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古代科举考试落榜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时间:2020-05-27

古代科举考试名人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94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古代科举考试落榜的历史名人有哪些古代科举考试落榜的历史名人有哪些网站词语大全世界历史宗教神话故事上古神话小故事成语大全野史军事传统文化您当前位置: 古代科举考试落榜的历史名人有哪些Oct17时间:2018/10/17 06:22 分类:

古代科举考试落榜的历史名人有哪些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考场如战争,而古代科举考试更是激励,并不是每个历史名人都春风得意马蹄疾。在古代科举考试中也有那么几位历史名人。那么他们到底有谁,下面中国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下。

韩愈:接连应考霉运多

被苏轼评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的韩愈,从20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一连三次,当他那字字珠玑的答卷到了考官手里,却如同废纸一张。

公元787年,韩愈在取得乡贡资格后,再次前往长安,应礼部进士试,但这次考试失败了。接着,他又考了两次,均名落孙山,这对韩愈打击很大,他感到愧对祖先、愧对家人。韩愈把前人写的文章都吃透了,但他的写作方法不讨主考官的喜欢,譬如第三次考进士,出的试题为“不迁怒不贰过”,大意是“若自己不高兴,不要转移到别人身上,不犯两次同样的错误”。韩愈看后,立即有了主题,他没有用骈体,而是用古文体挥笔而就,写得很顺利,但主考官看了以后,却把试卷放在一边。

公元792年,韩愈再次来到长安,第四次参加进士考试。这一次,主考官是宰相陆贽,试题和上年的差不多,韩愈没有犹豫,一字不改地把去年的旧作写在卷面上,很快交卷了。陆贽看后,感到此卷似曾相识,反复看了几遍,自语道:“好文章!完全是古文风格,没有半点骈体文的味道,去年怎么没有录取?差点埋没人才了!”就这样,韩愈考中了进士。

其实,韩愈这次考上进士,也与其他考官梁肃、王础有关,梁、王这次辅助主考官陆贽,两人都爱好古文,都欣赏韩愈,都有提携韩愈之意。所以,韩愈25岁考上进士,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考取进士并不等于有官可做,这只是入途的第一步。礼部只管进士,派官还要经过吏部的“守选”考试,其考试名目多,普通的是“书判拔萃”,入高官的是“博学宏辞”。韩愈心想自己满腹经纶,考“博学宏辞”不会有什么问题。谁知,与当年考进士的命运一样,连续三年,均一败涂地。

无奈,他只得另辟蹊径。两个月内给当朝宰相写出三封情真意切、辞藻华丽的陈述书。他陈述自己“遑遑乎四海无所归,恤恤乎饥不得食”,请求垂怜一官半职。结果石沉大海,杳无音讯。于是,他不得已而求其次,投奔地方军阀。可只干了两年多,幕主便死了;之后又投奔了一个军阀,可还没上任,幕主又死去了。韩愈真是霉运多多,可谓“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幸而后来《进学解》被当时的宰相看到,惊叹不已,很同情他的遭遇,也欣赏他的才干。于是任命韩愈为五品刑部比部郎中兼任史馆修撰,从此韩愈进入高官阶层。

李时珍:落榜后改学医

从6岁开始读书后,李时珍显露出聪明才智,1532年刚刚14岁的李时珍中了秀才,这给父亲李言闻带来了莫大的期盼。然而在当时的社会,中举人何等之难,李时珍连续参加了三次科举考试,第二次还由于过度的用功和劳累得了骨蒸病,连续高烧不退,险些丢了性命。

两次落榜后,李时珍依然在科举路上艰难跋涉,集中一切精力希望能顺利通过科举考试。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23岁的李时珍第三次落榜,李时珍的举人梦和李家的举人梦彻底破碎。科举考试三度落榜以后,李时珍父子都对科举制度心灰意冷,李时珍无奈抛下了八股文,转而学医。

经过不到4年的时间,李时珍已经成为一名有独立行医能力的医生,而且名声越来越大,成为名声传遍全国的名医了。1556年,湖北楚王的世子突然得了暴厥症,俗称抽风,找了很多医生都没有治好,楚王很着急,慕名请来李时珍,谁料一付药后,竟神奇般地药到病除。为了报答李时珍,楚王委任李时珍主管王府里的祭祖,官居七品。3年后,皇帝突然招揽天下名医,楚王应招,将李时珍推荐入太医院。

