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重论杭永年与《三国志演义》评点的关系

时间:2020-05-27 20:12:01

相关推荐

重论杭永年与《三国志演义》评点的关系

重论杭永年与<三国志演义》评点的关系——以《古文快笔贯通解》为线索 (香港城市大学专上学院语文学部黎必信) 通行本《三国志演义》主要依据清初毛氏父子(毛纶、毛宗岗)评点本笔者按:下文略称为f毛评本j。刊行,查诸传世《三国志演义》版本,f毛评本J当以中国国家图}5馆馆 门杭永年资能氏定J,固其中有关毛宗岗的题署吲无异议,但后句杭永年的题署则启人疑窦,至有清初文人误以杭永年为《三国志演义》评点者,@但此说流传未广。后世对杭永年的想 法更多集中于其是否毛氏父子口中的『背师之徒J,盖因毛氏父子尝于(第七才子书.总论) 提及《三国忠演义》曾因r背师之徒J窃冒其著作权而『刻事中搁j,冈杭永年以异姓而 署名『毛评本j卷端,故后世多据此推测杭永年即为该『背师之徒j,如黄霖老师(有关毛 本《三国演义》的若干问题)认为杭永年『凭着某种势力,或者最多对毛纶父子的稿本作了 无足轻重的个别修改,然后就以『定j本的身份出现在署名的地方J,并认为杭永年很有可 能就是后来撰写《三国志演义》评点本卷首题署金圣叹序文的伪作者。@后来论者多亦认同 黄老师的看法,但囿丁.杭永年相关资料不足,致未能就论题进行纵深讨论。笔者年前冈研治 f毛评本J评点理论及版本形态之故,@尝着意搜寻杭永年问题的相关资料,并曾参考传世 唯一署名杭永年辑评的《古文快笔贯通解》,以该本提供之线索有助我们更准确把握杭永年 与《三国志演义》评点关系的若干论题,因而撰成此篇。 本文所据《古文快笔贯通解》版本为《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之隆文堂本,封面识语 已明确显示其刊行于康熙五十五(1716)年《康熙字典》成书以后,只是该本选评状况与清 案醉耕堂本卷前有李渔康熙己未(1679年)序,是知其刊刻时间不廊晚于是年。 醉耕堂本的版本形态,详见魏安《三国演义版本考》(上海:上海古籍}l:版社,1996年),页30。 及石晶渝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总目.白话卷》(太原:山两教育}l{版社,2004年),页308。 清初刘廷玑曾于《在同杂j基》提出:『演义者,本有其事,丽添设敷衍,非无中生有者比也。蜀、吴、 魏三分鼎足,依年次序,虽不能体《春秋》正统之义,亦不肯效陈寿之徇私偏侧。中间叙述曲折,不乖 正史,但桃同结义,战阵回合,不脱稗官窠F1。杭永年~仿圣叹笔意批之,似属效颦,然办有开生面处J 及后俞樾《茶香室从钞》办沿是说,该书卷,f.七尝引述《在园杂忐》的说法后指出f按金圣叹评《水浒》, 人人知之,至《三国演义》为杭永年评,《西游》为汪淡漪评,《金瓶梅》为张竹坡评,则知者鲜矣J。 然而两者语源相同,迄今亦米见其他相似文例,可见杭永年为《三国志演义》评点者之说法并小流行。 详见朱一玄编《三国演义资料}L编》(天津:南开人学:l;版社,2003年),页425、534。 毛纶(第七才子书.总论)尝云:f昔罗贯中先生作《通俗三国志》共一百一二rI.卷,其纪事之妙不让史 迁,却被村学究改坏,予甚惜之。前岁得读其原本,冈为校正。复不揣愚陋,为之条分节解,而每卷之 一书,容当嗣池。J其(总论)提及《三国忠演义》评点意欲问世之际曾遭人意图窃冒该书之著作权,致使其刊版计划推迟,其中之『背师之徒J,后世不少说法均以为杭水年即为其人。〔清毛纶(第七才 了书总论),转引侯百朋:《琵琶记资料汇编》(北京:书日文献{l{版社,1989年),页286.287。 详参黄霖老师:(有关毛本《三国演义》的若十问题),载《三国演义研究集》(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 出版社,1983年),页334。 笔者之硕士论文为(论毛纶、毛宗岗对‘三国志演义》的修订与评点>,香港:香港中文大学,2006年, 全文约十万字。 隆文堂本《古文快笔贯通解》封面有识语云:『J只奉翻刻多讹,今经名宿鉴定正字,审音一遵。《康熙 13l 代之禁毁书纪录略有分歧,其篇目既未收录钱谦益古文,编选者中亦无王化远之名,且隆 文堂本著录之明代文章仅刘基(司马季主论卜)一篇,但考诸当时的文坛语境及文章风尚, 杭永年亦断不可能只字不录归有光古文,即按该本著录其他朝代的文章比例而论,整个明 代亦不可能仅录一篇古文,足见传世的隆文堂本已经删节,@未必能完整反映杭永年的论文 宗旨。 就《古文快笔贯通解》选目所见,该本共著录29位作家或典籍共59篇古文,其编选断限始自东周而迄于明初,倘持其选目与明清之际极其流行的金圣叹编选之《天下才子必读书》 相较,其选目逾三分之二皆为金圣叹所曾著录。这种篇目之雷同显然并非巧合,下文将再 详论。今据该书卷首题署『吴I、J杭永年资能氏题r与稽堂j的(古文序)而知,杭永年深然 朱熹『格物致知J的认识论,并认为同样方法亦可用诸阅读古文,因而编选是二舄。兹录其序 文所云: 文体多端,有情焉,有理焉,有事焉,有词焉。每错综以出,而呈其机趣,文用不 杭永年认为古代名篇俱为『事、理、情、词j的紧密结合,故赏析名篇之时理应深入文辞背后事理,始能『脉络融通J、f文心贯彻J,致能更好吸收篇中的文法菁华。