标出身,不认找 上门来的老父亲刘叟,并把刘叟赶出门去。后唐庄宗李存勗想指出皇后 的过错,但又宠爱她,不忍严责,于是想出了一个演戏嘲讽的怪异方法。 有一天,李存勗扮作刘叟模样,背着破口袋、竹药箧,持杖摇铃而行, 再命宠儿穿破衣、戴破帽,相随身后,呼叫“刘叟寻女”。那时刘皇后刚 好午睡,李存勗令儿子入卧室,高声叫唤:“刘叟访女到此!”刘皇后惊 醒,大怒,揍儿子,李存勗却大笑着逃去。 李存勗到了晚年,更是每天和戏子们在一起,终于有一天,为戏子 李后主移情小姨子南唐后主李煜是一位荒于政务的亡国之君,却是一位多才多情的 词人。 后主李煜的原配妃子是扬州司徒周宗之女,史称周后,据说其名为 娥皇。李煜与娥皇结婚,时在南唐元宗保大十二年(954 年),年仅18 岁,娥皇还比李煜大一岁。娥皇是位才貌双绝的女子,尤其擅长音乐。 十年后(964 年)她因病而逝,死后谥为昭惠皇后。 但就在娥皇生前,后主李煜便移情别恋小姨子,即娥皇的妹妹。娥 皇死后,其妹继为李后主的皇后,史称“小周后”。小周比她姐姐娥皇小 好多岁,聪明美丽更超过她的姐姐。她与李煜的相识与相恋,是在其姐 娥皇病重期间因照顾其姐而发生的。据《南唐书继室周后传》记载: 后主继室周后,昭惠之同母弟也。警敏有才思,神彩端静。昭惠感疾, 这段记叙说明,正当周后得病期间,小周来宫中照顾生病的姐姐,多情的李后主就被年轻美丽的小姨子迷住了,于是在周后的眼皮底下玩 起恋爱的把戏来了。所以,病中的周后听说之后,醋意大发,竟将身子 转过去,不再理会妹妹了。 清代画家周兼,曾作有一幅《南唐小周后提鞋图》,画的便是后主 与小周后在没有正式结婚前偷情密爱的一个镜头。图画虽不存,但从李 煜的一首词中可以证明确有其事。《菩萨蛮》词云: 花明月黯飞轻雾,今朝好向郎边去。衩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李煜还有一首《菩萨蛮》,描写小周白天睡觉时,他自己偷偷到闺 房中去观赏的情景。词曰: 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夜人无语。抛枕 翠云光,绣衣闻异香。 潜来珠鏁动,惊觉银屏梦。满脸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后主的风流,小周的痴情,跃然纸上。然而,夕阳虽好,已近黄昏。 李后主立小周为皇后(968)不到七年,开宝八年(975),宋军攻陷金 陵,后主和小周双双被俘北去,在汴梁过着“天天以泪洗面”的亡国生活, 不得不哀叹“春花秋月何时了”! 重用大老粗的宋太祖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开国之君,河北涿郡人,初为后周大将,因 “黄袍加身”成为皇帝,在位17 年。他不善杀人,生性宽厚,有时也来 点幽默。他虽然立下誓言,宋朝皇室不得杀读书人,但他用人时还是喜 欢那些大老粗的武夫。 赵匡胤要平定江南,但知道南唐有位大臣徐铉很有口才,因此,许 多使节都畏难不去。于是,他命殿前司书侍中,报十个人的姓名上来, 仔细查看一遍,笔点其中一位,说:“此人可往。”但这个人却根本不识 字,满朝文武无不惊讶。但这位使节渡江南往,抵达南唐李煜的宫廷, 徐铉词锋如云、侃侃而谈,这位使节只是唯唯诺诺而已,或者便不发一 言,终席无一词辩。这样,反倒使南唐君臣莫测深浅,竟圆满地完成使 命归来。赵匡胤给大臣们说:“这就是不识字的好处。” 跟随赵匡胤打天下的军官,有许多是一字不识的大老粗,后来他们 竟因战功赫赫而升为大将。有一天,宋太祖召见武臣们,询问他们所辖 的军队人数。识字的武官们都预先写在上朝时用的笏上了,被问时,只 要举笏在面前,就能顺利地说出数字来。有一位不识字的武将,晓得别 人笏上写得有字,举笏在眼前是为了看着照说。但他不识字,虽然写上 了也没用,他只好把笏举得与额头一样高,上前一大步禀告说:“臣所 辖的军队数量都在这里。”