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唐太宗李世民秘史

时间:2020-05-28

唐朝李世民的故事野史

提示:本文共有 446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是谁的儿子,李世民可以说是我国最为杰出的皇帝,其开创的贞观之治让的崛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过大家是否知道李世民的父亲是谁呢?下面就让小编来详细介绍下李世民的父亲,对此不了解的可以进来看看。

李世民的父亲是谁

李世民的父亲为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原来是廷的一位官员,公元615年,全国各地纷纷爆发起义讨伐隋朝。

李渊受到李世民、刘文静等人的鼓动,于617年在山西晋阳起义,讨伐隋朝。李世民跟随父亲行军作战,李世民率领军队跟随父亲直进关中,不到几个月便拿下了长安。李渊拥护为皇帝,杨侑随即加封李渊为唐王,为王世子,李世民为秦国公。公元618年,宇文化及将隋炀帝杀死,李渊在五月份的时候称帝,改国号为唐。李渊建立唐朝后,疆土十分有限,为了扩充唐朝的疆土领域,他派遣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三兄弟征战南北,消灭各地割据势力,为稳固唐朝政权努力。李世民率兵击败了刘武周,巩固了北方的势力;随后消灭了王世充和,获取了华北统治权。公元623年,李建成消灭了刘黑闼,获取了河北一带的统治权。随后,唐朝军队消灭了江南辅公祏军队。公元624年,李渊统一天下。李世民兄弟征战四方,扩充了唐朝的疆土范围,并且巩固了唐朝的统治地位。

稳定天下后,唐高祖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出台了相应的措施,巩固了唐朝基本建设。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政变,杀害了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并且将他们的儿子一网打尽,稳固了自己的权力。同年,李渊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不久之后,唐高祖禅位于李世民,自己成为太上皇,先后居住在太极宫和大安宫。李渊成为太上皇后,很少外出活动。公元635年,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一岁,埋葬于献陵。

趣说李世民野史

据说,屡次给唐太宗直谏都惹怒了唐太宗。在《旧唐书》和《新唐书》记载了为了魏征等一些忠义之士借古喻今的提醒李世民。

当时,魏征大胆向唐太宗谏言,有时候话说的很多,这引起了唐太宗的极度不满,在背地里大骂魏征,甚至想要杀掉魏征。长孙皇后知道后,急忙来劝说太宗,她以“明君贤相”来夸赞唐太宗。太宗息怒后,才没有把魏征杀掉。

唐太宗早年间,体恤民情,倡导俭朴的生活。后来,唐太宗认为国家的经济已经有了逐步稳定的提升,便开始了大兴土木。他亲自在长安、洛阳等地方指导建筑华美的宫殿。公元647年的夏天,他嫌皇宫太为闷热,便下令在骊山修建了翠微宫,以便夏天乘凉休假。过了几个月后,唐太宗认为宫殿修建的太小气,便耗费很多金钱来重修皇宫。除此之外,他将隋炀帝玩乐的洛阳宫重新进行了修葺,以便自己玩乐。

李世民晚年时,喜爱收罗各地的美女。唐太宗晚年时候,特别喜欢年轻貌美的少女,有美貌年轻的女子入宫,就会得到唐太宗的宠幸。当时,入宫的女子大多14岁以上,有的女子因乖巧温顺得到了唐太宗的喜爱,很快就会晋升为“才人”。除此之外,李世民很喜欢李元吉的妻子杨氏,李世民在玄武门把李元吉杀死后,很快就霸占了弟媳杨氏。庐江王死后,李世民抢了他的妾室,让庐江王的爱姬成为了他的女人。

大家都知道李世民是历史上的有名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这里要讲到的是李世民的发展的过程,那么在这里他经历了哪些事件,有着哪些与之不同的的地方呢,下面就随小编一起走进李世民吧。

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 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和窦皇后的次子,第二位皇帝。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

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唐太宗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1、早年经历

李世民于公元598年隋文帝开皇十七年农历十二月戊午日一说公元599年,开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日,出生在今陕西武功的李家别馆,父亲是时任官员的李渊,母亲是北周皇族窦氏。

李世民4岁的时候,家里来了一位自称会相面的书生,对其父李渊说:“您是贵人,而且您有贵子。”当见到李世民时,书生竟说:“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等到二十岁时,必能济世安民。”李渊便采“济世安民”之义为儿子取名为“世民”,童年时代的李世民聪明果断,不拘小节,接受儒家教育,学习武术,擅长骑射。