该序并明言书内 将『遵先经始事,而题之前有解焉;奉后经终事,而题之后有解焉;复推广先经后经二义, 而题之内有解题,题之外亦有解焉J,@意即全-}5各篇评语均分为『题前解J、『题内解J及 『题后解J三项,其间杭永年虽未交代各解题之刚意及分工,然考诸是IS各篇解题体例,三 项所解内容少有重复,一般情况下,f题前解j用于交代文章撰写背景、f题内解J则就各段 内容详细演绎、f题后解J则总括全篇内容及艺术特色加以总评,较前两种解题更具理论意 义。然而,『题后解j表达的各种文章观点并不能完全反映杭永年对古文写作的理论观点, 字典》洵为善本,识者攀之。J其识语既有提及版本按《康熙字典》审音校定,则该本定然刊刻于《康 熙字典》成书之后。参《古文快笔贯解》封面,《pq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34册(北京:北京;lj版社, 2000年1,页2。 清代的禁毁书目中着录有《古文快笔贯通解》,另注明f《古文快笔》,吴门杭永年、琅琊上化远同评, 内有钱谦益文,应摘毁。J详见《禁书总目》,页63b。f清姚觐元《清代禁毁书目四种》(上海:上海 古籍…版社,1995年1,页453。 归有光散文自清初已是明代散文的最高典范,这中问自有其独特的原因,本文不拟深论,详可参考黄霖 老师(论震川文章的清人评点)《2006明代文学论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1,页217-228而 贝京老师《归有光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对归有光在清初以还的评价亦有深入论述,俱可 参见归有光在清初文坛的地位。另拙著(从清初明文选集看归有光散文的定位)也详细纪录厂归有光散 文在清初选本的着录情况。《典范转移:学科的互动与整合》(台湾:国市中央大学文学院,2008年), 页227.259。无论如何,清初归有光文名既盛,杭永年若着录明代文章,不可能只字不提归有光的。 承注7,封面识语既已题名『新刻J,则该书必有旧奉,且今传隆文堂似曾遭补配,其卷一页19a、19b、 20a及20b版心下端皆题『龙文堂J,与列书其他版心题署之『隆文堂J有所不I司,主要是以『龙J取 代同音字『隆J,或为避韩隆讳故,但因其版式不同,可见版本很可能曾遭补配。 对照《古文快笔贯通解》及《天下才子必读书》之选日可知,前者除(左传.周郑交质)、(左传.曹刿 论战)、(公羊传.苟息不食言)、(谷梁传.虞师晋师灭夏阳)、(庄子.逍遥游)、(楚辞,渔父辞)、(史 记.晏平仲列传并赞)、(史记.游侠传序)、李密(陈情表)、工勃(滕工阁序)、李华(吊古战场文)、 李白(春夜宴桃李同序)、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罂)、韩愈(祭鳄鱼文)、韩愈(获麟解)、苏洵(辨奸 论)、谢枋得(却聘书)、阀复(加封孔了制)及刘基(司马季主论卜)等19篇外,其余逾三分二选目 均见诸《天下才子必读书》,其选日之雷I司似非巧合,下文将就两者关系再作详论。 详见杭永年(古文序),载《古文快笔贯通解》卷首,页1a.1b。《四库禁毁书从刊》集部第34册,页3。 清杭永年(古文序),载《古文快笔贯通解》卷首,页2a-2b,《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34册,总页 132盖就笔者初步考察所见,其『题后解J不少内容均因袭自前人观点,除却杭永年于『题后解J 曾明确提及引述的谢枋得、孙若士、张侗初及千世贞等人的理论观点外,其余『题后解J 亦大量引述了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j辂》的相关观点,且未如引述谢枋得等人的观点般具列 其名,其袭用数目远超前述数人,仅就笔者初步统计,全书选目共有29篇的f题后解J曾 原文照录或转述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弓》的相关评语,占选目过半,如该书(季札观周 鲁为公子作乐,为之歌声曲耳,不告以所之乐名也,故公子每闻一歌多用揣测摹拟之辞,此皆公子出神细听,乃能知其为何国何风.今日读者于公子每一评论亦当逐段逐 字出神细思,便亦能粗粗想见其为是国是风也。不然,杂杂读之,乃复何益?。 而《天下才子必读书》于(季札观周乐)之总评则云: 每一歌,公子皆出神细听,故能深知其为何国何风。今读者于公子每一评论亦当逐 段逐字出神细思,便亦能粗粗想见其为是国是风也。不然,杂杂读之,乃复何益?。 若说《古文快笔贯通解》的『题后解J纯粹用于交代文章典故,则两书所论雷同本不为奇, 但上引评论文字涉及评者对文章的主观评价,故其观点与表述雷同很难归因巧合,再如该二持 余少时闻大人先生云:韩昌黎如海,苏东坡如潮。便寻二公文字,反复再读,深信海之与潮果有如此也。既而读贾之治安全策,乃始咋舌怪叹,夫此则真谓之海矣。波清 汹涌,变态万千,则真谓之潮矣。忽起忽落,忽往忽来。今此篇乃治安策总目不过四百 余言,已具有海决潮涌之势,而章法句法字法无一不练,长短错综、进退缓急之致,节 节变换。古今纂体之祖也。。 揆诸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j}5》相同篇章的评语,其观点及用词几乎全同: 幼闻人说:韩昌黎如海,苏东坡如潮。便寻二公文章,反复再读,深信海之与潮, 果有如此也。既而忽见((贾生列传》,读其治安全策,乃始咋舌怪叹。夫此则真谓之海 矣:千奇万怪,千态万状,无般不有,无般不起;则真谓之潮矣:来不知其如何忽来, 去不知其如何忽去。总之韩、苏二公文章,纵极汪洋排荡时,还有墙壁可依,路径可觅; 至于此文,更无墙可依,路径可觅。少年初见古文,便先教读一万遍,定能分外生出天 授神笔。