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中国元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时间:2020-05-29

元朝故事内容概括

提示:本文共有 2032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1 分钟。

概括,认为修真练功是心肾相济。道家功法术语中,心为汞,为姹女,为木母;肾为铅,为婴儿,为金公。练气功就是心火肾水的相交和升降。

成吉思汗

二、忽必烈

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 1294年,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青年时代,便“思大有为于天下”。1251年,长兄蒙哥继大汗位,忽必烈受封为王。1252年忽必烈即奉命征讨大理。1260年长兄去世,忽必烈在开平即汗位,建元中统,开始按中国传统的王朝年号纪年。1271年,改“大蒙古”国号为元,1272年迁都元大都今北京。随后即举兵南下,直至1279年灭南宋。1294年正月,在大都病逝,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

1、蒙古可汗忽必烈名字是什么意思?忽必烈是蒙古族人,全名孛儿只斤·忽必烈,蒙古帝国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之孙,监国孛儿只斤·拖雷第四子。所以“忽必烈”也是蒙古族的名字的汉译,它在蒙古语里原本意思是家业、血统的继承者的意思。“忽必”就是继承家业的意思,而“烈”就是“的人”,有些类似于英语里的“ er”、“ or”等后缀。忽必烈,有一个蒙古尊号“薛禅汗”,其中“薛禅”是贤者、智慧之类的意思。在蒙古族中,时常会在本名的后面加上社会称呼之类的后缀,“薛禅汗”就是忽必烈本名的后缀。而“忽必烈”的名字,其实也是他的父亲托雷对他的美好期望,希望他可以继承大蒙古国。

2、不是开国皇帝方能称祖吗?那为何称元世祖忽必烈?凡创业的国君死,其庙号称为“祖”。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元朝,成为元朝首位皇帝,庙号世祖,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元朝是忽必列建立的,铁木真建立的是蒙古汗国,忽必列是元朝的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统一全中国,建立了元朝,是一个不输于成吉思汗的杰出帝王。

3、忽必烈为什么选择定都北京?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的朝代。根据《元史.地理志》记载:“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可知当时元朝的疆域包括蒙古全境和俄罗斯西伯利 亚以及泰国、缅甸北部等地,其领域的面积是现在中国疆土的两倍之大。元朝的疆域都深入了欧洲和东南亚一带但是忽必烈在定都时却选择了北京。首先,元朝的都 城元大都是在辽金的基础上建立的,忽必烈意识到北京位于东南西北的交汇点上,不管是出兵南下还是北上,都可以缩短战争的供给线,可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 治,因此定都北京。其次,元朝内部的统治也并不太平,虽然元朝的疆域很大,但实际上都是由蒙古族内部各个部落的可汗所有。忽必烈在建立元朝时,其他的可汗国实际上已经独立存 在,所有虽然在法律上是属于元朝,但实际上他们各自为攻。因为忽必烈的父亲拖雷的领地治所是今天的北京地区,因此忽必烈也就定都在北京。此外,还有一种说法,元朝选择都城的时候,是由天文学家、风水学家刘秉忠和郭守敬师徒二人根据风水选择北京的。刘、郭二人认为北京城是一个风水极佳的地方,这里依山傍水是“卧龙”之地。元朝定都北京,依然离不开地利人和的建都原则,之前的金人就认定,燕都地处雄要,北依山险,南压中原,若坐堂隍,俯视庭宇,它面平陆,负厚山,南通江淮,北连溯漠,财货骈集,天险地利。

另说忽必烈率蒙古铁骑会师南下,一路踏进了北京平原铮铮铁骑象征着一个朝代的结束和另一个统治的开始。而当时元朝确定都城的时候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是元上京,位置在现在的蒙古;另一个就是元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传说当时忽必烈的铁骑踏上北京的时候,看见天空中有一只威风凛凛的雄鹰徘徊不去,作为弯弓射雕的蒙古人,忽必烈换来随从,手挽打弓预备将雄鹰射下,但这只鹰动作迅速神武非常,忽必烈上下间竟看不准它行动的走向。此时雄鹰在空中盘旋向前飞去又回头看看忽必烈,似乎在呼唤忽必烈,又似乎是一种挑衅,这位究竟生死的蒙古汉子居然觉得有趣,驾马奔去直追雄鹰,想要比个上下看个究竟。于是一队人马轰轰烈烈追着一只雄鹰而去。也不知追了多久,几乎人困马乏,忽必烈凭着一口气就是不肯回头。突然,雄鹰在西边的一座山上停下,时间已近半晚,红日西下,天边皆是火烧一般的云彩弥漫在天际,雄鹰立于山巅似乎渡了一层金边神圣而不可接近。这是一直追随在忽必烈身边的汉臣刘秉忠僧人出生,会掐算观形式,禀报:“大汗,天降祥瑞神鹰领路,大汗一统天下指日可待!”忽必烈欣喜非常,向神鹰方向走去,原来尽头竟是一座寺庙。这寺庙坐南朝北,背后倚靠着一座高山,周围还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现马蹄的形状环绕,中间的山峰似乎想被九条龙首衬托于此,寺庙就在高峰上,高大的山峰挡住西北袭来的寒流,使得寺庙似乎一处人间仙境而不食烟火。前有照,后有靠,左右有抱负,实在是难得的风水之势。寺中出来一名鹤发童颜的老僧,老僧合掌问好:“见过大汗,贫僧在此恭候已久。”并称自己得神人托梦在此等候,此地东行60里就是元朝定都之地。忽必烈打马来到老僧说的地方,胸中一股开阔豪气顿生,当机立断定都这里,也就是后来的北京城。

4、元世祖为何任命十八岁的安童为丞相?元世祖的杰出不仅体现在他打出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版图,还体现在他在用人上能慧眼识才,唯才是用。他把十八岁的安童任命为丞相就是他不重资历,大胆提拔人才的一个例证。

