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李世民的为政功绩到底有什么?

时间:2020-05-28

唐太宗的为政小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939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9 分钟。

李世民的为政功绩到底有什么? 知乎??

登录加入知乎李世民的为政功绩到底有什么?我看太宗本纪的时候,发现李世民实际上是唐王朝的实际建立者之一 但是在他作为皇帝治理天下的过程中,实际上表现的更像是儒家意义上的好皇帝,实际上他真正为帝国带来的影响感觉不到有多少 比起秦皇、刘邦、汉武、明祖、宋宗、光武、刘裕甚至高欢、宇文泰在统治天下的具体规则、后代的朝制典范、甚至于文化、行政、教育方面建制的都稍低 因为害怕有些人不清楚我说的具体朝制典范是什么我来补充一下 秦皇开创皇帝制度、群县制度等…显示全部

关注者34被浏览26,417关注问题

写回答??

邀请回答??

10 条评论??

分享??

学法语出身的工程界唐史爱好者130 人赞同了该回答

忘了谢 @尺八 邀。开头补充总结一下我的观点,先点赞的各位依然不好意思~

(***正文开始处有特别明显的提醒,不想看开头个人感受的请选择跳过***)

刚开始看了问题描述就觉得怪怪的,现在弄明白了,提主的思路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点:

宏观上的,因为李世民没有制度创新,所以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小;微观上的,因为李世民在行政、民生、战略眼光(与其他答主对话中提到)上我看不到比较出彩的地方,所以李世民没有为政的功绩,甚至可能只是历史爱好者的狂欢。

这两条,从逻辑上都是立不住的。

先说第一条:制度影响不等于历史影响。制度只是历史的一部分,此外还有政治、军事、经济、民生、文化等多方位的影响,用“没有制度创新”来得出“历史影响小”的结论,是典型的以偏概全。

历史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事件串联而成的。影响历史的,是一个个真实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一件事的结果引来下一件事的起因,然后造成下一个结果……这样日积月累一路走到了今天。脱离具体事件去谈什么制度是十分空洞的,即便是同一个制度下,不同人不同时期也会产生天差地别的效果。

评价一个人的历史贡献,看的是他做事情的效果。(这一点 的看法与我相同。)

一个人,解决了许多困难的事情,做好了他所处时期的大多数事情,为后续事件向好处发展打下基础,并让这个时代成为凝聚后人精神力量的美好记忆,就是历史的影响力。

此处讲到制度就再多说两句:就我在知乎历史版的感受,现在“制度创新”几乎成了一种政治正确,许多人认为制度就是最大的功绩,但我并不非常认同这种观点。

首先,制度史是一项非常系统的研究。很多看似“突变式”的制度创新,实际是渐进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质变,即便一定时期内大框架都叫一个名字,具体内涵也在不断地调整。不把这些来龙去脉都弄清楚,很难说哪项制度就是某一个人的功绩,而通史史料的量嘛……作为爱好者我可能一辈子也读不完,哪怕只读现代史学家专著,所以不想张口就下这方面的定论。

其次,是制度去适应时代,不是时代来适应制度——制度是必须根据时代不断调整的,不能把后人懒政的责任都推到开国一代身上。李世民的时代没有达到制度的瓶颈(当然渐进式改良是有的,比如完善三省六部和府兵制),那么他自然不必为后世制定什么“万世之法”。那些一成不变的祖宗之法,到头来往往会体现出很强的负作用,比如冗官冗兵冗费、宗室养猪等等,具体朝代我就不点名了。

(注:引战的话题我从来没有参与过,问题描述提到了我就顺带说说,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不要过度发散。)

以及,“制度”也不是铁板一块,它有很多个层面:有意识形态层面的,有组织结构层面的,有执行细则层面的。当年管院专业考试,很多人分不清哪些理论适用于企业级管理,哪些是事业级管理,哪些是产品级管理……不客气地说,许多“制度吹”连自己究竟吹的是什么都不知道。

贞观时期,除了“组织结构”这个层面没有大的调整之外,在意识形态和具体执行层面的设计都有很多的建树:意识形态上,建立了以唐帝国为中心的“天可汗”胡汉二元体系(这一点非常深刻地影响了整个唐朝,甚至直接奠定了后人对唐朝的印象),具体执行方面,贞观律、史馆制度、官员考课制度,都是后世君主执政的有力依据。