国 金圣叹自言『幼闻人说J,而杭永年则谓『余少时闻大人先生云J,若说两人的观点分别从不 同人物昕来,其表述方式亦不可能如厮接近,可见杭永年极可能曾参考金圣叹评论而撰写评 就笔者阅览所得,杭永年于各篇『题后解J至少曾引述谢枋得、孙若士、张侗初及千世贞等『Ij人的说法, 若:L说法(卷一,页16a,总页13)、(箕子碑)『题后解J引述张侗初说法(卷pU,页lla,总贞81)、(苟息不食言)『题后解J则引述:F世贞说法(卷一,页35b,总页23)等,其余义例恕不一一具述。 据笔者比对,《古文快笔贯通解》r题后解J令部或部份引录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评语之篇目如下 报燕千书)、《过秦论上)、(治安策)、(上书谏猎)、(五帝本纪赞)、(项剁本纪赞)、(孔了世家赞)、(萧相国世家赞)、(孟尝君列传赞)、(屈原贾生列传赞>、(王命论)、前、后(出师表)、(送肇邵南游河北 序)、(桐叶封弟辩)、(书箕予庙碑阴)、(阿房宫赋)、(岳阳楼记)、(秋声赋)及(前赤壁赋)。凶篇幅 所限,恕不仔细一一具述。 《古文快笔贯通解》卷一,页20b,《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34册,总页15。 原载《天下才子必读书》卷一。《金圣叹伞集》第三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页315.316。 《古文快笔贯通解》卷二,页25b,《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34册,总页42。 原载《天下才予必读书》卷五。《金圣叹全集》第三册,页419-420。 133 《古文快笔贯通解》的『题后解J虽然大量袭用金圣叹的观点,但杭永年间亦就金圣叹的观点另作引申,义或在评论取向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就其细节而有不同演绎,如《古文 快笔贯通解》及《天下才子必读书》同样指出(展喜稿师)『只是短幅,却有无数奇妙J,但 全文层次如何划分,两者也各自提出看法,如杭永年认为篇中展喜叙述周公和太公同辅周成 王之往事属文章的第三层次,但金圣叹则认为f并举二祖同事先王J在内容上属全文的第二 层,又如杭永年认为该文层次能呼应文首,做剑『首尾照应,结束精神J,但金圣叹则称赏 第六层内容能『袅袅二十五字,只作一句J,并未如杭永年的评论般注重行文结构的呼应, 可见杭永年对金圣叹的观点并非照录如仪,问亦有所持择。回 由于杭永年自始至终俱未有开列金圣叹之名,可见杭永年有意隐瞒抄录金圣叹观点的 事实。惟其动机如何,冈目前证据有限,难以遽F判断,大概杭永年希望袋削金圣叹评论质 素较好的观点来自抬声价,试图以他人的评论成果米拔高自己的鉴赏水平,也可能是出于增 加销售的考虑,但我们不宜完全否定杭永年曾深受金圣叹学说影响的可能,因杭永年部份『题 后解j中纵米引述金圣叹《天一F才子必读一}5》的观点,然亦借.Hj其他处曾表达之概念以分析 古文,展示了杭永年对金圣叹学说的广泛了解,如其(阿房宫赋)『题后解J尝评道: 凡作文因文生事易,以文运事难,何也?古来本无此事,作者凭空结撰,只是顺着 笔性,夫削高补低都由我,故日易也。以文运事则不然,古人先有事生成如此,却要算 计出一篇文字来,纵才大如海,终觉束手缚脚,笔下拖不动,踅不转,若阿房宫之类是 也.阿房之宫殿,楼阁回复道,美女珍奇,千态万状,欲一一写出,却从何处叙起?一 顺着笔尖,横写竖写,四面八方写,将阿房宫中无数事实,随我驱使,绝不见以文运事之难,且极写阿房壮丽处,正是极写秦王之纵心肆志处,引喻比兴,无不曲尽其妙,尤 妙在后幅,反复规戒,慷慨激烈。读者宜细。回 『冈文生事J及f以文运事j俱为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二f5法)提出的概念,@而杭永年『题 后解j内阐述概念的文字几乎都抄袭金圣叹,只是在阐述有关概念后以(阿房宫赋)内的文 例作证,并希望读者能细心体味。考诸《天下才子必读书》虽同样著录了(阿房宫赋),却 未以f因文生事j及f以文运事J分析该文,@故杭永年在不必然的情况下运用金圣叹的学 说赏析文章,正好显示杭永年本人服膺于金圣叹学说,或由此而导致其选本大量袭用金圣叹 之观点。 诚如前文所述,杭永年对选本内评语观点的来源或引述状况交代不清,故《古文快笔贯 通解》除卷首序文及『题内解J大致可视为杭永年独创观点外,其余文章的『题后解J皆难 以分辨及确认何者为观点杭永年对文章的个人看法。然而,f题后解j部份讨论文章要义的 观点确实未见明显出处,特别是杭永年对部份经典的取态等,很可能是杭永年独得的看法。 原载《天下才子必读书》卷一。《金圣叹全集》第三册,页296;《古文快笔贯通解》卷一,页9a,‘四 库禁毁书从刊》集部第34册,总页lO。 《古文快笔贯通解》卷阴,页16a-16b,《四库禁毁书从刊》集部第34册,总页83。 f冈文生事J及f以文运事J俱为金圣叹评点小说时提到的概念,此处为杭永年借用分析古文,足见杭 永年对金圣叹学说之熟练。案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r某尝道《水浒》胜似《史记》,人都不旨 信。殊不知某却不是乱说。其实《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闪文生事。以文运事,是先有事生成 如此如此,却要算计出一篇文字来。虽是史公高才,也毕竟是吃苦事。冈文生事即/fi然,只是顺着笔 性去,削高补低都由我。