赵匡胤听了,几乎笑出声来。 宋太祖意欲将京城扩大些,便亲自到城四周巡视,到了朱雀门,仔 细观察后,对监工的臣僚指示应如何修建重造。他对宰相赵普说:“我 看这门额也该重新写。”赵普恭敬地询问:“陛下的意思是……” “门额上写的??朱雀之门??,??之??字不是多余的,改为??朱雀门??好了。” 赵普说:“不过,陛下;臣要解释的是,这个??之??字是语助词,它 有它的用处呢!” 宋太祖笑着说:“什么用处?那些之乎者也,一点事也助不成!” 赵匡胤天性不好杀,平定江南时,戒大将曹彬说:“江南本无罪, 但朕欲大一统,容他不得,卿等勿妄杀人。” 及兵临城下,久攻不克,有一位武将奏道:“兵久围无功,不杀无 以立威。”赵匡胤大怒,给了他一个耳光,说:“朕宁不得江南,不可妄 杀也。”后来果然不杀一人而定江南。 赵佶应该当画家 宋徽宗赵佶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昏君,他主张投降,反对抗金, 自己也被金兵俘虏,最后客死他乡。但他却是一位颇有造诣的书法家和 画家。他在书法上创造了“瘦金体”,在绘画上有独到见解,尤其是他创 办了皇家画院,选拔了一批画家,促进了宋代的绘画事业。下面的故事 说明赵佶对绘画颇有一些研究。 有一年,宣和殿前栽的荔枝树,以它繁密、透红的果实招来了一只 孔雀。开屏的孔雀和红艳的荔枝配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优美的图画。赵 佶便急命画家画下来。但待画家们作好准备时,那只不解人意的孔雀却 收屏起飞了。因此画家们只画下了孔雀在荔枝树下翩然起飞的那一瞬间 的神态。最后,赵佶把所有的画都拿过来看,以便选出其中最出色的作 品加以表彰。但他失望了,没有一幅画能看中。后来他的近臣问他,是 不是不喜欢画孔雀起飞时的形状,他说:“不是的,是他们没有一个人 画对的。孔雀起飞时,总要先举足,而且是先举左足,可他们却都画成 了先举右足,非常荒谬。” 赵佶还擅长花鸟画,他选拔优秀画家的办法,是由他亲自出题考试, 而画题多半是用一句古诗。 一次,他用“野渡无人舟自横”诗句考画家。不少人画一只小船系于 岸柳,上栖一只鹭鸶或乌鸦,这类画都没选上,唯有一幅画一个船夫蹲 在船尾吹笛子的画被他选上了。因为“野渡无人”并非真无人,只是没有 过客罢了,而大多数人却理解错了。 又有一次,他以“万绿丛中一点红”诗句作画题。有的画绿草地上开 一朵红花,有的则画绿树丛中露一段红墙,也有的画一片松林,树顶立 一只丹顶鹤。但这些画都落选了。只有两幅被选中:一幅画的是翠楼上 站着一个倚栏沉思的少女,她那鲜红的口脂与大片绿柳相映,对比强烈, 画出了“万绿丛中一点红,恼人春色不须多”的原意。另一幅画是万顷碧 波中涌出一轮红日,构思新颖,气魄宏大,独树一帜。 还有一次,赵佶以“深山藏古寺”为画题进行考试。结果获选的一幅 画是:画面上只有一个老和尚在山脚的小溪边挑水。 朱徽宗赵佶本来在书画上是很有成就的,他根本不适宜作皇帝,应 该当画家,可惜当时皇帝不能选择自己的职业。不然的话,中国历史上 便少了一个昏君,多了一位艺术家。 范仲淹的书信趣闻 范仲淹,字希文,宋仁宗时吴县人,为人内刚外柔,他的名言“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 范仲淹做相州刺史时,他妻子来信,将“伊”字写成了“尹”字,他回 信说:“料想伊家不要人了?”妻子只回了一首诗,颇有深情厚意,诗曰: “问将小书作尹字,情人不解其中意。与伊隔离几多时,身边少个人儿 睡。”范仲淹任杭州太守时,不少人因为有他的荐书而获升迁。有一位 县巡检苏麟多年在外,未获提拔,深为不平。有次因事入范仲淹府中晋 谒,便趁机献诗一首:“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古人不见 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范仲淹知道了苏麟的用意,便为他推荐, 苏麟因得升官。 