最后,都说中国古代是人治社会,制度只是国家机器运行的基本保障,在此之上,治理效果好坏,主要决定因素是人。传统史书描写人物的《本纪》《列传》比记载制度的《志》篇幅要长得多,不要以为史官都是愚昧未开化,在人治社会以制度论贡献,就是在拿本朝的剑斩前朝的官。

(声明:以上文字,我没有否定历史人物在“制度创新”方面的贡献,没有否定制度建设对历史的影响,没有否定制度在日常事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请仔细分辨其中的逻辑关系,拒绝杠。)

至于第二条,题主看不到李世民在普通行政、民生、培养优秀的继承人等方面的具体建树,那就只有三个字:多读书。

以下为正式回答:

李世民最大的功绩,就是四个字:拨乱兴治。

后人回顾历史,总爱过度陷入“历史规律定论”,忽视历史是由无数动态细节组成的。站在当时的角度来看:从东汉末年到唐朝建立,天下割据四百余年,中间西晋和隋加起来统一了40年左右,却马上紧随而来更大的分崩离析,为“大一统王朝”带来的印象分有减无增。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合”只是四百年前的一个传说,“分”才是常态。

但就是在种承数百年分裂大势、内有民生凋敝十室九空、外有北狄之盛控弦百万的局面下,李世民不仅做到了统一中原,并且振兴文治,开拓疆域——一个人完成了三代人的事业。

(这里说“一个人”不太准确,应该理解为“以李世民为中心的人才团队”。)

说到这忍不住插一段:

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一件事,即为什么球场上会盛行“假摔跳水战术”——因为很多时候,如果你不摔,裁判会选择视而不见;如果你不满地打滚求关注,裁判会出于“不破坏比赛节奏”而拒绝吹哨掏牌;如果你不但不满地打滚,反而顶着一脸抓痕满身污泥,带球甩脱n人的贴身盯防,连过对方整个后防线,完成帽子戏法,那么赛后报道不仅会认为你赢得很轻松,甚至还会有球迷(mang)觉得裁判在偏向你。

具体到李世民身上,就是:迅速统一天下,是因为李家出身高贵众望所归(完全不管门阀时代皇权来得快去得也快);达成贞观之治,是因为隋朝把制度的风口都给铺垫好了猪都能起飞(完全不管为啥这个风口没把李渊给吹起来,甚至还把隋朝给吹死了);灭东突厥被尊为天可汗,那是东突厥遭遇雪灾自爆的(然后到了宋代“小冰河时期”不但没把辽国金国给冻死,反而给他们南下加了buff……)

目标达成得太快,就会给人一种“过程很容易”的错觉。就题主所谓“李世民在制度创新、内政民生、战略眼光上都无特别的影响,仅仅因为符合儒家思想就被奉为明君”的逻辑实际上是根本无法自洽的——

比李世民更不折腾、更保守偏安、更符合“儒家意义上的好皇帝”的君主有得是,但他们共同的名字却是“庸主”——难不成李世民的身边都是忠臣良民,其他时代个个都是亡国之臣?

天灾饥荒,官僚争利,外敌入侵,对于执政者而言,天下之事从来都不是你不想去折腾它、它就不来折腾你的。

所谓“不折腾的圣君”,真正做到的,是“有能力让其他因素都不来折腾你”。

第一条:统一中原

因为问题是“为政功绩”,这条就简单讲一下。

之所以要说这个,是因为统一是治世的基础。能够在四百年乱世之后将王朝转入正轨,本身就是对历史极大的影响力。

唐朝开国的主要战役:攻长安之战,平薛举、李轨、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之战(北),平萧铣、辅公祏之战(南),共计九战。其中李世民直接灭国擒敌首的有四战,作为主力重创敌军的有两战(包括太原起兵入长安),此外还直接逼降了辅公祏旧主、江淮的杜伏威,占据了绝对核心的地位。

再多说几句:其实在李世民消灭了盘踞陇西如芒在背的薛氏之后,武德二年初,李渊并没有想让李世民一家独大,而是启动了一套“宗室子弟各领一面、自己居中制衡”的策略:

太子李建成前往西凉接收李轨降部;秦王李世民以“陕东道行台”之名出镇长春宫,筹划攻打洛阳;齐王李元吉继续留守太原管理山西老家;淮安王李神通与李勣组合攻略河北;庐江王李瑗坐镇荆襄抵抗萧铣。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到了武德二年底,形势变成了这样:

