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有关唐朝文学家的成语故事

时间:2020-05-29

唐朝成语故事50字左右

提示:本文共有 439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一、杜甫和李白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河南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集为《杜工部集》,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 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应山。直到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他的诗歌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成语故事《》出自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诗:“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炙:烤,烹饪法的一种;这里指烤肉。残杯冷炙,即吃剩的酒食,借指权贵的施舍。又作“残羹冷炙”。

成语故事《》出自唐·杜甫《缚鸡行》:“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鸡虫得失”意思是象鸡啄虫、人缚鸡那样的是非得失问题。比喻事情不大,得失无关紧要。

成语故事《》出自杜甫《春日怀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暮:傍晚。杜甫写《春日怀李白》诗时,定居在西北,诗中喻为“春树”;李白漫游在东南,喻为“暮云”。诗中是寓物托情,不实指一地。后人就用“暮云春树”表示思念远方的知己。

成语故事《》出自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安史之乱时,杜甫在成都见到画家曹霸时,为曹霸写诗:“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曹霸,三国时曹操的后裔,也是唐代著名的画家。唐玄宗要曹霸将在凌烟阁中全部开国功臣的肖像重新画过,曹霸完成后,使功臣的肖像,又能别开生面地重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开生面:本指使原来已经暗淡模糊的画面重放光彩。后以“别开生面”指另创新的风格和局面。

成语故事《》出自《方舆胜览》:李白小时候,他在路上看到一个老婆婆,正在磨一根大铁杵(棒槌)。李白觉得很奇怪,便问她为何如此?老婆婆告诉他:“我想把它磨成一根绣花针。”并告诉他:“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李白仔细想想,这话可真有道理,于是向老婆婆深深行了一个礼,回家读书去了。从此,李白不断以“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勉励自己,终于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诗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是一句谚语,后演变为成语“铁杵成针”。比喻只要努力不懈,持之以恒,就一定能达到目的。

二、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

成语故事《》出自唐·王勃《滕王阁序》,唐代著名文学家王勃,少年时在南昌写《滕王阁序》的故事。杰:才智过人、有特出才能的人;灵:好。“人杰地灵”,意思是指杰出人物降生在这里或曾经到过这里,这地方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三、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成语故事《》出自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掉:大摇大摆,指放纵、随便对待;轻心;轻忽、不经意。“掉以轻心”,意思是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

成语故事《》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鸡犬不宁”形容骚扰十分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隳huī灰:毁坏;突:奔突;隳突:骚扰破坏的意思。

成语故事《》出自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信中又说:“以前听人讲,四川多雨、少日出,所以狗看到太阳出来便狂叫不已。我一直以为《蜀犬吠日》的说法未免不确。如今到了岭南,亲眼所见才相信。看来世上确有许多少见多怪者。”吠音费:狗叫。“蜀犬吠日”,形容少见多怪。

四、韩愈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992年及第后,先后为节度使推官、监察御史,德宗末因上书时政之弊而被贬。唐宪宗时曾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四年(819年)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穆宗时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韩愈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是一个语言巨匠。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成语故事《》出自唐·韩愈《进学解》:韩愈自以为才高,却屡遭贬逐,心中十分愤懑,于是写了一篇文章《进学解》,抒发自己遭贬斥不得重用的牢骚。“动辄得咎”,比喻做事往往获罪或遭人责怪。

成语故事《》出自唐·韩愈《祭鳄鱼文》:唐宪宗时,韩愈被贬到南海边的潮州去做刺史。到潮州上任之后,得悉当地的恶溪里有鳄鱼为患,伤害人畜,便亲自去恶溪视察,并打算和鳄鱼来个“先礼后兵、约法三章”;不行的话,再派兵士捕捉。他派判官秦济去溪边投下猪羊,宣读了他写的一篇《祭鳄鱼文》,文章限令鳄鱼在三至七天内迁到南海去住,如果它懂得的话,就应该迁走;如果听不懂或者听懂了不肯照办,便是“冥顽不灵”,就要把它们杀绝。“冥顽不灵”,形容愚昧无知而又顽固不化。

五、李贺

李贺(790~816),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成语故事《》出自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唐朝李贺呕心沥血创作诗歌的故事。呕:吐出;沥:滴。“呕心沥血”,比喻费尽心血。多用来表示文艺创作的艰辛不易。

六、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年),中唐时代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他为人正直,很有抱负。唐顺宗即位后,重用王叔文、王伾和刘禹锡、柳宗元等人,改革弊政,史称《永贞(顺宗年号)革新》。

成语故事《》出自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第二次贬斥后,刘禹锡再次去玄都观赏,无限的感慨触发了刘禹锡的诗思,使他提起笔来又写了一首七绝:“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前度刘郎”用以指离去而又回来的人。

成语故事《》出自刘禹锡《平蔡行》诗。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集权更为削弱,连内地的许多节度使也各占一方,拥兵自重,对抗朝廷的统治。唐朝将军李愬,平定在蔡州今河南省汝南的叛军吴元济,唐文学家刘禹锡写的《平蔡行》诗:“路旁老人忆旧事,相与感激皆涕零。”涕:眼泪;零:落。“感激涕零”,感激得掉下眼泪,形容极为感激。