不修边幅的王安石 宋朝的宰相王安石是最不修边幅的人。他有时忙着看公文,上朝 时来不及吃早点,便拿了面饼坐在上朝的车中去吃,以致弄得满身都是 王安石也不讲究卫生,他不太喜欢洗脸,也不常换衣服,因此,有时衣服上竟生了虱子。有一次,王安石和另一位大臣禹玉因事一同去见 皇帝,不注意衣着的王宰相衣领上有个小虫,可能是个虱子,它从衣领 爬上了王安石的胡须。皇帝看了,不觉暗自好笑。禹玉伸手替他捉去, 随口说:“这小虫太光荣了,曾在宰相的胡须上闲荡过!”王安石也觉察 到了,于是解嘲地说:“它不仅光荣而且幸福,连皇上都亲眼看到了它。” 王安石的生活非常俭朴,不拘一格,毫不讲究,反对奢华铺张的作 在他任宰相的时候,部属百官宴请他,虽然桌上摆满了佳肴,他只夹面前的几样菜吃。吃饭时也是心事重重,一副食不知味的神态。他在 家里请客时相当随便,一般是两碟小菜,一壶清酒。有一次,他竟将客 人吃剩的煎饼饼皮拿来吃了,令客人大感不安。 医生们看到王安石脸上愈来愈黑,以为是生病了。但诊断结果,不 是病,而是积的汗垢,用澡豆擦洗就清洁了。平时就懒得修饰容貌、讲 究衣着的王宰相,自然是拒绝用澡豆洗面的。还说:“上天要给我一张 黑面孔,我为何要用澡豆洗净它呢!” 苏东坡聪明误一生 苏东坡,名轼,字子瞻,四川眉州人,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唐 宋文学八大家之一。他生性潇洒,语言风趣,才华横溢,耿介正直。也 因为如此,他一直与当权人物合不来,如他与王安石、司马光、程颐、 吕大防等人都政见不合,因而累遭贬斥,甚至横遭灾祸,夺官下狱,几 至送命。 他反对王安石许多新法,被流放到江南各地;但司马光当政时,他 又反对司马光尽废新法,认为好的不应尽废,结果与司马光闹翻;程颐 执政,他又骂程摆架子,假道学,不近人情,被程借故弹劾。 东坡少年得意,中年失势,老年困顿。贬居黄州时,他每日限用一 百五十钱,自谓黄州物贱,而仍必须寸金片玉的节约,其经济窘迫可想 而知。他在此时养成好吃红烧肉的习惯,大概亦与猪肉价低有关。他晚 年从岭南回来时,居住在阳羡,受人十绢百丝之赠,感激之情溢于言词, 更可见其贫困之一斑了。他自己曾有一首诗写道:“东坡先生无一钱, 十年家火烧凡铅,黄金可成河口塞,只有霜鬓无用玄。”晚年不得志, 生活很无聊,正如其诗中所言:“无事此静坐,一日如两日,若活七十 岁,犹如百四十。”尤其不幸的是,东坡晚年欲回故乡四川,以终老家 乡,竟然这一最后愿望也未实现,而无以归,最终客死他乡。因此,苏 东坡自认为聪明反被聪明误。他小儿子初生时,他作有《洗儿诗》一首, 表达了自己的复杂心情,诗曰: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这首诗的确是苏东坡的一生写照。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当时官场腐 败的不满。 苏东坡的诗词、字画、文章与书简,在他生前便有人出高价收买。有一天他的朋友黄山谷笑着把这种情形告诉他:“从前晋朝时王右军用 字和道士换鹅,传为美谈,现在你的文字也被人拿去换东西了。韩宗儒 这家伙最贪吃了,他把你写给殿帅姚鳞许的帖子,拿去换了十几斤羊肉, 痛快地吃了一顿。”苏东坡听了,不觉好笑。 有一天,苏东坡在翰林苑中埋头撰著,忙得一塌糊涂。贪吃的韩宗 儒又想用他的字条去换羊肉。便故意写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信给苏东坡, 希望他回信,以便拿去换肉。刁顽诙谐的苏东坡早就看出来了,但他就 是不写回信。韩宗儒连写了几张书简,并派仆人等候苏东坡写回信。苏 东坡笑着对韩宗儒的仆人说:“回家告诉你家老爷,今天屠户没有肉!” 