J清金罨叹(读第五才子书法),原载《水浒传》评点奉卷首,转引朱一玄 等编:《水浒传资料汇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页218-225。 《天下才子必读书》于(阿房宫赋)前有总评云:f穷奇极丽,至矣尽矣,却是一篇最青出文字。文章 至此,心枯血竭矣。逐字细细读之。J原载《天下才子必读书》卷七,《金圣叹全集》第三册,页569。 兹引数则如下: 六经而后,文章首《春秋》内外传,全书已揭日明而行,兹仅录其华瞻流丽者数首为操觚指南。若此篇尤为后代史断之祖,取冠斯集,其谁日不然?。 (逍遥游)『题后解J云: 读庄子文须先识其寓意之所存,而后悠然会其旨趣,不一望汪洋,吏无墙壁可依, 路径可觅也。。 作诗即此诗,即非作诗人,读诗即此诗,亦非知诗人。作文之道何必不然?读文之道亦何必不然?何也?古人搦管谋篇,凡有涉于忧君父伤国家,若直叙其事,用反笔处 难于曲折,用正笔处易于伤时,故为立主客,假相问答以寄意,然后反主自如,任意播 弄,论世而不伤世,论君而不犯君,恢恢乎游刃有余矣。。 或日:借题为文,寓言十九谓鳄鱼闻而避之,吾不敢信。不知古来为政之异,有反风灭火,蝗不入境虎北渡河,精诚感格之事,未尽诬也。总之凡物莫不有灵,特患人之 精诚不能感格耳。先生此文,宛若庭训,而面谕之,则非笔墨之文,乃精诚之文也。笔 墨之文止足耸人耳目,精诚之文,可通天地鬼神.。 杭永年于评语之间既有提出『精诚之文j及『笔墨之文J概念,也就阅读《庄子》及《楚辞》 的方法及态度有所表述,笔者囿于才识所限,虽朱敢肯定上述说法皆为杭永年独创之说,但 检诸《古文快笔贯通解》其他篇章之『题后解j,除上述引例外,偶亦发现不少与杭永年生 活时间贴近之论述,可见杭永年在评语中也表达了自身的观点,如《_!J『1去米兮)f题后解J 尝就陶潜仕隐之心的矛盾进行讨论,从而旨定陶潜坚拒仕宋的行为可称f晋之完人J,而这 种有关仕隐的矛盾也是清初不少明代遗民所面临的抉择问题;@又如(却聘一l)『题后评J 极力称许谢枋得之『慷慨就义J与『忠孝两全J,@也可能是否对明清之际部份变节官员的 讽刺。当然,这都是对资料『想当然j的扣连,毕竟如(叔向贺韩宣子贫)f题后评J中对 f今人j势利之批评实可适用于不同时代,但相对之下,《古文快笔贯通解》『题后解j较 金圣叹的相关评语更为关注著录篇章之f照应J、f章法J及『宾主j等文章结构之命题,如 详见《古文快笔贯通解》卷一,页2a。《叫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34册,页7。 《古文快笔贯通解》卷一,页47b,《四库禁毁书从刊》集部第34册,总页29。 《古文快笔贯通解》卷二,页15b,《四库禁毁书从刊》集部第34册,总页37。 《古文快笔贯通解》卷扩q,页6a,《四库禁毁书从刊》集部第34册,总页78。 考诸评语,杭水年借着厘清一些传说以强调陶潜的气节。兹录j£f题后解J伞文如下:『或问于予日: 纲日书云:『潜为泽令,在八十余LI,郡守遣督邮垒县,吏日:『当束带见之。J潜叹日:『吾安能为 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耶?J即解印绶去,赋(归去来辞)。J考之于史,特为督邮_I『|j归,非不肯仕宋 之本旨也。余曰:然,非也,先生本意/li肯仕宋,而又/1i欲明言,其意特借督邮为脱身计耳,一则町以 保身,一则可以全节,意甚深也,如止为折而己,何以称晋之完人哉?J《古文快笔贯通解》卷三,页 30a,《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34册,总页66。 考诸评语,杭永年对谢枋得慷慨就义,不屈仕敌人的做法甚为称颂,未知足否与明末清初明室文臣将领 多有失节者之历史相关。兹录其『题后解J全文如下:f人知慷慨赴死为忠,而小知从容就义之忠为更 难也。非先生不能为此从容之忠,非先亦不能作此从容之言。试看此书不激小随小平不抗,至今人读之 犹滦滦有生气。先生又为从容就义者立一榜样矣。尝读其(上程骘楼书)云:『大元制世,民物一新。 室孤臣,只有一死,所以不死者,以九十三岁之老母往常耳。J与此书参看,具见先生之忠孝两全。J《古 文快笔贯通解》卷四,页43a,《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34册,总页97。 《古文快笔贯通解》卷一,页3la,《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34册,总页21。 135 杭永年因(季札观周乐)段落呼应得宜而评之谓:『照字起,止字住,为一篇之大局。至请 字观字起,观字请字为一篇之大照应,此义章法之最精者也J;又如杭氏循『主宾J角度 评<治安策)谓:f然议非谏猎,乃是请得射猎之少间以自毕其说也。识得此意,方晓篇中 之宾主J@;至其循虚实搭配等方面评论(孔子世家赞)云:『此赞仅仅百言而意致有余不 尽,正躲闪铺{jlutt〕意实笔而为摹拟想象之虚笔也,愈躲则愈闪则愈隽,避实击虚法,可从此 悟J,@此皆未见诸金圣叹《天F才子必读书》的论述,很可能就是杭永年独创的观点。案 文章结构的概念随着八股文于清初重新成为考试文体而再次获得重视,任何坊间的文章选本 要想有理想的销量,则其评语之间自不免要旁及有关概念的讨论。由于清初曾废止时文取士, 按理说当时刊行的选本不必然要运用时文概念作为招徕,但《古文快笔贯通解》既已借用 有关概念分析文章,则其刊行时间很可能后于清初恢复科举以后,此说尚待更多证据方可确 杭永年与毛氏父子《三国志演义》评点的关系至少应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杭永年是否《三国:基演义》的真正评点者;第二,杭永年是否就是毛氏父子(第七才子书.