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最新版精选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考试300题含答案

时间:2020-05-27

与古代科举制度有关的故事30字

提示:本文共有 1639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3 分钟。

2019 年最新教师招聘《教育学》考试题库 300 题[含 含答案] 一、单选题 1.直观的具体手段一般有A A.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语言直观 B.实物直观.挂图直观.语言直观 C.实物直观.模像直观.挂图直观 D.模像直观.挂图直观.语言直观 2.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是A A.班主任 B.班委会 C.共青团 D.少先队 3.教师在教学中补充教学内容以反映最新科学成果,体现了教学的B A.思想性 B.科学性 C.拓展性 D.趣味性 4.阅读.写作.运算.试验等属于A A.基本技能 B.基础知识 C.基本能力 D.基本素质 5.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D A.孔子 B.昆体良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6.实质教学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C A.发展智力 B.培养思想品德 C.传授知识 D.发展个性 7.关于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说法错误的是C A.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B.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的个别智力活动或操作活动 C.教学方式可以被运用于方法,它本身也能独立完成一项教学任务 D.教学方法是一连串的有目的的活动,它能独立完成某项教学任务 8.在教学任务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C 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培养学生的能力 C.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形成学生科学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9.是谁将心里咨询的临床疗法引入教学领域,创立了非指导教学模式D A.罗杰斯 B.杜威 C.布鲁纳 D.赞科夫 10.下面哪一位前苏联的教育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C A.凯洛夫 B.赞科夫 C.维果斯基 D.巴班斯基 11.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这一原则时,要A。 A.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B.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C.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D.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 12.罗杰斯的教学原则体系不包括C A.以学生为本 B.让学生自发地学习 C.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D.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 13.社会主义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所决定的教学原则是A A.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4.一节课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D A.组织教学 B.检查复习 C.巩固新教材 D.讲授新教材 15.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是D A.教学是智育的唯一途径 B.智育是教学的唯一任务 C.教学就是智育 D.智育主要通过教学来进行 16.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 B.上课 C.布置批改作业 D.成绩考评 17.通过准备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交流.对过程及时总结是C运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练习法 18.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A A.非指导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19.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之为D A.实验法 B.讲解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20.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C A.社会的属性 B.实践的属性 C.自然的属性 D.现实的属性 21.每年的 9 月 10 日定为“教师节”的决定颁布始于A A.1985 年 B.1989 年 C.1993 年 D.1995 年 22.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反映在课程类型上主要表现为B的关系。 A.必修课与选修课 B.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C.学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D.显性课程与潜在课程 23.课业及进程是指B A.课表 B.课程 C.教程 D.学期 24.教育改革的核心是C。 A.内容改革 B.方法改革 C.课程改革 D.途径改革 25.在课程改革中,改革的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的体现,需要调整A A.课程目标 B.课程标准 C.课程结构 D.课程设计 26.为保证学校的教育质量,学校必须开设的课程叫做D A.选修课程 B.学校课程 C.综合课程 D.必修课程 27.指导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是C A.课程内容 B.课程计划 C.课程目标 D.课程设计 28.课程目标的依据是D A.对经济的研究.政治的研究和文化的研究 B.对学校的研究和国家政策的研究 C.对学生的研究和教师专业的研究 D.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和学科的研究 29.教学要受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与之相对应的教学原则是C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30.B是假定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行为主义模式 31.“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否则决不能成为一种有系统的学问”。这正是C的“教育学”超出他的前人和同代人的地方。 A.培根 B.夸美纽斯 C.康德 D.赫尔巴特 32.将每年的 9 月 10 日定位“教师节”的决定始于A A. 1985 年 B. 1989 年 C. 1993 年 D.1995 年 33.在班级的各项活动中,B是主导活动。 A.体育活动 B.学习活动 C.娱乐活动 D.实践活动 34.对个别学生的教育C A.就是要靠班主任 B.就是要靠集体活动来教育 C.是同集体教育相辅相成的 D.主要是对较差学生的教育工作 35.在教师主持下全班同学都参与的活动叫A A.班会活动 B.少先队活动 C.主题活动 D.课外教育活动 36.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这项工作是D。 A.班主任工作总结 B.建立学生档案 C.班主任工作计划 D.操行评定 37.教学管理的核心是C A.教学思想管理 B.常规管理 C.教学质量管理 D.教学管理中计算机的应用 38.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立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属于D A.平行管理 B.常规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39.应该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是在C A.17 世纪 B.18 世纪 C.19 世纪 D.20 世纪 40.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是《大教学论》的作者A A.夸美纽斯 B.埃拉斯莫斯 C.杜威 D.凯洛夫 41.下列原则中属于德育原则的是A A.导向性原则 B.因势利导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2.德育中为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这体现了德育的B A.疏导原则 B.导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43.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C A.