苏东坡不识五狗花 苏东坡有一次读诗,见诗中有“五狗卧花心”之句,抚掌大笑说: “哪有这么大的花心能卧下五条狗呢?”于是提笔将诗句改为“五狗卧花 荫”。后来,苏东坡因与当朝权贵政见不合,被贬到海南岛的儋州。一 次他到海边游玩,见到一种灌木,花呈淡紫色,花心处恰似五条小狗悠 然安卧,他大吃一惊,急问当地人,才知道这种灌木就叫“五狗花”。苏 东坡恍然大悟,知道自己学识不足,不识五狗花,改错了诗,心中懊悔 不及。 程颢炼丹 程颢(1032—1085)北宋洛阳人,是唯心主义理学的重要哲学家。 在哲学上,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认为知 识、真理的来源只是内在于人的心中,“更不可外求”。他的学说后来为 朱熹所继承。程颢曾寄宿在一僧寺里。深夜,他听到一阵“嚓嚓嚓”的声 音。点火一照,只见一只老鼠钻在大佛像肚脐内,嘴里含着一本书,正 准备爬出来。老鼠见了人,便丢下书,逃入佛脐内。程颢捡起书一看, 原来是一本炼丹书。他随即把它抄下来,把书放回佛像腹里。第二天他 后来,程颢按书上所讲的方法炼丹,有一个多月之久。邻居们见他屋里有火光,以为他家失火,都争相跑来灭火,可是来到一看,却见程 颢正在聚精会神地炼丹,又觉奇怪。程颢将已炼好的丹涂在银器上,涂 处就变成金色。有人劝程颢服下此丹,据说服丹可以长生不老。程颢说: “我的腹内哪能容纳这种东西啊!” 程颢与一位道士友善,打算把炼丹的方法传授给他。可是,等那位 道士到来时,程颢已经移居他处了。 辛弃疾三百文钱“买”官爵 辛弃疾,号稼轩,宋代著名的大词人。他起初只注重纯文学的 创作,而不重视科举,但不通过科举获得功名,便与仕途无缘。于是, 他的朋友劝他暂时把文学创作搁到一边,先考取功名。再说。辛弃疾笑 着说:“考科举有什么困难的,只须花三百文钱,买几本时下流行的范 文本,把它读得熟透,一定会考中的。” 朋友劝勉他:“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你不妨试试!” 辛弃疾经不住朋友的一再劝说,真的花钱买回时文范本,熟读了它。 之后,果然在考场中连连取胜,中秀才、举人直至进士。 宋孝宗召见新科进士时,侍臣依次唱名晋见。轮到辛弃疾,皇帝便 问身边的大臣说:“他就是那位花三百文钱买到我的官爵的那个人吗?” 大臣回奏:“正是他!”宋孝宗仔细地观察了辛弃疾一遍,觉得他气度轩 昂、英气洋溢,确是一位人才,便立即授他任观文殿修撰的官职。 辛弃疾还真是用三百文钱“买”来了高官厚爵呢! 贾似道走私 贾似道是南宋时人,因为他的姐姐当上了理宗的妃子,贾似道 便官运亨通,直做到了左丞相兼枢密使。他为官贪污,并利用职权走私, 从外省运私盐到临安都城牟利。为了防止官府搜查,成百艘盐船上都插 上旗子,上书“相府用盐”,因此清查私盐走私的官员都不敢过问。当时 有俭太学生便题诗一首,予以嘲讽。诗曰:昨夜江头涌碧波,满船都是 相公盐。 虽然要作调羹用,未必调羹用许多。 据说,这位太学生竟因此丧了命。而贾似道却因走私盐而大发横财。 米芾耍无赖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宋代大书画家。他有许多怪诞的行 为,但正是这些怪诞行为促使他获得了成功。 这位宋代的大书画家,却喜欢穿戴唐朝时的衣冠。宽袖博带,帽檐 高耸,令人一见就要发笑。有一次,他穿戴了唐朝式样的衣冠,出去拜 访朋友。由于他的帽子实在太高,轿内容不下,因而他便坐了一乘无顶 的轿子。于是路人都看到一乘无顶的轿子中,坐着一位戴高帽的怪人, 大家忍不住哈哈大笑,而米元章却洋洋自得。 米元章还有一种怪癖,特别讲究清洁,凡是他用的器物,不许别人 动一下,摸一摸。因此,他为女儿物色乘龙快婿时,便费了不少心思, 生怕女儿嫁给一位他认为不清洁的男子。最后,他看到一名新科进士的 姓名很合自己的口味,这进士姓段,名拂,字去尘。米芾以他的名字, “推断他是一位爱好清洁的人”。于是主动地去提亲。