总论) 所提及的f背师之徒J;第三,杭永年其人对《三国志演义》评点本的刊行到底有甚么影响? 首先,笔者认为杭永年不可能是《三国志演义》的评点者,以下将就《古文快笔贯通 解》提供之线索从两方面加以论证:其一,毛氏父子《三国志演义》评点本卷首设有(凡例), 简略交代其修订之考虑及做法,其中第四则『凡例J提到:f《三国》文字之佳,其录于《文 选》中者,如孔融(荐祢衡表),陈琳(讨曹操檄),实可与前、后(出师表)并传,俗本皆 阙而不载。今悉依古本增入,以备好古者之览观焉J,@其中明确提到(荐祢衡表)及(讨 曹操檄)均能与前、后(出师表)并存,@设若杭永年有此见解,何以《古文快笔贳通解》 却不著录上述两篇?其二,《古文快笔贯通解》及《三国志演义》两jfs之评点者皆曾评点前、 后《出师表),设若两者的评语俱出杭永年之手,则两本对(出师表)之评点理应全同,即 便两书在体例上存在根本差异,其文字表述也不应存在太人距离。兹以前(出师表)的评点 为例,分举两书之r题后评j及『回评j在阐述相同观点时的片段,对照如一F: f毛评本J第九十一回回评: 试观武侯<出师>一篇,日r临表涕泣J,夫伐魏即伐魏耳,何用涕泣为哉27正 惟此日国事,实当危急存亡之际;而此日嗣主,方在醉生梦死之中.知子莫若父,惟r不 可辅J之言,固已验矣.岂知臣莫如君,而r tl取之J之语,乃遂敢真蹈也?于是而身 提重师,万万不可不去;而心牵钝物,又万万不能少宽。因而切切开导,勤勤叮咛,一 回如严父,一回如慈妪。盖先生此日此表之涕泣,固有甚难于嗣主者,非但为汉贼之不 两立也.后日杜工部有诗云:r干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源岂天意.J正是此一副眼泪 《古文快笔贯通解》卷一,页20b,《四库禁毁书从刊》集部第34册,总页15。 《古文快笔贯通解》卷二,页25b,(Vtl库禁毁书从刊》集部第34册,总页42。 《古文快笔贯通解》卷二,页32a,《pq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34册,总页45。 康熙二年曾颁令停止以时文取上,及后于康熙七年恢复。有关清代时文存废的争议,详可参邓云乡《清 代八股文》中(存废争议)一篇,载《清代八股文》(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页21.30。 毛氏父子《三围志演义凡例》,原载醉耕掌本《四大奇书第一种》卷首,转引朱一玄主编:《三国演义 资料汇编》r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页214.215。 ‘三国志演义》评点者对(荐祢衡表)及(讨曹操檄)的称赏在内文评语亦有提及,如第二十三回同评 尝云:f孔融荐祢衡一篇文字,十分光彩。阅至此,掀髯称快,当满哆l一大白j、第二十二回夹批亦称 (讨曹操傲)为『绝世妙文J等,显见毛氏父子对两篇文章的称许并非漫然。罗贯中着;毛纶、毛宗岗 点评:《三国演义》(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页132及126。 矣。今人但知此表为讨贼之义,而不知其为恋主之忠,安得为知武侯者耶?。 细按f毛评本J第九十一回回评所言几乎与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的相关评论字字相同, 明显为毛氏父子抄袭金圣叹而来,@而考诸《古文快笔贯通解》著录前(出师表)的评语, 则其观点虽有相同之处,但表述己显然不同: 前辈有云:读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其人,必不忠。余窃谓:断无不堕泪者,即有不 堕泪,非不堕泪也,为其不善读<出师表>也,如<出师表>而止见其矢死伐魏,以为 精忠,则徒以动其慷慨激烈之性,发其酬君报情,无论不忠者不泪,即忠者亦不泪矣。 须看先生自云:rl临表涕泣j,夫伐魏即伐魏耳,何用涕泣为哉?正为此日国家实当危 急存亡之际,而此日嗣主方在醉生梦死之中,于是而身提重师,万万不可不去,心牵庸 主,又万万不能少宽,因而切切开道,勤勤叮咛,一如严父,一如慈母。盖先生此日此 表之涕泣,固自有无限内顾之忧,而非为汉贼之不两立也.诚能体先生之心,以读先生 之文,吾恐极没眼泪者,亦必哀哀泣数行下。印 对照两段表述,其观点基本相同,只是文字表述有异,设若两二协同为杭永年评点,其后出之 (出师表)评语为何还要改动文字呢?更何况,『毛评本J内部份诗文的评点均直接冈袭金 圣叹而来,设若鼯书皆为杭永年评点,则无论两15之评点孰先孰后,何不继续沿用?可见 《三国志演义》与《古文快笔贯通解》之评点者实属两人。从其文字及观点推断,我们只能 说两书有关《出师表)之评点俱曾参考金圣叹《才子必读古文》的相关评点,但在参考资料 及评点对象相同的情况下出现不同的观点表述,也再次证明两书前(出师表)的评点并非出 于同一人之手。@ 其次,从《古文快笔贯通解》提供的线索,我们也没法确认杭永年是否就为毛氏父子 (第七才子书.总论)提及的f背师之徒J。虽然杭永年在《古文快笔贯通解》的编纂过程 中大餐剽窃金圣叹的观点,但在古代缺乏版权意识的情况下,这种不记名冈袋的情况实非罕 见,不足以据此就判定杭永年就是f背师之徒J。更何况『背师之徒J的前提在于杭永年曾 《三国志演义》第九十一回叫评。《三国演义》,页543。 