四月,李建成在原州接收降卒“时甚暑,而驰猎无度,士卒不堪其劳,逃者过半”;十月,李神通李勣面对河北窦建德节节败退,直到黎阳失守被生俘;同月,刘武周宋金刚在山西一路势如破竹,李元吉李仲文裴寂刘弘基轮番上演全军覆没,被俘的被俘逃命的逃命,太原沦陷临汾失守,敌人同时站在龙门蒲津眺望关中;李瑗面对金州蛮贼数万“讨之,数为所败”……

于是以上这几条战线,除了最后一条,其余皆被李世民接管,最后一条由李孝恭李靖组合接管:

五月,李渊封李世民为凉州总管、使持节甘凉等九州诸军事(不过最终凉州没出事,李世民也就没去);十一月,李世民主动请战来到山西;次年四月,李世民平刘武周,收复太原;再次年五月,李世民一战两克,消灭王世充窦建德,定鼎中原。

就连后来平定南方的李靖,还是从李世民长春宫的幕府里出去的(李靖,武德二年以秦王幕府从讨王世充,以功授开府。时萧铣据荆州,遣靖安辑之。轻骑至金州,遇蛮贼数万聚山谷,靖与庐江王瑗击之,多所克获。——《册府元龟·将率部·立功第十》)

有没有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到了时间节点是个人都能统一”的?

具体战役如果有兴趣,可以参见以下文章:

柏壁之战时,李世民昼夜转战,大将刘弘基执辔苦谏,理由是:方今草创,敌可尽乎?

李世民给出的回答是: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

第二条,振兴文治

作为爱好者,我自认为文治方面不是我的特长,但是鉴于题主说“李世民在普通行政方面似乎也看不到比较出彩的地方”……我决定还是举几个例子。

1.兴修水利

之所以要把“兴修水利”单拿出来放在第一位,因为这是本文开头那段话的最佳注解——某些回答中“贞观年间自然灾害较少”的结论是哪里来呢?

(贞观)元年,关中饥,米斗直绢一匹;二年,天下蝗;三年,大水”——《资治通鉴·唐纪九》

总有人特别推崇突变式的革新,哪怕过把瘾就死,都能号称“为历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对于渐进式的、真正惠及民生的改变,却被认为是“看不到比较出彩的地方”——这就是我说的“不假摔卖惨裁判看不见”。

***以下为史料原文:

擢累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江南巡察大使,多所黜陟。扬州,江、吴大都会,俗喜商贾,不事农;(李)袭誉为引雷陂水,筑句城塘,溉田八百顷,以尽地利,民多归本。召为太府卿。——《新唐书·列传第十六·李袭誉传》贞观中,(薛大鼎)累转鸿胪少卿、沧州刺史。州界有无棣河,隋末填废。大鼎奏开之,引鱼盐于海。百姓歌之曰:“新河得通舟楫利,直达沧海鱼盐至。昔日徒行今骋驷,美哉薛公德滂被。”时与瀛州刺史贾敦颐、曹州刺史郑德本,俱有美政,河北称为“铛脚刺史”。——《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五·良吏上》陈留,县,武德四年置。有观省陂,贞观十年,令刘雅决水溉田百顷。——《新唐书·志第二十八·地理二》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洪洞县开南北霍渠,引霍泉水溉洪洞、赵城两县田数百顷(光绪版《山西通志·洪洞》、民国版《洪洞水利志补》)。工程延续使用,即今霍泉灌区。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文水县西北二十里开栅城渠,“民相率引文谷水(今文峪河),溉田数百顷”(《新唐书·地理志》)。古渠不存,今归于文峪河灌区。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太原井苦不可饮,“长史李勣架引晋水(今晋祠泉)入东城,以甘民食,谓之晋渠”(《新唐书·地理志》)。此为省境内首座跨河引水工程(即渡槽),今已废弃。——以上三条引自太原市税务局网站《山西古代水利工程》2.设立义仓