复式教学就是对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下教学 C.复式教学课堂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 D.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 44.以教育.影响受教育者的经过选择和处理的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道德规范.政治原则.思想观点及其体系是指B A.德育方法 B.德育内容 C.德育模式 D.德育过程 45.在我国,中小学教科书长期以来采用国定制,一直持续到B。 A.20 世纪 70 年代末 B.20 世纪 80 年代 C.20 世纪 90 年代 D.20 世纪末 21 世纪初 46.德育认知模式非常注重A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47.实施德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A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B.课外校外活动 C.劳动 D.共青团活动 4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 B.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才能转化 C.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主要放在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环境方面 D.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 4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D A.说服教育法 B.锻炼法 C.陶冶法 D.榜样法 50.孔子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来了解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体现了德育原则的C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51.德育过程的真正开端和起点是B A.提高品德认识 B.激发品德发展动机 C.陶冶品德情感 D.培养品德行为习惯 52.“私德教育”的核心是A A.家庭美德教育 B.个性品质教育 C.职业道德教育 D.交往礼仪教育 53.形成性测验的根本目的是C A.发现问题 B.分班.分组 C.调控教学 D.阶段性总结分析 54.计算机的这种独特性,为教学活动带来的不仅是效率的提高,而是一些革命性变化的可能,其中不包括哪一项D A.教师的角色将实现重要转变 B.个别化教学将普遍实现 C.计算机辅助教学将使得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成为可能 D.让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原理和程序语言 55.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D 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效度 56.能鉴别学业水平高低.能力强弱的测验表明其D很高。 A.难度 B.信度 C.效度 D.区分度 57.式C A.教学 B.教学原则 C.教学模式 D.教学方式 58.学生的品德结构中,下列陈述正确的是B A.行是基础,知是关键 B.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C.意是基础,情是关键 D.意是基础,行是关键 59.卢梭的《爱弥尔》体现出的人性论是 C A.白板说 B.性恶论 C.性善论 D.性三品说 6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A提出的。 A.邓小平 B.毛泽东 C.胡锦涛 D.周恩来 A、 61.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格塞尔 D.威尔逊 62.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D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A.威尔逊 B.孟子 C.格塞尔 D.弗洛伊德 63.危险期主要指C。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64.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C。 A.现实性 B.必然性 C.可能性 D.方向性 65.个体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称为A A.关键期 B.机能期 C.发展期 D.差异期 66.孟子的“性善论”从教育对人的地位提升的角度讲是B A.发现人的价值 B.发掘人的潜能 C.发挥人的力量 D.发展人的个性 67.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A 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认识活动 D.实践活动 68.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A A.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B.社会环境的要求 C.教育要求的内化 D.个体的理想和目标 69.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A。 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认识活动 D.实践活动 70.“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这一认识表明现代教育具有C的特征。 A.科学性 B.价值性 C.生产性 D.未来性 71.下列D不是学生文化的成因。 A.学生个人身心特征 B.同伴群体影响 C.师生交互作用 D.学校影响 72.在构成课程的理论基础中,A对于课程的影响最为长久.最为深刻。 A.哲学 B.心理学 C.教学论 D.社会学 73.1939 年,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的是 A A.凯洛夫 B.马卡连柯 C.赞科夫 D.巴班斯基 74.下列哪一观点是正确的B A.智育等于教学 B.创造性思维即发散思维 C.进行美育即实施素质教育 D.智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 75.下列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的文化是 C A.校园文化 B.学校文化 C.学生文化 D.精神文化 76.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 D A.政治制度 B.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 D.生产力 77.影响受教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 B A.政治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生产力 D.文化 78.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 D A.科学技术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 D.生产力 79.被周恩来称为“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布尔什维克”的人民教育家是D A.徐特立 B.蔡元培 C.杨贤江 D.陶行知 80.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特点的出现意味着 B A.教育现象刚刚萌芽 B.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C.教育制度初步形成 D.教育活动趋于完善 81.在西方,最早提出对学生进行和谐教育的是 B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卢梭 8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 A.教育现象 B.教育事实 C.教育规律 D.教育问题 83.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废除于哪一年 C A.1901 年 B.1904 年 C.1905 年 D.1911 年 84.“弃圣绝智”.“弃仁绝义”是下列哪个学派的主张 C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85.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教育家是 B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86.汉语中最早将“教”和“学”连用的是在战国时期的哪本著作 C A.《说文解字》 B.《礼记·学记》 C.《孟子·尽心上》 D.《论语》 87.决定教育目的的是C A.家长 B.学校 C.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传统 88.教师首次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类别的文件是B 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B.《国际标准职业分类》 C.《教师资格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89.