兹引《天下才子必读书》着录前(…师表)之总评,备为参照,以见毛氏父子之评点与会罨叹相关评论 之类I司:『此文,自来读者皆叹j£矢死伐魏,以为椿忠;殊不知此便是_r没交涉也。看先生臼云:r临 表涕泣J;犬伐魏即伐魏耳,何用涕泣为哉?正惟此Ll国事,实当危急存亡之际,丽此f1嗣主,方存醉 生梦死之中。r知子莫如父J,惟『小才J之日,同已验矣,岂『知臣莫如君J,而自取之语,乃遂敢真 蹈也?于是衙身提系师,万万不可不去,心乖钝物,又万万不能少宽:冈血切切开导,勤勤叮咛,一回 如严父,一回如慈妪。盖先生此Lj此表之涕泣,同自存甚难甚难于嗣主者,而非为汉、贼之不两市也。 后目杜丁部有诗云:r干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源岂天意?J正是此一副眼泪矣。哀哉!哀哉!J原载 《天下才了必读书》卷六。《金圣叹全集》第三册,页497。 《古文快笔贯通解》卷二三,页14a-14b,《四库禁毁书从刊》集部第34册,总页58。 细按《三国志演义》评点之外,部份诗文评点亦明旺抄袭金圣叹,诸如第八十五回评点杜甫《咏怀古迹》 其四之评语即抄袭自金圣叹,但却未自.交代其评语之来源及参考对象。《三国演义》,页508。 除上述证据以外,《古文快笔贯通解》对《左传》及《史记》的评价与毛评本《三国志演义》对两书的 评价相类,本可视为两书评点}}1白同一人的证据,但考虑到当时文坛的实际情况,此说又4i必然。考《古 文快笔贯通解》伞共选取丁19篇《左传》及《史记》的古文,占全书篇章约三分之一,足见杭永年对 《左传》及《史记》文章成就的肯定,而考诸毛氏父子《三国志演义》评点亦小乏对《左传》及《史记》 艺术成就的肯定,如其(读三国志法)即曾提到『《三国》叙事之佳,直与《史记》仿佛,而je叙事之 难,则有倍难于《史记》者J,句意虽认为《三国志演义》的叙事难度高于《史记》,但就其语气所见, 评点者对《史记》的文章成就仍足相当肯定,而(读三国志法)后文又云:『夫《左传》、《图语》诚文 章之最佳者J更足直接对《左传》的文章成就加以肯定,其评价取向与《古文快笔贯通解》选目所显示 者并尢大异,但我们也必须留意,《左传》及《史记》作为中固古代典籍的经典,至迟在唐宋时期己获 得文章家之肯定,即便主张师法唐宋八家散文者亦不能否定je价值,故毛氏父子不可能lnj确否定两种经 典之意义,因而《古文快笔贯通解》及《三国忠演义》评点在这方面取向之共趋的参考价值未必太大。 清毛氏父子(读三国志法),原载醉耕堂本《四人奇书第一种》卷首,转引朱一玄主编《三国演义资 料汇编》,页254.267。 137 师事毛氏父子,但就《古文快笔贯通解》的评语所见,似乎杭永年更倾心于金圣叹的学说, 可毛氏父子无论在价值观及评论取向上均与金圣叹存在差异,至少是表面上并不认同其说 法,可见杭永年未必就曾师事毛氏父子,则所谓f背师之徒J说法的前提尚且未必成立,至 杭永年即为其人的说法,恐怕还须更多佐证方能确认。再者,杭永年若存心窃冒该j传著作权, 则其既有势力迫使毛氏父子妥协,何不干脆删去毛氏父子之名,又或与之并列为评者,而不 必以『评j与f定j更作区分,为后世埋下引起坏疑的线索。 最后,杭永年对毛氏父子《三国志演义》评点本的刊行到底产生甚么影响?醉耕堂本 的题署无疑已明确交代毛氏父子与杭永年的具体分工,即前者为f评J,后者为『定J。按照 一般的理解,『定j的对象不一定专指毛氏父子的评语,也可以涵括分卷及整饬版面等正式 出版前的后期J:作。若此说属实,则杭永年可能是以整理者的身份从事评点工作,而处理这 种『期j1:作J者一般都为书商而非评点者本人,可见杭永年参与《三国忠演义》的评点工作 不必然就定格丁『评者J一项,也可以是以出版者的身份协助出版。况且杭永年并无别集集 存世,其他文人评论材料中亦未有相关论述,加以其《古文快笔贳通解》更多为集评或冈袋 他人观点写成,可见杭永年不如其他文人一般希望借着述把自己的学问及观点流传后世,出 版工作对他米说很可能只是赢利的手段,与其说杭永年是以文人身份自重,倒不如说他更可 能是以书商身份参与有关书目的评点T作。循此说开展,可引申至伪金圣叹序著作权的讨论。 案清代学者已就毛评本卷首的金圣叹序提出质疑,回至陈翔华老师(毛宗岗的生平与《三国 志演义》毛评本的金圣叹序问题)更已论证该序不可能为金圣叹所作,且与醉耕堂本卷首李 渔序比较,所谓的『金圣叹序J更明显以该李渔序作为监本改作,只是其改作的具体状况尚 不清楚。固按照陈翔华老师的想法,我们还可以考虑更重要的问题:既然伪托金圣叹序已经 证实为伪托,那么,初刻的《三国志演义》评点既已载有李渔序文,后来的出版商为甚么还 要多此一举,不采用李渔序而采用金圣叹序呢?案当时李渔的名望虽未必及得上金圣叹,但 李渔至少在其生平论述中并无明确抵触《三国志演义》的内容,可金圣叹对《水浒传》的推 崇明显有悖于《三国志演义》,为何伪托者偏要舍易取难,作此极易为人识破之伪托序文? 这些问题或与杭永年有关。 我们认为序文不可能成于毛氏父子之手,理由是毛氏父子对《三国志演义》的著作权 相当重视,更曾为此延误出版计划,且毛纶为毛宗岗亲父,不见得毛宗岗就愿意将卷端的『声 山别集J也改为『圣叹外书J,@毕竟这是有违孝道的行为。那么,除了毛氏父子对《三国 志演义》评点本有修改权外,还有谁能有这个权力呢?笔者推断,这个人很可能就是杭永年。 伪托金吊叹的(三国志演义序)对清代《三国志演义》的刊行构成重要影响,但自清中期以后已逐渐有 论者坏疑其真实性,并提出相关证据加以论证。兹就《三国演义资料汇编》所引,如平子(小说丛话) 即曾指出f今人误以为《三国演义》为第一才子书,又谬托圣叹所批,士大大亦往往多信之,诚不解也。