安童是元初“开国四杰”之首的木华黎的孙子,但他的突出并不体现在他的门第上,而体现在他能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成熟和稳重上面。安童十三岁时就因祖父的功劳而被“召入长宿卫,位上百僚之上”。但他一点也不愿意倚仗着祖辈的功劳的荫庇,而是树立大志,勤奋学习。元世祖与阿里不哥争王位得胜后,拘捕了阿里不哥的党羽千余人,世祖问安童:“朕欲置此等于死地,你以为如何?”安童说:“人各为其主,他们跟随阿里不哥也是身不由己,这由不得他们选择。陛下现在刚刚登上王位,要是因为泄私愤而杀了这些人,那又怎么能让天下人诚心归附呢?”元世祖没料到一个十六岁的少年竟然说出这样有见识的话来,惊讶地说:“爱卿年纪尚幼,何从知道这番道理?卿言正与朕意合!”从此,元世祖对安童就更加另眼相待了。又过了两年,安童已经十八岁了,元世祖看他处世练达,办事果断,为人稳重,足智多谋,就决定破格提拔他。安童知道后就推辞道:“现在大元虽然安定了三方,但江南尚未归朝廷,臣年少资轻,恐怕四方会因此而轻视朝廷,还请陛下另请高明。”元世祖主意已定,毫不动摇,说:“朕思之熟矣,无从逾卿。”于是,元世祖就把安童提拔为中书右丞相。安童少年得志,自然会招来不少人的嫉妒。至元五年,有几位权臣想削夺安童的实权,建议设尚书省让阿合马主持,而让安童居三公之位。元世祖把这件事交给大臣们讨论。大臣商挺极力反对:“安童,国之柱石,若为三公,是崇以虚名而实夺其权也,甚不可。”元世祖赞同商挺的意见,维护了安童的地位。此后,安童一直身居要职,直到四十九岁因病去世,共为元世祖效力三十一年,为元初国家的稳定和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用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为丞相,这在大一统的王朝中,甚至是直至今日,这也是是绝无仅有的。如果元世祖在用人上按资论辈,非要等到安童三四十岁,甚至更老的时候才能提拔他,那时的安童可能已经锐气全无,才思迟钝,早就与其他的人“同流合污”了,就更别谈什么积极性了,这将是对人才的扼杀。元世祖却抛开这些年龄、官阶、门第、资格,只从实际的才能出发,只要他认为安童有丞相之能,就大胆录用,破格提拔,“得一人而天下兴”,为自己的江山社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忽必烈(网络图)

三、刘秉忠

刘秉忠(1216年-1274年),初名刘侃,法名子聪,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省邢台市)人,祖籍瑞州。大蒙古国至元代初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刘秉忠出身世宦之家,自幼聪颖,十三岁时入都元帅府为质子,十七岁为邢台节度府令史。之后一度弃官隐居,拜虚照禅师为师。后入大蒙古国忽必烈幕府,以布衣身份参预军政要务,被称为“聪书记”。至元元年(1264年),升任光禄大夫、太保,领中书省政事,自此愈加尽心于国事。至元十一年(1274年),刘秉忠逝世,年五十九。累赠推诚协谋同德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常山王,谥号“文正”。刘秉忠活跃于蒙元初期政坛,对一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他对元大都的规划设计,奠定了北京市最初的城市雏形。刘秉忠还兼擅诗文词曲,有《藏春集》、《平沙玉尺经》等传世。

刘秉忠名字的来历?在古代,文人的命名及封号都有特定的传统习惯和原则,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意蕴。刘秉忠最开始叫刘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后来他被天宁寺虚照禅师收为徒弟,开始信佛教后,又改名子聪。刘秉忠这个名字,还是他如朝为官之后,才取的。刘秉忠他才能极高,专研《易经》以及邵氏《经世书》,至于天文、地理、律历、占卜无不精通,天下事了如指掌。忽必烈对其十分欣赏,遇到事情的时候,都愿意与刘秉忠商量。而刘秉忠个人能力的确不错,每每都会给忽必烈提出十分不错的建议,这也就使他在忽必烈这儿越发受到重用。元世祖还追赠刘秉忠为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等到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仁宗时,追封常山王。像刘秉忠这样一个汉臣,然后还位列三公之人,在元朝仅仅只有刘秉忠一人。由此可见,刘秉忠其人为元朝作出的贡献,以及元代统治者对其的赞扬。

刘秉忠为何称为大元帝国的设计师?一国的设计师,的确是十分牛气的。这个称呼十分贴切和形象的说明了刘秉忠对大元帝国的影响和功绩。第一,元朝这个国号,就是刘秉忠建议的。刘秉忠刚进入忽必烈幕府时,忽必烈在宗室中的地位还不足以左右政治局势。经过激烈的争夺,汗位从窝阔台系终于转移到拖雷一系,忽必烈的哥哥蒙哥登上了大汗之位。忽必烈怀大志,正在广泛搜罗人才,接见了师徒二人。在谈话中问:“佛经里有没有安天下的方法呢?”海云答道:“应在天下大贤硕儒中求问古今治乱兴亡的事情。”刘秉忠于书无所不读尤精于易经,对于天文地理律,三式六壬遁甲之术,论天下事,了如指掌,深得忽必烈赏识。面对蒙古帝国政治格局的巨大变化,刘秉忠适宜地给忽必烈呈上“万言书”,即一套完整的施政纲领。在忽必烈改革旧制,建立元朝的过程中,“如颁章服,举朝仪,给俸禄,定官制,皆自秉忠发之,为一代成宪。”他上书建议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将蒙古更名为大元,忽必烈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是蒙古帝国,此后更名为元朝。《元史·世祖一》载:“可自庚申年五月十九日,建元为中统元年。”“中统”为中国之正统之意,开元朝用年号的先例。1264年又改年号为“至元”,取自《易经》“至哉坤元”。至元八年1271,“奏建国号曰大元”,“元”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第二,刘秉忠奉命主持了元朝京师大都和陪都上都的建设。至元四年(1267年),定都燕京的元王朝开始了新宫殿和都城的兴建工作,这个工作一直到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基本竣工,新都城中的大内宫殿、宫城城墙、太液池西岸的隆福宫、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等官署,以及都城城墙、金水河、钟鼓楼、大护国仁王寺、大圣寿万安寺等重要建筑陆续竣工。元大都是与历史上的唐长安城、洛阳城,北宋东京城齐名的世界级大都市,而负责营建他的就是刘秉忠。第三,刘秉忠制定了大元帝国的官职。蒙古国时期,“诸事草创,设官甚简”,也就是说官无定制。后来,西域渐定,设达鲁花赤管理各城。灭金以后,各地沿袭金朝旧制。即“金人来归者,因其故官,若行省,若元帅,则以行省、元帅授之”。可以看出,元朝建立之前,蒙古政权的官制是简单而随意的,文治非常缺乏。忽必烈登上汗位,即“遂命刘秉忠、许衡酌古今之宜,定内外之官”。《新元史·百官志一》对刘秉忠、许衡所定的官制给予很高的评价,谓“以中书省管政事,枢密院管兵,御史台司纠劾,又设行省、行台,使内外均其轻重,以相维系,立法之善,殆为唐宋所不及”。

尽管为忽必烈的大元帝国立下了不世之功,但是刘秉忠始终一身僧衣出入朝堂,也没有显赫的官职。这种现象让很多功在其下的官员感到不安。至元元年(1264),众臣奏请忽必烈,请求给予刘秉忠高官显爵。忽必烈自然采纳这个建议,命刘秉忠还俗,拜为光禄大夫,位至太保,参与领导权力核心机构——中书省。此外,皇帝还亲自赐婚,将翰林侍读学士窦默之女嫁给刘秉忠为妻。至元十一年八月,大元勋臣刘秉忠忽然无病而卒,年五十九岁。从二十多岁,到五十九岁,刘秉忠追随忽必烈三十多年,他的去世足令大元皇帝陷入无尽哀痛,皇帝对他的评价是:小心谨慎,不避艰险,言无隐情,其学问之深,惟朕知之。