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的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是 B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学制 90.下列属于一级课程的是A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学校课程 D.基础型课程 91.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要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C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学校课程 D.基础型课程 92.布鲁纳认为,无论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次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D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93.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D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思想政治教育 C.课外活动 D.教学 94.教师的职责和使命分别是C A.教书育人 教学科研 B.教学科研 教书育人 C.教育教学 教书育人 D.教书育人 教育教学 95.人们常说:“教育法,而无定法”,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是C A.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B.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C.创造能力 D.观察能力 96.教师聘任作为教师任用的一种基本制度,不具有以下哪个特征D A.教师聘任是教师与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法律行为 B.以平等自愿.“双向选择”为依据 C.聘任双方依法签订的聘任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D.具有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特征 97.“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更给我一个特殊的环境,我可以运用特殊的方法,把他们加以任意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提出这个观点的是美国著名教育学家B A.杜威 B.华生 C.斯金纳 D.桑代克 98.学生受师生关系影响的主要因素是B A.教师的态度 B.教师对学生的认识 C.学生对教师的认识 D.学生的认知特点 99.教师在社会发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教育活动的首要推动者是C A.受教育者 B.管理者 C.教育者 D.教育影响 100.西方最早的教师被称为A A.智者派 B.犬儒派 C.毕达哥拉斯学派 D.历史学派 101.A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一定人类文化的表现。 A.教育 B.科技 C.政治 D.自然 102.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及政府部门做出的处理不服或对其侵犯权益的行为,依《教师法》向主管行政机关申诉,请求处理的制度是A A.教师申诉制度 B.学生申诉制度 C.学校事故 D.法律救济 103.“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B。 A.教育无目的论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10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 20 世纪末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典型是C A.教育实验的热潮 B.教育改革的实践 C.素质教育运动 D.教育的国际化走势 105.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A A.涂尔干 B.卢梭 C.赞可夫 D.福禄培尔 106.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C 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 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 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 107.下列哪位将进步主义与实用主义联系在一起D A.赫尔巴特 B.加涅 C.乔姆斯基 D.杜威 108.1992 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C,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上的一个重大转变。 A.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B.实施素质教育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09.我国首次把美育列为教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是在B A.1911 B.1912 年 C.1957 年 D.1958 年 110.当前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D A.体育 B.体育.美育 C.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D.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111.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D A.潜在性 B.现实性 C.特殊性 D.可塑性 112.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A。 A.德育 B.劳动技术教育 C.体育 D.智育 113.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是B A.活动性 B.目的性 C.实践性 D.预期性 114.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是B 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C.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 D.发展科技和经济 115.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 20 世纪末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典型是C。 A.教育实验的热潮 B.教育改革的实践 C.素质教育运动 D.教育的国家化走势 116.制约课程设计的主要因素有C A.社会 B.设计者 C.社会.知识和儿童 D.政治.经济和文化 117.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属于教师的C A.人格培养 B.学科专业素养 C.教育专业素养 D.职业素养 二、多选题 118.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A.B.C.D.E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 D.道尔顿制 E.设计教学法 119.班级组织的社会特征B.C.A A.自动功能 B.靠正式和非正式两方面的手段来维持 C.半自治性 D.基层性 120.学科课程的主要缺点是易造成A.B.C.D A.学生被动学习 B.割裂完整的生活世界 C.忽略个体知识 D.学校与现实社会生活的隔离 121.正确处理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的关键是B.C.D A.如何加大必修课的范围 B.弄清两者之间的内在依据 C.选修课的开设的时机问题 D.如何保障选修课的质量 12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主要包括A.B.C.D 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C.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E.学生的个性差异与教材相适应 123.贯彻直观性原则的要求是A.B.C A.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B.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C.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D.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E.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124.讲授法的基本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具体地说,又可以分为哪几种形式?A.C A.讲述 B.讲读 C.讲解 D.解读 125.制定自主性探索学习的评价标准时,必须注意到以下几点B.E A.评价标准应该多元化 B.评价标准应当突出重点 C.评价标准应该量化 D.