J (页433)至匠炜筲已就其真实性提}fj质疑,其(菽园赘谈)道:f后米坊问斟仍《三固志演义》为f第 一才子书J,而凑出《好逑传》、《平山冷燕》、《白圭志》、《诧笺记》各下乘陋劣小说,硬加为『第二才 子书J、『第三才了书J,以下除却五才《水浒》,六才《两厢》,还依圣叹|H号外,一直排下,到第十才 子,无理取闹。设圣叹见之,当自悔不该为作俑之始,使毛、施、关、王四位真才子共起r何曾比余于 是J之叹也。J(页434)而解锼对此的论述则更为明确,其<小说话)云:『1--国演义》金氏一序,非 应酬毛氏之作,即后人所伪造,就序中『第一才子书之目又果在《三国》也J一语,可以启人之疑矣。 按金氏所谓六才子,一《庄》,二《骚》,三马《史》,叫杜诗,五《水浒》,六《西厢》.乃按其年代, 顺数而下,非以其文之高下定£次序也。即果称许《三国》为才子书,当日第七,或后《琵琶》而曰第 八,不当日第一。然自《三周》有此一序,其在下等社会之势力,益颠扑不破矣。J(页439)可见,清 代学者既肯定伪托金圣叹序对1_-国忠演义》刊行的贡献,然亦坏疑其真实性。不过,清代学者并未考 究该序的伪托者是谁的问题。详见1-国演义资料汇篇》,页433、434及439。 详见陈翔华老师:(毛宗岗生平与《三国志演义》毛评奉的会圣叹序问题),载《三国志演义纵横论》(台 北:文津出版社,2006年),页17卜197。原文早于1995年已经刊载。 据魏安着录的版本资料,传世毛评本《三国志演义》仅醉耕堂本有题署李渔之序文,其余各种流通版本 都改为署名金圣叹的序文冠首,且将原来卷端的『声山别集J改为『圣叹外书J,详参英魏安:《三 国演义版本考》,页30.33。 138 理由是杭永年以f定j者的身份从事《三国志演义》评点本出版的后期工作,其权限虽不能 对评语肆意更动,却可以冈应该书刊行后的实际情况而对该书的外缘部件有所改造。翻检《三 国志演义》版本源流可知,在毛评本《三国志演义》刊后不久,李渔亦有《李笠翁批评三国 志》问世,虽然该本在性质上与毛评本完全不同,但一般读者很难分别个中差异,使两种版 本在销售上出现竞争关系,设若『毛评本J卷前若仍然保留李渔序文的话,则变相为李渔版 本进行宣传,这是有损利益的行为。可是,因应古代的出版惯例,名家的序文又是促销的重 要手段,故只得另取名家序文冠首以为招徕,杭永年既曾在《古文快笔贯通解》表现了追慕 金圣叹学说的倾向,且曾在f毛评本J初刻时发挥作用,故该伪托金圣叹之序文就出于其意 愿或手笔。此说我们目前虽无进一步证据可以确认,但上述假想中有关《李笠翁批阅三国忠》 与伪托金圣叹序文的关系却可从文献角度找到证据。笔者认为,伪托金圣叹《三国志演义序》 者应不.j}=参考醉耕堂本卷首李渔序,也很可能曾参考《李笠翁批阅三国志》卷首的序文,其 最有力的证据,即在伪托金圣叹《三国:占演义序》曾提及『而今而后,知第一才子书之目, 义果在《三国》也J,啪此中『第一才子 }j名目并不见诸醉耕堂本卷首李渔序文,而见诸 《李笠翁批阅三国志》卷首之李渔序,该题署『湖上笠翁题于吴山之层周J的序文末段尝谓: .哉第一才子书也。。反观醉耕堂本卷首之李渔序序末仅有r且使读是书者知第一奇书之目,果在《三国》也J,@ 显然只是在序末呼应序首有关『四大奇书j的陈述而将《三国志演义》置诸r第一奇书J之 位,而非如后来《李笠翁批阅三国j基》卷首序文般将《三国志演义》直接与金圣叹f才子书J 系统进行扣连,可见伪托金圣叹序者确有可能曾寓目《李笠翁批阅三国志》,再基于利螽冲 突的考虑,并在《李笠翁批阅三国志》卷首序文的启发下,撰写了后来金圣叹(三国志演义 序),而这个伪托者有可能就是曾参与《三国志演义》刊行j作的书商,而1F评点者本人, 从醉畎堂本的题署考虑,对毛评本有修订权者,除却原评者毛氏父子之外,很可能就是在题 署中同样具名的杭永年了。 综上所论,《古文快笔贯通解》作为传世唯一署名杭永年的选本,从其选目及评语人略可知杭永年其人的学术旨趣及评论取向,持与《三国忐演义》评点的相关内容对读,或可为 我们厘清杭永年与《三国志演义》评点本的关系提供线索,又或依据选本材料而对存疑已久 的论题提出假没。笔者认为,我们虽可完全否定杭永年评点《三国志演义》的可能,但杭永 年未必就是毛氏父子指斥的『背师之徒J,虽说杭永年意图窃冒《三国志演义》评点著作权 的可能,可是『吴门杭永年资能氏定J的题署若从中性角度理解,也可能反映了杭永年曾以 某种身份而对《三国志演义》评点本的刊行作出的贡献,如伪托金圣叹的(三国志演义序) 即可能出于其手笔,意在保持毛评本与后出的《李笠翁先生批阅三国志》的竞争优势。无论 如何,拙文试图以《古文快笔贯通解》提供之线索重论杭永年与《三国忠演义》评点之关系, 只因笔者水平有欠,论述间考虑米周,粗疏错讹之处,尚请方家不吝赐正。 清〕金圣叹(三国志演义序)。朱一玄编:《三国演义资料汇编》,页252—253。 清李渔(三国志演义序),原载《李笠翁批阅三国志》卷首。《李渔全集》第十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 社,1992年1,页I-2。 清李渔(三国志演义序)。原载醉耕堂本《四大奇书第一种》卷首,今据刘世德、郑铭点校:‘三国 志演义》(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页1.2。 139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重论杭永年与《三国志演义》评点的关系”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演义里关羽与刘备是兄弟 历史上两人关系如何 答案并不复杂