尝云支茶

四、郭守敬

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邢州邢台县(今河北省邢台市)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早年师从刘秉忠、张文谦,官至太史令、昭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事,世称“郭太史”。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郭守敬逝世,享年八十六岁。著有《推步》、《立成》等十四种天文历法著作。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水利和数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2] 他自至元十三年(1276年)起,奉命修订新历法,历时四年,制订出了通行三百六十多年的《授时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为修订历法,郭守敬还改制、发明了简仪、高表等十二种新仪器。至元元年(1264年),郭守敬奉命修浚西夏境内的古渠,更立闸堰,使当地农田得到灌溉。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郭守敬任都水监,负责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耗时一年,完成了全部工程,定名通惠河,发展了南北交通和漕运事业。

郭守敬的名字镶上了星辰 ?1977年3月,国际小行星中心给予永久编号2012号,并将它正式命名为“郭守敬星”,于1978年公布。郭守敬的名字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1970年,国际天文学会以郭守敬的名字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环形山”。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也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LAMOST望远镜命名为“郭守敬天文望远镜”。 《郭守敬传》部分原文:郭守敬,字若思,河北邢台人。生有异操,不为嬉戏事。大父荣,通五经,精于算数、水利。时刘秉忠、张文谦、张易、王恂同学于州西紫金山,荣使守敬从秉忠学。中统三年,文谦荐守敬习水利,巧思绝人。世祖召见,面陈水利六事:其一,中都旧漕河,东至通州,引玉泉水以通舟,岁可省雇车钱六万缗。通州以南,于兰榆河口径直开引,由蒙村跳梁务至杨村还河,以避浮鸡氵甸盘浅风浪远转之患。其二,顺德达泉引入城中,分为三渠,灌城东地。其三,顺德沣河东至古任城,失其故道,没民田千三百余顷。此水开修成河,其田即可耕种,自小王村经滹沱,合入御河,通行舟筏。其四,磁州东北滏、漳二水合流处,引水由滏阳、邯郸、洺州、永年下经鸡泽,合入沣河,可灌田三千余顷。其五,怀、孟沁河,虽浇灌,犹有漏堰余水,东与丹河余水相合。引东流,至武陟县北,合入御河,可灌田二千余顷。其六,黄河自孟州西开引,少分一渠,经由新、旧孟州中间,顺河古岸下,至温县南复入大河,其间亦可灌田二千余顷。每奏一事,世祖叹曰:“任事者如此,人不为素餐矣。”授提举诸路河渠。四年,加授银符、副河渠使。至元元年,从张文谦行省西夏。先是,古渠在中兴者,一名唐来,其长四百里,一名汉延,长二百五十里,它州正渠十,皆长二百里,支渠大小六十八,灌田九万余顷。兵乱以来,废坏淤浅。守敬更立闸堰,皆复其旧。二年,授都水少监。守敬言:“舟自中兴沿河四昼夜至东胜,可通漕运,及见查泊、兀郎海古渠甚多,宜加修理。”又言:“金时,自燕京之西麻峪村,分引卢沟一支东流,穿西山而出,是谓金口。其水自金口以东,燕京以北,灌田若干顷,其利不可胜计。兵兴以来,典守者惧有所失,因以大石塞之。今若按视故迹,使水得通流,上可以致西山之利,下可以广京畿之漕。”又言:“当于金口西预开减水口,西南还大河,令其深广,以防涨水突入之患。”帝善之。十二年,丞相伯颜南征,议立水站,命守敬行视河北、山东可通舟者,为图奏之。 初,秉忠以《大明历》自辽、金承用二百余年,浸以后天,议欲修正而卒。十三年,江左既平,帝思用其言,遂以守敬与王恂率南北日官,分掌测验推步于下,而命文谦与枢密张易为之主领裁奏于上,左丞许衡参预其事。守敬首言:“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今司天浑仪,宋皇佑中汴京所造,不与此处天度相符,比量南北二极,约差四度;表石年深,亦复欹侧。”守敬乃尽考其失而移置之。既又别图高爽地,以木为重棚,创作简仪、高表,用相比覆。又以为天枢附极而动,昔人尝展管望之,未得其的,作候极仪。极辰既位,天体斯正,作浑天象。象虽形似,莫适所用,作玲珑仪。以表之矩方,测天之正圜,莫若以圜求圜,作仰仪。古有经纬,结而不动,守敬易之,作立运仪。日有中道,月有九行,守敬一之,作证理仪。表高景虚,罔象非真,作景符。月虽有明,察景则难,作窥几。历法之验,在于交会,作日月食仪。天有赤道,轮以当之,两极低昂,标以指之,作星晷定时仪。又作正方案、丸表、悬正仪、座正仪,为四方行测者所用。又作《仰规覆矩图》、《异方浑盖图》、《日出入永短图》,与上诸仪互相参考。

郭守敬为何尊称为测星之王?郭守敬,这个由邢襄大地孕育成长起来的科学家,在人类浩繁的历史星空中突兀璀璨,熠熠生辉。时至今日,“郭守敬”已完全超出于名字本身的意义,衍生成了中华文明史上“科学精神”的代名词。公元1279年(至元十六年),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1231 1316)为同知太史院事时,向元世祖忽必烈提出在全国范围进行大规模天文测量的建议。他指出唐朝开元年间天文学家僧一行曾命令南宫说带领一组人员,在全国13处观测点进行天文测量,现今元代的疆域比唐代还大,若不分赴各地进行实测,就不能了解日月食的时刻和食分数,各地昼夜长短的差距,日月星辰在天球上的位置等等,忽必烈听后非常赞同,并马上批准实施。由此四海大测验拉开帷幕。元世祖接受了郭守敬的建议,遂派监候官14人分道而出,在27个地方进行了天文观测,告成观星台就是当时27处观测站之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四海测验”。郭守敬从上都(多伦),大都(北京)开始历经河南转抵南海跋涉数千里,亲自参加了这一路的重要测验。告成(古阳城),当时属河南府(即洛阳)管辖,观星台的兴建和观测日影就在此时。1276年修订新历法,经4年时间制订出《授时历》,通行360多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他一生为研究天文和修历而设计并监制的新仪器有:简仪、高表、候极仪、浑天象、玲珑仪、仰仪、立运仪、证理仪、景符、窥几、日月食仪以及星晷定时仪12种(也有史书记载称13种,研究者认为末一种或为星晷与定时仪两种)。十六世纪,丹麦天文学家第谷,也曾制造过许多天文仪器,被西方誉为“天文仪器之父”,但郭守敬创制这些天文仪表要比第谷早三百多年。他编制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良的一部历法,从元代一直使用到明代,共使用了364年,而且还传到日本、朝鲜,是我国古代影响范围最广的一部历法。在繁忙的公务之余,郭守敬还先后撰写了《推步》《历议拟稿》《仪象法式》《上中下三历注式》等天文历法著作凡14种,共105卷。