然而,有一次女婿 来岳父家作客时,因为多喝了点酒而大吐特吐,结果令岳父气得发疯。 米芾还时常向人借古画临摹,却把原画留下,以伪作还人,因他临 摹技术高,很多人竟辨不出真伪。有时候,他为了得到自己喜爱的古书 画,竟不惜耍无赖。一次,他和蔡攸在船上一起欣赏王衍的字,他太喜 爱那字了,便想得到它,于是心主一计:他将字轴卷起来放在自己的怀 中,站起来跑到船头,装作要投水的样子。蔡攸惊得一把拉住他,问道: “米公,你这是干什么?” “我平生没有得到过这样好的字轴,现在死也甘心了。”米芾说着, 仍旧做出要投水自杀的状态。 蔡攸不得已地说:“好啦,好啦。把它送给你得啦!” 米芾不知羞地回坐在原位上说:“谢谢,谢谢!值得为它再活下去 陆游的爱情悲剧陆游(1125—1210)是南宋时期伟大的诗人,一生写了 9220 诗。其中写爱情诗的极少,但这些寥寥可数的爱情诗中,却反映了他的爱情悲剧,表达了他坚贞不渝的爱情。 陆游 20 岁时,同年轻貌美、温柔多情的表妹唐婉结婚,婚后感情 很好,如鱼似水,形影不离。但陆游的母亲却不喜欢唐婉,又以结婚多 年未生育为由,强迫陆游休妻。后来陆游娶王氏为妻,唐婉改嫁赵士程。 但是,心灵上的伤痕是永难弥补的,陆游仍常常怀念自己原来的妻子。 十年后,陆游在山阴城东南的沈园游览时,邂逅唐婉夫妇。两人四 目相对,勾起满腔旧情,脸上都流露出无限的哀怨。此次重逢,给陆游 的心中掀起波澜。陆游回想起新婚时唐婉的细心和温存,想起了被迫离 开时唐婉的泪痕悲容,想起了刚才桥上会面对她那默默无语的哀愁,感 到心如刀剜,悲痛难禁。不自觉地提笔写下了一首词,名为《钗头凤》, 感人肺腑。词曰: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 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归,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 题完以后,陆游独对绿树红花,粉蝶游鱼,更添惆怅,无心赏景,失望而归。 唐婉后来知道了陆游的《钗头凤》,反复咏读之后,肝摧肠裂,暗 暗落泪,就用原调悄悄和了一首: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她虽与赵士程结婚几年,心中仍念念不忘被迫分离的丈夫。和词以后,终日抑郁寡欢,不久就得病而亡。 45 年后,75 岁的陆游重游沈园,触景生情,无限感慨,勾起对唐 婉的思念之情。晚上竟做了重游沈园与唐婉重叙归情的梦。次日早起, 唐婉的影子犹历历在目,情不自禁,又写下了一首怀念唐婉的诗《沈 踪一泫然。据说,在陆游临终之前,口中念叨的仍是唐婉的名字。陆游的这场 爱情悲剧真是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柳永风流换浮名 柳永,宋代大词人,是一位风流才子。他本是个天才,但因生 活懒散,有过两次科举考试落榜的纪录。 第一次落选,完全是他自我的,他在试卷上填了一首《鹤冲天》的 词,表现他的满不在乎。词曰: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 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有白 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依 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酙低唱。 宋仁宗看了柳永的答卷,一笔便把他的名勾掉了,在卷子上批道: “且去浅酙低唱,何要浮名?” 柳永在第三次重考后才获得进士及第,不过他只作到屯田员外郎的 小官,便终止了政治生涯,一生浮沉于偎“红依翠”的生活,结局相当悲 惨。