义仓是贞观年间效仿隋朝“社仓”而设置的备荒粮仓,以田亩为纳粮标准,自王公以下每亩纳粮两升,逢灾年则州县开仓赈济,是一种带有民间自救性质的赈灾制度。

可以说,义仓制度是贞观时期“民本思想”的典型体现:贞观二年,天下诸州并遭霜涝,太宗令蒲、虞等州百姓入邓州就食。邓州刺史陈君宾安排当地住户展开一对一帮扶,“逐粮户到,递相安养,回还之日,各有赢粮”,李世民下诏劳之曰“变浇薄之风,敦仁慈之俗,政化如此,朕复何忧!”——然而即便“民虽东西就食,未尝嗟怨”,贞观君臣依然认为水旱无常,应该从制度上形成更好的备荒方案,义仓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值得说明的是,隋朝间虽然设立了“社仓”,但开皇十五年就因疏于管理、盗用严重而被“收归国有”(十五年二月,诏曰:本置义仓,止防水旱,百姓之徒,不思久计,轻尔费捐,于后乏绝。 又北境诸州,异于余处……所有义仓杂种,并纳本州——《隋书·食货志》),从此成为一种强制性赋税,反而背离了抗灾自救的初衷。贞观一朝的义仓始终都在有效运转,这是贞观时期地方行政水平高的体现。

***以下为史料原文:

贞观二年四月,尚书左丞戴胄上言曰: 水旱凶灾,前圣之所不免。国无九年储畜,《礼经》之所明诫。今丧乱之后,户口凋残,每岁纳租,未实仓廪。随时出给,才供当年,若有凶灾,将何赈恤?故隋开皇立制,天下之人,节级输粟,多为社仓,终于文皇,得无饥馑。及大业中年,国用不足,并贷社仓之物,以充官费,故至末涂,无以支给。今请自王公已下,爰及众庶,计所垦田稼穑顷亩,至秋熟,准其见在苗以理劝课,尽令出粟。稻麦之乡,亦同此税。各纳所在,为言义仓。若年谷不登,百姓饥馑,当所州县,随便取给。 太宗曰: 既为百姓预作储贮,官为举掌,以备凶年,非朕所须,横生赋敛。利人之事,深是可嘉。宜下所司,议立条制。 户部尚书韩仲良奏: 王公已下垦田,亩纳二升。其粟麦粳稻之属,各依土地。贮之州县,以备凶年。 可之。自是天下州县,始置义仓,每有饥馑,则开仓赈给。以至高宗、则天,数十年间,义仓不许杂用。——《旧唐书·志第二十九·食货下》3.矫正“重中央轻地方”的吏治思路

上《贞观政要》原文: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夜恒思百姓间事,或至夜半不寐。惟恐都督、刺史堪养百姓以否。故于屏风上录其姓名,坐卧恒看,在官如有善事,亦具列于名下。朕居深宫之中,视听不能及远,所委者惟都督、刺史,此辈实治乱所系,尤须得人。”——《贞观政要·卷三·论择官》

(忍不住吐槽一句:题主在讨论中经常提起《贞观政要》,可见是读过的,对这段应该有印象吧?)

大多数君王,包括官员本人,都有以朝廷之职为清要,轻视地方职务的传统,而李世民认为地方官员才是“治乱之所系”,尤其需要谨慎选任,这是一种非常明智的意识。

体现李世民重视地方吏治的例证有很多:比如上文提到的将诸州都督刺史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如有善事则加以备注,每次出入寝宫都能看到;比如贞观元年因山河形势分“天下十道”,设“观风使”“黜陟使”等按道巡察——

(贞观元年九月)令中书侍郎温彦博、尚书右丞魏徵、治书侍御史孙伏伽、检校中书舍人辛谞等,分往诸州,驰驿检行。——《册府元龟·帝王部·弭灾》贞观初,遣大使十三人巡省天下诸州,水旱则遣使,有巡察、安抚、存抚之名。——《新唐书·志第三十九下·百官四下》贞观二十年,遣大理卿孙伏伽等二十一人,以六条巡察四方,多所举刺。太宗命褚遂良一其类以闻,乃亲自临决牧宰以下,以能官进擢者二十人,罪死者七人,流罪以下免黜数百人。——《文献通考·卷六十一·职官考十五》