评价标准应该有唯一的标准 E.评价标准应当有一定的弹性 126.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包括哪几个方面A.B.C.D A.组间同质,组内异质 B.设立小组目标 C.实施小组评价与奖励的机制 D.个人责任的明确和均等的成功机会 127.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主要从哪几个 128.应当注意哪些问题A.B.C.D A.作业的内容,应当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 B.作业的分量要适当 C.布置作业时要有明确的要求,规定完成的时间 D.对学生作业要认真.及时地批改 129.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表现为教师的A.B.C.D A.社会身份获得 B.教师自治组织的建立 C.民主参与度 D.政治影响力 E.专业素养的提高 130.测验和考试是用来检查教学的手段,应把握的原则有A.B.D.E A.客观性原则 B.计划性原则 C.随机性原则 D.指导性原则 E.发展性原则 131.学生的本质属性包括A.C.D.E A.学生是独立的人 B.学生是全面发展的人 C.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 D.学生是社会中的人 E.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132.一个完整的课时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项目A.B.C.D.E A.班级.学科名称 B.授课时间.题目 C.教学目的.课的类型 D.教学方法.教具 E.教学进程.备注 133.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失去了手段的目的。”这句话强调了B.E A.德育目标 B.德育途径 C.德育方法 D.德育结构 E.德育功能 134.榜样法是以他人的A.C.D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A.高尚思想 B.模范事迹 C.模范行为 D.卓越成就 135.德育过程的结构要素有A.B.C.D.E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德育内容 D.德育目标 E.德育方法 136.德育教育的体谅模式的特征有A.B.D A.坚持性善论,尊重儿童发展需求 B.坚持人具有一种天赋的自我实现趋向 C.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 D.大力倡导民主的德育观 E.强调按道德认知能力发展的要求进行学校道德教育 137.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过程的区别表现在A.B.C A.活动方式的区别 B.影响因素的区别 C.形成结果的区别 D.指导思想的区别 138.在德育方法中,B.E是陶冶法的典型特征。 A.摆事实.讲道理 B.创设良好的情境 C.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活动 D.操行评定 E.潜移默化 139.培养班干部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责任。培养班干部,班主任应该做到A.B.C A. 严格的要求 B. 耐心引导 C. 注意学生集体领导机构的经常变动 D.注意保持教师的绝对权威 140.组建班集体式班主任指挥发挥之所在,所以其方法应该是不拘一格。但是通常情况下,如下哪些工作环节还是被认为是必需的A.B.C.D A.建立组织 B.对全班同学提出共同的奋斗目标 C.制定规章制度 D.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 141.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包括A.B.D.E A.明确的共同目标 B.一定的组织结构 C.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D.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E.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 142.班主任的素质主要包括A.B.C.D.E A.思想品德素质 B.知识能力素质 C.个性心理品质 D.身体素质 E.教育机智 143.班级授课制的五个固定是指A.B.C.D.E A.学生固定 B.教师固定 C.内容固定 D.时间固定 E.场所固定 144.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表现在A.B.C.D A.规范发展方向 B.加速个体发展 C.具有延时发展价值 D.开发特殊才 E.对人的发展提供可能 145.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特征有B.D.E A.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 B.教育方法严厉 C.培养有文化修养的政治家 D.教育内容单一 E.培养忠于统治的军人 146.下列选项中,哪些是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C.D A.孟禄 B.洛克 C.沛西.能 D.利托尔诺 E.卢梭 147.以下各选项中属于《学记》里的内容的有A.B.C.D.E A.“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B.“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C.“君子之教,喻也” D.“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E.“学不躐等” 148.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B.D A.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B.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C.教育现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D.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E.教育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149.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A.B.C.D.E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自我教育 D.社会教育 E.自然形态的教育 150.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A.C.D.E A.公共性和生产性 B.公益性和免费性 C.科学性 D.国际性 E.终身性和未来性 151.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A.B A.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B.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C.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民主 D.教育促进社会的发展 E.教育促进文化的延续 152.文化的人的心理.行为形态,具体指:B.D A.学术活动 B.社会生活方式 C.学术机构 D.精神风貌 E.大众娱乐机构 153.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和整理主要依据:A.C.D A.社会需要 B.科技的发展 C.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水平 D.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 E.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 154.教育作为文化形式,反作用于文化整体,其意义表现在:A.B.C A.保存.传递文化是教育的基本职能 B.教育传播外来文化,孕育.创造新文化,促进文化变迁 C.教育可以整合.控制文化,使文化结为一体,增强文化自身凝聚力 D.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民主 E.教育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155.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主要有B.C A.柏拉图 B.华生 C.洛克 D.荀子 E.施太伦 156.发生认识揭示的个体认知发展的阶段有A.B.C.D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E.命题运算阶段 157.在中国,奴隶制社会初期的早期学校称为A.B.C.D A.庠 B.序 C.学 D.校 E.馆 158.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活动层次包括B.C.D A.学校活动 B.生理活动 C.心理活动 D.社会活动 E.家庭活动 159.人的力量包括A.E A.身体力量 B.社会力量 C.家庭力量 D.网络力量 E.精神力量 160.少年期的生理发展特点有A.B.C.E 161.校园文化可以细分为 A.B.D A.学校物质文化 B.学校制度文化 C.学生文化 D.学校精神文化 E.班级文化 162.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是指 A.C A.传递和深化文化 B.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C.构成文化本体 D.