杨安国生财有道杨安国,宋朝人,本是山东的一位经学家,后累官 至天章阁侍讲,相当于皇家学院的教授。他经常给皇帝讲课,他讲经时, 常用一了些俚语、俗语,听了令人发笑。 有一天,杨安国为宋仁宗讲《论语》。当讲到“一箪食一瓢饮”时, 他用山东腔解释说:“颜回很穷,可是尚有一箩筐的米饭,一葫芦的浆 水。”又讲到孔子“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他就向仁宗说:“官 家,从前孔子教人,也是要学费钱的呀!”宋仁宗听了,微笑点头,表 示知道了。第二天,皇帝派人来,对每一位给皇帝讲课的讲官都送去一 笔钱,大家闻知皇上的赐赠,与杨安国讲的“束修”之义有关系,都一致 婉谢不受。但杨安国自己,却不客气地“笑纳”了。 陈季常怕老婆 陈慥,字季常,宋代黄州人,自称龙丘居士。其妻柳氏凶悍,经 常打骂陈季常。苏东坡谪贬黄州时,与陈季常谈诗论文,颇为友善,但 见其畏妻如虎,丑态百出,既可怜又可笑,于是苏东坡写了一首诗嘲讽 陈季常的怕老婆,诗曰: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 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后来人们便以“河东狮吼”比喻悍妻发威,而以“季常之癖”代指怕老 少女痴恋苏东坡苏东坡谪官到了广东的惠州,住在惠州西湖旁边,与一位姓温的 都监为邻。温都监有一位女儿,年方二八佳龄,长得美如天仙,又爱好 文学,因而自视甚高,父母多次为她提媒,她都不中意。苏东坡南下惠 州时,温氏少女早已久闻其名,对苏的学问钦佩不已,所以,她很想看 看苏东坡人材如何。但当时男女授受不亲,没有机会接触,于是她每天 晚上偷看夜读的苏东坡,有时候还会情不自禁地悄然来到苏东坡窗下窃 听。不看犹可,一看之下,温家小姐竟为苏东坡的才气与风度所倾倒, 几乎每晚都逗留苏东坡窗前。有几次,苏东坡也发现了,开窗微笑凝视, 少女则羞得飞快跑走。苏东坡亦未把此事放在心上。 久而久之,温都监终于发现了女儿的行动,便严加责询。这位痴情 的少女竟鼓起勇气说,她愿意给苏东坡作小妾,因为她爱东坡。父母虽 然觉得此事太荒唐,但看女儿意志如此之坚,也就答应了她的请求,准 备向东坡提亲。然而事不凑巧,苏东坡突然接到命令,已被贬到更远的 儋耳(海南岛)去了,因为走得匆忙,温都监来不及说明。 东坡走后,痴情的温氏少女竟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单恋成疾,终 于夭折了。一年后,苏东坡回到惠州,才知道这一哀怨凄婉而动人的爱 情悲剧的前因后果。这位多情才子深感不安,惆怅不已,于是在一个月 明之夜,独自一人来到这位早夭的少女墓前凭吊。对着清冷的月光,诗 人吟诵了一首寄托哀思的《卜算子》词: 缺月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农妇诗嘲苏东坡 苏东坡博学多才,当他被谪贬到广东后,听说当地妇女很多人 会做诗,连农村妇女也不例外,有的甚至出口成章。 苏东坡自以为是当代的大诗人,很想找个机会试一试。 一天,他路过新会,路上看见一个袒胸露乳的农妇,挑了饭担朝这 边走来。苏东坡触景生情,就念起诗来:“蓬发星星两乳乌,朝朝送饭 去寻夫。”那个担饭的农妇,抬头一看,见题诗戏弄她的是苏东坡,连 连应声答道:“是非只为多开口,记否朝廷贬汝无?” 苏东坡一听,面红耳赤,拔脚就走。以后,他再也不敢轻视妇女了。 同情妇女的“拗相公” 王安石曾有个外号叫“拗相公”,实际上他是个很有人情味的宰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宋朝名人趣味故事高考作文的有关素材积累”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宋朝名人趣味故事高考作文的有关素材积累