甚至贞观八年,时任尚书右仆射的战神李靖都充当了一把关内道黜陟使。(《唐会要·卷七十八》

其他的,关于唐代官员考课“四善二十七最”的研究论著亦有不少,此处就不展开了。从前面讲水利和赈灾的1、2两条也能看出,贞观年间地方吏治清明,良吏辈出。

以上三条,无一不是唐太宗“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的反映,李世民之所以会成为民间评价最高的皇帝,正是源于贞观之治是民本思想下的治世。其实可以这么讲:唐朝中后期的衰落,不仅不是因为李世民没有留下“祖宗之法”,反而恰恰是因为后世君主对贞观思想的背叛——祖宗一遍又一遍地跟你强调民生红线意识,讲慎选官吏,讲地方监管,你大搞土地兼并巧取豪夺偏听偏信按人划线,完了还怪祖宗没给你制定“怎么懒政都不会丢权的万世之法”,你咋不怪祖宗生了你呢?

出处见原图水印4.编修前朝史书

二十四史中,有八部成书于或主体成书于贞观年间,其中《隋书》《周书》《北齐书》《梁书》《陈书》《晋书》为官修史,《北史》《南史》为太宗至高宗年间的史学家李延寿所著的私修史,为官史的总结与补充。

然后,不好意思我又要吐槽题主了——“李世民时期修的史书有很多其实在其他朝代已经修了”又是什么鬼啊?!

还是那句话:不要把“执行”想得太简单:

《北齐书》主编李百药,其父李德林与颜之推共掌文学馆并编修北齐国史,但是李德林入了隋,李百药进了杨勇东宫后遭贬、投靠反王沈法兴杜伏威入唐后再遭贬,直到贞观元年李百药才调回朝中,得以继承父辈遗志;《梁书》《陈书》主编姚思廉,其父姚察在南朝时就编修国史,入隋后隋文帝谓朝臣曰: “闻姚察学行,当今无比,我平陈唯得此一人”(《册府元龟·帝王部·礼贤》),开皇年间姚察就奉敕编修过一次梁陈二史,武德年间李渊又诏姚思廉修过一次,但皆未修成;《隋书》主编魏征,据《魏郑公谏录》记载:虞世南在隋朝担任起居舍人时,“每须书、手、纸、笔所司多不即供”,起居舍人只能私下记录,零落散佚。魏征修隋书时,必须趁着当事人还在世,“皆是采访,或是其子孙自通家传参校”,以每采访三人有二人一致为信。《晋书》由于年代太久又间隔战乱,在贞观版《晋书》修成之前,市面上流传着十八家不同的晋书版本……

所有的修史都是总结前代资料,宋朝修的几大部类书也“只是将前朝史籍归类总结”,不存在突变式的平地起高楼。但是,修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过程极其繁琐、耗费人力物力又不会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事,所以往往成为国力有余的风向标。

《唐会要·卷六十三》记载:武德初,因隋旧制,隶秘书省著作局。贞观三年闰十二月,移史馆于门下省北,宰相监修,自是著作局始罢此职。——史馆从此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治学机构,由宰相监督,专门的史官负责修撰,国家负担了修史所需的人力物力,也承担了史书质量的风评。

甚至可以说,贞观史馆制度直接影响了我国史家主流从私修史向官修史的转变,以后各朝史馆制度都是在此基础上的延续和改进,有唐一代乃至后世读书人皆以编修国史为最高追求之一。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句话不是随便说说而已的。

5.编修《五经正义》,推进学校建设

依旧是题主读过的《新唐书》原文:

太宗身橐鞬,风纚露沐,然锐情经术,即王府开文学馆,召名儒十八人为学士,与议天下事。既即位,殿左置弘文馆,悉引内学士番宿更休;听朝之间,则与讨古今,道前王所以成败,或日昃夜艾,未尝少怠。尽召天下惇师老德以为学官,数临幸观释菜,命祭酒博士讲论经义,赐以束帛。生能通一经者,得署吏。广学舍千二百区,三学益生员,并置书、算二学,皆有博士,大抵诸生员至三千二百。自玄武屯营飞骑,皆给博士受经,能通一经者,听入贡限。四方秀艾,挟策负素,坌集京师,文治煟然勃兴。于是新罗、高昌、百济、吐蕃、高丽等群酋长并遣子弟入学,鼓笥踵堂者,凡八千余人。纡侈袂,曳方履,訚訚秩秩,虽三代之盛,所未闻也。——《新唐书·儒学上》