七、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成语故事《》出自白居易《自到郡斋,仅经旬日,方专公务,未及宴游,偷闲走笔题二十四韵》诗。唐敬宗时期,朝廷任命白居易为苏州刺史,任务繁重,他在写给朋友的一首长诗中谈到了当时的心情,其中有一句“补拙莫如勤”,意思是说:自己生来笨拙,担当不起苏州刺史这样的重任,除了用勤奋来补救,没有其他办法。拙:笨,不灵巧。将勤补拙,用勤奋补救笨拙,含自谦之意。

成语故事《》出自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一记述:唐代诗人白居易每作一诗,常读给老年妇人听,“老妪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妪:妇人。“老妪能解”,老太婆也能理解,形容诗文通俗易懂。

八、皮日休

皮日休(834至839~902年),字袭美,一字逸少,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成语故事《》出自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二。皮日休脸型狭长,左眼角有些下塌,相貌比较难看。但他为人正直,而且博学多才,诗歌和散文都写得很好,二十多岁时,就已经在全襄阳出了名。皮日休进京应试。主考官礼部侍郎郑愚见了皮日休,其貌不扬,就带着嘲弄的口气对他说:“你很有才学,可惜这一只眼睛长得太不相称了!”其:他的;不扬:原指人的外貌平常,不突出。“其貌不扬”,形容人的相貌长得难看。

九、郑谷

郑谷(约851~910年)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成语故事《》出自宋·陶岳《五代史补》卷三“僧齐己”。郑谷帮助和尚齐己修改诗歌的故事。“一字之师”也作“一字师”,就是帮助改正一个字的老师。这种“一字之师”并不是正规的老师,而多是指纠正别人一字之误后使人深受教益的朋友。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有关唐朝文学家的成语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有关唐朝文学家的成语故事

有关唐朝文学家的成语故事

李白,成语故事,杜甫,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王勃,曹霸,白居易,皮日休,李贺,诗歌,刺史,后人,比喻,其诗,李商隐,诗中,郑谷,意思是,人称,只要功夫深,故事,权贵,汉族,潮州,诗人,祖籍,老婆婆,诗文

2020-05-27 #小故事

有关唐朝文学家的成语故事

有关唐朝文学家的成语故事

李白,成语故事,杜甫,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王勃,曹霸,白居易,皮日休,李贺,诗歌,刺史,后人,比喻,其诗,李商隐,诗中,郑谷,意思是,人称,只要功夫深,故事,权贵,汉族,潮州,诗人,祖籍,老婆婆,诗文

2020-05-26 #故事阅读

有关唐朝文学家的成语故事

有关唐朝文学家的成语故事

李白,成语故事,杜甫,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王勃,曹霸,白居易,皮日休,李贺,诗歌,刺史,后人,比喻,其诗,李商隐,诗中,郑谷,意思是,人称,只要功夫深,故事,权贵,汉族,潮州,诗人,祖籍,老婆婆,诗文

2020-05-27 #小故事

有关唐朝文学家的成语故事

有关唐朝文学家的成语故事

李白,成语故事,杜甫,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王勃,曹霸,白居易,皮日休,李贺,诗歌,刺史,后人,比喻,其诗,李商隐,诗中,郑谷,意思是,人称,只要功夫深,故事,权贵,汉族,潮州,诗人,祖籍,老婆婆,诗文

2020-05-29 #故事阅读

有关唐朝文学家的成语故事

有关唐朝文学家的成语故事

李白,成语故事,杜甫,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王勃,曹霸,白居易,皮日休,李贺,诗歌,刺史,后人,比喻,其诗,李商隐,诗中,郑谷,意思是,人称,只要功夫深,故事,权贵,汉族,潮州,诗人,祖籍,老婆婆,诗文

2020-05-29 #故事大全

有关唐朝文学家的成语故事

有关唐朝文学家的成语故事

李白,成语故事,杜甫,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王勃,曹霸,白居易,皮日休,李贺,诗歌,刺史,后人,比喻,其诗,李商隐,诗中,郑谷,意思是,人称,只要功夫深,故事,权贵,汉族,潮州,诗人,祖籍,老婆婆,诗文

2020-06-16 #经典故事

有关唐朝文学家的成语故事

有关唐朝文学家的成语故事

李白,成语故事,杜甫,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王勃,曹霸,白居易,皮日休,李贺,诗歌,刺史,后人,比喻,其诗,李商隐,诗中,郑谷,意思是,人称,只要功夫深,故事,权贵,汉族,潮州,诗人,祖籍,老婆婆,诗文

2020-09-03 #经典故事

唐朝文学家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结局

唐朝文学家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结局

刘禹锡,王叔文,柳宗元,二王,刘柳,刘禹,革新,刺史,集团,陋室铭,侍读,中心,利益,和州,洛阳,诗豪,知县,逆境,另一个,当一个,政治权力,中山靖王,刘胜,刻碑,唐德宗,家本荥,成王败寇,樊姬,灵澈,王丕

2018-12-27 #长篇故事