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 E.教育对文化的延续 163.在制定教育目的的过程中必须涉及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问题是C.E A.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B.教育与文化的问题 C.人本位的价值取向问题 D.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问题 E.社会本位论的价值取向问题 164.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C.D.E A.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实际及规律 B.教育发展程度和教育规律 C.哲学观念 D.人性假设观念 E.理想人格 165.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与广义教育的相同点在于它们都有目的性,不同点则在于学校教育具有的目的性更强,这表现在A.C.D A.学校是专门的育人机构 B.学校有健全的设施 C.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比一般的教育工作者具有更高更专门的教育素养 D.在设定的程序上,国家或学校在学校教育目的上会有效为全面的考虑 E.学校是接受政府管理的 166.安排课程表时应遵循的原则包括A.C.D A.整体性原则 B.有效性原则 C.迁移性原则 D.生理适应性原则 E.实时性原则 167.课程目标的规定性有A.B.C.E A.时限性 B.具体性 C.预测性 D.实际性 E.操作性 168.课的类型是根据A.B来确定的。 A.教学目的 B.课的具体任务 C.学科特点 D.教学内容 169.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表现在 A.B.C.D.E A.帮助人发现自身价值 B.使人认识并发挥自身潜能 C.发展人的精神力量 D.形成人格 E.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充分的发展 三、判断题 170.“授人以渔”说明教学中应重视知识的传授。× 171.主题班会的形式:主题报告.主题汇报会.主题讨论会.科技制作成果展评会.主题竞赛.主题晚会等。√ 172.安排课程表要遵循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 173.循序渐进原则就是系统性原则。× 174.因材施教就是照顾个别同学的差异。× 175.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发现学习模式是一种“折衷”的教学模式。√ 176.课程评价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 177.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178.教学计划中的课时分配包括学科的总时数,每门学科各学科的授课时数和 周学时等。√ 179.教学原则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中,它的正确和灵活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180.讲授课是根据教学任务来划分。× 181.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和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82.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的类型,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183.课的类型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184.作业的检查与批改是上课必要的补充。× 185.与讲授法相比,发现法对学习结果的关注超过对学习过程的关注。× 186.课程改革是教育系统内部的事,外部人员参与与否并不会影响改革效果。× 187.教师是专业人员,但是教师职业不是一种专门职业。× 188.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的专业化。× 189.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教师要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 190.教育能力是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师教学活动的方式.方式和效率。√ 191.建立在不同的教育哲学理论基础上的课程论及课程的历史传统叫课程理论。√ 192.教学计划的核心问题是课程的设置。√ 193.在目标游离评价模式中,教师的主观因素不会影响评价效果。× 194.德育的社会发展功能主要指的是对个体品德心理结构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195.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就是拓展型课程。× 196.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泰勒。× 197.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同样重要。课程论侧重研究教什么,教学论侧重研究“如何教”。√ 198.课程目标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199.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200.课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的,不受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201.教学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具有主导作用。× 202.班级管理体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203.学生集体是否形成了健康的舆论,这是集体成熟的重要标志。√ 204.在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等工作的教师通常称之为年级组长。× 205.对整个班主任工作过程.状况和结局作出全面的.恰如其分的评估,包括质的评估和量的评估。这项工作被称为班主任评价。× 206.自我认同有利于学生树立在集体中的形象与自信心。√ 207.班级通常由老师.一群学生及环境组成。√ 208.陈述式试题的最简便形式是填充题。× 209.班级组织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210.麦克费尔提出了关于青少年期是人生“社会试验期”的假设。√ 211.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生活准则以及一定的活动节律。√ 212.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分为三种类型:权威的.民主的.放任的。√ 213.设计并开展班级教育活动不属于教师的经常性工作。× 214.19 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这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15.了解和研究学生不包括了解学生的群体关系。× 216.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主持进行的全班性会务活动。√ 217.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学生。√ 218.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有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219.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这是 1989 年 11 月 20 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教育联合公约》的核心精神。× 220.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主要适用于比较后进的学生。× 221.学生某一道德认识的提高,标志着他的思想品德的提高。× 222.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受制于政治经济。× 223.德育相对于智育.体育而言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 224.德育过程的机构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四个要素构成。√ 225.班级组织的镜像具有两种功能,一种功能是使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产生文化认同,另一种功能是个体能够在对群体认知的基础上产生在我异化。√ 226.受教育者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 227.在班级中实施目标管理就不需要实施学生的自我管理。× 228.我国德育的方法主要有五种:榜样法.说服法.锻炼法.陶冶法.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229.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决定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30.