公元613年隋炀帝大业九年,李世民娶的外甥女长孙氏为妻,公元615年大业十一年,李世民参加云定兴的军队,去雁门关营救被突厥人围困的隋炀帝。

公元616年大业十二年,父亲李渊出任晋阳留守,李世民跟随到太原并随父多次出征,平服发生在今山西省内的各种叛乱和抗击东突厥人的入侵。

2、晋阳起兵

公元617年义宁元年,李世民鼓动父亲李渊起兵反隋,是为晋阳起兵,李渊封李世民为敦煌郡公、右领军大都督,统帅右三军,起兵攻入长安,并且灭隋,李世民官拜光禄大夫、唐国内史,徙封秦国公,食邑万户。

公元617年义宁元年农历十二月,李世民为右元帅,徙封赵国公,率兵十万进攻隋朝的东都洛阳,不克而还,设三路伏兵于三王陵,击败隋将段达。

公元618年武德元年农历五月,李渊废黜,称帝,改国号为唐,封李世民为尚书令、右翊卫大将军,进封秦王。

3、四方征战

唐朝建立后,疆土只限于关中和河东一带,尚未完全统治全国,因此,李世民经常出征,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自公元618年武德元年起,李世民亲自参与四场大战役。

其一,破薛举,浅水原之战平定陇西薛仁杲薛举之子,铲除了唐朝来自西方的威胁。

其二,击败宋金刚、刘武周,收复并、汾失地,巩固唐朝的北方。

其三,在虎牢之战中,一举歼灭中原两大割据势力:河南王世充和河北集团,使唐朝取得了华北的统治权。

其四,重创窦建德余部刘黑闼和山东的徐圆朗。

自此李世民威望日隆,尤其是在虎牢之战后班师返京时,受到长安军民的隆重欢迎,公元621年武德四年农历十月,封为天策上将,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位在王公上,食邑增至三万户,李渊又下诏特许天策府自置官属,李世民因此开设文学馆,收揽四方彦士入馆备询顾问,文学馆与秦王府相结合,俨然形成一个小政府机构。

4、玄武门之变

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但李渊建立唐朝后,立李建成为太子。

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建成随即联合李元吉,排挤李世民,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

长兄皇太子李建成知道李世民终不肯屈为人臣,而李世民也认为是自己奠下唐朝开国的基业,遂与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猜忌日深,两派大臣之间互相倾轧,李建成曾经下毒谋害李世民,其中宰相裴寂、谋士王珪、魏徵、东宫卫士将领薛万彻等追随李建成、李元吉。

秦府谋士、,将领秦叔宝、尉迟敬德、段志玄、、王君廓等跟从李世民,宰相陈叔达、朝臣等暗中支援李世民,其余将领、徐世绩,大臣宇文士及等保持中立。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突厥侵犯唐边境,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在太子的东宫中担任率更丞主管计时的官员职位的王晊,已被秦王李世民收买,成为李世民在东宫的眼线,他悄悄告诉李世民:“李建成想借此控制秦王的兵马,并准备在昆明池设伏兵杀秦王。”

于是李世民决定先发制人,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李世民在帝都长安城宫城玄武门附近射杀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

事后,李世民杀李建成、李元吉诸子,并将他们从宗籍中除名,李渊让出军政大权给予秦王李世民,三天后六月初七癸亥日,公元626年7月5日,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下诏曰:“自今以后军国事务,无论大小悉数委任太子处决,然后奏闻皇帝”。

公元626年9月4日武德九年八月初九甲子日,李渊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李世民,李世民登基为帝,次年改元贞观。

5、贞观之治

因隋末战争而人口锐减,公元628年贞观二年,唐朝只有二百九十万户人口,李世民经常以亡隋为戒,注意叮咛自我克制欲望,嘱咐臣下莫恐上不悦而停止进谏,励精图治,在政治上,既往不咎,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整饬吏治;经济上,薄赋尚俭,为政谨慎;亦致力复兴文教,令隋末动荡之局得以稳定下来。

李世民十分重视吏治的清明,曾命房玄龄省并冗员,派李靖等13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国,考察风评;又亲自选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并将其功过写在宫内屏风上,作为升降奖惩的依据。