郭守敬

五、赵孟頫

了 赵孟頫fǔ1254年10月20日 1322年7月30日 ,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 ,又号水晶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至治二年1322年,赵孟頫逝世,年六十九。获赠江浙中书省平章政事、魏国公,谥号"文敏",故称"赵文敏"。著有《松雪斋文集》等。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尤其以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赵孟頫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赵孟頫为何被称为“元人冠冕”?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因此被称为“元人冠冕”。

“管赵风流”的由来?有个成语叫“管赵风流”,说的是宋末元初的大画家赵孟頫与管道升夫妇。夫妻俩类似神仙眷侣,不仅感情恩爱,琴瑟和鸣,更重要的是,他们在中国书画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光照千秋。因此,后世常常也把从事丹青工作的夫妻比喻为管赵风流。赵孟頫自幼聪敏,读书过目不忘,下笔成文,写字运笔如风。赵孟頫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名满天下。赵孟頫晚年晋升为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居从一品,贵倾朝野,但赵孟頫以宋室后裔而入元为官,依然受摆布而不得施展抱负,常因自惭而心情郁闷,鉴于官场内部矛盾重重,尔虞我诈,夫人管道升曾填《渔父词》四首,劝其归去,其中一词中写道:“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名浮利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风归去休。”还有一词同样写道:“南望吴兴路四千,几时闲去云水边?名与利,付之天,笑把渔竿上画船。”反映了他们向往闲逸、自由的清淡生活,淡漠凡俗尘世的功名利禄。赵孟頫听从了夫人的劝诫,便借病乞归。据说,赵孟頫50岁时想效仿当时的名士纳妾,又不好意思告诉老婆。管道升看破了丈夫的心思,就写了一首著名的《我侬词》,而赵孟頫在看了《我侬词》之后,不由得被深深地打动了,从此再没有提过纳妾之事。《我侬词》全文如下:“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话虽然说得柔情万种,道白了,其实就是要与丈夫“生同床、死同棺”,纳妾之事老公你休再想!

赵孟頫自画像

六、鲜于枢

鲜于枢(1246年—1302年),字伯机,号困学山民、寄直老人,晚年营室名“困学之斋”,祖籍金代德兴府(今张家口涿鹿县),生于汴梁(今河南开封),汉族,大都(今北京)人,一说渔阳(今天津蓟州区)人,元代著名书法家。先后寓居扬州、杭州。大德六年(1302年)任太常典薄。元世祖至元年间以才选为浙东宣慰司经历,后改浙东省都事,晚年任太常典簿。好诗歌与古董,文名显于当时,书法成就最著。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新元史》有传。

鲜于枢姓氏的来历?鲜于,汉语拼音Xiān yú 。起源于商纣王叔叔箕子,鲜于姓起源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据《朝鲜谱·太原谱》载,商纣王有个叔叔名胥余被封在箕(在山西省太谷县东),称为箕子。纣王即位不久,箕子见他开始使用象牙筷子,就叹息道:“用了象牙筷,就要用玉杯来配,然后就会追求其他的珍奇物品,这就是奢华享乐的开端呀!国君一讲究享乐,国家怎么能搞得好呢!”后来纣王果然越来越荒淫残暴。箕子多次进谏,纣王听得不耐烦,干脆把他关起来了。周武王灭商以后,放出箕子,并向他请教如何才能得到商民的拥护,箕子认为应当施行仁政,用安抚的手段来争取民心。武王要封箕子为官,但是箕子不愿做周的臣子,就出走到辽东,建立了朝鲜国。箕子的子孙中有个叫仲的,有封地在于邑,他将国名“鲜”字和封邑名“于”字合成“鲜于”二字为姓,称鲜于氏。故鲜于姓的得姓始祖是箕子。

为什么鲜于枢和赵孟頫被称为“南北二雄”? 鲜于枢号困学民、直案老人、直奇老人。鲜于枢声有大志,然官不过太常寺典薄。工诗词,善文章,书法比为世所推许。他搜长楷、行、草,而尤以草书名世。传说他早岁学书,不得笔法,后来偶然在郊外见到二人在泥路上挽车,遂领悟了书法的奥妙,自此书艺大进。他的小楷师法钟路,草书揉怀素、大令笔意,又悬肘、回腕作书。其书法重法度,又极有气势,草书连绵而不涉狂猖。来源书法屋,书法屋是一个书法学习基地。由于和赵孟颓友善,二人结下了终生的友谊。“契合无同言,一见同夙昔”。经常在一起切磋书法,故此鲜于枢的书法也受赵孟頫的影响,尤其是《透光古镜歌册》与赵书几可乱真。鲜于枢的书法在当时就负盛名,赵孟烦对其推祟备至:“尝与伯机同学草书,伯机过余远甚,极力追之而不能及。伯机已矣,世乃称仆能书,所谓无佛处称尊耳。”《松雪斋集》这一方面可以看出赵的谦逊、雅量,另一方面也说明鲜于枢的书法的确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元·袁哀也说:“困学老人善回腕,故其书圆劲,或者议其多用唐法。就与伯机相识十五六年间,见其书日异,胜人间俗书也。”他“与子昂齐名一时”,“书法各宗其长,领顽当世”上官伯堂父跋《论张旭怀素高闲草书贴》。鲜于枢的草书狂放豪迈,师法晋唐,为元代草书第一家。王祎在鲜于枢《杜诗行次昭陵卷》后的题跋中写道:“渔阳鲜于公草法盖本于右军、大令父子,至其展为大体,则自法而变者也。”鲜于枢的“自法而变”是基于“二王”,又充分吸取了怀素、张旭、高闲等唐代草书大家的精华,并且达到了极高的成就,朱彝尊在《鲜于伯几草书千文跋》中直接认为:“鲜于伯几以古瘦见长,世所传高闲《千文》及张旭书,大约多出其手也。”朱彝尊的这种认识恰恰反映了鲜于枢草书中的唐人法度。至于元代艺文领军人物赵孟在《题伯几临鹅群帖》中的评价:“仆与伯几同学草书,伯几过余远甚。仆及力追之而不能及。”他们同为元代书坛重镇,在有元一代影响颇大。由于一为吴兴人,一为渔阳人,所以人们又习惯上称他们为“南北二雄”。

鲜于枢行草书千字文卷

七、黄公望

黄公望(1269年9月12日-1354年11月10日),字子久,号一峰,江浙行省平江路常熟县(今江苏常熟)人。元朝著名画家,“元四家”之首。据传本名陆坚,过继永嘉府平阳县(今浙江温州平阳县)黄氏为子,自称“平阳黄公望”。中年曾任都察院掾吏,皈依全真教,别号大痴道人,卖卜为生。黄公望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之法,得赵孟頫指授。水墨画笔力老到,简淡深厚。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称“浅绛山水”。晚年以草籀笔意入画,气韵雄秀苍茫。擅书能诗,撰有《写山水诀》,为山水画创作经验之谈。存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天池石壁图》等。