因为连年战乱,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衰落玄学盛行,加上南北长期分裂,造成经学内部宗派林立,互诘不休。贞观年间,天下安定,唐太宗诏命孔颖达与诸儒编修《五经正义》,统一了南北经学之说,成为后世明经取士的蓝本。儒家经学作为“经世之学”再次复兴。

太宗又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讹谬,诏前中书侍郎颜师古考定《五经》,颁于天下,命学者习焉。又以儒学多门,章句繁杂,诏国子祭酒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义疏,凡一百七十卷,名曰《五经正义》,令天下传习。——《旧唐书·儒学上》

关于《五经正义》的地位,这里就说一句:大家可以去翻翻《辞海》,看看《五经正义》是一个多么高频的词源出典。

上述4、5条合在一起,就是贞观之治对整个唐朝的又一重大影响:文化影响——

前朝史的修成,代表着对旧时代的总结定论;经学的统合,代表着新王朝治国思想的确立。

两相结合,标志着唐朝完成了对内最关键的统一,即文化统一。

如果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完成了汉朝的文化统一,那么,魏晋南北朝隋乱世更替之后再度完成文化上的统一,就是在贞观时期(韩升《唐太宗治国风云录》,P24)。

之前说,统一是治世的基础,那么,治世就是文化繁荣的基础。

历史上的人物、事件、王朝,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亡,不会消亡的,是文化。现代人提到唐朝,向往的正是她百花齐放兼容并包的文化——诗有李杜王白,书有虞欧颜柳,文有昌黎子厚,舞有破阵羽衣,画有画圣,茶有茶圣,还有丝绸之路上的敦煌壁画、唐三彩和胡俑……当人们怀念起这个灿烂的时代,势必会追溯她的起点,那个政治清明、文教兴盛、开放多元的贞观之治。

于是唐三百年之盛,称贞观,宁不其然。——《新唐书·儒学上》贞观之治,庶几成康,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至于天文秀发,沉丽高朗,有唐三百年风雅之盛,帝实有以启之焉。——《全唐诗·作者小传·李世民》6.文治类其他杂项问题

完善三省六部制和修订《贞观律》,是贞观年间非常重要的制度贡献,这个有许多其他答主提到了,也有许多相关论著,就不展开了。

用人融合南北不拘一格的问题,从秦王府时期“十八学士”的分布就能看得出来:既有杜如晦、于志宁这样的传统关中贵族,也有房玄龄、薛收、孔颖达这样的山东名士,还有虞世南、姚思廉、陆德明、褚亮这样的江南文人。武德时期,朝中宰相除了前南梁、南陈后裔萧瑀和陈叔达,其余尽是关陇勋贵;而到了贞观时期,不仅首相变成了山东人房玄龄,最著名的大臣是河北庶族魏征,还重用了岑文本、刘洎等南方文官,和马周这样的“布衣宰相”。这一点也有很多相关论著。

教育后代的问题,有本书叫《帝范》,前几年正式出版过原文+翻译版,可以读一下。

还有题主(包括大多数人)念念不忘的纳谏:我承认,“纳谏”确实是被部分后世腐儒拔到了一个过高的程度,但是,因为纳谏被过度拔高,所以纳谏没有用,甚至“纳谏的都是牌坊”——这是逻辑错误好吗?!知乎就有一个热门问题“在体制内当领导是一种什么体验”,许多高赞回答都提到“众星捧月的感觉是会上瘾的”,能够听得进正确的批评建议,永远是身为领导人最优秀的品质之一。

至于发展科举,虽然也有“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的说法,但个人认为科举真正的“飞跃式”发展是在宋明两代,此处就不说了。不过这不影响贞观之治对于唐朝文化繁荣的奠基。

(ps,其实不太明白题主为什么要纠结“贞观时代完善的三省六部制并未延续至整个唐朝”,问题描述中提到的很多短命割据王朝影响力还不如贞观一代呢……到了别人那里不管好坏有制度创新就行,到了李世民这儿光为唐朝奠定繁荣昌盛的基础还不够,还要为子孙提供“万世之法”……嗯,对著名历史人物的要求总归要高一些,理解~)

第三条,开拓疆域

要知道,宋代以后所推崇的圣君李世民“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米数钱无兵戎”的形象,实际是建立在“我方承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天可汗军事外挂”的基础之上的。

这里推荐一篇不长不短的《唐太宗地缘战略思想探析》(作者邱剑敏,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员):

(先写一句,具体有空再写~)

??