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 231.德育模式的三种形式:认知模式.体谅模式和目的游离模式。× 232.社会模仿模式认为:教育即学会关心。× 233.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234.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35.生产力是由作为人的因素的生产资料和物的因素的劳动力构成的。× 236.在先秦时期,墨家和法家并称“显学”。× 237.宋代以后,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内容已不再是科举的内容。√ 238.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239.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 240.我国古代学校教育重在“四书”.“五经”,轻视生产知识的传授。√ 241.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24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影响着教育内容和学科的设置。√ 243.德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 244.由学校教育进行的科学知识再生产是一种扩大的再生产,但却不是一种高效的再生产。× 245.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一定人类文化的表现。√ 246.班级授课制有利于大范围地进行文化传播。√ 247.学校文化本身的特点就是吸收外来先进的文化。× 248.“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古训,强调了教师行为规范的重要性。√ 249.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250.教育结构从纵向上分为,初.中.高三级教育体系。√ 251.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资本主义社会中期。× 252.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其中最重要的改变是教育形式。× 253.《爱弥儿》主要体现了绅士教育。× 254.制度化教育的核心标志是学校的出现。√ 255.我国于 1903 年废除科举考试制度。× 256.古代印度,《楞严经》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的著作。× 257.英国著名学者洛克提出著名的“白板说”。√ 258.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学者。他主张教育应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并提出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学。√ 259.墨家学派主张“弃圣绝智”.“弃仁绝义”。× 260.在西方,培根首次把教育问题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提出来。√ 261.培根是第一个把伦理学和心理学引入教育学的教育家。× 262.“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教育思想的创立者是凯洛夫。× 263.我国学校课程的雏形“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264.杨贤江是我国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265.战国时的儒家学派提出了“兼爱.非攻”的主张。× 266.教育在青少年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要受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267.《学记》中“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268.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269.德育就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270.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是中学智育的表现。× 271.应试教育的核心点是教学生“学会学习”。× 272.“素质教育”的概念是一个教育科学的概念。× 273.创造美的能力既包括艺术美的创造也包括生活美的创造。 √ 274.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部分,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和文化背景,文化传统的影响。√ 275.文明习惯的教育属于道德素质教育。√ 276.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和抽象的关系,所以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都要以课程为中介才能实现。√ 277.按照《教师法》的规定,教师有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权利,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因此,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强制性的惩戒措施,对一些学生实行特殊管理。× 278.教师资格考试科目.标准和考试大纲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审定。√ 279.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取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和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280.教师的工作绩效有模糊性的特点。√ 281.只要具备良好的学科专业素养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282.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类传递经验的一种特殊形式。√ 283.素质教育是一个宏观的指导方针,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模式。× 284.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285.内铄论的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 286.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制约着人的发展,学校教育起着主导的作用。√ 287.教育的规模.速度与生产力水平同步发展。× 288.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楼梯试验,证明了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 289.“孟母三迁”的故事反映了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决定作用。× 290.潜能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291.马克思认为,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 29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49、 293.国家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在实质上都是强调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 294.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95.在确定教育价值取向上,应该处理好人和社会的关系。√ 296.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与教学目标是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297.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的质量标准。√ 298.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某门课程后所应形成的各种素质的预测。× 299.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有人身权和受教育权,其中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 300.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有几种不同的观点: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最新版精选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考试300题含答案”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精选2019年教师招聘《教育学》完整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