演义里关羽与刘备是兄弟 历史上两人关系如何 答案并不复杂

刘备,关羽,曹操,三国志,马超,先主,事情,三国演义,关系,历史,下邳,刘晔,曹公,颜良,桃园三结义,兄弟,厚恩,地位,小沛,封赏,敌人,江陵,真情,真心,不重要,兄弟之情,关羽传,这件事,荣华富贵,刘关张

2012-06-15

别被演义骗了 这两件事全是刘备干的 和诸葛亮关羽毫无关系

别被演义骗了 这两件事全是刘备干的 和诸葛亮关羽毫无关系

刘备,曹操,关羽,小说,诸葛亮,蔡阳,夏侯淳,曹军,袁绍,荆州,于禁,刘表,张飞,罗贯中,功劳,正史,万大,刘关张,颜良,北大门,三国志,三国演义,史书,两件事,人物,事件,二哥,伏兵,假象,兵力

2019-09-08

不一样的四大名著——浅析《三国演义》和道教

不一样的四大名著——浅析《三国演义》和道教

三国演义,人们,小说,道教,东汉末年,历史,阵法,修仙之,吴三国,司马炎,张鲁,王侯将相,罗贯中,诸葛亮,一统,三国志,佛教,人物,依据,修仙,关系,全名,儒家思想,四大名著,历史风云,章回体,宋元,战争,思想,忍饥挨饿

2015-10-26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有何不同?周瑜被黑得有多惨?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有何不同?周瑜被黑得有多惨?

周瑜,陈普,赤壁之战,关系,君子,曹操,张昭,曹军,蒋干,江表传,红人馆,三国演义,东吴,剧照,气度,三国人物,不过是,关羽,何生亮,吕二,周公瑾,夏口,孔明,孙策,孙权抗,孙权,孙坚,孙氏兄弟,张更生,托君臣

2008-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