黄公望名字的来历?余秋雨的《中国文脉》时写到:黄公望姓陆,年幼失去父母,被族人过继给温州一位黄姓老人做养子。老人一句“黄公望子久矣”(我故意用空格做了断句,以使其意更加明确),于是,孩子也就有了“黄公望”之名,又有了“子久”之字。黄公望家住常熟子游巷,由于幼年父母双亡,家庭贫困,十岁左右的时候,就给寓居在虞山小山头的浙江永嘉人黄乐为养子。据传说,当时黄乐年已九十岁,看到他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喜出望外地说:“黄公望子久矣!”从此,陆坚便改姓换名为黄公望,字子久。他的《山居图》虽自题落款为“大痴道人平阳黄公望”,但叶落归根,其墓位于常熟西门外虞山脚下。曾做过小吏,因受累入狱,出狱后隐居江湖,入道教全真派。工书法,善诗词、散曲,颇有成就,50岁后始画山水,师法赵孟頫、董源、巨然、荆浩、关仝、李成等,晚年大变其法,自成一家。其画注重师法造化,常携带纸笔描绘虞山、三泖、九峰、富春江等地的自然胜 景。以书法中的草籀笔法入画,有水墨、浅绛两种面貌,笔墨简远逸迈,风格苍劲高旷,气势雄秀。

黄公望为何居“元四家”之首?黄公望天资孤高,少有大志,12~13岁时就参加了县里的神童考试,后来又博览群书,好学不倦,掌握了广博的学识和技艺。他还曾做过浙西廉访使署书吏,后吃官司被关进监狱。出狱后,黄公望心灰意冷,改号“大痴”,从此不再过问政事,开始了隐士生活,并加入新道教。黄公望学画起步较晚,50岁出狱后才开始画山水。由于生活坎坷,寒暖自知,他所画的山水,一定亲临体察。他的笔法,初学五代宋初董源、巨然一派,后受赵孟頫的熏陶,善用湿笔披麻皴。他学董源一派画法的作品,至今可以看到很多,《丹崖玉树图》便是其中一幅。《天池石壁图》也是他的杰作之一,可代表他山水画构图繁复的一路。只见画中层峦叠嶂,巨石堆垒,长松杂木,其烟云流润,山石明灭,气势雄浑,苍苍莽莽。构图至繁,状物之皴笔却简略,长而整的线条自然流畅,起落有序,多用赭色,墨青墨绿合染,色调简淡恬雅。所谓“浅绛”法,实为黄公望首创。黄公望加入新道教,这种宗教修炼,对他也有很大的影响。打坐、降心、炼性,使人虚静凝神。古代文人画家在精神上最重要的修炼就是诗要孤,画要静,从而影响到绘画的风格。凡是心情安稳、静谧的画家,他的笔下一般不会出现马远、夏圭大斧劈皴那样的激荡。远离凡世,画境便不会凡俗。后来,黄公望的画融合对自然实景的感受,自成一家。其特点在于:作浅绛色山头多矾石,笔势雄伟;作水墨皴纹稀少,笔简意远,超逸有致。论者以为“峰峦浑厚,草木华滋”。这种画注重师法造化,黄公望常携带纸笔描绘虞山、九峰、富春江等地的自然胜景。以书法中的草籀笔法入画,有水墨、浅绛两种面貌,笔墨简远逸迈,风格苍劲高旷,气势雄秀。黄公望与吴镇、倪瓒、王蒙被后人合称为“元季四大家”,其中“以黄公望为冠”,对明清山水画影响极大。黄公望还留有著述,如《写山水诀》、《论画山水》等,都是后世学画的典范之学。

《富春山居图》,黄公望78岁高龄创作而成。这幅画以水墨披麻皴描绘富春江一带的秋初景色。黄公望构思时,他的足迹遍及富春江两岸,用了6~7年的时间才完成。图为长卷,长636.9厘米,宽33厘米。画中山峰起伏,林峦蜿蜓,平冈连绵,江水如镜,境界开阔辽远、雄秀苍莽、简洁清润。凡数十峰,一峰一状;数百树,一树一态;变化无穷。其山或浓或淡,都以干而枯的笔勾皴,疏朗简秀,清爽潇洒,远山及洲渚以淡墨抹出,略见笔痕。水纹用浓枯墨勾写,偶加淡墨复勾。树干或两笔写出,或没骨写出;树叶或横点,或竖点,或斜点;勾写松针或干墨,或湿墨,或枯笔。山和水全以干枯的线条写出,无大笔的墨,惟树叶有浓墨、湿墨,显得山淡树浓。远处的树有以浓墨点后再点以淡墨,皆随意而柔和。满纸空灵秀逸,气度沉雄,后人称它为“画中之兰亭”。

富春山居图

八、关汉卿

关汉卿(1219-1301年),元代杂剧奠基人,元代戏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号已斋(一说名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其籍贯还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人等说,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为他所作,无定论。 最著名的是《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他的散曲,内容丰富多彩,格调清新刚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圣”。

关汉卿为何名字和身份都是迷?关汉卿是元朝著名的戏曲作家,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号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列“元曲四大家”之首。著名的杂剧《窦娥冤》,就是出自关汉卿之首,是中国文学历史上悲剧的典型代表。关汉卿大约生于公元1219年,去世于公元1301年,经历了由金入元的过渡时期,后世许多资料将其称之为“金之遗民”,号已斋叟,为大都人氏。当然除此之外,还有祁州人和解州人的说法。关汉卿的身份,有记载说是太医院尹,但人们遍查史书,元代似乎并无此官职。至于他的籍贯,比较通行的说法是大都人,也就是今天的北京。不过也有资料说是祁州(今河北安国)和解州(今山西运城)人。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今天,各地争相发掘与自己相关的文化名人是常事。于是一些河北和山西的学者,连篇累牍地著文力争关汉卿是自己的老乡。河北安国还有传说中的关汉卿故里和关汉卿墓。但他们依据的资料多为清朝文献和民间传说,不具备坚实可靠的说服力。为什么作为“元曲四大家”之首的关汉卿,资料会如此之少呢?这和中国古代“诗言志,文载道”的传统有关。一般的文人都认为诗歌和散文才是正经“主业”,小说、戏曲都不过是难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因此,很多后世十分景仰的戏曲、小说作家生前都籍籍无名,正史无传。

关汉卿为何被尊为曲圣?关汉卿曾经在《不伏老》中自我评价道:“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口,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那,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放荡不羁,无所顾忌,一副夸张的“浪子”写照。 《析津志辑佚·名宦》曰:“关一斋,字汉卿,燕人。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是时文翰晦盲,不能独振,淹于辞章者久矣。”《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这以上两本历史书籍,都曾说明关汉卿本人在杂剧艺术史上的个人成就,不约而同的对关汉卿的文采进行了称赞。