精选2019年教师招聘《教育学》完整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

B.,C.,D.,A.,E.,教育,学生,A.B.C.D.E,课程,教师,教学,A.B.C,B.C.D,发展,学校,知识,班级,A.B.C.D,A.C.D.E,目的,活动,原则,集体,能力,A.B,B.D.E,个体,文化,形式,德育

2020-09-25 #故事阅读

精编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考试300题含答案

精编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考试300题含答案

B.,A.,C.,D.,E.,教育,学生,教师,A.B.C.D,课程,教学,目的,A.B.C.D.E,A.B.C,A.B.C.E,个体,学校,知识,班级,A.B.D,A.B.D.E,A.C.D,B.C.D,过程,发展,原则,德育,我国,杜威,教学方法

2020-08-26 #故事会

精选最新版公务员考试常识考核题库1000题含答案

精选最新版公务员考试常识考核题库1000题含答案

答案,我国,正确答案,国家,中国,美国,世界上,地球,时代,时期,哪一个,人类,地区,是哪个,世界,世纪,环境,不属于,中亚,哪个国家,是我国,人们,名字,哪位,太阳,日本,死海,瑞士,英国,领土

2009-03-18 #故事会

精选最新版公务员考试常识测试题库1000题含参考答案

精选最新版公务员考试常识测试题库1000题含参考答案

答案,我国,正确答案,国家,中国,是哪个,世界上,地区,时期,哪一个,皇帝,时代,世纪,美国,城市,大陆,湖泊,气候,河流,英国,面积,非洲,在哪,中亚,人们,亚洲,印度,四川盆地,时间,星座

2014-07-14 #故事大全

最新版精编2020公考常识测试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

最新版精编2020公考常识测试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

答案,我国,哪一个,X.O,贝多芬,作者,民族,距离,人类,城市,少数民族,时候,木头,毕加索,什么意思,是哪个,产地,人体,全色片,北京,古筝,古琴,和平鸽,国际,地球,大西洋,山西,影像,欧洲,民歌

2020-05-20 #经典故事

最新版精选2019年专业技术人员诚信建设模拟考试300题含答案

最新版精选2019年专业技术人员诚信建设模拟考试300题含答案

C.,A.,B.,D.,答案,E.,社会,诚信建设,参考答案,制度,个人,建设,羊祜,政府,行为,公民,我国,方面,诚信教育,道德,原则,司法,企业,基础,教育,专业技术人员,陆抗,经济,信用,市场

2020-06-18 #故事阅读

精选最新版公务员考试常识测试版题库1000题含标准答案

精选最新版公务员考试常识测试版题库1000题含标准答案

答案,我国,正确答案,国家,中国,世界上,是哪个,地区,地球,面积,首都,皇帝,盆地,美国,说法,是我国,有关,亚洲,人类,唐山,四川盆地,大气,山西,新疆,春秋,英国,哪一个,一民,秦始皇,蒲松龄

2010-09-20 #故事会在线阅读

精选最新版2020年公考常识完整考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

精选最新版2020年公考常识完整考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

答案,我国,X.O,贝多芬,作者,北京,时候,距离,哪一个,世界,乐器,人类,器官,地球,少数民族,木头,美国,电子商务,作品,人们,人体,古筝,城市,太阳,影像,月亮,民族,甘肃,有关,命运交响曲

2020-09-26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