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的故事

时间:2020-05-28

传统节日故事的名称

提示:本文共有 145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1、火把节

天神子劳阿普嫉妒人间的幸福生活,派一位年老的天将到人间,要他把人间烧成一片火海。老天将来到人间,看到一个汉子将年纪稍大的孩子背在身上,年小的孩子反倒牵着走,他感到奇怪,细一问方知背着的孩子是侄子,牵着的孩子是儿子,因哥嫂已死,汉子认为应该好好照料侄子。

老天将为这样的人间美德深受感动,想着人们的心地是如此善良,怎忍加害于他们,便将天神烧毁人间的消息告诉给那汉子,要他告诉人们于六月二十五那天事先在门口点燃火把,以此免去灾难。于是千家万户都在这天晚上点起了火把

天神以为人们早已在火海中灭亡,便沉沉地睡去,再也没有醒来。后来,纳西族人民就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2、抹黑节

正月十六这天,人们清晨早早起来,早上要吃“托火勒布达”,年轻人就成群结队,手里拿着准备好的浸了清油、沾上锅底烟的“库肚苦”布或毡片,挨家挨户走,只要一遇上人,不分男女,捉住就往脸上抹。那些还没起床的人,也会被人掀开了被子,抹个一团漆黑。

锡伯族普遍尊敬老人。这一天如果遇见老人,必须先请安后单腿下跪,在得到老人的允许后才能半跪着象征性地给老人抹一点点黑,或者由老人自己抹,表示尊敬。

按风俗,谁在这一天里不往脸上抹黑,这一年他就会不吉利。据民间的传说,抹黑节的用意是请求五谷之神免除庄稼的黑穗病,保证大丰收。锡伯族人民把这一活动作为象征五谷丰收的节日沿革了下来。

3、泼水节

西双版纳及德宏地区的傣族又称此节日为“尚罕”和“尚键”,两名称均源于梵语,意为周转、变更和转移,指太阳已经在黄道十二宫运转一周开始向新的一年过渡。庆祝活动长达三至七天。

第一天叫“网霉”(死的意思)。人们认为这天不吉利,因此不洗头、不理发、不干活。大家去赶摆、赛龙船、放高升。

第二天叫“网脑”(臭的意思)这天被认为不干净,要沐浴、洗头、理发、更衣、洗佛像和佛塔,晚上举行赶摆,放烟火,放孔明灯,把一年中的疾病、灾难和脏东西统统送掉,干干净净进入新的一年。

这两天在傣历里,认为是“空日子” 不称在旧年,也不算入新年。第三天是新年元旦,叫“叭网玛”,意为神灵,也是岁首之意

4、耍白象

耍白象:是阿昌族民间的一项娱乐性的体育活动。因耍白象需要一定的体力,所以在阿昌族民间,多把这项活动视为一项体育运动。在耍白象之前,先要用木料做一个木架子,再用竹篾编成象头、象身,上面裱一层白纸,再用白布做成象鼻子。

整个白象有如一只真象大小。并在白象的肚子里还要装有各种机关和绳子,专供耍象的人操纵。耍白象时,要有四个人藏在象肚子里抬着大象,另一个人在里面操纵象鼻子的绳子和滑轮。

5、扎勒特

在农历十月第一个属龙日举行,至属猴日结束,历时5天。哈尼族信奉原始宗教,扎勒特节主要是祭献天神和祖先。夏历十月第一个属龙日开始过年,历时五、六天至半月不等。节日期间杀猪宰羊,舂粑粑,蒸黄糯米饭祭祀天地和祖宗,并宴请邻近村寨、民族的宾客。

人们身着盛装,走亲访友,求亲订婚,出嫁的姑娘也要带着酒、肉、粑粑回娘家献祖拜年。白日里开展荡秋千、摔跤、打陀螺、歌舞等娱乐活动。夜晚,在村边草坪上燃起篝火,各户抬来桌子,摆上酒肉、粑粑、水果等互相宴饭,充满友爱欢乐气氛。

扩展资料: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重要节日春节蒙语称“白月 qagan sar”,日期与藏历新年相同,在蒙古国以前称为“牧民节”,只在牧区庆祝。1988年12月,蒙古大人民呼拉尔主席团决定,春节为全民的节日。

参考资料: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的故事

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的故事

白象,老人,天神,人们,民间,属龙,火把节,人间,人民,侄子,孩子,意思,汉子,火把,老天,灾难,绳子,节日,蒙古族,赶摆,象鼻子,锡伯族,阿昌族,活动,洗头,不吉利,到人间,孩子是,抹黑节,肚子里

2020-05-27 #故事会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苗年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苗年

苗族,游方,踩芦笙,传统节日,人们,形式,舞蹈,芦笙,青年,下跳,主人,乐舞,乐器,日期,农历,全身,打扫卫生,娱乐活动,场地,地区,威望,姑娘,场所,女子,山坡,小伙子,才能,新衣,斗牛场,早饭

2007-08-31 #长篇故事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藏历年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藏历年

节日,藏历,小鬼,汉族,民间,猴子,背水,舞蹈,藏族人,酥油,青稞,面具,表演,一年里,妇女们,换卡,洛萨,达洛,家庭主妇,周期,五行,佛祖,全家,初一,凤舞,南坪县,动作,口气,吉祥,相配

2019-02-08 #小故事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泼水节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泼水节

泼水,姑娘,傣族,祝福,德昂族,节日,青年,人们,小伙子,阿昌族,男女,姑娘们,活动,人间,布朗族,太阳,竹篮,采花,仪式,傣家,吉祥,清水,节日期间,象脚鼓,鲜花,习俗,传说,佛寺,佛像,少数民族

2007-11-04 #故事会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少数民族节日 裕固族牧业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少数民族节日 裕固族牧业节日

吉雅,牲畜,烈马,神像,主人,农历,牧民,节日,裕固族,鄂温克族,鄂温克人,萨满,小羊羔,人畜,周岁,呼伦贝尔盟,塔吉克族,奶茶,河西走廊,牧业,牧畜,篝火,草原,陈巴尔虎旗,马鬃,马尾,骑手,活动,小马驹,节日里

2018-11-20 #短篇故事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少数民族节日文化 蒙古族牧业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少数民族节日文化 蒙古族牧业节日

牧民,蒙古族,牲畜,农历,人们,牧草,草场,节日,马群,印记,套马,植物,骑手,本哈,马日,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土地,民族,科尔沁草原,篝火,蒙古,草原,蹄声,速度,牧民们,节日盛装,草原上,高寒地区,中蒙

2020-01-06 #短篇故事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少数民族节日文化 精神和物质需求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少数民族节日文化 精神和物质需求

节日,宗教,群众,民族,节日活动,宣传,人们,少数民族,感情,希望你能,节日文化,文化,作用,功能,精神,发展,活动,宗教节日,希望你,精神需要,中华民族,信仰,把头,苗族,范围,藏族,蒙古族,马克思,多民族,三月三

2018-10-12 #故事会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少数民族节日文化 继承积淀和宣传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少数民族节日文化 继承积淀和宣传

文化,伊斯兰教,宗教,节日,伊斯兰文化,中国,民族,历史,功能,各民族,经济文化,节日文化,佛教,傣族,清真寺,类型,民族文化,世俗,云南省,伊斯兰,传统节日,地位,山地,成果,歌舞,民族性,特点,畜牧,科学,穆斯林

2011-03-16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