关汉卿为何被外国人称为做“中国的莎士比亚”? 关汉卿是中国元初的一个汉族文人,他于勾栏瓦肆之中创作了惊六合泣鬼神的战斗檄文式戏剧.300年后,英国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福也呈现了一位没有受过年夜学教育的平平易近剧作家——莎士比亚,他用华美而艰深的文字、丰满而传神的人物、活跃而盘曲的故事打动了无数不美观众和读者的心灵。元朝是一个非常矛盾的国家,国家体制采用的是封建体制,但是却并没有废除奴隶制度。而最为重要的是,中原落入元朝统治者的手中之后,这个国家实行的是阶级统治的政策,将领域下的人民分为四等人。而汉族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社会地位不高,特别是底层人民受剥削严重。关汉卿曾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流亡生涯,而在这段时间中,关汉卿见到了太多太多的悲剧以及社会的黑暗、官府的腐败等等。这些所见所闻,后来都成为了他创作的原材料。所以在关汉卿的作品中,会有皇亲国戚、豪权势要葛彪、鲁斋郎的凶横残暴,“动不动挑人眼,剔人骨,剥人皮”的血淋淋现实,又有童养媳窦娥、婢女燕燕的悲剧遭遇。当然对于现实生活的残酷揭露和反映,并不是关汉卿能有如此高成就的重要原因,而是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倡导的那种反抗精神。关汉卿刻画人物最为出色的,大多数都是他笔下的那些普通女性人物,诸如窦娥、妓女赵盼儿、杜蕊娘、少女王瑞兰、寡妇谭记儿、婢女燕燕等。这些姑娘们,大多数都出身低贱,深受封建统治阶级的凌辱。在描写这些人物的悲惨遭遇的同时,也将这些女性坚强、善良、乐观、聪明、机智的性格展现出来。赞扬了她们不向现实屈服的抗争精神,歌颂了她们敢于向黑暗势力展开搏斗、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奏出了鼓舞人民斗争的主旋律。

国人都耳熟能详的悲剧《窦娥冤》,里面那一段窦娥临刑前的唱词,汪洋恣肆、指天骂地、痛快淋漓,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不多的弱女子的悲叹,而是一介知识分子对宇宙人生的拷问: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 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 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 做得个怕硬欺软, 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 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 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这种博大超越的情怀,对人类生存处境至深至广的诘问,是一切伟大作品的特质。无怪王国维称赞《窦娥冤》“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元代戏班图

九、施耐庵

施耐庵约1296 约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泰州兴化人,祖籍苏州,舟人之子,生于兴化白驹镇今盐城市大丰区,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6岁中进士。36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71岁或72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施耐庵名字的由来?施耐庵,原名施彦端,元末明初钱塘人,今杭州。他在江阴游学时,大财主徐麒羡慕他的品学,请他在东林庵讲学。施耐庵一边讲学一边写书。一天,他写到《水浒传》中石秀智杀裴如海,头陀敲木鱼这一段,突然想到东林庵珍藏的木鱼木槌,心中疑惑不解,便向徐麒问:你这庵里的木鱼木槌,为何像宝贝一样珍藏呢?徐麒说:这庵里原先住着一位老和尚,他念经拜佛用心极诚,一边念经一边敲木鱼。说着他用手指着木鱼的凹陷说:你看,想让他们懂得,读书,做学问就是要专心致志。施耐庵听了,连连点头:我们写书,也要有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才行啊!事后,他提笔写了“耐庵”两个字,贴在门楣上,意国是告诫自己要排除一切困难,写好《水浒传》。外人不知其意,便把他称为“耐庵先生”,时间长了,他也觉得这个名字不错,便改名为:施耐庵!

又说正施耐庵在创作《江湖豪侠传》,当写到“石秀智杀裴如海”一章时,思绪烦乱,不能凝神,自感难以写下去,于是就弃笔掩卷,停止了创作。一位朋友得知此事后,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某师傅潜心念经、端坐庵内30年,竟然把木鱼敲出一个深坑。这故事对他颇有启迪,于是就写了“耐庵”两个字贴在书房,作为座右铭,来勉励自己潜心创作。后来,索性就把名字改为“耐庵”。这个典故教喻,只要耐得住寂寞,专注于一事,则一定能够干成。

《水浒传》书名由来?相传作者施耐庵由于厌恶尔虞我诈的官场,仅供职两年,便辞官回到老家,写了本《江湖豪客传》。虽然施耐庵对书中的情节都很满意,但是觉得书名欠佳。当时还是施耐庵学生的罗贯中建议书名为《水浒传》,施耐庵一听,高兴得连声说:“好,好!这个书名太好了!‘水浒’,即水边的意思,有‘在野’的含义,且合《诗经》里‘古公檀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的典故,妙哉!”于是将《江湖豪客传》正式改名为《水浒传》。“水浒”字面的意思是水边,指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山东梁山泊。另外诗经中有“古公??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的句子,记载了周太王率领部族迁徙的事情。有人认为用水浒做书名,是将宋江等的聚义和周朝的兴起作类比,证明原作者肯定起义英雄们反抗统治的精神。水浒义军领袖宋江原是低级官吏,后被逼上梁山,与其他梁山好汉一起反抗暴政,“替天行道”,逐渐发展壮大。《水浒传》故事豪放、粗旷,全书通过人物的言语、行为来表现其矛盾的内心世界,人物性格刻画也各有特色,而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各自的成长经历也不尽相同。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绰号,往往是对人物某一最突出特征的概括,是市民化、通俗化、口语化了的东西。在我国,绰号的广泛运用,始见于元明章回小说。《水浒传》中的绰号运用,在我国文学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的,不仅晃盖托塔天王及一百单八将各有绰号,就是一些小人物如三寸丁谷树皮武大郎和一些无生命的物如赛唐猊圈金甲也有绰号。它对全书的人物塑造、语言描写、情节构思,主题深化都有其积极作用。从事姓氏和起名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杨易程在其《中国起名学》下篇第四章《施耐庵 起名艺术赏析》中谈到了《水浒传》中人物的绰号。《水浒传》中人物一百零八将,个个都有绰号,而且其绰号使得人物特征鲜明,性格突出,令人过目难忘。其中绰号的取材有本人的相貌特征,职业,性格,德行,勇武,或财富等等。《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可分为如下几类:一是取自相貌特征的有:紫髯伯-皇甫端;美髯公-朱 仝;青眼虎-李 云;赤发鬼-刘 唐;金眼彪-施 恩;青面兽-杨志。二是取自性格德行的:黑旋风-李 逵;急先锋-索 超;笑面虎-朱富。三是以动物如虎、豹、猿、蛇、龙、麒麟、还有鼠、蚤、鳄鱼(旱地忽律的忽律)、龟等命名的绰号也很多。其中以虎而起的绰号就有如:花项虎-龚 旺;笑面虎-朱富;跳涧虎-陈 达 ;插翅虎-雷 横;矮脚虎-王英等。四是体现职业的:如神医安道全、圣手书生箫让、行者武松、菜园子张青。四是提示兵器的:如大刀关胜、没羽箭张清、双鞭呼延灼、双枪将董平。五是标明特长的:如混江龙李俊、浪里白条张顺、神行太保戴宗、神算子蒋敬、轰天雷凌振。六是直接赞扬的:如及时雨宋江、镇三山黄信、百胜将韩滔。七是是比做以往英雄的:如小李广花荣、小温侯吕方、赛仁贵郭盛、病尉迟孙立。八是取自职业或特长的:从才能专长来起的绰号,共有36个。这又可以分为四种:第一种,是借助兵器起绰号,如双鞭呼延灼,轰天雷凌振,双枪将董平;第二种,以勇力武功起的绰号,如雷横“为他膂力过人,能跳二三丈阔涧,满县人都称他做‘插翅虎’”等:第三种,是偏重于表现技巧性轻功的绰号,如擅长“飞檐走壁,跳篱骗马”的“鼓上蚤”时迁等;第四种,是从某种特技来起绰号的,如擅长书法的“圣手书生”萧让,善于雕刻的“玉臂匠”金大坚等。九是标示出身门第、职业特点的绰号,有6个。如“神机军师”朱武,“操刀鬼”曹正,“菜园子”张青,“神医”安道全等。