赞同 130??

??

52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收起??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李世民的为政功绩到底有什么?”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可以同时迷倒李世民与李治的武则天 到底有多美?

可以同时迷倒李世民与李治的武则天 到底有多美?

武则天,李世民,女性,大臣,唐中宗,历史,武媚娘,李治,一生,人物,儿子,国家,后宫,妃子,社会,皇上,他的儿子,貌美如花,唐高宗,唐高宗李治,宫争宠,来当,李显,相格,天子,上龙,不一般,富贵人家,中国,三妻四妾

2013-10-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17岁称帝 功绩堪比李世民 结局让人感慨万千

17岁称帝 功绩堪比李世民 结局让人感慨万千

刘义隆,刘劭,宋文帝,儿子,百姓,功绩,政策,代明,刘义符,徐湛之,李世民,大臣,拥立,权臣,盛世,发展,这件事,唐太宗李世民,元嘉,多大,宋文帝刘义隆,宋武帝刘裕,张超,文帝,新太子,下场,京口,事情,五指,人才

2014-01-16 #故事阅读

当年寡妇韦氏到底有什么长处让李世民看中了?因为身高一米九?

当年寡妇韦氏到底有什么长处让李世民看中了?因为身高一米九?

韦氏,李世民,纪王,李慎,太宗,李贞,儿子,洛阳,武媚娘,丈夫,地位,太妃,李珉,李子雄,王世充,韦贵妃,就没有,后宫,贵妃,寡妇,年纪,感情,昭陵,李家,相貌,皇后,身高,越王,显贵之人,户部尚书

2020-07-08 #小故事

历史名人王羲之在魏晋到底有多火?你可能被李世民蒙蔽了!

历史名人王羲之在魏晋到底有多火?你可能被李世民蒙蔽了!

王羲之,二王,王羲,谢安,王献,谢灵运,羊欣,作品,王献之,陶隐居,时期,家族,书法,书名,古今,故事,氏族,父亲,王法,草圣,颜之推,在当时,司马相如,之伟,卫夫,于氏,孔门,崔瑗,张工,张旭

2019-12-04 #故事会

李世民的主要唐玄宗的功绩贡献100字

李世民的主要唐玄宗的功绩贡献100字

唐玄宗,唐太宗,贞观,李林甫,太子,大臣,太宗,贞观之治,百姓,吉温,杨国忠,用人,开元盛世,人才,吏治,天下,政治,政策,魏征,制度,年间,时期,珠玉,科举制,经济,统治者,锦绣,陛下,宋璟,韩休

2020-09-06 #短篇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51岁去世 他的死因是什么 到底有什么难言之隐?

唐太宗李世民51岁去世 他的死因是什么 到底有什么难言之隐?

李世民,丹药,唐太宗李世民,小伙,时候,精神,年轻的时候,皇帝,身体,原因,野猪,李渊,玄武门之变,一生,印度,战力,帝王,方士,旧疾,皇位,炼制,作为一个,万大,唐太宗,唐玄宗李隆基,尉迟恭,文斗,李建成,武则天,王玄策

2013-08-01 #故事会在线阅读

坐轿上朝 特许不之官 唐太宗李世民到底有多溺爱魏王李泰?

坐轿上朝 特许不之官 唐太宗李世民到底有多溺爱魏王李泰?

唐太宗,李泰,魏王泰,魏王,赏赐,太子,天子,李承乾,唐太宗李世民,褚遂良,魏王堤,东宫,儿子,宅邸,朝臣,群臣,大都督,左武,岑文本,长孙皇后,雍州牧,大将军,武德殿,历史,旧唐书,因私,坊地,官员,恩宠,文学

2009-04-24 #故事会在线阅读

李世民登基前 其权势地位到底有多可怕?难怪他杀掉兄弟也要做皇帝

李世民登基前 其权势地位到底有多可怕?难怪他杀掉兄弟也要做皇帝

李世民,李渊,李建成,权力,武德,玄武门之变,天策上将,地位,父亲,皇位,权势,刘武周,唐太宗李世民,和政,唐高祖,天策府,王世充,窦建德,连东,大将军,太子,尚书令,看见了,亲兄弟,五铢钱,作用,人生,军阀,军事,全国

2016-08-24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