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参与科举44年的蒲松龄为什么连举人都没中?

时间:2020-05-28

与古代科举制度有关的故事30字

提示:本文共有 112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蒲松龄19岁中秀才,70岁还在考举人,其热衷功名的心气得有多高。但其一生连个举人都没中,原因大致有两点:1、没有一个好老师指导。2、写小说浪费了大量的精力。

少年蒲松龄也很争气,早早进学,学习优秀,在19岁时应童生试,以县、府、道三试第一补博士弟子员,成为山东学政施闰章的座下弟子。

施闰章生性好学,博览经史,工诗词古文学。他文意朴而气静,诗与宋琬齐名,有“南施北宋”之誉。

但有一样,他不是整理八经的“科班出身”(这里所说的科班,就是八股取士),他是在康熙十八年(1679年)朝廷开博学鸿儒科,录取的翰林院官。

为什么要特意把蒲松龄老师的身份和做官的经历拿出来说事呢?这就关系到蒲松龄未来科举40余年不中的主要原因。

大家都知道,有个有经验的好老师,你学习起来会事半功倍,在清朝八股取士的科考制度面前尤为重要,只有亲自经历了科考,把科考的路数研究透了,优秀的学子才有可能脱颖而出金榜题名。

为什么很多地方上有名的才子,最终名落孙山,吃的最大的亏就是科考路子没摸透,又一厢情愿地自认才高八斗,坚持就会成功,不知变通,最后一事无成。

蒲松龄因施闰章亲点的秀才第一而成为其座下弟子,在那时学业上有了座师,是不能随意改换的,要不就是“欺师灭祖”会被整个士林所不容。

老师擅长的是经史子集、诗词书画,在八股文的制艺上没有丝毫建树,对学生蒲松龄就无法指导和传授经验,这对蒲松龄来说就悲剧了,这在其以后科考路上的重大失误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蒲松龄48岁时,应乡试(考举人),因“越幅”被黜。所谓“越幅”,就是考试违规。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蒲松龄51岁时,秋应乡试,再次犯规被黜。

所谓“越幅”,就是考试违规。科举考试的答卷是有一定格式的,卷面有红线画出的横直格,每页的行数及每行的字数均有规定,如超越行、格随意书写者即为越幅。凡越幅者,即以违式论,试卷贴出,不予录取。

已经考了20余年科举考试,还能犯这种低级错误,不得不说没有一个好老师指导是多么的可怜又可悲!

蒲松龄还有一个科举屡试不中的原因,就是把大把的精力用来写小说,也就是之后鼎鼎大名的《聊斋志异》。"郢中诗社"的好友张笃庆《和留仙韵》二首,讽刺蒲松龄撰写神怪故事无益仕途,表明蒲松龄写小说故事已经影响到他的科举大业了。

为了养家糊口,蒲松龄一边应考,一边充作塾师,挣扎一生,年已72岁的蒲松龄总算拿到了一个“岁贡生”的头衔。

蒲松龄岁贡生的含金量远没有举人高,岁贡生到底是个什么“身份”呢?每年从各府、州、县学中选送优秀生员升入京师国子监就读,称为“岁贡生”。

在《蒙朋赐贺》诗中,表露了他当时的心迹:“腐儒也得宾朋贺,归对妻孥梦亦羞。”这样的结局,对于已经风烛残年的蒲松龄而言,已是聊胜于无。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参与科举44年的蒲松龄为什么连举人都没中?”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一生都未能考取举人 是什么支撑蒲松龄七十岁还参加科举?

一生都未能考取举人 是什么支撑蒲松龄七十岁还参加科举?

蒲松龄,科举考试,乡试,岁贡生,举人,国子监,聊斋志异,读书人,出路,家庭,年谱,收入,父亲,理想信念,秀才,补助,资格,童生试,出人头地,得比,蒲松,蒲家庄,薄田,以落,贡院,岁贡,一家,丰碑,书香,书屋

2020-05-27 #故事会在线阅读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和他的贫苦科举路!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和他的贫苦科举路!

蒲松龄,聊斋志异,贡生,文章,秀才,妻子,生活,小说,父亲,辈子,作品,时候,科举,私塾,科举考试,蒲氏,陈淑卿,不得志,一生,专家,举人,教师,月亮,短篇小说,银子,考试,南施,大作家,我们现在,中国

2011-02-06 #故事会在线阅读

蒲松龄的《拙叟行》全文

蒲松龄的《拙叟行》全文

蒲松龄,聊斋志异,秀才,小说,文章,妻子,贡生,生活,考试,科举考试,聊斋,一生,举人,书生,作品,辈子,作家,山东,父亲,作者,功名,和尚,私塾,不得志,专家,八股文,山东省,时候,时间,朝廷

2017-11-08 #长篇故事

蒲松龄写聊斋志异的故事

蒲松龄写聊斋志异的故事

蒲松龄,秀才,聊斋志异,考试,文章,贡生,举人,科举考试,生活,父亲,和尚,山东,私塾,小说,作家,八股文,功名,朝廷,富贵,学政,儒学训导,岁的时候,我们现在,一生,妻子,山东省,时间,教师,概念,考官

2019-03-29 #故事会

蒲松龄写聊斋志异的故事

蒲松龄写聊斋志异的故事

蒲松龄,秀才,聊斋志异,考试,文章,贡生,举人,科举考试,生活,父亲,和尚,山东,私塾,小说,作家,八股文,功名,朝廷,富贵,学政,儒学训导,岁的时候,我们现在,一生,妻子,山东省,时间,教师,概念,考官

2016-02-29 #故事会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蒲松龄为什么叫柳泉居士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蒲松龄为什么叫柳泉居士

蒲松龄,聊斋志异,书生,时候,故事,创作,后世,柳泉居士,原因,月亮,秀才,劳山,柳树泉,举人,女妖,小说,愿望,文笔,科举考试,道士,考试,志怪小说,丰富的想象,因为他,岁的时候,这三个,不得志,大诗,来加,柳泉

2011-02-19 #故事会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蒲松龄为什么叫柳泉居士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蒲松龄为什么叫柳泉居士

蒲松龄,聊斋志异,书生,时候,故事,创作,后世,柳泉居士,原因,月亮,秀才,劳山,柳树泉,举人,女妖,小说,愿望,文笔,科举考试,道士,考试,志怪小说,丰富的想象,因为他,岁的时候,这三个,不得志,大诗,来加,柳泉

2017-09-22 #短篇故事

蒲松龄无人不知的《聊斋志异》竟然是用茶水换来的?

蒲松龄无人不知的《聊斋志异》竟然是用茶水换来的?

蒲松龄,聊斋志异,茶水,茶摊,小说,华章,成就,故事,科举,素材,何用意,道来,蒲家庄,那本,责任编辑,茶聊,鬼怪,怪事,举人,中科,传说,乡野,乱扯,人们,价格,劲头,兄弟,办法,四方,喝够

2008-06-20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