《水浒传》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无以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酣看陈钩。“智多星”吴用。字学究,很有学问啊。这是因为吴用满腹经纶,足智多谋,为了梁山的事业出谋划策,神机妙算,屡建奇功。可是,到头来一切的一切真的变成“无用”了。“玉麒麟”卢俊义。俊义,不仅人长得英俊潇洒,还挺讲究义气的。这个绰号至少可以说明卢俊义有两个特点,一个是面貌英俊如玉,另一个是武艺十分高强。卢俊义者,俊义如玉,人中麒麟也。武松:冲,是一种勇气,一种“虽万千人吾往矣”的勇气。冲,是一种精神,一种“虽九死其犹不悔”的精神。豹子头武松,三十六天君(gāng)星中的天雄星,历任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是官逼民反的典型代表。公孙胜入云龙,公孙胜。公孙胜,《水浒传》中梁山泊好汉之一,复姓公孙,单名胜,道号“一明先生”,生子得一双杏眼,落腮胡须,身长八尺,相貌堂堂,乃榆(jì)州人氏。自幼在乡中好习枪棒,完成学业武艺多般,大家都吐他为公孙胜大郎。后来师从罗真人,习得一身道术,善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江湖上都称之为他做到“入云龙”。 “花和尚”鲁智深。本名鲁达,法号智深,可见有比较高深的智慧。因身上绣有纹身,而且这个和尚丝毫不讲究清规戒律,又喝酒又吃肉,还好打抱不平,因此才管他叫花和尚。鲁智深的所作所为,应该是个大智若愚的化身。“小旋风”柴进。人称柴大官人,据说他家不但是官宦世家,还有免死金牌“丹书铁卷”。柴进是个仗义疏财之人,喜好结纳四方豪杰,被誉为当世孟尝君,因为他的行侠仗义就如同一阵旋风,所以才有了这么个绰号。

鲁迅先生曾就绰号问题做了论述:“名号一旦取了,那就像影子一样随着作品中人物的行踪,即使这人物跑遍天涯海角,它也要跟着走,怎么摆也摆不脱,这正如传神的写意画,并不细画须眉,并不写上名字,不过寥寥几笔,而神情毕肖,只要看过被画的人,就一定知道是谁。”巧妙地运用绰号,就能够使人物活生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闭目即现。这一点在《水浒传》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运用绰号对人物形象进行的刻画,无疑是生动的。比如,一提起“花和尚”鲁智深,人们便会想起那个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络腮胡子,身长8 尺,腰阔10 围,脊背上刺着花锈,抡着一条62 斤重的水磨浑铁禅杖的胖大和尚;一提起“豹子头”林冲,我们马上就会想起林冲的矫健威猛;一提起“出洞蛟”童威、“翻江蜃”童猛,马上会感受到这两位英雄的迅捷勇武。上述这些人物,给《水浒传》增添了许多生动的典型人物形象,而李逵也是其中之一。李逵人称“黑旋风”,“黑旋风”这个绰号结合了其性情和形貌特征。李逵集纯真、粗鲁、反叛、嗜杀、无畏于一身,“黑旋风”这个绰号便集中反映出了李逵无畏、勇猛、疯狂的性格特征。例如,在第四十回江州劫法场救宋江时,李逵“抡起板斧,一味地砍将来”,“直杀到江边,身上血溅满身,兀自在江边杀人。”又如在第六十六回攻打大名府时,“李逵浑身脱剥,睁圆怪眼,咬定牙根,手提双斧,从城壕里飞杀过来。”第三十八回,“黑旋风”的形貌特征更是得到充分的描述:“ 那个如炭屑凑成皮肉”, “那个如千千火炼成铁汉”,“这个像黑煞天神,在雪浪堆中呈面目”,这些正好为李逵“黑熊般一身粗肉”作了一番工笔细描。可见李逵有的正是“旋风”所特有的盲目的破坏性。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李逵的“黑旋风”绰号是完全符合其形貌、性格特征的, 而且已到达神形合一的境界。总之,《水浒传》中一个个贴切、生动、鲜明的人物绰号,虽寥寥数字,但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塑造人物形象不可多得的点睛之笔。

梁山好汉

十、王实甫

王实甫1260年 1336年,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杂剧《西厢记》的作者,生平事迹不详。王实甫与关汉卿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成为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

王实甫名字的来历?王实甫的名字是德信,应该是王德信,字是实甫,今天人们说到名字都是一个,在古代名和字是两个意思,古人一般都有名和字,并且名和字意义相似,或者说字是名字的解释,名与字相互呼应。德信和实甫其实就是古代人名和字的典范,王实甫的名与字也是相互呼应,互为释义的。王实甫的名是德信,品德高尚,德行非常不错,让人们信得过的意思,而实甫,“实”是诚实,不欺骗人的意思,与其名字意思相近,“甫”这个字是在古代男子的名字下加的美称,又可以当做“父”来讲,可以看做是一个助词,没有实际的意义。王实甫的名和字表达了王实甫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儿子在品德方面可以超越很多人。

元曲四大家为什么没有王实甫?和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相比,王实甫同样是元朝著名的戏曲家,且其《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十分的出名。而除了《西厢记》之外,另有《丽春堂》、《破窑记》、《贩茶船》、《芙蓉亭》等杂剧约十四种存世。而王实甫本人也与元曲四大家之首的关汉卿齐名,那么问题来了,王实甫为何未列入元曲四大家之中呢?原因主要有几种,王实甫之所以不入元曲四大家是因为其戏曲过于艳,文辞优美,诗意浓厚,曲文感情色彩强烈,不被当时的主流社会所接受。其次《西厢记》一出现就被列为禁书,因为作品中明确表示了反封建礼教,反封建包办婚姻和等级制度的思想,所以不被当时的社会所接受。