另又规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值宿中书省,以便随时延见,垂询民间疾苦和施政得失,百官遂自励廉能,直接提高政府效率。

在军事上,李世民多次对外用兵,先后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纥、高昌、焉耆、龟兹、吐谷浑等,由是唐朝声威远播,四方宾服。

经李世民君臣二十三年的努力,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并稳定发展,对外武功显赫,至公元652年永徽三年,人口达到三百八十万户,奠下了唐高宗、、唐玄宗年间大唐盛世的基础,史称贞观之治。

6、帝范教子

公元643年贞观十七年四月,太子李承乾以谋反之罪被废,唐太宗遂将其第九子晋王立为太子,并对太子严加教管,晚年李世民著《帝范》一书以教戒太子李治,总结了他的施政经验,同时自评一生功过。

公元648年贞观二十二年正月,唐太宗将他撰写的《帝范》十二篇颁赐给太子李治,并对其告诫说:“你应当以古代的圣哲贤王为师,像我这样,是绝对不能效法的,因为如果取法于上,只能仅得其中,要是取法于中,就只能仅得其下了,我自从登基以来,所犯过失是很多的,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所有这些,都是我所犯的最大过失,千万不要把我作榜样去效法。”

7、因病去世

公元649年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生病一说是服用天竺长生药导致暴疾,医治最终无效,命李治到金掖门代理国事。

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廿六己巳日,太宗驾崩于终南山上的翠微宫含风殿,初谥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公元674年唐高宗上元元年加谥文武圣皇帝,公元749年唐玄宗天宝八年加谥文武大圣皇帝,公元754年天宝十三年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属什么生肖,说到最杰出的皇帝,相信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李世民吧,其在位时候所建立的贞观之治可以说是我国最强势的一个时期了。接下来就让小编来详细介绍下唐太宗李世民吧,有兴趣的可以进来看看。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 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李世民个人小档案

属相:马

姓名:李世民

出生:开皇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599年1月23日戊午年十二月

出生地:陕西武功

卒年:贞观二十三年649卒所:终南山翠微宫中

享年:52岁

谥号:文皇帝

庙号:太宗陵寝:昭陵

父亲:高祖李渊母亲:太穆顺圣皇后窦氏

皇后: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

子女:14子,21女

继位人:儿子高宗

最得意:开创贞观盛世

最失意:发动政变才取得皇位

最不幸:误食金丹而死

最痛心:之死

最擅长:骑射、书法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秘史”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唐宫秘史:揭秘唐太宗李世民想杀掉武则天的历史真相

唐宫秘史:揭秘唐太宗李世民想杀掉武则天的历史真相

武则天,袁天罡,杨夫人,李治,利州,皇宫,一江,从武,任利州,唐太宗,天之,有贵子,李君羡,武士彟,母杨氏,太子,中发,女性,人家,奇迹,君临天下,传说,大师,山川,小时候,女皇,尼姑庵,帝位,权力,心计

2016-08-31 #小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

李世民,唐太宗,唐高祖李渊,别馆,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武功,次子,窦皇后,皇帝,诗人,驾崩,年五十,陕西武功

2020-05-28 #长篇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

李世民,唐太宗,唐高祖李渊,别馆,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武功,次子,窦皇后,皇帝,诗人,驾崩,年五十,陕西武功

2020-09-05 #长篇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

李世民,唐太宗,唐高祖李渊,别馆,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武功,次子,窦皇后,皇帝,诗人,驾崩,年五十,陕西武功

2020-09-05 #故事会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

李世民,唐太宗,唐高祖李渊,别馆,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武功,次子,窦皇后,皇帝,诗人,驾崩,年五十,陕西武功

2020-09-05 #故事会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

李世民,唐太宗,唐高祖李渊,别馆,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武功,次子,窦皇后,皇帝,诗人,驾崩,年五十,陕西武功

2020-09-06 #短篇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

李世民,唐太宗,唐高祖李渊,别馆,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武功,次子,窦皇后,皇帝,诗人,驾崩,年五十,陕西武功

2020-09-06 #小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

李世民,唐太宗,唐高祖李渊,别馆,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武功,次子,窦皇后,皇帝,诗人,驾崩,年五十,陕西武功

2020-09-06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