公元1552年,李时珍断然决定不再以开业行医为主,而要集中主要精力,完成重修本草的伟大理想。李时珍用18年的时间进行野外考察,又用10年的时间三易其稿,终于完成了自己重修本草的心愿。

金圣叹:试卷连写39个“动心”

明末清初文坛奇才金圣叹,也曾三次名落孙山。第一次试题为:“吾岂匏瓜也哉,焉能击而不食。”他答题时在试卷上绘了一个光头和尚,一把剃刀。主考官问他这是什么缘故,他回答说:“此亦匏瓜之意形也。”主考官大怒,其结果可想而知。

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分页:

本文标题: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古代科举考试落榜的历史名人有哪些”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名人是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的?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名人是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的?

曾巩,老欧,苏家,学子,科举制度,楼主,文采,父子,苏轼,欧阳修,欧阳,王安石,苏洵,苏辙,范仲淹,好的,一体,名人,人物,主考官,名字,孝廉,徒弟,学生,岳阳楼记,感觉,文章,状元,牛人,老师

2020-05-27 #故事会在线阅读

古代科举考试中名落孙山的历史名人

古代科举考试中名落孙山的历史名人

李时珍,金圣叹,西子,韩愈,主考官,时间,楚王,科举考试,无奈,军阀,举人,公元,医生,卷上,宰相,名声,名医,结果,本草,精力,不动心,西子来,名落孙山,暴厥,李言闻,水水,修撰,在试,另辟蹊径,一官半职

2020-05-27 #经典故事

古代有哪些名人参加过科举考试

古代有哪些名人参加过科举考试

进士,中举,乡试,道光,举人,进士及第,康熙,光绪,状元,宋仁宗,贞元,年会,中二,会试,及第,天圣,甲第,秀才,乾隆,仁宗,刘伯温,唐中宗,唐文宗,张之洞,张九龄,景龙,柳宗元,进士第,中贡,时中

2020-05-27 #故事阅读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有哪些 第三期 从宗法制到科举制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有哪些 第三期 从宗法制到科举制

制度,科举制,科举,分封制,关系,家长制,时期,贵族,等级,张居正,亲疏,八股文,家庭,官员,形式,普通人,父权,血缘,秩序,科举考试,诗赋,考试,科考,代一,士科,多科,常科,明法,武则天,曾参

2007-08-10 #小故事

古代科举制的利弊有哪些 它的意义是什么?

古代科举制的利弊有哪些 它的意义是什么?

科举制,科举制度,作用,发展,中国,思想,人才,制度,官员,皇权,考生,选拔制度,八股,利弊,意义,影响,八股文,国家,地位,家族,政府,朝代,消极影响,目的,知识分子,科举,科举考试,有才,积极影响,传教士

2020-05-27 #故事阅读

古代科举制的利弊有哪些 它的意义是什么?

古代科举制的利弊有哪些 它的意义是什么?

科举制,科举制度,作用,发展,中国,思想,人才,制度,官员,皇权,考生,选拔制度,八股,利弊,意义,影响,八股文,国家,地位,家族,政府,朝代,消极影响,目的,知识分子,科举,科举考试,有才,积极影响,传教士

2020-05-27 #经典故事

历史上那些人通过科举考试形成名人的 历史考试历史

历史上那些人通过科举考试形成名人的 历史考试历史

状元,历代,科举考试,中国历史上,宰相,成就,及第,时间,皇帝,连中三元,人数最多,状元及第,三元,中国,人数,光绪,历史,我国,父子,著述,西夏,进士,研究,中得,乾隆,得中,武科,申科,苏冕,颜真卿

2020-05-27 #故事会在线阅读

历史上那些人通过科举考试形成名人的

历史上那些人通过科举考试形成名人的

状元,历代,科举考试,中国历史上,宰相,成就,及第,时间,皇帝,连中三元,人数最多,状元及第,三元,中国,人数,光绪,历史,我国,父子,著述,西夏,进士,研究,中得,乾隆,得中,武科,申科,苏冕,颜真卿

2020-05-28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