宋朝名人趣味故事高考作文的有关素材积累

苏东坡,皇后,东坡,王安石,陆游,欧阳修,皇帝,唐婉,李存,程颢,李清照,赵惟一,萧皇后,娥皇,张汝舟,辛弃疾,宰相,妻子,画家,周后,米芾,范仲淹,赵匡胤,辽道宗,陈季常,女儿,少女,是一位,有一次,刘叟

2020-05-28 #故事阅读

宋朝名人趣味故事高考作文的有关素材积累

宋朝名人趣味故事高考作文的有关素材积累

苏东坡,皇后,东坡,王安石,陆游,欧阳修,皇帝,唐婉,李存,程颢,李清照,赵惟一,萧皇后,娥皇,张汝舟,辛弃疾,宰相,妻子,画家,周后,米芾,范仲淹,赵匡胤,辽道宗,陈季常,女儿,少女,是一位,有一次,刘叟

2020-09-05 #小故事

高中语文素材积累摘抄 高考作文名人名言万能素材积累

高中语文素材积累摘抄 高考作文名人名言万能素材积累

人生,才能,笑对人生,命运,时候,机会,生命,比你,不幸,格言,学会,思想,机遇,污水,环境,高中,缺点,财富,逆境,改造,行动,素材积累,不放弃,你觉得,可以改变,如果我们,无法改变,虽然我们,都看到,重要的是

2013-11-18 #长篇故事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经典名人语录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经典名人语录

个人,父爱,名人,语录,高考作文素材,罗曼,罗兰,必须有,利益,力量,父亲,爸爸,合作,孟子,托尔斯泰,琼瑶,缪塞,世界上,上苍,人情,双方,友谊,商业,家庭,感情,思想,程度,苦痛,伯恩斯,凯利

2018-07-08 #短篇故事

高考名人名言素材积累 高中作文素材摘抄大全

高考名人名言素材积累 高中作文素材摘抄大全

机会,名人名言,力量,名人,好人,意志,时候,机遇,科学,青春,金钱,青年,奥斯特洛夫斯基,子曰,毛泽东,什么也,充满着,人生,大全,左转,才能,逆境,论语,花木,良机,要人,生活,考验,革命,中找到

2009-03-06 #经典故事

高中语文素材积累摘抄高考作文名人名言万能素

高中语文素材积累摘抄高考作文名人名言万能素

比你,不幸,哲理,文章,才能,你觉得,素材积累,重要的是,只有你,人生,命运,佳句,切线,名人名言,圆圈,学会,成绩,时候,辈子,读后感,美文,高中语文,高考作文,有的人,余秋雨散文,从什么时候开始,使自己,有一条,新东西,腾出空间

2014-01-13 #小故事

2019高考作文素材积累:名人与书的故事

2019高考作文素材积累:名人与书的故事

法拉第,人们,雅号,华罗庚,多大,贝弗里奇,被人称为,世人,人生,书库,书城,书柜,名人,印刷厂,大学,建筑材料,故事,我国,数学,文学家,皇宫,英国,每本书,丹斯,公孙,刘孝标,唐玄宗,子执,尉之职,弘富

2020-08-31 #故事阅读

2019高考作文素材积累:名人与书的故事

2019高考作文素材积累:名人与书的故事

法拉第,人们,雅号,华罗庚,多大,贝弗里奇,被人称为,世人,人生,书库,书城,书柜,名人,印刷厂,大学,建筑材料,故事,我国,数学,文学家,皇宫,英国,每本书,丹斯,公孙,刘孝标,唐玄宗,子执,尉之职,弘富

2017-03-13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