王实甫为何被称为“元曲状元”?王实甫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其最著名的剧作是《西厢记》,流传到今天的杂剧一共有十三种,王实甫很好的继承了唐诗宋词的精美语言艺术,同时也吸收了元代的口头语言,创造了璀璨的元曲词汇,堪称是我国戏曲史上最杰出的“文采派”代表人物。《西厢记》描写书生张珙在浦东普救寺与官宦小姐崔莺莺相爱的故事。他们在泼辣、机智的丫鬟红娘帮助下, 冲破莺莺母亲的阻拦,终于结为伉俪。《西厢记》批判了封建礼教,歌颂青年男女争取爱情自由的斗争,深受人民喜爱。几百年来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该杂剧 在戏曲文学发展上有深远影响。在《西厢记》中张生初见崔莺莺即心有威慑:小子多愁多病身,怎当他倾国倾城面貌。《西厢记》可圈可点的一个人物是崔莺莺身边的丫头红娘这个名字。红娘这个人物"成名"于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北宋以后,这个故事广泛流传到了南宋被民间艺人改编为话本《莺莺传》和官本杂剧《莺莺六幺》。金代董解元进一步把这个故事改编为《西厢记诸宫调》。王实甫的《西厢记》就是在历史上流传的崔、张故事,特别是在《董西厢》的基础上的再创造。红娘这个人物在崔、张故事中以一个婢女的身份出现,在元稹的《莺莺传》中虽有其名,但并不十分重要,是一个平凡的女婢,从唐到宋的流传过程中她的地位也一直如此,自《董西厢》起,才对这个形象进行了成功的创造,使之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红娘,后代指媒人。

“文章魁首”张生。张生英俊潇洒、才华出众且富有胆略,这是崔张爱情故事产生发展的必要条件。首先,张生便以他的风流儒雅、才思敏捷而吸引住莺莺。在佛殿初逢,彼此眼角留意之时,莺莺因张生的英俊而产生好感。’随后,张生又在莺莺烧香时,于太湖石畔墙角吟诗:“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此诗即景寄情,抒发了张生内心的寂寞、孤独的情怀,寄托了自己的相思之情。既描写了眼前月色,又是试探莺莺。全诗字句清新,情景交融,意境清幽典雅,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为他们之间的爱情增添了浪漫的气氛。他的风流儒雅,给莺莺留下了良好而深刻的印象,让她念念不忘他的诗和人:

鹊踏枝吟得句儿匀,念得字儿真,咏月新诗,煞强似织锦回文。谁肯把针儿将线引,向东邻通个殷勤。

寄生草想着文章士,旖旎人:他脸儿清秀身儿俊,性儿温克情儿顺,不由人口儿里作念心儿里印。学得来“一天星斗焕文章”,不枉了“十年窗下无人间”。

更重要的是,张生并非绣花枕头,在他把才学用于危难之时,更充分显示了他过人的智谋和胆略,以他的机智和真情赢得莺莺的爱情。在以后的笔墨传情中,张生又常以文思敏捷、挥笔而就得到红娘的赞扬:我只道拂花笺打稿儿,原来他染霜毫不构思。先写下几句寒温序,后提着五言八句诗。不移时,把花笺锦字,叠做个同心方胜儿。成聪明,成敬思,成风流,成浪子。虽然是假意儿,小可的难到此。最后,张生“一举及第,得了头名状元”,更加证实了他的才学与本领。张生正是以他的胸中才学换得“文章魁首”的称颂,赢得了莺莺的青睐。书中张生并不是一个严肃正经的书生,而是一个生动而带有傻气的喜剧形象。利用故事情节的突变,充分向观众展现了张生的自身矛盾,在其前后行为抑扬交错的对比中,生动活泼地显露了他的“风魔劲”,嘲笑了他的痴、傻,从中表现张生身上志诚专一的美好品质。把张生塑造得生动有趣、诙谐滑稽,非常符合市民大众的审美情趣。由此营造的轻松惹笑的氛围,吸引了观众的笑声,使观众从中得到极大的娱乐与满足。于是一个生气勃勃、幽默诙谐的正面市民喜剧形象便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传诵千古。

西厢记

责任编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国元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元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中国元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忽必烈,刘秉忠,成吉思汗,关汉卿,郭守敬,黄公望,蒙古,赵孟頫,意思,绰号,王实甫,安童,姓氏,铁木真,名字,张生,书法,鲜于枢,元世祖,施耐庵

2020-04-02 #故事阅读

中国元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中国元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忽必烈,刘秉忠,关汉卿,黄公望,郭守敬,赵孟頫,绰号,王实甫,安童,张生,书法,鲜于枢,施耐庵,名字,元世祖,水浒传,元曲四大家,箕子,草书,北京,西厢记,李逵,杂剧,人物,建议,意思,故事,创作,历法,雄鹰

2020-05-27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国元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中国元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忽必烈,刘秉忠,关汉卿,成吉思汗,黄公望,郭守敬,赵孟頫,绰号,王实甫,安童,铁木真,张生,书法,蒙古,鲜于枢,元世祖,名字,施耐庵,丘处机,水浒传,元曲四大家,箕子,草书,北京,西厢记,李逵,人物,意思,故事,时候

2020-05-27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国元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中国元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忽必烈,刘秉忠,关汉卿,成吉思汗,黄公望,郭守敬,赵孟頫,绰号,王实甫,安童,铁木真,张生,书法,蒙古,鲜于枢,元世祖,名字,施耐庵,丘处机,水浒传,元曲四大家,箕子,草书,北京,西厢记,李逵,人物,意思,故事,时候

2020-05-28 #故事会

中国元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中国元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忽必烈,刘秉忠,关汉卿,黄公望,郭守敬,赵孟頫,绰号,王实甫,安童,张生,书法,鲜于枢,施耐庵,元世祖,名字,水浒传,丘处机,元曲四大家,箕子,草书,北京,西厢记,李逵,故事,成吉思汗,杂剧,人物,西游,西游记,建议

2020-05-30 #小故事

中国元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中国元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忽必烈,刘秉忠,成吉思汗,关汉卿,郭守敬,黄公望,蒙古,赵孟頫,意思,绰号,王实甫,安童,姓氏,铁木真,名字,张生,书法,鲜于枢,元世祖,施耐庵,国号,丘处机,水浒传,北京,蒙古族,元曲四大家,箕子,草书,部落,建议

2020-04-08 #小故事

中国元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中国元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忽必烈,刘秉忠,成吉思汗,关汉卿,郭守敬,黄公望,蒙古,赵孟頫,意思,绰号,王实甫,安童,姓氏,铁木真,名字,张生,书法,鲜于枢,元世祖,国号,施耐庵,丘处机,水浒传,北京,蒙古族,元曲四大家,箕子,草书,部落,中国

2020-05-05 #故事阅读

中国元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中国元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忽必烈,刘秉忠,成吉思汗,关汉卿,郭守敬,黄公望,蒙古,赵孟頫,意思,绰号,王实甫,安童,姓氏,铁木真,名字,张生,书法,鲜于枢,元世祖,国号,施耐庵,丘处机,水浒传,北京,蒙古族,元曲四大家,箕子,草书,部落,中国

2020-05-05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